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片面追求猫粮价格低,可能就是在等着给宠物医院送钱。至于抑制发情,建议还是老老实实花点钱让宠物医生做个绝育手术。
这个回答我就来说说怎么挑猫粮(而不是推荐猫粮)。因为对猫来说,真的只有“合适的”而没有“最好的”猫粮。
那么怎么选择猫粮呢?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营养均衡。营养均衡是指“猫粮里不仅能提供基础的能量,更有猫咪必需的各种营养素”。
其次,品牌历史也很重要。猫粮的历史、产地、检验检疫证明、防伪认证等,都是帮助你甄别真假猫粮的利器。吃特别便宜的小作坊杂牌粮或者假猫粮就等于准备给宠物医院送钱了。
最后,猫咪的亲身试吃也很重要。现在大多数大牌都有小包装或者体验装比较方便猫主子试吃。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让猫咪自己选择猫粮。毕竟不管是选国产粮还是进口粮,猫主子吃得舒坦才是最重要的。当然,换猫粮时最好根据不同品牌提供的换粮方法进行,不然猫主子可能要拉肚子。
把控好以上三点,就基本可以找到合适的猫粮啦。剩下的就是根据自己的经济水平,做最终的决定。在猫粮上,好面子和秀优越都是没必要的。
------------------分割线--------------------
下面再来讲讲一些需要强调的问题。
首先要强调的是,猫就是猫。猫肠胃里的消化酶在种类以及数量上都和人差距很大。因此很多人能够消化吸收的食物对猫来说是无用的。单纯从人类饮食认知的角度出发研究猫的食物很容易出现“奶奶以为你饿了”的情况。
所以说,猫粮是否有 “精准的营养”是非常重要的。这里的精准营养并不是像某些猫粮主打的那样,一味地增加某种物质(比如蛋白质)的占比。的确,蛋白质在猫咪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其他小比例的营养成分则会在特定的生长时期起到更为重要的、针对性的作用。这就好比,吃猪肉可以让小朋友长胖,但是米饭、牛奶、青菜甚至钙片可能对小朋友的健康成长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对于猫来说也是这样的。比如刚断奶的时候,猫咪的免疫系统还没发育好,这个时候补充一些抗氧化剂是可以帮助提高免疫力的;而在幼猫阶段,猫咪的肠道功能非常脆弱,这个时候提供一些容易消化的蛋白质可以减轻消化系统负担;即便在成年猫的阶段,不同品种的猫咪也有不同的需求,有些需要美毛,另一些可能需要保护关节。因此,正是这些不起眼的、被一些人可以忽略的营养成分能让猫咪更加健康。
除此之外,现在市面上一些盛行的新概念也是需要沉下心来,仔细研究研究的。
比如说,“天然粮”。很多答主也都提到过了,“天然粮”这个概念其实本身就是推广过程中人为创造的一个说法,本意是想在红海市场里打个差异化的概念。实际上,除了巅峰这类纯肉的猫粮,其他的天然干粮们是不可能真的做到天然的。如果没有谷物,如果没有人为加工,谁家的肉干能变成干粮这样的颗粒状?更别提现在有不少自诩是“天然粮”的品牌(其实所有天然粮都是自称,因为根本没有对应的标准),根本无法证明自己使用的是“天然有机原料”,张嘴就来,套个概念就拿出来卖了。
“肉食主义”则是另一个需要仔细分辨的概念。猫咪确实是肉食动物,但依然对蛋白质、脂肪、碳水、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均衡摄入有所要求。纯肉的猫粮并不能给猫咪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实际上,最早主打“肉食主义”的品牌反而是在猫粮中搭配了一定比例的碳水、维生素、矿物质的。
最后还需要解释的一个概念就是“商品粮”。理论上说,除了自制的猫饭,其他的猫粮产品都是“商品粮”。因此“商品粮就是4D粮”真的是一种非常可笑的论述。有一些卖家可能会抓着皇家这样的老牌猫粮打,说他们不安全。然而,就是像皇家这样的老品牌,对不同品种不同年龄的猫进行了数十年的研究,并根据长期研究的结果践行了“精准营养”的理念。更何况,这些老牌子的配方与产品还是通过了全球范围的各种质量检测才能上市的,在安全性上面可有任何逊于新品牌的地方?
