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考不好没关系》第四期中父亲因经济条件差对孩子有愧,说「孩子在好的家庭,肯定会更优秀」? 第1页

  

user avatar   na-ge-xia-tian-hen-l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又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关于家庭经济条件更好是否会使得孩子们成长为更加优秀,不可否认的是一定经济条件下孩子们能够获取到更好的教育资源,但文教绝对不是衡量一个人是否优秀的全部必要条件。

能让一个人被称为优秀,德育方面的问题才更具有决定性。

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是,有才无德的人,通常被称之为“斯文败类”;无才无德则是流氓败类;但若是有德无才,则大概率会被称为老实淳朴。

由此可见,在“德”与“才”之中,“德”是先决条件,“才”则是附加条件。


这种情况放在家庭教育中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只是目前社会生活的现状,加之一大部分家长所谓“吃了没文化的亏”,这使得大部分家长更愿意用“成绩”来衡量孩子们是否“优秀”,更进一步让一部分人认为家庭经济基础决定了孩子的成长。

节目中这位家长实际上已经教给了他的孩子最重要的一项东西,是一个人的责任与担当。

做为父亲,他的责任是努力的让自己的家庭生活的更好,尽管因为一些客观因素,使得家中的经济条件并不尽如人意,但他清楚这一点,并且愿意为之努力并且行动起来,这是一位父亲的担当。

于是女儿感受到了爸爸对她的愧疚,同时她也把爸爸那份“想给她更多”的感情收下,承担起了她在她当下的人生阶段中的责任,努力的学习,回馈给爸爸一个懂事,能被称为“好苗子”的女儿。

节目当中小撒和陈铭异口同声的反驳了这位父亲“如果孩子在更好的家庭,她肯定会更优秀”的说法。

他们强调了孩子的独特性,说:换了任何一个家庭,她可能完全不是今天这种懂事而又上进的模样。

但我更愿意相信,这位父亲如果能够给予孩子更好的家庭条件,以他自身的影响,他的女儿一定能够给予他更大的回报,以更懂事,更上进的样子,去回馈这么努力的父亲。

因为就像节目中陈铭所说的,这位父亲所教给孩子的这种优秀的品质,是让孩子优秀的关键。

基础已经打下了,并且根基稳固不可动摇,再给予更多的帮助,使孩子的“才能”得到更充分的成长,那么她将一定会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

从这种角度来解读这位父亲所说的,我觉得并没有错。

当然,就像是我在文章开头所说的,经济基础并不是绝对因素,它也不会成为雪中送的那炉热炭产生必然的影响。但当具有一定的“德行”作为根基,不可否认的,经济条件方面的提升,一定能够成为锦上添的那朵盛开的花。


其实更令人动容的,实际上还是这位父亲,因为不能给孩子更好的条件,从而产生出的愧疚感。

孩子们对于家长的付出都会有怎样的感觉呢?有理所当然的接受,也有自己所想要的不能被父母实现而产生的怨怼之意,于是整个社会都在教育孩子要对家长的给予与养育保持感恩。

只是这种情况在大多数情况下产生了病变,也出现了那么一票一边希望孩子们懂得家长们的不容易,却对自身给不到的爱无动于衷的家长,我们总教育孩子们要懂事、要明白家长的辛苦、要懂得努力上进去回馈家长。

但我们似乎从来没有自问过,是否真的,我们已经拼尽了自己的全力,去给自己的家庭一个更好的生活。

40岁从出租车司机转行修手机,这位父亲目前也只是在尝试,他把对女儿的那份愧疚感当成了自己的养料,让自己更努力好给她更好的条件。

可大多数的家长呢?我们告诉孩子们家里条件不好所以你不能向我们要求更多,我们尽量缩减着孩子们的想法和欲望,却还在等着日后他们成才了向我们回馈更多。

所以真的,跟孩子一起努力吧,用做的永远比说的要更有力量,我们去努力给他们更好的生活,他们也会在另一条赛道上,让他自己的人生活的更加精彩。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孩子在好的家庭,肯定会更优秀”,这是很多父母,尤其是能力条件一般的父母比较朴素的观点,事实上并非如此。

如果说“孩子在好的家庭,肯定会更滋润”,那我没得反驳,但要说“更优秀”,恐怕不是这样。正如节目里撒贝宁和陈铭所说,人格教育比知识教育更重要。

当然,我们不是说经济条件好的家庭不好,客观上能有好的经济条件肯定是绝大多数人想要的,因为好的家庭意味着很多。

意味着不用总穿哥哥姐姐替下来的不合身的旧衣服。

意味着学校交学费的时候不用咬着嘴唇担忧,不知道怎么给爸妈开口。

意味着不用因为房租的变化而总是换地方住。

可是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总是少的,绝大多数的家庭都是工薪阶层,是薪资体系里的那个平均数,是过年才舍得吃点好的,那么经济条件一般甚至差的家庭,孩子就不能好的成长和进步了吗?

