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用链表的目的是什么?省空间还是省时间? 第1页

  

user avatar   s.invalid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一个典型的错误思考方向。


错误的根源在于,你把链表当成了一种整体的、不可分割不可更改的完整概念——然后,就着这个概念,考虑它的用途它的优点它的弱点,总结出一二三四然后背诵……完了。


完蛋。

这叫买椟还珠。


实际上,讲链表是为了给你引出“借助后向指针(next)组织数据”这么一个设计思路;同时借助这个思路完成一个典型的应用案例、学着分析它的空间/时间复杂度……


然后,马上领着你变换它、变形它、改进它……

比如,加上一个前向的prev指针,把单向链表改成双向链表;或者把next指针去掉、换成left/right指针,把它改成二叉树,等等。


这个过程中,真正想教给你的,是因地制宜的定制各种数据结构、分析其时空复杂度,为自己未来设计自己的算法/数据结构铺路。


因此,不要问“用链表的目的是什么”,而是反过来问:“链表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而发明的”、“有没有更优方案”、“如何找出更优方案”、“如何证明方案更优”……终至于“当我遇到某个没有先例的难题时,该如何优雅的解决它?”


当你这样问时,问题就很简单了。


1、链表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而发明的?

为了解决动态数量的数据存储。

比如说,我们要管理一堆票据,可能有一张,但也可能有一亿张。

怎么办呢?申请50G的大数组等着?万一用户只有一百张票据要处理呢?内存小于64G拒绝运行?可申请少了又不够用啊……

而且,用数组的话,删除然后添加票据,是每次删除让后面五百万张往前移一格呢、还是每次添加从头搜索空闲格子?如何区分空闲格子和值为0的数据?搞区分的话是多占用空间呢还是占用数据值域?占用了值域会不会使得数据处理变得格外复杂?会不会一不小心就和正常数据混淆?万一拿来区分的字段在某个版本后废弃不用、或者扩充值域了呢?

你看,满是棘手的问题。

那么,链表这种东西就是个很有效的数据结构,可以很有效的管理这类不定量的数据。


2、有没有更优方案?

有。

时间上,链表无法支持搜索,想找到特定数据只能遍历。

空间上,链表每个数据要额外占用一个指针的空间;对于int等基本数据类型,数据量暴增一倍(单链表)甚至两倍。


那么,为了在时间上优化它,我们可以搞成二叉树;然后通过先序/后序/中序遍历取得按一定规律排布的数据;也可以通过和根节点比较来快速确定数据在排序二叉树的左还是右子树上——这就得到了O(logN)的查询效率。

但“随随便便插入数据”的二叉树很可能“偏”的非常厉害;极端情况下就退化成了空间消耗更高但效率没有丝毫提升的链表(绝大多数的左或右指针空着)。因此我们需要研究怎么样的二叉树才能有最好的查询效率、怎样才能保持二叉树的良好性能——于是就有了满二叉树、平衡树、红黑树等概念/算法。


但这样空间占用就比单链表更多了。怎么办呢?

堆是一种优化到极致的二叉树;它实际上就是一个数组,左右节点对应的数组下标可以直接计算出来——这就省掉了指向子节点的指针。


不过,指针没了,灵活管理不定量数据、低消耗的插入删除等好处也没了。


灵活管理不定量数据这个需求容易满足:我们把数组分成若干段、然后调整一下计算出来的下标就行了。

比如,数组1一共256个元素,用满后不得不又申请了一个1024元素的数组2;那么对于下标1000,我们就不能访问数组1下标1000的元素,而应该去数组2查找;并且在数组2中,它的下标应该是1000-256——你看,一旦内部做了这样一个自动调整,我们就又把“按需申请空间”能力找回来了。

只不过,这个方案里,插入/删除会变得特别麻烦——堆排序本身已经够烧脑了,结果算出来的下标还要根据配置截成很多段、还要在每段里重新计算……

即便这个算法我们可以轻易hold住,但每次插入/删除造成海量元素位置移动,这个消耗也太可怕了——O(N)的消耗!


