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非要我给杨超越打上一个标签,那么就是在人口老龄化大趋势下,治愈心灵的一味药。
2018年12月26日,国泰君安研报《人口“通缩”时代正在拉开大序幕:对未来房地产投资需求、利率和房价的启示和警示》中提到:
随着二胎刺激的消退,新生儿迅速下降,20-50岁人口即将进入快速下降期,人口老龄化加速,拐点提前5年,人口通缩拉开序幕。
我国的20-50岁人群(主体购房人群、主力消费人群和生产人群)的下行拐点是2013年,现在是第二拐点——加速向下的拐点,将会在2019-26年之间开启加速下降的大幕,7年间将下降7000多万人口。叠加我国城镇化进程已经趋缓,宏观总需求放缓,对经济、资产价格的影响正在拉开大序幕。
80后是可怜的一代。
他们出生时遇到了计划生育,成为中国唯一的独生子女一代,是全家6个大人的希望。
他们在全家的希望中登台,在时代的变化中成长, 但社会对于他们却从不曾温柔过。
上学的时候赶上教育改革,工作时遇上了学历贬值;尚未完成资本积累的时候遇到了房价暴涨,好不容易结婚生子,却又被鼓励再生一个。
随着中国家庭结构的8+4+2+1出现,作为2的80后面临的是知识贬值、就业困难、房价高企、育子艰难。智联招聘曾做过一个调查,80后表示自己工作的目的依次是:提高生活质量、实现自我价值和生存。难有梦想的容身之地。
80后不断的对整个社会妥协,总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但不知不觉中,已经接过了全社会的重任,拉起了医疗、教育、养老的新三驾马车。 青春?那是80后无限怀念着的美好。
据易观智库与1905电影网共同发布的《中国电影观众观影行为调研报告》显示,72.78%的受访者表示更喜欢喜剧,排在第二的爱情片占比仅为48.04%。
这两年喜剧电影票房的疯狂崛起,也反应了市场的需求。
这其实是宏观背景下的必然。
所以题主问,为什么会有那么多80后喜欢杨超越?
不要管那些大龄村民一大堆天花乱坠的理由,那是他们粉上杨超越后才发现的。
杨超越是一个认真做事的时候,反而能引起其他人笑的人。
这种快乐是由失谐而产生的,是杨超越漂亮的颜值、文静的外表和沙雕的性格之间的失谐。
杨超越的粉丝最喜欢用的是她的美图么?不,他们最喜欢用的是杨超越沙雕的表情包。
这种快乐的效果也是有内核来驱动的,这种内核是差势。是来源于杨超越身世经历和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之间的差势。
杨超越的其他特质,只有真正入了花家才能知道。这就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了,题主问的并不只是粉丝,还包括路人。
当然,喜欢杨超越并不代表就要加入饭圈,甚至不代表要公开表达出来。对于80后,追星是一件很难启齿的事情。
目前下场公开表达喜欢杨超越的中年人,从各种蛛丝马迹中可以看出只是冰山一角,但是不管公不公开,中年人对杨超越的好感,很容易转化为守护这份快乐和美好的希望。
如果用宏观的视角去审视,在肉眼可见的未来,人口老龄化将急剧加速。
中国正向高收入国家目标冲刺,而且应该是向该目标冲刺的最大年龄段的“运动员”了。
可想而知,整体社会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焦虑也会越来越大。
作为目前社会的中坚力量的80后,正带着中国奋力前行。他们的心灵会更加的疲惫,也更加需要得到治愈。
所以我说,如果非要我给杨超越打上一个标签,那么就是在人口老龄化大趋势下,治愈心灵的一味药。
名为快乐的药。
要想搞笑,低俗是最快速的手段。
日本的志村健在三俗的路上走了快40多年了,
现在依然还是依靠这个维持人气的。
可是,一直依靠低俗笑料
迟早会遇到玻璃天花板的。
日本有个叫 快乐亭黑的混血,是说单口相声的,
说的全部都是下三滥的笑料,不是一点,而是全部。
结果就是没人敢找他上电视,广播,或者剧场演出。
翻过来说,保持一点三俗笑料不用,纯靠幽默和擦边球的相声演员,
依然不多。
而且要一直维持这种作品的风格是极其困难的。
侯老,马老就是典范。
(马老后期说的很多小段,其实就是外国笑话,当然是自己加工过的)
反过来说
七口人这个死杠死口 的内容
说了有一百年了吧?
不用解说大家不还是听的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