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不发生战争的情况下,中国人均 GDP 可能超越韩国吗? 第1页

     

user avatar   cao-jing-wei-49 网友的相关建议: 
      

点开这个问题之前我知道肯定会有唱衰派和自信派,我以为会五五开。

结果傻眼了,原来照例“形势一片大好“,大家早已经不把超越韩国放在眼里了。仔细想想也是,知乎早就给日本衰落定好了倒计时,更何况韩国乎?

不想扫大家的兴,但是看到大家对中国人均GDP,和韩国人均GDP在世界上的排名没有很直观的印象。就查了些资料,做了个图,给大家加深一下印象

防止谎言说了一千遍自己都信了。

数据来自世界银行 worldbank,比较的是GDP per capita, PPP (current international $)。中文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以购买力平价计算)。

关于购买力平价计算,维基百科的定义:

购买力平价(英语:Purchasing Power Parity缩写PPP),是一种根据各国不同的价格水平计算出来的货币之间的等值系数,使我们能够在经济学上对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合理比较,这种理论汇率与实际汇率可能有很大的差距。购买力平价计算单位为国际元international dollar,缩写:Intl.$)或称作“国际货币单位”(international currency unit,缩写:ICU)。购买力平价是以美元为基础,即1美元在美国的购买力为参考基数;故1国际元在个别国家的购买力等于1美元在美国的购买力,因此很多情况下,购买力平价直接使用US$计价。
该理论指出,在对外贸易平衡的情况下,两国之间的汇率将会趋向于靠拢购买力平价。一般来讲,这个指标要根据相对于经济的重要性考察许多货物价格才能得出。
购买力平价汇率对于比较不同国家之间的生活水平较精准。现行的货币汇率对于比较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将会产生误导。例如,如果墨西哥比索相对于美元贬值一半,那么以美元为单位的国内生产总值也将减半。可是,这并不表明墨西哥人变穷了。如果以比索为单位的收入和价格水平保持不变,而且进出口货物在对墨西哥人的生活水平并不重要,那么货币贬值并不会带来墨西哥人的生活品质的恶化。如果采用购买力平价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这里的单位应当是“国际元”。但为方便起见,下文仍然称为美元。

除了韩国中国以外,我选择了一些比较代表性的国家作为参照。比如我们大跃进的时候要“三年超英,五年赶美”,我这里加入了英美。衰落进入倒计时的日本自然要比较下。然后一些我们瞧不上的南美国家巴西和阿根廷。腐败极其严重的非洲国家尼日利亚。我们的邻居,被认为是下一个经济腾飞的国家印度。还有加上了世界平均水平。

时间选在了1990年到2017年。正是中国经济腾飞的时段。

看下图。

整体来看,世界各国人均GDP都在增长。大家可以从上往下慢慢看。

最上面的自然是美国。自己独一档。空了一大段,是老牌资本主义强国英国,以及我们眼里要衰落的日本。可以看出来,90年的时候日本的人均GDP超过了英国,并且一度逼近美国。而到了2017年,跟美国的差距反而增大了很多,并且再也没有追近的趋势。(此处应当有换位思考)


英日再往下,绿色的是韩国。接下来看一下韩国在这个时期的表现有多么的逆天。

可以看出来90年的时候韩国的人均GDP只是英日的一半,之后差距不断缩小。到2017年差距只有5000美元了。


再往下是阿根廷,90年的时候阿根廷跟韩国差距很小,但是到2017年两个国家的人均GDP分别是38335美元和20786美元,几乎差了两倍。

再往下三条线有点重叠。红色是巴西,紫色是世界,蓝色是中国。可以看出来这几个国家中巴西的发展趋势是跟世界平均水平重合度最高的。不过在2015年以前巴西人均GDP一直是超过平均水平的,但2015年后降低到了世界平均水平以下。


值得注意的是韩国,阿根廷,巴西,世界均值在90年的时候人均GDP上下最大差距不到4000美元。不到30年后的2017年,小组第一的韩国已经把他出身相似的兄弟完全甩在身后。脱离了原来的集团,像英日靠拢。并且领先了小组垫底的巴西38335-15483=22852美元!也就是说韩国用了不到30年,把跟巴西的人均GDP差距几乎拉高了一个阿根廷!

