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车市寒流来袭,技术博弈成下一阶段推动力? 第1页

  

user avatar   tommaxmim-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2000年初开始的汽车行业续命波,得益于欧元的发展和中国的高速发展,大量的需求人口能够便捷的购买到主流车辆,而行业的资源也更加集中到几大汽车集团。

这样的需求人口总是有限的,再加上经济的不稳定,这么大的产业发展了20年,也该休息休息,等等地球上的人民了。

汽车产业看上去是便捷人们的交通和满足身份地位的展示,实质是家庭对能源掌控的表现。它面临的竞争必然有一个纬度是能源形式的竞争,另外效率的竞争也是必然的。这两个纬度的发展其实比较清晰,只是细节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不多。

能源嘛,没什么选的,就那么几种方案和载体,而且汽车行业几乎没有赢者通吃的基础,应该还是以电能为主了。超级电池个人觉得还是看军用系统的进展,能源的使用,最先还是在军事上赚得第一桶金。所以要看军事的什么什么,大家应该清楚了。

效率这一块嘛,学习对象自然是互联网。产品尽快上市,尽快响应客户,促进产品更新换代,以及信息传播的低成本。

但是这一块真不好讲,此前我认为汽车会成为继电视,智能终端(电脑,智能机)之后的第三个个人家庭的信息中心,本身车辆有蓄能大,安全性有保障,空间大等优势,很适合信息系统的部署,但是问题是有多少人会在车上8小时一天的?所以这一块未必是金矿,但是可能是银矿。

效率优势的金矿可能还真是无人驾驶或者智能驾驶,释放出司机的精力和时间,也整体提高公共交通的效率。然后这里也有一个风险:智能交通网络就真的需要那么多私家车介入到网络吗,如果它真的智能的话?公共交通资源是否会更有效率?


上述的扯蛋,大众计划在2025进入新能源,新auto的快车道,估计至少九年左右,即通过三个三年发展周期,成为大众接受的交通方案。如果期间碰到大的经济危机,可能还能提速个一年也说不准。




  

相关话题

  晚上行车如何让远光狗不敢造次? 
  我昨天把车停在斜坡一个小时左右,然后发现油量续航从400多公里变成200多公里一直不恢复是怎么回事? 
  有人说虽然新势力销量表现好,但造车实力不一定比传统车企强,你怎么看? 
  对于想要了解 F1 的新人,应该从哪些方面入坑呢? 
  求离合器正确抬法? 
  如何看待苹果 CEO Tim Cook 对 5G 技术发展的判断,称「目前 5G 还是有点超期」? 
  同样车型的国产车和进口车做工会差很多吗? 
  为什么现在发展燃料电池一定要用氢气燃料电池呢?却不发展天然气或者液化石油气的燃料电池呢? 
  你为什么不喜欢38号? 
  国4(5)这样的到底是国四还是国五?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光脚穿棉鞋容易出脚汗?背后的物理原理是什么?
下一个讨论
计划经济的具体原理是什么?





© 2025-05-0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0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