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算错了。
如何看待最近有个“生民无疆”,从常识层面,例如吃饭问题,语言交流问题等方面质疑古希腊为伪史?
↑这是他的计算结果。
他根据计算认为罗马在埃及的税收只够养活12万7千5百人,税率是10%,据此则埃及粮食总产量总共够127万5千人吃的,然而他亩的换算算错了,“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一石半”说的是100周亩,不是今100市亩,约合今32.8市亩,实际上按他的算法粮食总共够388万7195人吃的,这还是在他低估了埃及的耕地面积和强套“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一石半”的情况下,如果套“人家受食十亩”,那么按他的算法埃及的粮食总产量足可以满足777万4390人的需要……emmmmm……
关于古代尼罗河三角洲的面积,他的估算没有任何根据,我找了一下,找到这么张图
图片引自《尼罗河三角洲早—中全新世气候—环境变化对早期农业发展的影响》,这是6000年前的尼罗河三角洲。
收10%的税也不知道什么依据,行省税还是土地税?问题是又不是只收一种税。罗马的税收制度很复杂,税收也很不固定,我也不甚了然,找了论文看了看,起码苛捐杂税是不少的,我看到说罗马时期的埃及有50多种实物税,450种以上的货币税……而仅就土地出产方面收的税来看,我看到的数据是公田收差不多50%,神庙土地收20%,私田征收10%(数据来源《罗马—埃及行省研究:公元前30年至公元68年》,实际上并不是按比例征收而是征收固定的数额,公田收五阿塔比,神庙土地收两阿塔比,私田收一阿塔比),奥古斯都征服埃及时把法老拥有的王田、祭司阶层拥有的很大一部分神庙土地以及其他一些无主土地划为了公田,而托勒密埃及时全国土地名义上都是国有的或曰王有的,法老占据大多数优质土地,所以也可以说公田占据了埃及的大多数优质土地。
我也来迫真计算一下。
根据《剑桥欧洲经济史》提供的数据,公元1世纪,埃及每年向罗马输送2000万摩迪(合500万蒲式耳)麦子;在查士丁尼统治时期(即公元5世纪左右),埃及每年向君士坦丁堡输送800万阿塔比(合700万蒲式耳)麦子。而奥古斯都时代一阿如拉(约合2756平方米)公田每年要交纳五阿塔比(1阿塔比约合23公斤)粮食。
简单计算一下,公元1世纪埃及输送给罗马的麦子约合13.14万吨,如果全部由公田提供,需要114.26万阿如拉土地,合3149.03平方公里,而生民无疆估算的埃及耕地足有17000平方公里。
顺便,一阿如拉产十阿塔比粮食是什么概念呢?换算成现在的亩产大概是亩产111.27斤粮食,多吗?
生民无疆赖以计算的“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一石半”,换算下来亩产约91.46斤粮食,当然这是粟的产量,而且这是比较低的产量。而经过良好灌溉和施肥的土地亩产高的可怕,比如《论衡·率性篇》说:“魏之行田百亩,邺独二百,西门豹灌以漳水,则亩收一锺”,换算成今市亩的亩产多达609.76斤粟。
以上,迫真计算,不必太过在意,如有失误,还望各位不吝赐教。
我这里还是要批判一下“生民无疆”这个人,不知他是和出版社妥协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在他出版的《包装出来的西方文明》一书中,没有再提什么伪史,只说西方历史是夸大其词的,没有那么了不起,对西方极尽贬低之能事。
毫无疑问,古希腊文明是客观存在的,因为有那么多遗存摆在那里。不过,古希腊不像有些人说的那么了不得。
——生民无疆《包装出来的西方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