接下来是中国。看一下1990年。从图上看中国和印度、尼日利亚在这个时候差距很少。然而实际上这个时候三个国家的人均GDP分别是中国986、印度1134、尼日利亚1965。尼日利亚遥遥领先,中国垫底。然而到了2017年,三个国家的排名则完全反了过来,中国16806,印度7055,尼日利亚5860。

中国在2017年的时候人均GDP已经超过了巴西。在图上的这27年里面,中国可以说是从90年的‘’赤贫‘’,奋力一跃,到了2017年,达到了勉强温饱。为何说是‘’勉强“温饱?因为2017年中国人均GDP仍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与其讨论什么时候超过韩国,不如先谈论下如何赶上阿根廷——也就是如何先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吧。

然而,在中国和阿根廷之间,还要这一些国家需要超越:


(截图自维基百科

其中包括利比亚、伊拉克、墨西哥、泰国这些知乎上根本瞧不上眼的国家。


很多人只知道中国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完全不知道韩国经济在过去半个世纪是如何逆天的表现。估计大部分人连“汉江奇迹”这个词都没有听过。

广义上汉江奇迹这一名词指的是韩国飞速发展的外向型经济,包括快速的工业化、科技进步、国民教育的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升、城市化现代化民主化国际化的进程。韩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韩国从战争的废墟转变成为世界第11大经济体,并造就了三星LG现代等世界知名跨国集团。2006年韩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0,000美元,成为发达国家——维基百科

在1990年的时候,世界上只有44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其中包括韩国。从1990到2017这段时间,韩国的人均GDP增长率排第二,3.632。只有4个国家的人均GDP增长率超过3。同期香港为2.5,美国1.48,日本1.22。


不要觉得韩国离我们近就有一种它行我也行的感觉。韩国跟中国早就不是一个段位上的对手了。


中国人引以为傲的2017年人均GDP16806美元,韩国在1999年的时候就达到了。


如果把中国和韩国的人均GDP单列出来放到一张图里,这张图会很难看。


30年过去了,差距明明在越拉越大。不知道你们为什么这么信誓旦旦,我反正是笑不出来。


附赠一篇小文:

中国人向来有点自大。——只可惜没有“个人的自大”,都是“合群的爱国的自大”。这便是文化竞争失败之后,不能再见振拔改进的原因。

“个人的自大”,就是独异,是对庸众宣战。除精神病学上的夸大狂外,这种自大的人,大抵有几分天才,——照Nordau等说,也可说就是几分狂气。他们必定自己觉得思想见识高出庸众之上,又为庸众所不懂,所以愤世疾俗,渐渐变成厌世家,或“国民之敌”。但一切新思想,多从他们出来,政治上宗教上道德上的改革,也从他们发端。所以多有这“个人的自大”的国民,真是多福气!多幸运!

“合群的自大”,“爱国的自大”,是党同伐异,是对少数的天才宣战;——至于对别国文明宣战,却尚在其次。他们自己毫无特别才能,可以夸示于人,所以把这国拿来做个影子;他们把国里的习惯制度抬得很高,赞美的了不得;他们的国粹,既然这样有荣光,他们自然也有荣光了!倘若遇见攻击,他们也不必自去应战,因为这种蹲在影子里张目摇舌的人,数目极多,只须用Mob的长技,一阵乱噪,便可制胜。胜了,我是一群中的人,自然也胜了;若败了时,一群中有许多人,未必是我受亏:大凡聚众滋事时,多具这种心理,也就是他们的心理。他们举动,看似猛烈,其实却很卑怯。至于所生结果,则复古,尊王,扶清灭洋等等,已领教得多了。所以多有这“合群的爱国的自大”的国民,真是可哀,真是不幸!


