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比较的角度讲,对一代、二代主战坦克改进型(M60A3,M48H,T55AMV等)和中低端的外贸三代主战坦克(T72S,T90S,L2A4,M1A1等)有较大优势,但是没有在正常情况下抗衡列强一流三代主战坦克(M1A2SEPV2,T90A,挑战者2MK2,L2A6)的能力。
从防护端看,装甲布局上,首下作为防护弱点,正面投影过大,应该是不打算投入“正常”的大平原装甲作战;炮塔正面能在正常交战距离(2KM)上抗击450+也就是目前大多数外贸大口径脱穿的攻击,在复杂地形上生存能力尚可;从外观上看应该是加装了新的JN1(抗穿100,抗破700)反应装甲,对一般的重型ATGM没有太大压力。
从攻击端看,最新的105线膛炮穿甲能力目前还没有曝光,不过肯定不会低于94式105加上二期弹药的穿甲能力,也就是在正常交战距离上500+是保底穿深,足够穿透中低端外贸三代主战坦克的炮塔正面;第一次尝试采用尾舱自动装弹机,勤务性能可能会受到影响,但是射击速度很可能高达12发每分钟,甚至15发每分钟以上也有可能;火控能力就不说了,99A的125滑膛炮精确度在每千米0.12乘0.12以下,口径更小、火控设备很先进而且使用线膛炮,这家伙的精确度只会更低。
最后谈谈定位。把新轻坦简单视为一种地域特化的轻量级99A甚至是新一代62轻坦的看法是很狭隘的。近年来,解放军越来越重视机械化、装甲化的前线信息化侦查平台,大八轮底盘的装甲侦察车、二代通用底盘且携带光电桅杆的履带式炮兵侦察车等层出不穷。新轻坦作为一个有强大前线生存能力(火力和防护碾压一般的装甲侦查车辆甚至重型步战车)和通过能力(吨位不到主战坦克三分之二)的装甲平台,扮演的一个跑得起来、活得下来的前线火力侦察兵的作用。
否则,光是为了通过性和反装甲火力的话,装备105炮的大八轮突击炮就够用了,何必花大价钱重新研发一款坦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