来,各位让一让。
看看咱家的主子。
胖不胖?~
每次但凡有亲戚,好友,邻居来我家串门。
看到布布(我家崽子名)的第一反应都是:你家猫好胖啊……
然后就开始复读机:“好胖啊”、“真的好胖啊”、“怎么长得这么胖的”、“吃啥长大的”、“很沉吧”、“多少斤啊”、“诶,挺好,不怕人”……
瞅见我和媳妇只能“哈哈”几声作为回应,补了几句:“不过很可爱”,“脸圆显可爱啊”,“胖点好”……
所以看到这个问题,就知道到我媳妇主场了。
布布就是她给养这么胖的=。=
刚问了下媳妇,她一直买的猫粮是这款。
我家一般买大包装的,家里共2个猫,一大包够吃3个月。
还有每天都吃卫仕的猫多维,补充维生素。
以及每周至少一次,会给布布改善下伙食,投喂个猫罐头。
有图有真相,最近我妈又养了个猫,媳妇给寄了点猫粮回去,这是购物截图。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相比罗列林林总总的猫粮,
我更擅长总结猫粮相关的基础知识,
希望可以在知友们选购猫粮时有所帮助。
首先要谈的最底层逻辑并不是宠物营养学,
而是:你为什么要养猫?
有些人看到猫饲主给猫吃得好、照顾得周到,
就常常会吐槽一句:
「这是真当主子给供起来了?」
我觉得这样的「质问」其实大可不必。
要探讨这个问题,就必须回到这一切的原点,
也就是——
根据我的经验,养猫主要有三种情况:
1.主动的「爱好」
2.被动的「责任」
3.一时兴起的「玩物」
如果你是出于爱好而选择养猫,
你大概会希望猫可以陪伴你更长的时间,
即:你希望猫可以活得更久。
同时,你大概也会希望不必经常带猫去医院,
因为这也许意味着不菲的开销、
被占用的周末以及猫的不配合。
即:你希望猫可以保持健康。
其实这种思路,
正是「宠物营养学」(伴侣动物营养学)区别于「经济动物营养学」的一个关键。
这里的「宠物」(伴侣动物)主要指5种:
犬、猫、赛马、观赏鱼和观赏鸟。
在关注宠物营养时,我们考虑的不再是
提高产蛋量、产奶量和出肉量[1];
而是追求提高它们的寿命和健康水平[2],
进而更好地满足饲主自身的需要
(用于陪伴、观赏;或导盲犬等工作犬)。
所以,再让我们回到开头的那句「质问」:
「这是真当主子给供起来了?」
这样的质问,其实大可不必。
因为把猫照顾得好,
并不只是在提高动物福利而已,
本质上其实跟你买车时
希望车能经久耐用、少出毛病是相似的。
都是为了爱好或生活需要而花钱、花时间;
是一种很正常的生活状态,
不该被无端质疑。
因此,
如果你不是被前男友或前女友「甩锅」来一只猫,或者「被迫」收留了一只溜进家门的小流浪猫,又或是一时兴起买了一个「玩物」但并没打算「长期持有」;
如果你并不属于以上这类情况,
而是出于爱好才选择养猫的话。
那么我想,
你应该会希望你的猫可以既长寿又健康。
基于把猫养好的愿望,
再让我们来探讨几个猫咪的基本营养问题——
连爱吃肉的狗都能做到不挑食也吃素的,
凭啥就得给猫吃肉?
猫和狗不都是食肉目动物吗?特殊在哪了?
首先,
猫科是食肉目动物中肉食性最强的一科[3]。
三者中只有猫才是严格的肉食性动物[2][5][8][9][10]。
这意味着猫需要更大量的蛋白质[2][5][8][11][12],
因此肉类应该成为猫食物中最主要的部分,
无论是猫粮、猫罐头还是饲主自制猫食,
都应以肉类为主。
其实给猫喂肉并不意味着一种「优越」,
单从猫的营养角度讲,
一只老鼠就是很好的一餐[12]。
我想大多数人应该都不会觉得,
吃老鼠很「优越」吧?