——随感录,三十八,作者:鲁迅


附赠一个演讲,关于中国经济和教育的关系。中国和韩国教育的差距。作者罗斯高,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从事中国农村经济研究将近40年:

如果没有时间看全篇的话,可以看一下摘要,来自维基百科

研究
罗斯高通晓中文,且其研究多与中国的农业政策、经济制度、贫穷与不平等相关[2]。多年来,罗所发表之有关中国发展问题的学术文章累计有300余篇[5],其中许多广泛见于《经济文献杂志》《科学》《自然》《美国经济评论》等刊物[2]。此外,罗也在尝试借由提出营养与教育成效等方面的建议来改善中国学龄儿童的生存状况[5]。 罗通过其毕生的研究指出,如果学生的健康无法获得保障,中国政府在教育上耗费的亿万投资可能会被白费,而中国教育制度的消极面也显著体现出了穷人的劣势[5]。
健康
财新传媒旗下的《中国改革》杂志[6]于2015年报道称,罗斯高的团队在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地采集数据并得出结论,缺铁性贫血在中国西北部40%左右的小学四年级与五年级学生中十分常见,并且给农村地区的儿童的健康带来了恶劣影响[5]。罗斯高在不同村庄的实地调查中注意到,农村儿童主要以馒头、面条和米饭为食,餐饮中严重缺乏肉类和新鲜的蔬菜与水果[5]。针对这类问题,中国政府实施了一项政策、为贫困地区的儿童提供成本在3至4人民币每份的营养午餐[5]。然而罗的团队评估显示,衹有每天两份含有新鲜蔬菜和肉食的营养餐才能为这些儿童带来足够的铁元素,但这种餐食安排每份需要耗费7至8元,会导致实际方案需要极大资金支撑[5]。罗斯高提出的解决方法是通过推行维他命片来帮助儿童抵御贫血;尽管食用维他命并非改善营养条件的最佳策略,其成本低廉、而效果却十分显著[5]。
在贵州及中国南部其他气候相似的区域,罗斯高发现数百万学龄儿童遭受到肠道寄生虫的影响[5] :在其调查的地区,50%的儿童患有至少一种寄生虫疾病,包括线虫、钩虫与鞭虫[5]。2010年,罗的团队就相关状况的严重性向地方政府提交了报告,但事情并未得到迅速解决,而3年后罗再度访问贵州时观察到当地寄生虫病情依旧持续[5]。尽管如此,罗斯高并未放弃提议解决这一问题,并指出一片驱虫药物价格仅需两元,衹要每6个月服用两片即可帮助一名儿童在短期内摆脱寄生虫的危害[5]。
罗斯高计算称,中国10至12岁的儿童中平均30%患有近视,但在他访问的数千所农村地区的小学里,佩戴眼镜的学生并不常见;而每一百名中学生中,也只有一两名拥有一副眼镜[5]。这一现象导致24%的小学生和57%的中学生的视力无法得到及时矫正,而与此同时他们的学习成绩也受到了显著影响[5]。
教育
2016年,媒体报道称罗斯高参与了一次抽样调查,其结果显示在陕西、河北、云南等地,53%的贫困农村汉族孩童年龄在24月至30月时的智商不超过90[7]。罗表示,基因、营养和养育方法都是造成农村幼儿出现智商问题的原因:非常少的农村家长会与孩子互动,而多数家庭所拥有的书在一本以内[7]。罗斯高称,假如这些婴幼儿的状况无法由“科学养育”、“补充营养”等方法改变,将会直接影响到中国劳动力的素质乃至经济的发展[7]。
2017年9月,罗斯高在中国大陆的网络演讲网站“一席”面对公众提出63%的中国“贫困农村孩子”没有读过高中,并号召他们的母亲从城市回到农村参与对孩子的教育、呼吁政府每年投入80亿元用于改善这些儿童的状况[8]。对于农村儿童的母亲忙于务工、无暇照顾孩子一类情形,罗也进行了建立“乡村养育中心”的实验,旨在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8]。罗的观点被广泛转载之余也遭到了诸多质疑[8],罗本人则在采访中回应称,包括北京大学教授谢宇在内的中国学者们已有研究数据证明:在贫困农村地区,最终读到高中的学生只有三分之一[8]。

