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在战场上,刀真的比剑厉害吗? 第1页

  

user avatar   han-q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其实是不成立的。任何武器,都有自己最适用的场景,这就好比不能问战场上弓和枪谁最厉害一样。

不过一定要说,也不是不可,但是我也只能说,没有谁更厉害,刀剑其实差不多。

原因很简单,刀剑都是劈砍利器,主要作用无非两个:砍人——劈;捅人——刺击。

之所以把刺放后面,是因为长矛类武器肯定是将刺击作为第一要务的武器,刀剑必须居后。

我觉得所以提这个问题,大约是因为中古之后的作战中,少见剑这种兵器吧,所以有刀是不是比剑厉害的疑问。

其实不是的。

从伤害方式讲,剑这种两面开刃的东西,肯定比单面开刃的刀的伤害方式多,使用更便捷。毕竟我这剑比你的刀,多出一面长达60厘米以上、甚至有一米多的刃,所以我不管怎么挥舞,都比刀可能造成伤害概率要大一点是不是。

剑这种东西,在我国青铜时代非常普遍,刀就很少见。除了有厚重无比的商刀之外,就是那些小小的削刀,基本上,剑一统天下,几乎没有刀什么事。

但是,进入钢铁时代后,刀突然暴发性增长,汉环首刀几乎一统天下,汉剑在一个非常短的时间里,迅速退化为礼仪用器和等级身份标志,退出了战场。

此后长长两千年里,剑再也没有成为战场上实战用的大规模制式武器列装军队,几乎不见于战场。那些偶然和个案,就不要提了。

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既然剑这种武器比刀的伤害概率大,为什么会这么快退出历史舞台?

答案:因为性价比和制造的难易度导致的。

我先讲个故事。

大家都知道我自己打铁,可以造刀剑。开始的时候,是试验性地造了些小刀,后来因为要做一些实验,必须造长剑了,心说大爷我无论锻造 折叠热处理研磨都很强啊,这特么就不是个事,开工!

DUANG~DUANG~一顿折腾,出来一口剑坯子,不错。

开始热处理。

然后“嗞”——淬火。

然后……剑特么弯了……弯了……弯………

你们见过金蛇剑么?我见过,就是我造的……而且吧,这剑还不单是左右波浪弯,同时还上下波浪弯……

昏古起了。

冷静下来一啄磨,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我的炉子是复原古代的烧炭烧煤炉子,不是现代电炉,燃料堆放肯定有厚薄啊,热值不一,所以炉膛的温度不均匀,进风口也是手拉风箱,更不均匀。

咋办?改呗,我就不信了,古人能做,我就做不到?

改进风口,均匀了,改炉膛尺寸,燃料堆厚,各种改,DUANG~DUANG~DUANG。

然后再开炉。

然后……剑特么弯了……弯了……弯………

又昏古起。

这个事,卡了我有两三年。

无论如何都解决不了,甚至和各研究所以及学院大佬讨论,也没解决方案。

这个问题,搁现代他就不是事,用电炉,哪怕用现代烧煤炉具都没问题。但是,复原和仿造是两个概念啊,亲!

什么叫复原?最起码你得是原材料、原工艺。你不能用现代材料和工艺、工具去造汉代的东西,然后告诉我这是复原吧。

复原,你就得用汉代的工艺和材料,做汉代的东西。

仿造就随便了,反正只要样子不差,就可以了,仿制工艺品不讲这些个。

郁闷了。

有一天,突然想到,日本人是咋干的,他们到现在也是用传统工艺在造日本刀剑,他们咋就没这个问题呢?

于是去求教,幸亏上海华诺的朱总那里有日本浓州堂的刀匠师傅,一说,问题顺利解决。人家就一句话,我顿时醍醐灌顶,卡了几年的难关,势如破竹毫无难度低解决了,成本也就几块钱人民币——此处请允许我卖个关子,暂且不说解决方案,以便你们听下回分解……至于下回分解什么时候……我会预告的……

这事给我的思考和感叹就是,任何文化和手艺,一旦传承断绝,需要很多很多年才能复建,也有可能永远无法复建,破坏总是比建设容易。这个事的关键,是人家一直有传承,师傅徒弟口耳相传,他们根本不觉得这会成为难点。而史料和实物,也不会把这一细小的操作手法记录下来,因此一旦传承断绝,很可能会卡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上千年。历史上很多发明都是如此,本身一点不复杂,很简单,但是在做出来以前,你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可以这么干,所以发明家才伟大。

现在你们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了吧?