而在今天的都市生活中,老鼠已不多见;且猫吃老鼠,还可能会感染弓形虫[14],这对猫饲主来说,同样不是好事。如果将猫室外放养,任由其捕食鸟类,更是一种有损社会公德的养宠行为。
所以我们往往只能另外采买肉类来喂猫。
这就像给汽油车加汽油,给柴油车加柴油一样,是一种基于科学的合理匹配。
柴油和汽油本身各有优劣,但给汽油车加柴油可能会导致汽车故障[15];会故障并不代表柴油就不好,只是因为不匹配而已。
而给猫吃以肉为主的食物,就像给汽油车加汽油,是一种基于科学的合理匹配。
说到这里,有的人可能就要问了:
「我奶奶养了几十年猫,
没听说给猫喂过几次肉的」。
首先,这类个例都免不了要经受一番知友们常说的「幸存者偏差」的审视。
除此之外,以前的乡村猫往往能抓到一些蜥蜴壁虎、昆虫、鸟类以及老鼠和兔子等猎物[5][8][9];即便是猫出不去院子,通常也难免会有老鼠钻进院子来,毕竟我们以前养猫就是为了除鼠嘛。
健康的饮食,除了能让动物体格强壮,还可能降低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16]。
但吃得好,绝不等于就要吃得贵。
比如自己采买肉、内脏、钙片等食材进行自制,通常就要比进口猫粮便宜不少了;但这需要花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有着较高的学习门槛和操作门槛。
若饲喂不当还可能弄巧成拙,例如因缺钙而导致猫的骨骼发育异常、产生佝偻病等[8][17][18][19][20],而摄入过量的钙同样有害[8][21];再比如维生素A缺乏症[22][23],但更常见的是,由于喂食了过量的动物内脏(比如鸡肝)、鱼肝油等,而导致维生素A中毒[22][24][25];还有喂食大量未经烹饪的内脏、鱼肉,尤其是鲑鱼(三文鱼)和鲔鱼(金枪鱼),可能会导致猫的维生素B₁缺乏症,引起猫抽搐、痉挛甚至去世[5][26][24]。
因此,如果没有经过足够的学习,不建议贸然尝试用纯自制猫食喂猫。
在纯自制猫食方面,我也没有太多经验,我采用的是猫粮+水煮猫饭(多鸡胸,少鸡肝、鸡心以及少量南瓜)的方案,猫粮和自制穿插饲喂,我的方案并不完美,但总体效果还行。
(PS:如果第一次给猫喂水煮鸡胸肉等新食物,一定要将新食物当成「新粮」来对待,按照逐步换粮法喂食,以避免猫咪食物不耐受,进而导致急性腹泻等问题[25][27][28])
说到这里,
就该谈到一个也许看起很傻的问题了:
什么是猫粮?
猫粮按水分含量划分可以分成
而「猫粮」二字在我们的日常用语中,通常被用来指代「猫干粮」。
而「湿粮」中最常见的罐头类,我们往往就直接称之为「罐头」[28][30]。
另一个常见的概念就是「全价猫粮」,
「全价」指的不是全国统一价,
而是指可以满足宠物日常营养需求的意思,通常意味着可以作为猫的主粮。
与之相对的概念则是「补充性宠物食品」:
[29]
全价宠物食品
(complete pet food)
除水分以外,所含营养素和能量能够满足宠物每日营养需要的宠物食品。
补充性宠物食品
(complementary pet food)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宠物食品原料混合而成的宠物食品,但由于其营养不全面,需和其他宠物食品配合使用才能满足宠物每日营养需要。
