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低端车,屏幕会越来越大。
因为这很方便集成各种乱七八糟的功能,而且对设计的要求、对各种按钮面板材质的要求、对各种人机工学的要求,都几乎为0。
而高端车,应该还是会很克制这方面的。
因为高端车也跟这个潮流的话,那么就做不出差异化和档次出来了,更何况人家本身在这方面也有很深的积累,本来就是卖点之一。
请做AR-HUD
说个玩笑话,
大家觉得奔驰的核心技术是什么?
中控大屏。
中控大屏越做越大,背后有三大原因,其中一点,和中国企业有关。
第一点,是京东方20年烧了三千亿,把液晶屏做成了白菜价,把三星拉下了马。
面板行业是政府补贴最成功的的行业之一,其余的还有光伏和新能源,下一个将是芯片。
奔驰大屏的供应商是LG显示和京东方,如果核心技术依然在韩国人手里,1.4米的异型大屏成本几万块,尊贵如奔驰也要掂量掂量。
也正是京东方、天马、TCL等国产面板企业玩命冲击高端,让中国的手机、电视等面板相关企业具有强大的成本优势,统治全球市场。
再强调一遍,下一个将是芯片。
第二点,技术迭代,让液晶屏从娇贵的易损电子配件变成了耐用品。
夏天车内温度6、70度极限温度80度都有可能,冬天北方天气零下几十度,以前的液晶屏技术都无法支撑,甚至颠两下就坏掉了,现在的技术足以支持液晶屏在极为恶劣的环境下使用。
想想看,连歼二十都换了大屏。
第三点,汽车企业需要寻找更多的溢价点。
个性化定制、手工打磨、古典材质... ...
这些传统高端品牌的形象,在Z世代消费者面前,不管用了。为了吸引年轻高端消费者,汽车品牌只能寻找新的高端感来提升溢价,也就是智商税。
大屏带来的高科技感,是最容易让人感到“震撼”的体验之一。
但话又说回来,大屏的核心技术在面板商,而且不断的迭代升级和降价,看起来高科技感十足的高端大屏,可能2、3年后就上了7、8万的低端车... ...
我个人是不太看好新能源时代传统高端品牌的转型,道路艰辛,传统燃油技术被扔掉了,电动技术大家一个起跑线,年轻人的群体对品牌的历史承载感越来越轻。
汽车自动驾驶现在还不靠谱,但是迟早会成为主流。
以开车方便与否去判定,肯定不符合未来。
未来一定是不需要开车的。
不要人开的汽车,一定会变成娱乐设备
汽车中控屏这两年的发展, @痞子蔡 和 @Will.liu 两位大佬已经写的很清楚了,大家可以去看看他们的答案。
我想聊聊关于未来演变,注意!这里的未来是对近几年,至多五年内的猜想吧,毕竟说的太多太远了感觉就没什么意义,因为技术和各种外在因素的变化太大了,比如疫情,再也没有想到今年开春就会是这样的局面!
在这个题目里,很多大佬都觉得以后中控屏不会越来越大,会恢复到一个合理的区间内,但是我个人认为:
中控大屏后续会越来越表现的夸张,无论在尺寸和数量上都是如此。
理由如下:
汽车的属性是什么?交通工具,把人从一个点送到另一个点的交通工具,但是随着自动(辅助)驾驶技术的进步,汽车系统本身的驾驶能力越来越强,对驾驶员的要求越来越低,在这样的情况下,车辆的属性正在从:
如何把人从一个点送到另一个点
转变为
如何让运送过程中的人感觉更加愉悦
好家伙,要感觉更加开心还不容易?上娱乐啊!所以,以后车载娱乐功能会越来越重要,甚至将成为权重极大的购车参考因素。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个判断就很离谱,毕竟是交通工具,要这么好玩干什么?要玩回家玩,难道不好么?