剑的制造难度比刀大很多。不是一般大,是非常大。这绝不是多开一面刃这几个字那么简单的事。

然后,我们再讨论一下剑的实战性。

刀剑主要功能就是劈砍和刺击。

刺,大家都可以。汉环首的45度折角刃,穿刺和坚固度一流,一点不比剑差。所以在这一项上,大家略过,没什么区别。

砍,大家都可以。唯一的区别,是双刃剑反手撩也能伤人。这是剑比刀强的地方。

但是,大哥,你拿刀也能反撩伤人,转个腕就可以了,是不是?

虽然有点麻烦,但是,总特么比让我费这么多功夫好吧?不说锻造和热处理,光是研磨,剑就比刀多出不止一倍功夫,刀就俩面,剑特么最少四面,研磨就得多两到三倍功夫!

亲!还有八面剑听过不?

昏古起算了。


工部:我特么要花多这么功夫,就为你反手撩刀时候不用转腕?信不信我先反手砍死你?

兵部:大哥,我不要剑了!你多造一万口环首,这事就结了!

工部:成交!

所以说起这个刀剑啊,明年中美合作的……不对,抱歉啊,台词念错了。


肯定有人问了,那为啥青铜时代都是剑呢?

亲,因为青铜器是铸造的,开个模具,然后铜水烧化倒进去就好了,你说我是造刀合适还是造剑合适……再说了,青铜性脆,利刺不利砍,砍人容易断。所以青铜时代,剑一统天下。

到了钢铁时代,造剑工艺过于复杂,远不如造刀,而剑在实战中的功能并不比刀好多少,可以说基本没太大差异,因此性价比那是相当糟糕,于是就逐渐成为礼仪用器和身份标志了。毕竟,剑贵啊,用来装门面和彰显身份,实在是太合适了。

于是,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了。


你们以为这事就算完了?当然妹油,图样图森破。

中国人民的智慧不是盖的,工部很快解决了兵部这种需求。

工部:你不是想反手撩刀的时候不用转腕吗?这个拿去!

兵部:我靠!这特么也行!你狠!

工部:少特么废话,多半成工钱,要不要?

兵部:要!当然要!不要是傻子!以后所有的刀都这么干!

工部:成交!

工部干了个什么事呢?我的台词在本文快结束的时候,终于来了……

我手边正好有N口明清制式刀,我拍两口上来,大家可以看一看。第一口,和明梁庄王墓出土的佩刀形制一致,但是,刀尖比梁庄王佩刀多了一个反刃结构。


第二口是清代职官刀,非常标准的反刃。


明清时期的军用制式刀,可以说几乎都有这个结构,我觉得最少不少于九成吧。它们在刀尖部位开了一截双刃,我们一般管这个叫反刃,有些反刃非常长,俗称大反刃。这个结构,完美解决了反手刀不用转腕也能伤人的需求,而且功夫不大,造刀时候多几锤子最后磨几下就行,比造剑容易到不知哪里去了。

嗷,对了,这种结构至少唐代就有了。

完毕。


亲,你好意思不点赞吗……

接到知乎通知不可以吊胃口集赞,我以前还真不知道有这规定。有规定就要遵守哈,于是我修改了最后一句……

通知:一周内写出如何造出不是金蛇剑的剑的稿子,奉送若干从未发布的古剑照片,到时在这个答案下的评论中回复通知大家。


续集:zhihu.com/question/2976


user avatar   heng-mao-li-m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刀跟剑基本是同一个级别的武器,没有等级差距(长杆刀除外)在功能和杀伤力上基本是半斤八两。不过由于环境,习惯或成本等原因,不同国家和地区会各有偏重。欧洲那边剑跟刀一直都很兴盛,西亚和中亚我不太了解。东亚这边,在中国,日本和朝鲜军队,都逐渐淘汰了剑,军队淘汰刀的国家我还没听说过。