说到猫干粮,最常见的就是膨化型猫干粮了,尽管网络上对膨化型猫干粮有一些批评的声音;而我认为虽然膨化型猫干粮确实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考虑到实际情况,膨化型猫干粮可能真的就是最适合多数人选用的猫主粮。
首先,膨化型猫干粮大概率远远好过家庭中的剩菜剩饭,家庭中的剩菜剩饭通常是高油高盐高碳水少蛋白的,非常不利于猫的健康。
也利于维持猫口腔微生态的稳定[32]。
对猫饲主来说,更关键的是:
膨化型猫干粮的
「易储存」和「易饲喂」的特点。
它是一种「繁忙都市生活的养猫解决方案」。
膨化型猫干粮在生产时经过高温高压实现了灭菌[30][33][34]。
并且在GB/T31217—2014《全价宠物食品-猫粮》[29]中规定,
干型猫粮水分含量应低于14%,其水分含量一般在6%~12%[2][5][30],甚至更低。
高温高压的生产过程加上非常低的含水量等因素,使得膨化型猫干粮一般不需要冷藏或冷冻,
只需密封好并置于阴凉、干燥、避光处存放就可以了。
这使得繁忙的都市养猫人可以一次性采购较多的猫粮,也无需担心冰箱放不下。
然而,膨化型猫干粮的这种优势,
也成为了它最严重的硬伤:缺水。
家猫是由沙漠动物进化(演化)而来的[5],比较能够适应缺水环境[5][8]。
因此它们主要通过食物来获取更多水分[5],
比如一整只老鼠;
而从饮水中摄入的水量较少。
猫这种适应沙漠环境的行为习性,
如果只吃含水量极低的猫干粮,就很容易导致摄入的水量不足;引发尿路疾病等问题[5][8][35]。
而增加猫的摄水量,就可以有效减少猫干粮的这种负面影响。
主要的方法就是在给猫喂食猫干粮之外,不时配合含水量较高的食物予以补充。
例如:
罐头(湿粮)、水煮鸡胸肉加肉汤等。
不过不建议将罐头或肉汤与干粮搅拌在一起喂食,因为这可能会让猫变得挑食。
除此之外,还一种方法就是将宠物冻干食品复水后给猫吃。
那么,什么是冻干呢?
虽然也有非真空状态下的冷冻干燥技术[38],
但由于「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应用更广,
因此「冻干」一般直接用来简称
冷冻干燥技术是先通过冷冻,将湿物料中的水分冻结成固态的冰,再将这些固态的水分也就是冰,直接升华成气态,从而排出物料中的水分[36][37][38][39][40]。
冻干技术可应用于生物制品的保存(例如疫苗和菌种),以及药品、航天食品等领域[36][38][41]。
而在养宠的日常语境下,
通常用「冻干」指代经过冷冻干燥技术加工后的宠物食品,例如冻干鸡肉粒、冻干牛肉粒等。
冻干技术在让食品变得可以长期保存的同时,
也尽可能地保持了食品原本的结构、风味和营养成分[37][39][40][42][43]。
且具有很好的复水性,
将冻干食品用温水浸泡后,
可以让其重新吸入水分并增大一定的体积。
给猫喂食适量的冻干类宠物食品,
可以作为营养的补充,
如果复水后喂食还能增加猫咪的摄水量。
会经常看猫粮测评的知友,
一定听说过「钙磷比」这个概念。
那么「钙磷比」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为什么它会如此重要?