这其实是个逻辑变化的问题,就像最早的手机,其实更多的是个通讯工具,没什么娱乐,更不要说拍照功能了,至少在诺基亚那个年代,玩贪吃蛇玩半天的人还是凤毛麟角的。但是在今天,玩手机玩一夜不睡觉得人就大有人在了。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逻辑变了?手机会,汽车也会。
大家还记得以前买电视的时候么?经常会有类似的指导文章:
但仔细看这些文章,其实也很不靠谱,因为里面推荐的距离和尺寸也都是不同的,而且有个趋势就是电视的尺寸在越来越大,从早期的29寸到40寸到现在的65寸,最近75寸又成为了主流,但是关键是我们的客厅似乎并没有有这么巨大的增量啊扩张啊!
这还是说明一个道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屏幕完全是越大越好,如果你家里够大,做个IMAX巨幕都没什么问题。
同样的道理,在汽车上短期内这样的逻辑一定也会出现,其实从现在的发展已经表现的非常清楚了,现在没有个15+以上尺寸,谁敢说自己是智能汽车?从蔚来,理想和小鹏这些造车新势力的下一代产品上来看,这个逻辑表现的也更加明显:
理想L9:各位大哥,我从上到下直接干满,先满为敬!
小鹏G9:楼上的大哥你别走,我的屏幕也不小(网友谍照)
蔚来ET7:我干脆上VR吧,让整个视觉全部填满
随着以后车载系统对游戏、视频等娱乐内容的需求不断增强,在更新的技术出来之前,加大屏幕的尺寸和数量会是个比较务实的解决方案。尤其是流媒体后视镜的推广后,对驾驶员直接观察后侧的玻璃的需求下降,车辆后部完全关闭都有可能,巨幕影院在乘员舱的存在成为可能。
https://www.zhihu.com/video/1493016909063335936当然,中控屏幕并不会这样无休止的发展下去,个人以为,随着以后交通出行方式的改变,取代汽车的新物种,一定会出现和改变,如果极大程度的缩短了出行的时间,那么在这个时间里的娱乐体验的代价就大大缩小了~
新物种会是什么?一起拭目以待吧~
所以,看到这里,还不点赞+关注再走么?
我是大包子狸,智能科技控和新能源汽车爱好者。
已经陆续免费推荐超过100+朋友选择适合他们的新能源车;
我会持续更新各种新能源车的体验,以及相关知识、股票等经历的分享;
有任何新能源汽车的问题欢迎关注,留言,星辰大海,一起遇见!
也许你对这些内容也感兴趣:
我认为汽车大屏幕的出现,恰好是意味着现代智能座舱发展的一个分界点。
在早期的汽车上面,是没有屏幕这个玩意的,人们如果想在汽车内放松,娱乐,可以选择的是收听调频广播和播放磁带或者CD。
而在上个世界的90年代,随着娱乐的需求渐增,人们不再满足汽车内部这种简单的娱乐方式,希望能有更丰富的电子设备可供使用。于是车企应声联合推出了IVI车载娱乐信息体系(In Vehicle infotaiment )。
而在当时,推出来的中控屏还是十分粗陋,无论是液晶显示还是触摸屏的技术都还不成熟。如果强行配了一块分辨率不高的屏,意味着显示效果一般,还会增加许多的物理按键,而众多的按键让使用者用起来十分不便,市场负面的反馈也限制了车企推广中控屏的举动。
一直在十年后,出现了中控屏的第一个节点,2001年的宝马7系率先使用了一块“大且高分辨率”的液晶显示屏,且简化了其物理按键,其“iDrive”系统可以让驾驶者可以在操控面板上轻松实现盲操。这也意味着中控大屏第一次成为了车机系统,人机交互的重要途径,也为之后的智能座舱的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宝马的中控显示屏的位置也奠定了后续其他车型中控显示屏的定位,是在所有仪表盘的上方,紧邻前挡风玻璃。这样的布局更有利于驾驶者的安全。在看屏幕的同时,不用低头,视线也不会离开前方道路。