图片来自:gongyi.ifeng.com/a/2017


user avatar   gong-ke-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苏锡常,东莞佛山这些低政治加成地区人均GDP达到韩国水平时,韩国的产业就已经完了。。。。。


user avatar   livevol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部分人的回答都很乐观,认为再过一二十年就能超越韩国。

我想,他们还是没有习惯中国经济增长正在换挡减速,没有意识到,经济高速增长不是常态,只是阶段性的现象。世界范围来看,中低速增长、甚至长期不增长才是常态。

中国未来20年是不可能保持现在6-7%的增速的,除非发生大的科技革命,并迅速普及。我个人预计,中国未来20年年化增速会在4-5%。

我们已经过了靠工业化来拉动经济增长的阶段,对于实物商品的需求可以说差不多都满足了,增长空间不是没有,但相当有限,速度也会慢很多,大部分行业都产能过剩。

据说,中国生产的货物占全球一半以上,那么以后的空间可以说相当有限了,国家现在的思路就是去产能、供给侧改革,提高生产物品的质量。这个阶段增速必然放缓,甚至负增长,龙头企业会获得更多市场份额,淘汰掉效率不高、技术不强的企业。基本上,就是存量博弈,看谁能抢到更多份额。

未来真正有增长空间的是服务业,比如医疗健康、文化娱乐体育、旅游、教育科研、信息技术、房地产、零售、物流运输、金融保险、租赁和商务服务、公共服务这些。

尤其是医疗、健康和养老服务,这会是一个最大的产业,未来一二十年会有几亿人进入60岁以上,70、80后将进入医疗健康服务的主力消费期,50岁以上的人对医疗健康的需求会越来越多。

服务业是很广泛的,不要以为服务业就是端盘子洗碗做保姆这些,科研、教育、医疗、信息技术、电信等是服务业,金融、保险、房地产、物流、交通、零售等也是服务业,文化、娱乐、体育、旅游、餐饮住宿、租赁、商务服务等也是服务业。现在世界排名靠前的巨头基本上都是服务业的公司,比如苹果就是信息技术的研发、设计和销售企业,典型的信息技术服务业,富士康是代工制造。

我想,随着自动化工厂、人工智能、机器人这些技术的普及,生产制造将变得不再需要那么多人力资源,真正难的是管理、研发、设计、市场和销售,是拼专业服务,拼企业家精神和创造力。

要想发展好这些市场,需要大量人才,有相应的知识技术,有专业服务意识,并能保护好知识产权。

原先靠技术引进和模仿的老路会越走越艰难,所谓产业转型,我觉得就是要做大做强这些服务业,这是真正的庞大内需市场。

中国企业有天然的优势,一是庞大人口的大一统市场,需求巨大,人力资源充沛;二是大部分服务业有本地属性,外国人想进来有地理、文化、语言等方面的劣势。

美国80%的GDP来自服务业,所以可以不怎么依赖货物出口贸易,而且服务贸易还有大量顺差。

中国服务业才只有50%的占比,离美国还有近30%的距离,这个占比差距其实就是国家实力之间的差距。

日本服务业占比大概是70%,韩国大概是60%,它们的人均GDP分别接近4万美元、3万美元,而美国是6万美元。可以说,在经济充分发展的国家,人均GDP与服务业占比呈现出正相关关系。

杠精们肯定会拿印度来反驳,因此我加了个限定条件。印度服务业占比超过50%,跟中国差不多,并不算多高,而且印度这个国家尚处在发展不充分的阶段,跟中国要追赶的发达国家不在一个水平上;其次,印度是在政策方面优先发展了服务业,所以它的信息技术、医疗服务、旅游、零售等产业都有不错的表现,但不意味着印度是失败国家,它是过去二十年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现在也是主要经济体里增速最快的。这正好说明,在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下,现代服务业可以优先于制造业发展,印度不是没有制造业,它只是利用自己人口大国的优势率先发展服务业而已,而且最近一二十年发展得还不错。服务业可以容纳非常大的就业,中国现在的就业大头也是服务业,而不是制造业。印度最近这两年也在利用人力成本低的优势抢夺中低端制造业,算是补课,但这并不影响印度服务业的发展,印度的信息技术、互联网经济发展也非常迅猛。所以我说印度是相对特殊的一个国家,它不是发达国家,优先发展了服务业,但比重没有发达国家并那么高,用印度服务业占比高来推导中国不应该发展服务业是很可笑的逻辑,人云亦云,不看事实。