绝非如此!

现代不是古代,现在是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如果是几百年前,那寒门出个贵子的概率确实很低,那是因为寒门最重要的目标很简单,有口饭吃,活下去,他们远没有经济资源去读书,那时候普通家庭想要发达,基本没有可能。

但现在不是这样了。

现在是和平年代,而且社会的发展水平相比古代简直就是天堂和地狱的区别,别看剧里面古代有风有水有花有诗的,各色人物穿的光鲜,吃的香辣,实际上远不是这样的。

康乾盛世大家都听过,尤其是乾隆皇帝的丰功伟业,简直千古一帝,可以说是封建王朝物质最发达的一段历史了,但那时候的百姓的日子是怎样的呢?

张宏杰在写乾隆时,起的题目是这样的:《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望文生义,为盛世修饰的是那两个刺目的字:饥饿。

即使乾隆年代,饿死人也是常事,乾隆应该是古代皇帝里,对赈灾最使力气,也最愿意花钱的皇帝,后来他自夸超越历代皇帝,恨不得给自己颁个“中华五千年最伟大帝王”的奖状,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自己治下百姓富足,国泰民安,然而,说是这么说,遇着荒年,饿死的人依旧不少。

回到现在,大家还有听说饿死人这种事么?基本不可能。

说这个是想说,现今的时代,穷人不仅不会饿死,甚至穷人的孩子还能享受到九年义务教育,只要家境不是特别困难的,上大学也不是问题,国家也会给各种补助,还可以贷款等等,虽然穷人没法拥有富人那些更好的条件,可是,现今的条件已然不差。

只要用心,只要努力,即使生在一般的家庭,依然是可以变成优秀的。就像节目里这个小姑娘,家境贫困也湮没不了她的努力和优秀。

我认为父母不必要对孩子灌输这种观念,它很可能为孩子提供了一个逃避的借口,如果这个观念在他们心中根深蒂固,他们会认为自己的平庸是正常,因为没有生在一个好的家庭,而全然不会去想,是不是自己还不够努力。

至于说父亲因为经济条件差对孩子有愧,我认为大可不必。

每个人的命运都是不同的,有人生在权贵阶层,有人生在穷苦人家,这些是无法改变的,因为已经发生了。

只要父亲真的为了孩子努力了,奋斗了,倾尽了自己的所有,我认为这已经足够伟大,实在不必要再有愧疚了。

做到这些,就足够担得起“父亲”这两个字,也足够了不起。

最后说句题外话,老家没有高铁,所以需要坐到省会再转慢车过去,就是传说中脏乱差的“绿皮火车”,虽然我回去仅需要站2小时,已然感觉难忍,而上面打工回家的那些人,很多买不到坐票,需要站二十多个小时回家。

那些男人,一看就是在外打工的,头发乱成一团,身上又脏又臭,手上是洗不干净的已经嵌入指纹的泥污。

他们这在漫长的,无聊的,难受的旅途中,聊的最多的是什么呢?

我听来听去,没有别的什么,是孩子。




  

相关话题

  我想问一下如果女生跟母亲说想买套小公寓母亲很冷漠回你有钱就自己去买啊反正我不借钱给你大家是怎么想的? 
  父母对孩子的不合理教育会有什么弊端? 
  男朋友初次见我妈照片就对我妈的外貌表示不满是什么心理? 
  「乖孩子」是不是一种教育的悲剧? 
  老爸想砍我双手叫我不要画画净浪费钱,我还有救吗? 
  如何看待男孩夜宿车顶称父母离婚没人要自己?街道回应「是单亲家庭,母亲不尽责」,如何关注孩子的情绪问题? 
  是否应该以大吼的方式管教出生仅 68 天的婴儿? 
  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既担心以后成绩跟不上,又担心给孩子太多压力,我该怎么办? 
  作为一个即将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妈妈,我该做什么样的准备? 
  下雨天孩子说「我们别点外卖了,外卖员太辛苦了」,作为家长我应该怎么和孩子解释呢? 

前一个讨论
春节假期有哪个瞬间让你意识到了代沟?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2019年淘宝“清空10000个购物车”活动?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