中国军队的剑淘汰的不够彻底,唐朝以后,少数士兵和军官还会用用。但是剑在中国军队比刀小众,已成定局。

明朝《抗倭图卷》里前排的几个剑盾手



大部分情况是用刀的,短刀,腰刀和双手长刀是主流。




中国斩马刀是真有实际战例,斩马剑就只有传说了。


继承明朝长刀的各种清代短柄长刀,后来发展成了“苗刀”。



明朝时中国剑盾在战场上还能露个相,中国双手长剑是真的凉了,凉到一大票武人去学日本双手刀法。中国双手剑术几乎只剩下明末茅元仪《武备志》里的那个《朝鲜势法》。据说是中国失传,从朝鲜找到的。






还有明末清初枪法大师吴殳《无隐录》里的双手剑大师——渔阳老人。吴殳练枪法三十多年,在五十岁的时候遇到了渔阳老人,被其用双手剑打败。百兵之王长枪+真正的枪法宗师,居然被一老人用双手剑打败了 ,渔阳老人的剑技简直出神入化。老人让吴殳不要轻易把这剑术传给别人,所以吴殳后来写了《剑决》和《后剑诀》,让有心人去研究。

渔阳老人教余剑术,且曰:“此技世已久绝,君得之慎勿轻传于人!”余恐此技终致不传,又顾念老人之语,故不著说,而作诀焉:
长兵柄以木,短兵柄以臂。
长兵进退手已神,短兵进退须足利。
足如毚(chán 狡猾)兔身如风,三尺坐使丈八废。
余擅梨花三十年,五十衰迟遇剑仙。
剑术三门左中右,右虎中蛇左曰龙。
手前身后现刀势,侧身左进龙门亟(jí 急切)。
身前手后隐刀势,侧身右进虎门易。
二势用手身诱之,彼取我身手出奇。
黠(xiá 聪明)者奇正亦能识,舍身取手主击客。
我退我手进我身,左翻右跃如狮掷。
虎跃不入龙,龙翻不入虎。
龙翻虎跃皆蛇行,直进当胸不可阻。
左右进退有虚实,六法相生百奇出。
彼退我乃进,彼退有奇伏。
彼进我亦进,彼进乃穷蹙。
扑身枪尖迫使发,死里得生坐铁屋。
尝以我矛陷我剑,矛多虚奇剑实战。
当其决命争首时,剑短矛长皆不见。
自笑学兵已白头,初识囊中三尺练。

后剑诀
剑器轻清,其用大与刀异。剑诀实有所隐,恐古人之心,终致淹没,故又作《后剑诀》一绝,微露之:
剑术真传不易传,直行直用是幽元。若唯砍斫如刀法,笑杀渔阳老剑仙。


由此可见,中国剑术在明朝已经凉了,别说军队,就是民间都成了“珍惜动物”。清代冒出了很多新的武术门派,也发展出了很多剑术,这些剑术有的也许跟明朝残存的剑术有渊源,有些也许是重新创的,总之,跟军队没什么关系了。






接下来是日本,其实日本早先是有“双刃剑”的,因为日本早期的刀剑等武器很多都是从大陆或马来传入的。



日本的草薙剑,天丛云剑什么的大家应该听说过,这些都是神器,也证明了日本早期对“双刃剑”很看重。




可能是出于战斗习惯上的考虑,后来日本武士更喜欢砍人,“双刃剑”就凉了。

以前看日文维基上说,“双刃剑”是在公元五世纪末被彻底淘汰出军队。结合中西立太的《日本甲胄史》,这个说法还是比较靠谱的。


这个时代还有用“双刃剑”的战士。







这个时代“双刃剑”战士就没影了,那些武士身上配的是直刀,不是“双刃剑”。







还有个奇怪的现象,日本人虽然淘汰了“双刃剑”,但是枪头形似“双刃剑”的大身枪,在战国时代却发展了起来。










朝鲜李氏王朝有五百多年的基业(1392年—1910年),到万历朝鲜战争的时候(1592年—1598年),朝鲜武备废弛已久,士兵只会玩弓箭,其他兵器都成了摆设,于是被日本人吊打。后来明朝出兵支援朝鲜,打了好几年,直到丰臣秀吉翘辫子,这仗才算真的结束了,不然谁知道秀吉会不会再搞事。