我的意思是,一个只靠农业、工业生产的国家是不可能跻身当代发达国家之列的,不是工农业不重要,它们是基础性的产业,但也意味着发展空间有限,需求很容易到瓶颈,只有服务业蕴含着源源不断的潜在需求。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一个人每天摄入的食物其实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农业再怎么发展,它也不可能占多高的GDP,但如果把食物原材料做成美食服务提供给消费者呢?这个需求是没有天花板的,一天下一个馆子,目前一个城市的餐厅足够你吃好几年了。或者隔三差五叫个外卖,你也会花更多的钱。看,同样是每天吃的东西,服务业就是比农业更能满足消费者无穷无尽的需求,创造出更多的GDP。一个农民辛苦种地赚的钱,远没有餐厅老板、厨师赚的多。

当然,这不意味着农业不重要,毫无疑问农业是非常重要的,没饭吃那还了得,但是有很多人区分不了重要性和规模体量这两个概念。我们讨论的是经济规模,不是谁重要与否。

制造业同样如此,中国因为之前没有实现工业化,社会对制造业有过于盲目的崇拜,认为制造业才是实业,才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其实这是工业化时代的思维,就跟农耕时代大家都重视农桑一样。现在中国制造的东西已经出口到全世界,占了那么高的份额,为什么人均GDP还是不如世界平均水平呢?

原因在于,现在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工业产品已经不再稀缺,它们变成了基础性的东西,不是人们生活消费的重心了。

想想我们一生最大头的消费都是哪些?医疗健康、教育、房子、公共服务、理财保险、交通运输和物流、通信服务、文化娱乐体育旅游等,都是服务业,生产方面也需要服务业,比如科研、租赁、金融、商业服务、IT、零售、营销等,依靠人类智力的服务业,逐渐成为经济的核心,而制造交给自动化工厂、人工智能、机器人就行了,或者转移给印度越南。何况,未来就算你想招生产线工人恐怕都招不到人,因为中国人口结构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年轻的劳动力人口正在快速下滑。中国必须改变人力密集型的中低端制造业,往高知识、技术含量的高端制造业发展,更多的人还是去服务业就业,别想着跟机器人和印度人越南人抢工作了,那你的工资不会提高到3万美元的。

请一些杠精不要把这解释为去制造业,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二选一那么简单的,农业很重要,制造业很重要,但靠它们变成当今发达国家,没戏…

制造业虽然很重要,但它创造不了多少GDP,尤其是中低端的制造,没品牌没知识产权没研发设计能力没客户忠诚度,利润率低的吓人,拿什么跟美国那些500强拼?高端制造业才是真正的前景无量,而要发展高端制造业,还是依赖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科研、教育、金融这些。

有人说工业发达了才能发展服务业,这是胡说,工业和服务业本就是一体的,它们应该是互相促进的关系,但到了一定阶段完成工业化后,服务业的需求会越来越高,也会越来越重要。何况现阶段,我认为中国已经完成了工业化,几乎没有什么东西是我们不能制造的了,世界市场份额也占了一半以上。还有,工业和制造业也是两个概念,不再赘述。

所以结论很明显,如果中国能做好服务业,保护好知识产权,尊重人才、知识、市场,那么中国人均GDP还是大概率有可能超越韩国,但速度不会那么快,10-20年内不太会发生,可能需要至少30-50年,如果我们走对路的话。

p.s. 我写此文,仅是分享自己的看法,不想跟谁争论不休,有人反对有人赞同很好,能够抛砖引玉启发大家思考才是最重要的。但是对于杠精、无知、脑残、不尊重事实的恶意评论,我是不会放出来的,理解万岁。