在哺乳动物体内,含量最高的矿物质元素是钙,磷仅次于钙,牙齿与骨骼都离不开钙和磷[17][8][44],在人体中同样如此[45]。
缺钙会导致骨骼发育不良等问题,缺磷和缺钙都会导致佝偻病[17][8][44](但过量同样有害,请在兽医指导下进行补充)。
不当的钙磷比会影响钙和磷的吸收[17][2][8][44][46],对人也是如此[47]。
AAFCO(美国饲料管理协会)规定的犬猫钙磷比上下限为:1:1~2:1[46]。
根据猫粮检测报告可以判断其钙磷比水平。
猫本身几乎不需要摄入多少碳水化合物,但碳水化合物也能为猫提供一定的能量[8],摄入碳水化合物对哺乳期的猫更有益处[5]。
膨化型猫干粮中需要加入淀粉以保证猫粮的膨化度;在以往,猫干粮中添加的常见谷物有玉米和小麦等。
现如今,主打「无谷」概念的猫粮品牌越来越多了,但其实无谷不等于没有植物类原料,也不等于绝对低碳水。
其主要的目的应该是减少猫对猫粮原料的不耐受和过敏(食物不耐受不等于食物过敏,有机会再专门谈一下这个问题)。
江湖传言,玉米小麦这类谷物,会增加猫对猫粮过敏的概率。但这方面我没有找到太确切的资料。
不过在猫的食物过敏检测中[48],植物性原料的筛查确实包含了:
玉米、小麦、大豆、土豆和大米这些常见类,
以及苋菜和小米这两个不常见类。
没有看到豌豆或甘薯等,但这只是一个现象,不能直接表明某种因果关系(如果有了解这方面的知友欢迎指点)。
在人方面,我查到小麦是一种主要的过敏原,
当然,人容易过敏不等于猫也容易过敏,放在这里作为一个参考:
[49][50]它是FAO(1995)报告的八类常见过敏食物之一。
而玉米还存在一个问题,
那就是粉碎后的玉米更容易被黄曲霉菌污染[44](黄曲霉菌所产生的黄曲霉毒素也是猫粮检测中的一个关键指标[29])。
虽然我没有找到玉米和小麦与猫食物过敏高度相关的直接证明,但基于以上仍然不建议选择含有玉米和小麦原料的干粮作为猫主粮。
现在主打不含这两种谷物的猫粮比较多,已经形成了一种比较好的趋势。
比如 卫仕满口肉粒系列全价鸡肉冻干猫粮 就拒绝了玉米、小麦、麦麸等谷类原料,而改用豌豆、甘薯等原料。
卫仕冻干双拼粮 的一大特色在于,添加了上文所提到的冻干产品,即添加了20%的纯鸡肉冻干。在视觉效果上冻干与膨化粮的比例接近1:1,这是因为冻干失去了大量水分,却最大化保留了食物原本的结构,体积大但重量很轻;不过肯定还是膨化粮看起来更多。
这些纯鸡肉冻干,肉块大小基本一致,看起来不像边角料,品控应该做的还可以。对猫咪的小嘴巴来讲,可以说是「每一口都有肉」,鸡肉冻干作为营养的补充,不需要饲主再另外混合,当然也可以选择单独拿出来复水后喂食,一块冻干约等于五倍鲜肉。
且 卫仕冻干双拼粮 的动物性原料占到了80%,粗蛋白含量达到40%以上,配料表写得还是比较清楚的,产品符合了上文提到的AFFCO和我国GB/T的双重标准。
听说卫仕拥有16年针对中国饲养环境下的犬猫营养研究经验,中国的城市宠物犬猫,尤其是猫,基本上不具备出门或在院子内活动的条件(PS:从动物行为学角度来说,遛猫虽然对猫的身心健康有益,但在实际情况中,更可能出现弊大于利、甚至是不可挽回的后果);所以我国城市内养的猫,应该更加需要高蛋白低脂肪的饮食,以避免肥胖等问题。
光照可能会让鸡肉冻干的营养快速流失,不宜采用完全透明的包装袋或包装盒,在卫仕冻干双拼粮 的包装袋上,只做了一个小「窗」,让消费者能看到冻干外观的同时,尽可能避免了光照造成的营养流失,我觉得这个小细节还是蛮不错的。
我钻研较多的是动物行为学,
在管理猫咪行为方面更有经验。
宠物营养学或者说伴侣动物营养学,我钻研得较少,但猫的饮食毕竟是养猫迈不过去的一道关。
在接触相关信息的过程中,我也和众多知友们一样,曾有过很多疑惑。
为此我查阅了很多文献,也参加过一些课程讲座,今天就将我的学习成果结合个人经验分享给大家。
如有纰漏欢迎补充和指正(确认信息来源后,我会在评论区整理发布出来)。
(。・ω・。)ノ♡码字不易,感谢你看到这里!
没见过这么骚的人,没见过这么快的剑。
谢邀
没看过《少年的你》,仅从小说构成层面对“融梗抄袭”进行一个质疑。
简而言之,我不认为“融梗”可以作为抄袭判定的理由。如果要判定抄袭,大概需要其他的证据进行证明。
或者说,要么直接讲这本小说抄袭,要么就是没有抄袭,融梗不应该介于其中的一个中间状态被使用。
以下是本文内容纲要,用以方便各位迅速定位:
一、“梗”的存在在小说构成中占据什么样的位置?