抗倭援朝期间,明朝将士训练朝鲜士兵各种近身战斗的武艺,朝鲜人自己也发掘了一些本国的武艺,又学了日本刀法,参考中国兵书(主要是《纪效新书》和《武备志》)。经过很多年的发展,前前后后积累了24种军营武艺,最后编纂了《武艺图谱通志》。





这24技里,没有一个是用“双刃剑”的,虽然名字里有“剑”这个字。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明朝将士大多不爱用剑,《抗倭图卷》里的剑盾手,确实是非主流。


看看《武艺图谱通志》里所谓的“剑”





朝鲜古代军队的近战武艺自此定下了基本框架,以后几百年估计也没多大变化。朝鲜“双刃剑”自然又凉了好几百年。

这是韩国现代复原的古代军旅武艺,就是《武艺图谱通志》的那一套。

韩国武艺24技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有知友对《抗倭图卷》前排士兵的剑形兵器产生质疑,认为不是剑,可能是鞭锏一类的兵器。我不排除这个可能,但是剑的可能性也不低。在我印象中,鞭锏多为骑兵武器,明朝时北方边军有装备鞭锏。而南方步兵用鞭锏,以及鞭盾,锏盾组合我没听说过。只看到过中国斧盾,戈盾,戟盾,枪盾,剑盾和刀盾的资料。南方卫所兵对付倭寇这种基本无甲的敌人,似乎也没有用鞭锏的必要。也罢,我对这方面不甚了解,希望了解的知友能给我科普一下。




宋元明时期,都有使用战场剑的现象,其中大多厚脊短身,有些剑甚至与锏类似,并非大众印象中的“轻薄小剑”。


北宋《武经总要》中的鞭和锏,鞭锏大体是一类兵器,若细分的话,鞭有节,截面呈圆柱形。锏有棱,可以开锋,截面呈方形。


宋代李纲锏



宋代战场剑






元朝战场剑的资料,蒙古士兵用剑和刀的情况都有,有说法是剑比刀更受欢迎,不过有争议。






日本的《蒙古袭来绘词》,由当年亲历战争的武士竹崎季长请画师所作,图中确实有部分蒙古士兵携带直剑。元明清时期修长的直刀已被军队淘汰,所以直刀的可能性极小。






最后是明朝战场剑



user avatar   nian-qing-de-17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19.4.27更新——

我的铁匠朋友已经给我回复,我昨天花了点时间整理了一下他所说的东西。

汗青能做出“金蛇剑”有好几个原因。

1.他的刀坯材料低劣,含碳量不均匀。

2.炉温过高或过低,或者炉子有问题。

3.淬火用的水里没有加盐,或其他的一些化学物质。

【不过像汗青这么有钱的大V,怎么可能会有这种问题?】

4.将剑坯拉长以后,没有打磨的很均匀平滑。

5.折叠锻打,没有好功夫,导致有夹灰。

6.刀条子拉得太长,或是淬火入水(降温)角度和时间有问题。

【不过像汗青这么有技术的铁匠,怎么会出现这种问题?】

汗青真乃大V。

——原答案——

泻药。

被邀请来看了下点赞量最高的回答,差点没被气死。公知就是这么科普的么?