再PS:如果有人愿意去制造业工厂当流水线工人,欢迎欢迎,但是把一个国家的前途放在这上面,不觉得很可笑吗?难道不知道现在工厂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了吗?不知道科研教育和生产制造是两个概念?不知道连中国企业都在越南印度建工厂吗?啥时候才能重视一下人的智力成果,尊重一下专业人士的服务?服务业赚的钱也是钱,而且是更多的钱!发展服务业是必然趋势,也是搞好高端制造业的重要因素。

借用一句话:什么时候中国的企业能成为核心技术的产生策源地、品牌拥有地、专利拥有者、规则制订者,而不是用工业时代的思维来看待一个后工业化时代?


user avatar   nian-que-y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会,中国人均GDP必然超越韩国,而且很可能继续超越日本(日本和韩国只差两位),因为技术扩散。

随着工业革命思潮继续向着南亚,东南亚和非洲传播,印度、越南、印尼、马来西亚这些后发工业国都会在极高的速度追赶,体量优势更庞大,拥有更多高素质人口和资源的国家才能继续保持优势地位。

拥有基本完备的工业体系才不会在某环节脱轨,韩国人口的确不少,并且拥有高组织度,拥有密集流水线工人。

韩国经济的腾飞离不开在血汗工厂中被压榨到骨头里的韩国工人,就如同日本的企业战士和中国的奋斗者,这同样是因为人口红利和思潮传播造成生产力变革,加之国际形势造就的经济滕飞。

日本人穿上了西装,经济停滞了二十年,现在的韩国人虽然还愿意在血汗工厂中被压榨,可是后发工业国中,有更多愿意付出血汗的越南人,印度人,印度尼西亚人,马来人,他们都会在血汗工厂中的密集流水线得到自己的位置。

我并没有鼓吹人类应该被资本压榨,就应该在血汗工厂中工作到死,才能让本国的经济腾飞。

我只是想说明技术的扩散是无法封锁的,没有人是懒惰的,只是努力得不到回报而已,有稳定充足的工资,谁也不会想一直日结,做一天玩三天的,能够提供更多螺丝钉的国家就越能分一杯羹。

工业革命的思潮传播到日本,让日本从亚洲的小伙伴一跃成为东亚大国,韩国也很快成为发达国家。

中国接纳了工业革命的思潮以后,就在短短几十年内就超越了日本。

韩国在周边国家都处于同等文明时,它没有任何优势可言,直到17世纪,朝鲜文明的强盛程度和亚洲的其他大国,比如后金,缅甸,波斯,孟加拉,日本比起来,根本没有鹤立鸡群的感觉,更不要说和莫卧尔和大明比了。

西方国家利用技术封锁,把高科技工业产品卖出高价,然后被中国用白菜价击溃的例子还少吗?

要想继续利用技术封锁,那就需要更大的投入和更长的研发时间,然而本质上拼的就是资源和金钱,而且需要更多受过教育的人口,体量越大越有优势。

韩国终究回到它的历史地位,和日本一样,消耗掉黄金时代的辉煌,等待下一个技术爆炸的时代。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鼓励南北韩统一,资助他们十几个左翼政党,对了,千万别忘了,搞个诺贝尔奖给韩国人,让他回去搞教改,一定一定哟:快乐教育!


user avatar   ffancage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了一些答案,补充些内容:

国际间以 “国家” 的概念相区隔,确实是个简化但也正确的事情。可因为国与国之间的巨大规模差异,在很多比较的设定下,直接的国与国比较,并不合适,甚至完全不适用。

好比说,我们都知道,今天中国的人均gdp,差不多就是世界平均水平。何意?在默认世界各国人均gdp和人均收入、人均收入和收入分布类似的情况下,可以近似认为,中国有7亿人,比全球平均富有;有X亿人,已经达到了中上收入国家水平;有X千万人,已经达到了不折不扣的发达国家的水平。

而韩国人口差不多就是5千万。

这又何意?

