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在德国工作,应该算是比较了解德国工作尿性了。以下全为真实事例,可能公司与公司不一样,或许有些许差别,但大致感觉应该差不多吧。
身处北威州中部(有近的小伙伴可以约起出去玩哟),公司是个家族企业,大概全球有1800名员工,老板肯定是德国叫得上名字的企业家。我本人的合同是终身制,每周40小时工作时间(坐办公室的),在生产线上的同事们可能每周只有35小时。以上是介绍。
工人的情况了解的不太多,但是知道他们一般早上6到7点就上班了,下午3点多就撤,回家可能还有副业什么的(感觉他们都在修房子种草???)。周5他们12点半就下班了,美滋滋。几年前在生产线实习过,是真的蛮惬意的,虽然是体力活,但是收音机音乐公放着流行音乐,咖啡桌子上摆着随时喝,当年工厂内还能随手就点烟,简直是美的不要不要的。墙壁上裸体美女挂历和海报到处见,还能燃一下小宇宙。(现在老板女儿不让挂了,可惜。。)
现在在公司正式工作了3年,已经慢慢适应了(不如说变得更加悠哉了)。当初刚进来公司的时候,抱着要当一个上进好少年的决心要好好工作。一进新部门,带我的同事就让我先练习练习画solidworks的图,顺便给了我个项目图让我自己照着画,先说一下solidworks虽然我不是专家,但用还是会用的。于是我抱着一颗小白就要多学习多干事的心态,一天不动窝的画完了。下班前我就把图交给他了,他一脸黑线的说我画的挺好,虽然不明白为什么他看起来不太高兴。。后来我就问,我下一个画什么,顺便抛出了期待的眼神。他还是一脸黑线的告诉我,已经没有什么给你安排的了,这图是给你一周画完的。。要不你去找别人玩? 顺便一提,那天是tmd周一。。
经历了此事,我感受到了这边做事的节奏和我想象的有点不一样啊,后面慢慢的就开始放飞自我了。
顺便说一下我们工作时间的制度。每天上下班刷卡,一天要够9个小时,其中一小时算早午餐的,不算工作,其实实际休息时间要多至少半小时。像我这样午餐加午休就1小时了,早餐9点开始9点15结束,我8点就跑去买,回座位随时就吃,早休也不耽误。最好的是,上下班时间不固定,早上6到9点都能来,晚上8点前都能呆。每个月会算你工作总时间,意思是每天不固定时间,可以自己安排,当然至少每天你要去上班就是了。一年里面时间要符合规定的总时间,不然也不知道会怎么样(扣钱?)。还有好处就是,你加班多了,够8小时,你可以换一天假,一年做多换5天,加上法定30天假日,可以有35天自己安排的假期。
转回正题,放飞自我的路途上,发现了德国人工作真的是放飞自我式的。自从发现了吸烟室这个神奇的地方,我每天就老往那跑,还认识了一波每天定时来这里的伙伴,早上11点和下午3点准时碰面,抽着烟喝着咖啡,聊久了就是20到30分钟,完全就是轻松惬意。中午午休他们居然还在这打扑克我也是服了。
而且聊天是不限时间不限地点的。。这个操作我也是完全看不懂,每天见面就是一顿聊,喝咖啡聊,吃饭聊,谈完了事也要聊一下,内容从国家大事到我家买了个新的除草机都能做为主题。
对于节假日这些的,德国人是完全没有商量的余地的,见过不知道多少次,老板说让出差,同事一句下个月法定假期很多我不去给怼回去的,而且一般老板问出这个问题,都是自己忘了假期这个事情,不然他自己都会意识到要有假期了,都不会安排那时候出差。
如果你不在一个管理层的位置,你的假期,就是一个与工作完全隔绝的时间,我放假的时候接到同事电话的次数一只手可以数得过来,而且都是不得已的情况,就算是老板放假,大小事情只要不是要了命的,电话都不会想着打给他。而且放假的尿性就是,放假前一天,交代工作,找人聊聊天,道个别,一天就过去了。放假回来,大家问个好,聊一下放假心得,一天过去了,就是这么随性
补充一下,虽然他们看起来工作很随性,工作起来可是一板一眼十分认真的,毕竟是欧洲老大哥。
想到别的再更。
没想到这么多共鸣,突然想到一个事情更一下。最近发现和我一起的项目经理和另外做设计的同事在讨论一个问题,就是做到一半的工作然后去放假了,这个工作要不要给别人继续做。。我没在国内工作过不太清楚,但是听别人说国内都是自己工作没做完,都不可能安心去放假。而这边的感觉就是,不管工作完没完,该放的假我还是要去放,反正放假了谁都找不到我。。我个人感觉工作给别人继续做是没有问题的,只要交接好就很稳,而且也不妨碍客户的时间。然而我发现这边默认的做法是,谁的工作就该谁做,人走了就等他回来继续做,这个操作我也是挺佩服的。仔细想想好几次做项目,需要别人帮忙,遇到放假了的同事,大概率会发生的事情就是,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啊。而且不是自己领域的事情,别人绝对不掺和,不背锅,找不到人,你就等着吧。而且欧洲的客户,也蜜汁默认这种模式,毕竟大家都是一类人的感觉吧。。
我是时间的分割线————————
02.06.2021更新