中央显示屏的出现,也跨历史地使得路盲、路痴成为了历史,因为屏幕终于可以用作导航了。再也不用拿着一张地图,停在路边分析自己所在位置和要去的地方了。尤其是在2006年以后,美国开放了全球定位系统(GPS),即便其他国家的民间也可以方便调用其数据后,更是加速了汽车导航和汽车中央显示屏的普及速度。
而汽车中控屏的第二个节点,毫无疑问就是特斯拉Model S 在2012年的横空出世了。
17寸的嵌入式中控大屏,没有物理按键,让每一个第一次看到的人都惊叹不已。
科技感、前卫感搭配着简约极致的内饰风格,构成了特斯拉独一无二的设计风格理念。这一块大屏,不知道当时吸引了多少人的目光,也不知道割了多少波心甘情愿的韭菜……
而如此硕大的高清液晶屏幕,也让习惯了使用手机的用户不再觉得汽车的智能很LOW,简单的一个空调就要弄十来个物理按键,而是把基本上所有车载功能的物理按键囊括进了一个大屏中,这也让消费者无缝从手机操作中切换到中控大屏的使用中,不需要付出额外的学习成本。
而最近智能座舱的中控屏幕早已经衍生了开来,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车企采用了更多、更大的屏幕。
原本仪表盘变成了可以导航的大屏,驾驶者不用偏离视线,就可以很轻松得同时注意导航和前方路况。
原本的一块大屏,变成了三块或者更连贯的超级大屏,相信之前的奔驰EQS新上市的时候,那超级贯穿大屏让人不明觉厉!
估计你也看过理想ONE的三块中控大屏和居中偏下的显示屏。
但你估计没看过拜腾即将推出的首款车型M-Byte,48寸的一个彻底连贯屏,简直就是一个行走的电视机……这屏幕占的位置基本已经让后续的车企无法拿中控屏的显示面积说事了……
而即将上市的理想L9,则是说有五个大屏,并且可以进行联动,号称要做国内超级奶爸的首选豪车。
再回到问题本身来。
很多车评人对此实际是嗤之以鼻的,觉得汽车真正强的要是动力强,要驾驶的操控感,是汽车的三大件,车身、动力系统、底盘,觉得很多车企把汽车屏幕做大,做多是没有难度,哗众取宠的一件事情。
诚然,上面说的话有自己的道理,但是市场上的反馈,实际也给出了另外一个答案。
从2021年IHS Markit 发布的市场调查大数据来看,关于娱乐系统/中控大屏和相关的人机交互,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把这纳入了自己的必买清单中。
就比如你,如果用习惯了横贯左右的三联高清屏,再用现在某些老牌豪华车型的一个十寸的非高清的中控屏,真的回得去吗?就算你愿意,你副驾坐的另一半愿意吗?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我觉得大部分回答还是比较缺乏想象力。
毕竟题主问的是未来,未来不仅仅是接下来的几年几十年嘛,然而大多数人还是局限在回答屏幕为什么越来越大越来越多上。
首先我觉得即便是现在,车上的屏幕也是过大过多了,一方面很多企业堆砌屏幕的时候丝毫不考虑美感,另一方面一些屏幕除了浪费电以外着实没有太大用处。而且很多车企压根没想明白这些屏幕到底要拿来显示什么信息,纯粹就是因为其他家有了我也得有强上的。
个人认为未来屏幕不会越来越大,而是会返璞归真回归用户需求。
其实我觉得奔驰蔚来这些车企的想象力要比其他车企稍微丰富一些,AR/VR以及全息影像未来必然会取代车内这些累赘而没有美感的屏幕。当然现在这些技术尚未完善,实际体验还不如屏幕,然而它们才是真正的未来。
在大部分汽车说明书上,仪表台中部的显示屏名称为“音响控制系统”或“车载娱乐系统”。
不过也有一些车企将越来越多的车辆控制功能整合,然后通过这块显示屏进行交互操作,这块屏幕也逐渐配得上“中控屏”的称谓了。
我对于把一块平板电脑镶在仪表台上、然后取消大量实体快捷键的做法,态度是不屑一顾。我认为这只是哗众取宠、特立独行的一种策略——让自己的车辆至少看起来与众不同,然后借助已经深入人心的全触摸操作智能手机来暗示自己的车辆仪表台设计是大趋势,是iPhone取代Nokia的进步!