中国这X亿人,特别是其中这X千万人,物理层面高度聚集,经济生活空间高度重合。如果将其当成一个主权国家,且此国家的科技、文化、消费水平,其产业发展方向,恰好与另一个同等级别的发达主权国家相似,就很切实地构成了此消彼长的直接竞争关系。

而全球70多亿人,能撑起10亿上下的发达经济人口,已经很不错了。能把人均gdp维持到好比4万美金以上的经济模式和产业链高度,就那么一些,并不存在 “大家一起做,共同富裕” 的,只会存在 “我吃肉你就喝稀,你吃肉我就喝稀” 的可能。

由此,希望各位能理解,哪怕中国的人均gdp离追上韩国确实还很远,但因两国规模的巨大差异,比较人均gdp,是个意义很有限的事情。

而不少答文中也提到了,随着中国的整体发展,其中那X亿人的存在性,那X千万人的存在性,已经越来越多地和一个又一个发达经济体发生重合了。有重合,就必然会有竞争。而如前所述,这种竞争,相对更不共赢,相对更像是零和。中国在一个领域胜出,不止意为着中国在此领域上了一个大台阶,同时对方在高位上原地踏步,而是直接意味着对方在这个领域的彻底清零。

这个道理,在低收入国家开展大规模工业制造业的模式下,就已经很明白了。中国近几十年的工业发展,使得全球其他低收入国家可能再也无可能完成工业化,并非是一个夸张的说法。

而在更高端的产业和经济模式领域,此规律只可能有更高的适用性。

人称中国是(潜在的)发达国家粉碎机,并不是开玩笑的。

这就是中国的特殊国情:巨大的规模,飞快的发展速度,决定了其内部巨大的差异。结果就是,作为整体,中国在人均水准上属于彻头彻尾的中低收入国家这一事实,确实并不妨碍中国去一个一个把现成发达国家打落下来的天然动机和能力。

至于人均gdp......中国人均gdp真的到了超过韩国的那一天(假设韩国人均真能不在此过程中跌落),很多人可能没想过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中国的整体经济规模,是美国的3-4倍,或着,超过了现有全部发达经济体总和。

底层科技没有大突破,生生把全球发达经济人口扩大一倍多,这事儿不合理,于是只有两个可能:

我吃肉,你喝稀,或者,你吃肉,我喝稀。

由此,再次引申强调一下:中美竞争,本质并非贸易战,而是终究完全无法避免的,完全无关他因的长期直接碰撞。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然可能。

当一个国家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它与其它发达国家的关系是共生关系,比如当年美国经济越发达、需要的衬衫越多,中国的经济就越好。

但是,当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它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就变成了竞争关系。比如就拿造船行业来说,现在基本就是存量博弈,增长空间很小。中国要发展,就要抢日韩造船业的订单,而日韩一旦损失了造船业的订单,那么造船业带来的GDP就会消失。这样一来,中国的GDP是在加分,而日韩的GDP是在减分。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你现在给一家五星级饭店做食材配送,你送的食材越好、饭店的口碑就越好,反过来饭店也会更照顾你的生意,这样就是共赢。逢年过节,饭店老板说不定还会给你送几瓶茅台,夸奖一下你勤劳能干。但当你卖菜挣下来几个亿之后,你忽然发现做酒店比卖菜的利润更高,于是你决定转行也开一家五星级酒店。这时候,你在原来的老板眼里就是敌人。

所以,现阶段中国之所以面临的国际问题越来越多,核心就在于中国正在抢发达国家的饭碗。或者说,中国正在成为人人憎恨的发达国家粉碎机。就拿韩国来说,如今韩国的优势产业是造船、微电子、汽车等,而这些也正是中国近年来大力发展的产业。可以设想,假如有一天华为的芯片能够取代三星的芯片,京东方的屏幕能干掉三星、LG的屏幕,中国的造船业能把韩国搞破产,中国也能诞生像现代、起亚这样的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那么失去了支柱产业的韩国与中国的剪刀差只会越来越大。

