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日本动画里还是有很多好吃的便当的。因此才会让大家产生错觉,以为全都是在吃便当。
《K》
《少女与战车》
《中二病也要谈恋爱》
《就算是哥哥只要有爱就没有问题了吧》
《元气少女缘结神》
但是前面的答主也提到过了,日本其实是有学校食堂这个概念的。
因此不会说因为没有食堂所以大家不得不带便当的情况。事实上看很多动画也可以发现,大家可以自选是吃便当或者去食堂吃的。因此如果你问日本的学生喜欢不喜欢吃便当,那他们肯定会跟你说想要吃妈妈的热菜,或者外面给的好吃的东西呀。
因此这题的重点不是日本人喜欢吃便当,而是为什么这么普遍的在学校吃便当。这一点应该就要从日本人的便当文化开始谈起了。
日本人下到幼儿园小朋友出去玩,上到社会人上班吃饭,甚至老爷爷老奶奶出去玩,都要带便当。
http://www. nichibun.ac.jp/graphicv ersion/dbase/forum/text/fn094.html
对于日本人来说,便当不仅仅是吃的,甚至对于年纪尚小的孩子们来说,还可以看作是母亲对孩子的一种教育。
母亲每天早早起来为孩子做便当,等孩子中午吃午饭的时候打开便当盒盖子的那一瞬间就会感受到母亲的爱。让孩子感受到,“这是我妈妈给我做的”。这种另类的亲情教育,也是非常别致的。同时,便当里的料理种类繁多营养丰盛,更是可以给孩子提供成长所需的营养。
虽然幼儿园已经有“给食”这种制度(其实也就是学校食堂的菜),但是只要有机会,比如运动会或者春游,家长都会尽量给孩子做好精致的便当带出去。
便当对日本人有这么大的意义,和其背后的历史原因或许密不可分。
http://www. nichibun.ac.jp/graphicv ersion/dbase/forum/text/fn094.html
根据伊藤みどり编辑的《外国人のためのお弁当》这一本书记载,从古日本文学中就可以找到关于在外面食用的便当的描述:奈良时代的《古事记》中,就已经存在“御粮”的记述。所谓“御粮”就是“乾飯”的简称,后来被称为“干飯”、“糧”或者“粮”。但历史悠久的便当并没有那么快发展称今天的样子。1591年的《多聞院日記》开始有关于便当盒的描写。或许这才算开始有了便当的雏形。因此,日本的便当,已经有大几百年的历史了。这么说来,便当就算是日本文化的一部分,已经融入了日本人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正因如此,日本人对便当如此热爱,导致便当本身的分类也分成很多很多种类型。
随便举几个例子,比如豪华版便当“提重”,五脏俱全,有吃的有喝的,一切都可以装得下:
比如被认为是在江户时代的和平年代背景下,平民们享受演出时在演出的幕间所吃的“幕の内弁当”:
这类便当一直被保留至今,而现代人不能摄入过多碳水化合物,就减少了饭团的比例,成了这样:
还有大家特别熟悉,特别向往能去日本吃一次的日本车站便当:
以及等到了现代之后,日本人发展出了非常发达的便当创作氛围之后开始做的“角色便当”……
这些美味好看的便当,每天都在源源不断的被制造出来。
而这个文化也传到了英文圈里:
只要搜索Bento Book,就可以马上看到无数教你怎么做好看的日式便当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