但是,手机取消实体按键、屏占比越来越高并不是因为实体按键不好用,而是因为手机最大也就5-6英寸,而人们需要更多的显示面积。并且手机一直握在手中,用大拇指进行滑动触摸操作非常自然。所以,手机进化到了现在的样子。
而像笔记本电脑,即使像微软Surface Pro这种设备,依然官方配置了键盘保护盖。如果手边有蓝牙键盘和鼠标的话,我更乐意接上键盘和鼠标来输入,笔记本电脑自带键盘、触摸板的操作感受超过触摸操作,独立键盘和鼠标的操作感受又超过笔记本自带的键盘。
而在汽车仪表台上,设计师有充足的空间来布置显示屏、空调出风口、空调控制面板以及其他控制区域。一个舒适的驾驶坐姿,正常臂长的驾驶员基本是够不到显示屏的,也就能自然舒适地摸到副仪表台(换挡杆)区域。最关键的是,驾驶员99%的时间都应该是在看前挡风玻璃,剩下1%时间是看后视镜。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会看导航地图的屏幕,至少我是不看的,我只需要导航的语音播报就可以了。所以,以我井底之蛙的认知,我不知道大屏幕有什么具体、颠覆的存在意义。
下图的奔驰S级,算是够激进的设计了,将整个空调控制面板的交互功能都塞进了显示屏里,下方的控制条看起来也不是实体按键。在开车时,这个大屏幕的作用大概就是显示导航地图或者显示当前正在播放的音乐名称,即使副驾想用它看个在线视频,歪着脖子抵着头,对颈椎也不太好。
宝马325Li:空调控制面板及音响控制器都是实体按键/旋钮,做工精美,操作方便。
雷克萨斯NX:新一代NX将空调内外循环、风量调节等功能塞进了显示屏交互,但前风挡除雾以及后视镜、后车窗加热这两个【安全】功能依然保留实体按键。而且温度控制旋钮看起来非常高档、精美。
标致508L的琴键式按钮
起亚某车型的控制按钮,不知道是铝合金还是不锈钢材质,观感很上档次。
丰田某车型的空调控制面板:上下拨动的按钮与实体按键相结合。
既然有充足的空间,为何不多布置一些设计精巧、做工精致的实体快捷按键?
大概因为这些实体按键设计、开模成本比较高吧。
下图个人很喜欢的仪表台风格:全新马自达3和CX-30,我不是设计出身,不懂如何描述这种设计风格,给我的感受就是有层次感,看起来很豪华、高挡。
关于问题一:未来的趋势是没有屏
关于问题二:没有必要
现阶段厂家把屏做大的主要动机不是为了提升体验或者功能,而是为了吸引客户买车。
其实目前没有任何一个汽车品牌做出体验特别好的大屏车机系统。全屏+触控的操作方案至今甚至还没能在操作便利和直观这两个维度上上完全战胜部分按钮,而这显然不是增加屏幕尺寸能够解决的问题。
另一方面,厂家有一万个理由厌恶大屏。高成本,高发热,高能耗,在颠簸中极易损坏,以及给内饰设计的自由度所带来的极大限制。
所以如果有一种方案可以同时实现大屏所能涵盖的集成功能并做出更爽的体验,大屏马上就会被厂家抛弃。而这种方案正在实现的路上。
但我同意大屏改变了汽车的定义,拓展了汽车的功能性。让“智能驾驶舱”这个概念变得有吸引力和富有切实的意义。但说实话,现在的大屏车机,只要触控不延时,语音不难用,界面不太难看已经很优秀了。
所以,大家才会看屏幕的尺寸,才会觉得屏幕大才是好,因为本质上这是一场再无聊不过的同质化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