在一些面向未来的行业上,比如5G产业,世界各国更是你死我活的在争夺。因为5G产业的核心是物联网。假如中国能快速建立起5G网络,引导5G标准,未来在芯片上再能有所突破,以中国的工业生产能力作为支撑,那么搞不好在5G产业这一块以后很有可能是欧洲国家给中国打工。这也是为什么华为、中兴在海外频频遭遇狙击的原因。

美国就是这么发展起来的,所以美国人从来不相信“太平洋能容的下中美两个大国”这种鬼话。现在你当然可以说“中国连芯片都做不好,核心竞争力都没有,拿什么跟美国竞争”。可是,把这话反过来,是否可以说“假如中国把芯片做好了,掌握了核心竞争力,是不是就有与美国竞争的实力”了?除了芯片,从航空航天到汽车、互联网,中国固然与美国有很大差距,但只要追赶的脚步不停,差距总会是越来越小的。而当未来某一天中美经济不再互补的时候,中国的人均GDP能不能超越美国,只取决于谁的产品更有优势。

当然,以上只是设想。想要真正实现这个设想,以后所遇到的阻力可不是一般的大,甚至爆发局部热战都有可能。虽然现在更应该祈祷世界和平,但如果真到了这一天,也只能硬着头皮顶上。


user avatar   Ivony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然有可能……


首先韩国的体量太小,优势产业并不多且经济被财阀控制。

说白了,三星如果今天宣布破产,明年春节说不定我们就超了。



其次就是战争不仅仅是热战,战争本质是政治的延续。朝鲜半岛上那两个国家做大了对周边的三大流氓都没好处,在未来三大流氓联合压制其生存空间的可能性远大于拉拢,所以其发展必有天花板。



当然,人均GDP这种指标对于小国寡民是很有利的,在不出现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我国人均GDP要超过新加坡、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或者题目中说的韩国都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尤其是因为地缘关系,当我们的GDP增长的时候必然也会带动这些地区的GDP增长,所以人均GDP要超越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什么十年二十年的,我估计十年连台湾都超不过。

但是如果他们做大死,明年就超了也不一定。


user avatar   hu-luo-shan-zhi-z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可能。

原因很简单,教育。

中国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大概相当于韩国90年代初,但中国的人均受教育程度远远达不到韩国90年代初的水准,中国近几十年的经济奇迹,实际上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之前教育和医疗的超前发展,这几十年来,虽然经济快速增长,但中国人的受教育程度提高并不快。

不信可以看看近四十年中国和伊朗在教育指标上的对比(顺手附上人均寿命对比)图一到四分别为:教育指数、成人人均受教育年限、新生儿预期受教育年限、人均寿命(此处应

@荒木彦吕飞







中国的经济增长能否持续,就看教育这块能不能跟的上了。


user avatar   find-go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共产主义政党长期治理的喀拉拉邦在印度处于人类发展指数的前茅,这就是共产主义对印度的影响。

印度及印占藏南、印占克什米尔的人类发展指数


另外,南亚人是非常非常喜欢取经名的。这也是一个地域特色了。




     

相关话题

  2016 年你所在的行业发生了哪些变化? 
  在韩国,怎么才能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反对财阀,争取自己权益? 
  2012 年年中,各行业从业者身边有哪些让人感觉到经济在减速的迹象? 
  楼市一夜变天!新房认购猛跌,二手房买家解约,多地成交量速降? 
  一带一路的实施面临的挑战是什么? 
  宋鸿兵在经济学界的地位如何? 
  能否通过在鹤岗新建大学或将部分大学部分专业转移到鹤岗的方式拯救这个城市? 
  「先富带动后富」是不是提高富人的税? 
  如何看待2020年3月M2同比增长10.1%,新增社融5.1万亿? 
  现阶段国情下,分好蛋糕和做大蛋糕哪个优先级更高? 

前一个讨论
中国是如何走向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网传「有赞」年会公开宣布 996 工作制?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