实名反对 @汗青 的回答,他回答的内容里有一大堆错误。

回到问题,这个问题我在我之前的文章里有讲过刀剑的劈砍能力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首先,能决定刀剑劈砍能力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说:刀剑的长短、剑刃的形状(厚度与截面)、剑的“撞击重心”(可以理解为剑的配重、重心)、剑刃的弹性、以及剑刃的曲直。这些因素决定一把刀剑的劈砍能力如何。

这样的单手剑,只用一只手随便举到肩膀以上的高度,刃筋不歪的情况下,足以将一个成年人的手臂一下砍掉。

而在近乎千年以后出现的武器,军刀。其弯弯的形制,绝对可以让人一下联想到这是一把上好的砍人利器——至于刺?哪凉快哪呆着去。

不过——事实证明,这样的武器劈砍能力是逊于上面的维京剑的。

比起千年前的维京剑,成为时代的主流武器——军刀的劈砍能力比起维京剑却要逊色不少——比维京剑轻了近三分之一的它,要达到上面所说的相同效果,则需要将刀抡圆了砍过去才可以。

当时出版的众多军刀教材也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砍人要抡圆了刀砍,随便晃来晃去最多只会让对手流点血而已。”

简单的说,一把刀剑,只要剑刃越薄、截面越平顺、质量越大、“撞击重心”越靠前、弹性越小,它的劈砍能力就会越强。而被大众所认为的“弯刀劈砍能力强”这一点,不过是被影视所带进坑的"常识":"弯刀比起直刀更适合劈砍“。事实上,刀剑的曲直,只是众多影响刀剑劈砍能力的因素中,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因素而已。而刀的劈砍能力>剑,更是无稽之谈。

这些东西说完了,再说说这两种武器的耐用性。

刀的耐用性>剑的耐用性,这个想法其实是错误的。

千年以来,剑的结构一直在因其作用而改变形制,而刀不过是一直在原地踏步——因为其已经没法再做提升了。

从左至右,从13世纪到15世纪。从单血槽到多血槽再到菱形剑脊,从主劈砍到主刺,剑的形制一直跟随其作不停地变化着,一直以其最好的形制来应对时代对其的需求。

刀却几乎是一成不变的——没必要改变,他出现的形制,几乎已经是它最完美的样式了。但是这能说明刀>剑吗?完全不能。只能说明两者只是一个势均力敌的对手而已。

刀和剑若是用相同的材质、方法锻打出来的话,他们之间的差异可以说计划是没有的。而剑还比刀多了一面刃,不过正是因为这多了一面的刃,其锻造价格却直线上涨,这也是为什么刀再某些战场代替剑的原因(穷呗)。然后,加上某些中央纪录片和影视作品的荼毒,让很多人一直认为剑是中看不中用的玩意儿,所以答主你也才能问出这样的问题。

知乎上大佬多了去了,他们的金玉良言都像是你那考试中的参考答案,你照着参考答案来一遍,你事实上不也是没做过考试题,自己能得多少分,心里没点B数吗?

再说说汗青同志卖的关子:

锻造的过程中如果弯曲很可能是淬火(热处理)时间没把握好。比如早期普遍认为日本刀是因为热处理原因才弯曲的,不论真实性如何,淬火不均匀会导致弯曲很正常,但是其回答中说的是弯成金蛇剑的剑,我还真像见识一下,你这个铁匠究竟有多蔡?

热处理不均匀导致内应力不同,所以锻打的刀剑条会弯弯扭扭的,这种情况下一般可以用更换炉子,移动剑身让它受热均匀,创造密封炉条件等完成。

而日刀锻造过程中和热处理有关的就是炉的构造,日刀锻造时炉子要保持干燥,通风口的位置也很讲究,所以他要么是买了铁砂覆在炉上,要么就是买了块砖头把炉子半密封起来。

如果是一般的铁匠,大多都会选择用锤子直接给它敲直以后回火,或者用钳子掰直。

这么简单,卖关子真的好吗?给你点赞的16K人中又有多少人是铁匠呢?这么怕把这种一般常识暴露出来,您也真是小心眼,知乎大佬。

@汗青


user avatar   12333334234314142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好奇怪啊,已经在这放了半年的答案,取匿以后终于被当事人举报折叠了,

@汗青 是因为他在此问题下的答案不单是胡扯,还拉黑了所有试图跟他讲道理的人。

我在他评论里指出他的事实错误了,这是我2018年12月回复他的原文:

  • 剑和刀在劈砍和刺上面完全不一样的威力好吗,汉代以后刀替代剑,除了铁器进步于青铜,刀剑可以造的更长以为,更主要的是胡服骑射之后更多的与北方草原民族骑兵作战需求好吗?刀单刃,有弧线,刀背压重,在骑兵的挥动砍杀中比剑强太多了好吗?毕竟汉人不是苏格兰人,马上挥动一人高的阔剑。。。。。

他的回复是:

你电视剧看多了吧,不懂就出去吧

然后拉黑了我不准我评论???