二、“梗”的雷同现象出现的可能性。
三、有关“融梗”是否构成抄袭的个人看法。
四、有关抄袭判定的个人意见。
一、小说构成
一般来说,在进行写作前总要进行规划。
由于写作过程中的许多突发情况不能预测,为了保证作品整体不至于因受到干扰而失去控制,作者一般会做一些约束准备,一方面对必要素材进行积累,另一方面对小说框架进行构建。
当然,也不排除一部分作者会在完全不进行准备的情况下进行写作。在这种情况下,作品的完成度视作者的能力情况而定。一部分作者可以做到横跨几万字埋设伏笔,而我超过两千字就得写具体纲要。这种对小说控制力的差别普遍存在,不过我在这里做一个假设:
进行初期准备的作者的作品控制力要比没有进行初期准备的作者强。
那么,作者在进行一个小说的构建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确定一个主题。而确定主题的过程一般会与灵感来源绑定,换而言之,一部分作者是通过一个原型事件来进行主题的确定,这种情况下,作者会同时获得事件原型和主题。另一种情况下,作者是在特定主题下寻找原型事件,网络小说通常就处于这种状态:根据其题材及最终目的,确定小说的主题。在这里讨论的主题实际上比较抽象,它不能和核心思想等同,更多情况下,它属于一种基调,或者关键要素。
主题是进行事件选择的第一个约束:一旦当事件不符合主题就将事件否决。
在主题的基础上,作者会寻找一个原型事件。原型事件的来源实际上非常广泛,一部分是真实事件,另一部分是经典故事,还有的是作者完全虚构的产物。
一般来说,我倾向于调查真实事件选定原型事件。以此为例,我在这里简单说明一下原型事件的意义:
几天前我去一个中学考察,本来是打算记录我的好朋友“衣锦还乡”的表现。途中却发现了一个情况。
有一个小朋友一直被同学欺负,他去找老师,老师解释成闹着玩,没有理睬。有一天他突然生气了,把以前欺负他的小朋友打了,老师反而惩罚了他。小朋友很郁闷。
我于是将这个原型事件提取了出来。一般情况下,作者不会原模原样的把原型事件引用至故事,他们还需要对原型事件进行加工处理:
譬如说,上面的事件,我将它抽象化为:强势者对弱势者实行双重标准,而弱势者无可奈何。
这样一来,我就一次性消灭了“人物”和“具体情节”两个要素。这样,我就可以把原型事件与主题复合,用复合得到的新主题进行约束,筛选具体情节。
同样的,我也可以仅保留具体情节:弱势者受强势者打压,诉诸权威而没有回应。弱势者于是自己处理问题,反制强势者,此时却受到了权威的干涉。
这种情况下,这个具体情节,实际上更符合于梗的定义。不过现在网络上提到的梗有时也会和人物或背景要素相复合。
而提取原型故事的目的就是为了精确化主题或者寻找具体情节。精确化主题要受到更高等级主题的约束,而具体情节则会应用到故事框架中,成为主题的具体表现。而人物设定与背景一般会由总体主题和局部主题确定,与具体情节复合,就实现了故事纲要。
以上,我简单重复一下在小说的前期准备中所使用的结构:
也就是:
由此可见,原型故事的确定非常重要,也是“梗”的直接来源。而梗本身在小说构成中所代替的就是情节部分。
那么,我们补充一下另外两种原型故事来源的状态:
从经典故事中获得灵感的情况并不少见。一般来说,是那些经典故事对作者达成了某种启发,从而使得作者创造了某种结构。同时也有一部分作者干脆提取经典故事的结构拿来自己用,这也无所谓:很明显的,阿喀琉斯的脚后跟这一结构已经被反复提取到随处可见了。
而作者自己虚构,这种情况其实一般可以与前两种情况等同。或者说,作者虚构行为本身就是调用自己的经验,而自己的经验就来自于故事或现实经历。
以上,“梗”在小说构成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但单个梗的意义并不是很大。
二、雷同梗的出现原因
