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很多同学没有想明白:
大学是做研究的地方,不是考试的地方。
全国几乎所有的高中都是高考集训营,所有人学习的目的都是为了高考取得更好的分数。但在大学并非如此。只要能满足毕业条件,对于自己要学习什么、怎样去学习、甚至是否花时间去学习,大家都有充分的自由。至于考试,只不过是学校对于学生最基本的约束而已。不管是学校、还是老师,都对于提高学生的成绩毫无兴趣(或许班主任、辅导员除外)。很多学校的成绩都是正态分布的,更无所谓学生考试考得好不好了。
题主问出这样的问题,我相信题主是有心向学的。那么题主应该抓住大学学习最重要的目标:提高自己的学术能力,而非考试能力。
学术能力是什么?最直观地说,学术能力就是让你能写出一篇优秀的论文的能力。从发现值得讨论的学术问题、到对既有文献进行综述、到利用学界认可的方法论研究问题、最后提出自己的具有独创性的主张。只有具备这样的能力,才能算是在学术领域真正入门,也才能算是完成了基本的大学教育。
当然,对于足够优秀的同学来说,在本科阶段就能追上世界顶尖的研究者,不仅能融会贯通既有的研究成果,还能提出自己的意见在世界一流会议或刊物发表——这才是大学学术教育所希望培养的人才。
如果题主从这个角度出发,也就能明白老师的劝诫了。我自己是学文科的,我不懂刷题对于做研究到底有多大帮助。但是从根上说,即便刷题是必要的学习手段,刷题也只是帮助理解知识的方法,而不是结果。学生能不能多做出来几道题,或者在考试里能不能多得几分,老师并不关心。但如果题主表现出了对学术研究的基本兴趣,我相信每一位老师都会愿意给你推荐几本书或者几篇论文。
说得极端一点,在高中,老师不允许同学偏科,只有每一门科目齐头并进才不会拖总分的短板;但在大学,老师可能鼓励同学偏科,甚至越偏、越专越好,希望同学在某一个小的领域学深、学细、学透,至于其他领域的知识,够用就行。
我相信大部分人毕业后都不会从事学术研究,大学是人一生中难得的离学术圈最近的时候。如果题主只是把大学当成考研培训班,四年的学习又只是为了一场考试,未免太浪费大学的时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