你要是懂,干嘛不准反对的人评论啊?你拉黑了所有反对的意见,汉卿大叔的评论区一如既往的歌舞升平啊,所以只能挂你咯。

不要以己度人。你才是所有常识都来自电视剧吧! 我是机械博士。我不是炼钢专业的,对桌是电焊博士,隔壁是不锈钢锻造博士。 说你胡扯,你的答案忽略了最基本的古文常识:春秋以前,刀剑不分,这两个字基本是一样的,青铜刀和剑因为合金强度高韧性差,都是直的。又看了一眼你的答案,你说什么炉子温度不均匀导致应力不均匀,哈哈哈笑死了。 请问你家炉子几米宽啊?还应力不均匀,你练的是奥氏体还是马氏体啊?1100°开始原子排列奥氏体化,加热时间,过热速度,退火速度皆能影响原子排列,让刀坯弯曲肯定是你造成了局部退火,原因是你家水桶太矮了吧!火十块钱买个大桶就不弯吧!

本来没见过这个人,以为就是一个喜欢在网上说大话的少年,既然你提到了不懂别乱喷,就站内搜了一下这汉大师的风评,原来真的就这素质:

原来这个人15年之前在贴吧冷兵器吧就被扒无数次了。


user avatar   fdsa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单单只看袁崇焕案当然不是冤案,罪行有一码是一码,足够给他吃刀子了,毙个一两回并不很冤。


问题是.....有一大半的勋贵、庸官、阉党、军阀那种动摇国本的应该凌迟几十回,大明敢么?

之前的辽东将领,“辽左发难,各城望风奔溃”,比起袁他们给个七八刀,有啥问题么?


那袁为啥吃刀子?吹最大的牛,打最响的脸了呗。......况且,身处高位本来就很难完全干干净净,谁还没个吃刀子的罪.....

冤吗?不冤吗?emmmmmm.........


高赞举了D的例子,我也举一下表达我的观点,黄克功案知道吧?一个团级干部因感情问题枪杀恋人,他的死确实罪有应得,而且功过不相抵,这一点没毛病吧?

问题是 那吴化文投奔日寇、残害百姓、阻挠抗战怎么算?他罪行够不够大?比起黄够不够多吃两颗花生米? 结局:战场起义,将功赎罪,安度晚年。

少帅放弃东北、不肯抵抗、白赠国土怎么算?不是蝗军满世界开打他就是千古罪人了。比起黄够不够多吃两百颗花生米? 结局:都懂。


这些不是说黄就不该处死了,只是大家一定要知道,双重标准是一直伴随着OO存在的,嘟嘟有罪,揪出来就得死,没毛病,一点都不冤,但真正冤了天下苍生的人逍遥自得,才是另一种冤




  

相关话题

  改变兵器的重量对兵击技巧有何影响? 
  中国的冷兵器格斗在国际上属于什么水平? 
  中国的冷兵器格斗在国际上属于什么水平? 
  中国有没有像日本武士刀一样,有值得文化宣传输出的帅气冷兵器? 
  真实战场上专门打敌人阴部的卑劣狙击手多不多? 
  刃长70cm或90cm的武士刀或切刃唐刀对付一个身穿盔甲的士兵,用刀背全力打击头部能否造成有效钝伤? 
  力量较差的女性在打斗中用哪种防身型冷兵器更好? 
  板甲是盔甲的巅峰吗? 
  如何评价游戏《真•三国无双》系列里无双武将的兵器设计和格斗技设计? 
  霸王龙是不是比东北虎更容易对付? 

前一个讨论
古埃及地域附近都是沙漠,他们怎么生存,怎么吃饭,怎么种粮食,怎么能形成文明?
下一个讨论
一条狗能㞞到什么地步?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