1.约束条件相似
我们知道生物学有个概念叫趋同进化,也就是两种不同源的生物由于受到相似的生活环境的筛选,特征变得相似。而以上面的构成原理为前提,在小说构成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举一个比较直观的例子,村上春树和川端康成的作品(自己和自己对比),都存在(自己的作品和自己的作品的)大框架相似的情形。这大概就是因为其最上级或者较上级主题反复使用的缘故:由于表达思想类似,所以表达手段也接近,虽然具体表现并不相同,但宏观看待,这些作者反复在讲同一个故事。
一部分单元剧也会出现这种情况。由于其消灭了主线,换而言之最上级主题分离代替每一个次一级主题,导致次一级主题基本相同,进而导致约束条件也类似。不过单元剧出现这种情况就属于写坏了,因为自己和自己重复。
网络文学(在这里特指网文)应该是这种情况最普遍发生的地点。由于其收到题材影响强烈,又受商业目的约束,同时作品量大,撞梗几乎不可避免。这种相似一部分是由于接近“最优解”的缘故,另一部分则是模板化写作的结果。我们批判网文的“套路化”严重,实际上就是因为套路本身就是一个特定时间段的情节最优解。因为有效故而被模仿,然而随着时间过去变得不那么有效或引起审美疲劳,故而被批判。
综上所述,在约束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会出现雷同情况。
2.原型事件相似
这种情况现在并不多见,但偶尔也有。比较常见的情况可能是一些作者根据某个热点事件进行改编,从而写出了相似的作品。
另一种情况是,作者们在一同考察后,写出了相似的作品。以网络为载体,可以实现这种共同考察的机会并不多。前段时间我与其他作者去台湾考察,回来写的小短篇就撞了梗。不过这种时候,由于共同考察的作者们互相有联系,一般不会同时发表相似的作品。故而少见。
从相同的经典作品中获得类似的灵感,这种情况当然也存在,不过机会更加渺茫。直观一年讲,可能相隔十年,两个灵魂相似的人撞了个梗,这种情况,与其纠结于雷同,不如说是有缘分。这种情况多发于学生作文,刚学完某个文章就拼命引用。
当然,从原型事件的最后之来源也可以判断,生活经历相似的作者很可能写出类似的作品。这种情况大家应该可以理解,譬如说在相同历史环境下写出的文学作品会有一定的相似性。
3.借鉴或抄袭
一般被我们深恶痛绝的就是最后一种情况了。羊毛出在羊身上,薅羊毛薅久了就能织毛衣。转手把毛衣卖了,就自在。不过有的羊羊大毛多,不在乎几根毫毛,可能不搭理薅羊毛者。有的羊本来毛就少,薅到最后薅秃了,是我我也得发飙。
作者抄袭的话一般有两种情况,其一是嫉妒,其二是懒。
第一种情况出现的机会不多,一般是抄名家名作。作者与作者之间普遍是互相瞧不起的关系,因为小说构成的精妙之处不太容易被发现,但丢手艺一眼就看得出来。
第二种情况一般在诸如卡文,或者对小说质量有硬性需求的情况下出现。在卡文的时候,由于懒得进行细致构成,于是抄袭。或者对小说某章节有质量要求,譬如说开篇部分,简介部分,而作者自身能力不足,往往也会寻找范例进行模仿。
三、我对“融梗抄袭”的质疑
首先,以下讨论的“融梗”仅指多情节多来源雷同。
在出现这种“融梗”雷同情况时,由于两个因素影响,雷同的“梗”越细碎,来源越多,作为抄袭的立论越没有说服力。
具体地说:
1.“梗”越基础,它的雷同机会越大。而“梗”的来源越多,抄袭难度,雷同机会也就越大。
针对小说,抄袭指责被反驳的一套常见的说辞是“每个字都抄新华字典”。这种反驳实际上就表现出了一个问题:梗越基础,其组合性越小,越容易在已知作品集中找到雷同点。
在这个比喻中,新华字典可以替换成已知作品的全部情节集。而每个字则可以替换成构成小说的最小情节集。
我们再比喻一下:
设作品情节集