时隔两年多,这个帖子也是浮浮沉沉,所以我决定来更新一波。特别是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有可能大家会对德国企业如何应对新冠比较感兴趣。
首先我们就不讨论疫情这段期间德国的各种骚操作,反正现在的状态就是6月份学校刚刚开放,餐厅什么的也应该会陆续开店(我心心念的纹身店也终于肯给我预约了)。
既然主题是为什么都愿意在一个公司干一辈子,我就主要说说一些我经历的觉得比较好的措施吧。
我们公司大概在去年5 6月的时候实施了分批去公司,就是一半人去公司,一半人在家办公。因为公司的软件系统很完整,完全可以满足我们这些工程师远程办公,所以对我们的工作影响并不是很大。再过了一两个月就变成了全体在家办公,因为那时候疫情已经控制不住了,公司收益也收到了比较大的影响,我们大部分人都被迫减少工作时间(就是强行休息),比如说像我最多的时候一周里面周一和周五都要休息,目前情况好转一点,就周五休息,当然项目多或者紧急地也可以申请取消休息,这边这这种情况他们叫kurzarbeit,中文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叫。当然被迫休息,就代表公司不会给你这段休息的时间付钱,但是政府会给你补贴,具体百分比我是真的不太记得了,算法貌似是政府给你kurzarbeit的工资的70%左右的钱(打个比方,懂的人可以帮忙解释一下),所以最终工资其实对我来说我本来一个月20个工作日,其中有8天kurzarbeit,我还是可以拿到80%左右的的工资的。至少不会饿死。
以下纯属跑题,不喜勿看。
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在家办公小一年了,其实都快忘了去办公室是什么感觉了,有时候想想其实在家办公也蛮好的,自由很多,就是少了平常个人的交流可能会有点寂寞。前段时间出去理发,进门前都会管我要核酸检测当天的结果,我没有就被强迫去药店检测,不过还好等15分钟而且是免费的,就是戳的我鼻子疼。最近买了房子也因为疫情各种联系不上建筑商,还把我水管位置接错了,我还找不到人抱怨,心真的好塞。最近公司已经开始组织打疫苗了,很多同事都欢欣雀跃,不过我还想观望一段时间。
最后疫情期间,希望不管大家在哪都要保护好自己,好想让这该死的疫情早点结束,好让大家能早点恢复正常的生活。
以上
因为现实很简单,生活从来不是建立在想象之上的。
德国工人,在我所聊天过的人中,大部分就是中国的职业高中或者同等大专学历教育水平,包括不少的80后;普遍社会教育下,含金量足够的本科及以上教育不可能比例很高,一方面个体教育支出很高,一方面人的智力分布要服从统计概率,这是一个竞争型的统计。
我问过不下20多个企业的工人,包括65岁还带着午餐汉堡在汽车修理厂上班的父辈级;跟大多数中国人一样,上班成了习惯,同时潜移默化的注入了情感,另外有稳定工作收入,相比于有稳定养老金或者失业救济金,或者收集塑料瓶子、玻璃瓶子换消费券,在生活质量上差异总是明显的。
存在多年的东、西德人口同工不同酬的现象,或者叫东西部地区人力成本差异。这个不均衡其实让双方都很难受,东边觉得自己亏了,西边觉得自己被出卖了,不知道香港同胞是否也是这样的感受,我认识的几个香港人记忆中的高收入差异,估计会跟随他们一辈子。
小结一下:
首先不要瞧不起这些德国和中国的职业院校毕业的人们,手艺一直都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利器,跟科学科技,以及码农一样重要。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普通老百姓没有接受一定职业教育的情况下,在面对钢铁高炉,水泥磨窑,大型吊车,大型锅炉等工业设备时,心理只有一个感受:怕!十分害怕!以至于手脚不知道如何动弹。工业以及手工艺改造世界带来的生活质量的提升,是实打实的国家实力。
中国同样经历过类似的阶段,工人阶级最有话语权和较高的幸福指数,至少我一直很羡慕亲戚中在汽车制造厂上班的,生活不要太爽,除了倒班以外。当年的下 岗 职工家庭在单位里是多么惬意,子顶父职,目前看孙子辈恐怕是难以继承爷职了,很多人其实觉得这是个好事情,一家三代走同样的谋生路,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多样性不足。
所以这个问题不用去问德国人,问问中国的工人,结果是相近的,不过中国在60年中走得比较快,可能社会意识方面有些差异。
另外中国的工业化深度还不够,现阶段工业化对土地等自然资源的占用不是那么友好,工业化可不是那么简单的锤子+齿轮做加法,都需要在各自的极限中找到相对平衡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