另一个折衷方案就是B树(以及B+树)——说白了,把节点做大一些,多存储一些数据,换句话说就是“让若干数据共用一组指针”、或者说是一种“半堆半树/堆树结合”的数据结构:用更少的指针得到差不多的性能,这就把空间占用问题和高消耗的插入删除问题给解决了,同时查找效率仍然保持在O(log N)。

顺带的,这也避免了需要连续读取数据时不停的顺着指针跳转的问题,因此是一种非常适合磁盘存储的数据结构。


所以你说“用链表的目的是什么”?

没目的。

或者说,目的是让你学会因地制宜的、灵活的组织数据——而且随便你搞出多么奇怪的数据结构、多么复杂的数据组织形式,你都能清晰的给出它(对某个特定任务)的时间/空间复杂度。


当你能掌握到这个程度时,你完全可以把完全二叉树、满二叉树、红黑树、B树、B+树的定义统统忘掉;但只要有需要,你随时随地都能把你面对的数据整进一个结合了二叉树和队列优点的、不知道该叫什么的数据结构里——从而以最高效率完成你面对的任务。


换句话说,不要浮在表面、只看到链表二叉树之类东西;而是要深入进去,把它们统统拆散了、揉碎了、忘记了——你要做它们的发明者,不要做它们的使用者。

你要学的,是最高效率把玩海量数据的思路;你不仅要能因地制宜的给出解决方案、还要有能力给出综合最优的方案(并作出证明)——停留在链表这个表面上,那是连门在哪都没摸到,谈何入门。


拿程序设计语言的术语来说,链表的定义并不是final class List<T>,而是abstract class List<T>——前者是“这是一个现成的完美品”“用就对了别管它怎么实现也别试图改进它”;后者是“这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现成品”“你必须彻底搞明白它的设计思路”“你必须自己改进它”……


可以说,本科的算法与数据结构这本书,其中一大半的篇幅都在教这个改进过程/思路——只不过绝大多数的师生乃至写教材的老师都没意识到这点,反而习惯性的分章节摘开、把明显具有演进关系的概念割裂成一个个final class讲解/学习,再加上考试指挥棒的作用,这才使得绝大多数人被误导到了错误的方向。


user avatar   wangbein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数组可以提供O(1)的随机访问,链表可以提供O(1)的插入和删除操作。

数组更紧凑,一般认为更省空间,数组中相邻的元素在物理内存上也是相邻的,所以读取相邻或者附近数组元素时时更容易命中cache(这个一般是说cpu中的cache)。而链表则更灵活,我们往往会在链表的头部或者尾部进行增删的操作,如果我们需要在链表中间进行插入或者删除,我们往往会结合其他的数据结构,比如说用hash表做个索引,来实现元素查找的快速定位。

但对于问题中所描述的稀疏矩阵,如果使用二维数组,这个空间浪费就比较严重了,我们可以使用链表来保存所有非零元,每一个非零元为一个链表元素,再用一个数组或者hash表来存储链表头,这样的话,如果矩阵非常稀疏,那的确是节省空间的。可这样这个数组随机访问就比较费劲了。

其实如果我们要描述一个稀疏矩阵,简单点,我们就定义一个二元组 ((x,y)-> value)的集合, 这个集合的实现可以是数组,可以是链表,也可以两者结合,可以是哈希表,可以是任何数据结构。这取决于你要如何访问你的数据,你是要随机访问还是连续访问,你是需要增删操作为主,还是读取操作为主,你是更看重读写消耗的时间,还是更看重空间的使用率,还是两者要结合。这个没有固定的做法,书上的做法也就是个例子,实际中还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


user avatar   maogefur 网友的相关建议: 
      

链表的用处是在特定应用场景下省时间。基本上链表不能省空间。

比如对链表在任意位置插入和删除是O(1)的,而数组做不到这一点。

说到这里,想起来在Quora上见到过一个高票(似乎是吧,记不清了)傻逼危言耸听地说:

链表跟数组比毫无好处!链表的随机插入也是O(n)的!我做实验证明了的!