0到9九个数字(即最小情节集)都能在作品情节集中找到。
而两个数字的组合(即复杂情节集)在作品情节集中就没有全部出现了。如70/07
于是数字组合的位数越多,抄袭证明越有力。换而言之,越复杂的情节组合重复,抄袭证明越有力。
同样的,如果扩充进行比较的抄袭来源作品数量,我们这样比喻:
抄袭嫌疑作品:
抄袭来源作品:
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来。抄袭嫌疑作品和作品来源B很相似,以它们两个为对比:
1095860 1096534B
有数字109完全一致,另有5 6非常接近。
而如果将A C加入并对比:
那么,疑似作品的109与B雷同,58与AC雷同,60与C雷同,简直没有自己原创的部分。然而58/60作为两位的数字组合,出现雷同的机会还是比较高。
在进行作品比较的时候,只要作品来源足够广,就一定会增大雷同情节的出现概率。这种时候一些细碎情节的雷同不应该作为补充证据用以论证抄袭,而应该舍弃。
之前看到某本小说被指责融梗上百本小说,实际上属于后面提到的这种情况,大量的样本扩充了用来比较的作品情节库,可是雷同的仅仅是一点细碎的情节。这样一来,在论证过程中,好像原书作者无恶不赦,一连抄袭了上百个作者,可是实际上,可能这个作者仅仅对其中几个作者进行了创造剽窃。
2.受前文所说雷同梗出现原因影响,题材越接近,主题越相似,出现大面积雷同的可能性越大。
这一点在类型文中经常出现,假如一本小说的疑似梗来源来源于多部小说,我们就应该考虑这个梗的来源是否由于同题材所导致,而非草率地下一个全员抄袭的结论。
值得注意的是,遭遇这种状况时,我们反而应该扩充对比作品集,用大量同题材同主题作品,去除其公共雷同部分,再进行雷同部分比较,以减小由于约束条件相似所带来的影响。换而言之,就是减少“烂梗”被误判为抄袭的机会。
以上,融梗这种说法有一定的不合理。我个人认为,如果在抄袭判定的过程中能在去除上面两个因素的影响后,还可以认定成抄袭,那么没必要谈融梗,直接炮打即可。
反过头来,如果是因为受到以上两个因素的干涉才做出抄袭的结论,那么这个结论是站不住脚的,或者说误差太大,没有说服力的。
四、我个人认为的抄袭判定条件
我个人判定抄袭的标准相比较法律标准还是比较激进的。以下仅提供一些判断思路,但可能存在一定的合理性问题。
1.直接使用原文而未引用来源。
这一判据最直接,但要谨慎处理诸如百度百科一类的内容……
2.在去除合理的雷同情况下,大量复杂情节组合/关键点来自于同一部/几部作品。
此判定条件需要大量同题材同主题对比材料确定公共雷同情节部分,在排除掉这部分情节后,若疑似抄袭作品与疑似抄袭来源作品在一段足够长度的内容中存在大量复杂情节的雷同,则可判定抄袭。
同时,应当排除如:存在多雷同点,但雷同点细碎且不集中的疑似抄袭来源作品。
3.逻辑链断裂。
此条作为前一条的论证补充,若存在较简单非公共雷同点,且疑似抄袭作品在此雷同点出现严重逻辑链断裂的情况下,可以将此雷同点判定为抄袭。
如果规划相对完善,逻辑应该也是相对连贯的。但一部分作者不写细纲或干脆不打草稿,这种状态也很容易出现逻辑链断裂的情况。判断逻辑链断裂的雷同点相较于第二判据可以简单一些,但仍要保证一定程度的复杂度。
4.终端修辞表述大量相似。
这一根据有混淆借鉴与抄袭的嫌疑。大部分作者不会在具体的表达方法上考虑雷同问题。所以此根据只可作为在特殊情况下进行补充判定的根据。
判断方法如下:
在一段足够长的纯粹功能性内容中,疑似抄袭作品与疑似抄袭来源使用同样的修辞表述结构,譬如递进强调的比喻等。两段功能性内容的目的必须相同,且表达结构必须完全一致。
这种方法只能作为判断补充,不能作为单独判断雷同的根据。
大概就是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