然后他的实验方法是搞个链表,每次随机一个下标,在那个下标处插入一个值,重复多次,测量运行时间。

好奇的话可以想想他错在哪里,或者我们口语里讨论“随机插入”的复杂度的时候是不是其实有一点点歧义呢。

再说另一个问题,太多回答在这里纠结数组和链表的精确定义了。挺蛋疼的。

其实你对着计算机的多级存储结构去想,这描述根本精确不了。你们所说的数组的连续内存块根本不是物理上连续的,页表都给你吃了?你们所说的链表的内存动态分配其实中间也经过了libc和操作系统的层层转包……你们看的算法都不会在描述算法的时候把附加的所有实现细节描述进来,算法本来就不是这么描述的。反过来,其实每个算法是对运行的机器有一些基本的假设,你给它提供满足基本假设的环境,它就能运行了。比如用数组存储,你需要的基本假设是你有一块逻辑上连续,可以随机访问的存储空间;而用链表存储的时候,你需要的基本假设是你可以malloc, free使用指针

从这个角度来看,题主的数组模拟链表,只要能满足链表需要的基本假设就行了。当然如果要性能也不出问题,那么就要性能也满足相应的条件。

弄几个数组,通过记下标的方式来指向特定元素,可以认为是在硬件的虚存管理机制上面又套了一层“虚拟地址”的映射,所以这么一看,指针是有了的。并且malloc也有,因为只要按顺序分配就行了。

——但是等等!没有free!所以回头一看,题主的数组模拟链表确实是有资源泄漏的(反复插入删除节点,数组就爆了)。所以题主你需要考虑一下这个问题是不是需要解决。一个简单的办法是实现成双链表,然后删除节点的时候顺便把目前地址最大的节点“移动”过来并且更新所有指向它的reference。另一个办法是用另一个链表去维护所有的“未分配空间”,这样的话malloc也得改一下(每次从未分配空间的链表里拿节点)。

所以我觉得你们去纠结“这个是不是链表”,不如去想想“链表到底是什么”,可能收获会更多一点。


user avatar   feng-d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链表的优点除了「插入删除不需要移动其他元素」之外,还在于它是一个局部化结构。就是说当你拿到链表的一个 node 之后,不需要太多其它数据,就可以完成插入,删除的操作。而其它的数据结构不行。比如说 array,你只拿到一个 item 是断不敢做插入删除的。

典型的例子是一种数据同时需要满足 ordered(注意不是 sorted),又要满足 O(log(n)) 或者 O(1) 访问。那就需要同时用 map/hashmap 和另一种 ordered container 来维护。如果 90% 的 code 通过 map/hashmap,又要维护 duel-container 的一致,那用链表作为 ordered container 就最合适。

当然了,局部化这个好处只有 intrusive 链表才有,就是必须 prev/next 嵌入在数据结构中。像 STL 和 Java 那种设计是失败了。

另外多说几句:

我不认为链表是 abstract data structure。Linked-list 里面的 linked 就表明了实现手段,也就不抽象了。有人说用 array 可以实现链表,我说这个有点牵强:因为 array 是一个近似于底层 memory 的结构。如果你给 array 写一个 allocator 相当于 CRT 的 malloc,然后把 array index 当 pointer 来用,那什么数据结构都能用 array 来实现。所以能用 array 来实现并不是 abstract 与否的标准。

通常我们把 array 作为和其它结构并列的数据结构来讨论问题的时候,我们指在程序的较高层次上也按照简单的连续空间来解释 array。如果我们像用底层内存实现高层 structure 那样来解释 array,这个讨论也就没有 common ground 了。(读过 GEB 的人会发现这里我们就遇到了 cross-level reference 的问题。)




  

相关话题

  请问怎么深入掌握c语言? 
  为什么说程序员要贷款买房之前最好先学好数据结构和算法? 
  C# 泛型转换问题? 
  在北美(加拿大,美国)IT程序员是青春饭么? 
  如何向一个零基础的人,解释学习计算机编程的正确顺序和原因? 
  semaphore和mutex的区别? 
  你看过/写过哪些有意思的代码? 
  盲人编程真的可行吗? 
  C 语言枚举 end 是做什么用的? 
  在有能够转化为C、C++、Java的第四代语言Raptor的情况下,为什么还需要C等程序设计语言? 

前一个讨论
哪位大佬能来个骨灰级的红黑树讲解啊?
下一个讨论
新来的产品经理有纹身,我很害怕怎么办?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