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10万块钱招聘的“科研人才”是个什么概念呢?
要求英文水平良好,估计是需要读英文文献,需要和外籍专家交流,这样达到留学背景估计是要的,其中数据处理要求的是博士学位。
你知道,CS(计算机科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从事数据分析师的职位,今年的起薪有多少吗?
在美国,最初级的数据分析师,年薪也有13万了。在中国,BTA的起薪也能给到每月14K。
我厂就有一位同事是从加拿大回来的,在加拿大做数据分析师,每个月大约5000加币。按照他的说法,在温哥华每个月5000加币和在北京月薪3W的生活水平差不多。。。
所以你用10W块钱,给人家扔到山沟里,还要求夜间值班,凭什么让人家回来,全凭一腔为人民奉献的热血吗?
数据分析师做两年,积累一些经验,在美国会被叫做DS(数据科学家)
Glassdoor网站发布的2018美国最佳工作排行榜,从工作岗位数量,工资和整体工作满意度三个维度的综合排名下,数据科学家名列第一。平均年薪80W。
我厂有一位老师是Google 的员工,他的职位就是DS。Google的福利和用人理念就不用多说了吧,Google这个岗位的Offer是许多人眼中,全世界,人类已知范围内,最好的工作机会。他在给我们的学生上数据挖掘的课程的时候就说过,Google招聘的应届生数据分析师今年的年薪已经到达20W了,一些拿了SP offer的人可达25-30W.
国内的例子我就不举了,给大家放一张18年大厂应届生起薪表。大家自行体会。
需要注意的是,表里的起薪是各个岗位的平均值,包括行政啊,运营啊这些,仅算研发岗的话,应该还会高不少。
一言难尽,看到这个岗位要求,我怀疑他们真的有程序员在工作吗?稍微懂点代码的人都说不出这种岗位需求的。没有人招程序员会说要求写多少行代码(注意:正确的表达方式是1万行“代码”而不是一万行“程序”)。写代码也要分写什么代码,也许1万行的质量比不过100行。堆功能,百度Google一下,搬过来,写10万行也就那样。
随便发的一个数据软件开发的招聘要求:
1. 计算机、通信工程或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具备数据中心云计算/虚拟化/存储/网络通信等领域三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
2. 熟悉Linux操作系统,熟悉TCP/IP协议。
3. 熟练掌握python/C/C++语言程序开发。
4. 积极进取,具有较强责任感及良好的学习能力。
5. 能够熟练阅读和理解英文资料。
6. 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工作积极主动,能承受较大压力
招聘的岗位要求里面:基本包含其招聘岗位的对应工作职责,这个职责所需要的技能,如果招个高级点的。3年以内正常人的水平最多就中级。除非妖孽。比如:独立完成对应系统或者作为类似岗位的核心开发什么的。
而FAST写的“要求独立一万行代码。” 这个简直会被喷死。
程序员们一看到这个要求,明白这个所谓“数据中心”的领导,是真的不懂代码。你们试想一下,每天和一个不懂代码的上级对接,要有多困难,别说10W了,就是30W我都不去,去干什么?每天都心思都花在怎么教育上级上了,得不到能力的提升。
所以为什么找不到人,你说为什么?
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文钱的单位均为RMB
更新一张经过大厂的朋友,确认准确的19届应届生薪资表
上一辈人很多对于现在工资高低的评估有相当的滞后性。我父母大半辈子在一个小县城里生活,现在都觉得高薪的代名词就是“月薪过万”。13年的时候我在成都读研究生,我导师提到毕业生工资说“我们专业现在本科生出去一个月都能拿三千块钱”。听语气好像觉得一个月三千就是挺好的工资了。另外,我们实验室研究生补助一个月补助是180元,还只发十个月;老板解释这个补贴,认为这个补贴不低了,理由就是“(作为一个教授)我一个月基本工资才三千六”。中国天眼这个事情,不奇怪,领导们真的就觉得所谓十万年薪,月薪过五千就是很高的收入了。
可是我老板没提,他一家几口开销全在校内所谓后勤集团里用各种手段解决了,他早年随着学校扩张的步伐在当地也已经买了三套房。
体制内的大大小小成功人士都是如此,工资不高,但是基本生活开销不用动工资卡里的钱。到了一定级别就有一定级别的待遇,衣食住行都不必走老百姓常用的渠道,看起来就好像还保留着过去计划经济的各种分配制一样。既然领导工资没用,所以现在的现实是明面上领导工资不高,省部级领导也不过二十万人民币的年薪,还不如BAT的一个程序员;那么体制内的下属工资如何高的过领导?但是领导的各种补贴,各种好处多的不得了,不能以实物衡量。
辽宁某大型国企(职工数>5万)。董事长参加某次会议,期间询问公司研究院的一名研究员(硕士学历)收入几许。答曰6000每月。董事长略微惊诧,第二年研究院收入骤减,该研究员层级收入变为4000~5000。
国企嘛,都那个熊样。有理想,有抱负,但是家里没有矿的别来了。留下我们这帮混饭吃的跟领导死磕吧。
前几天不是很多为啥造不出芯片、高端机床、飞机发动机之类的问题么,这个就是答案。
毕竟领导们都是住帝都二环内88/月三室两厅的政策房。10万年薪看起来真的是很多了……
上个世纪末期,我妈所在的国企搞所谓的管理层收购,精简人员,我妈作为单位里最年轻的一员被分流下岗(那时她大概四十岁),企业留下了领导、领导的亲家、领导的狗腿子等核心骨干,继续做亏账面,为国企权属改革打下良好基础。
我现在还记得,当时我妈长吁短叹、垂头丧气,觉得一份天大的工作丢了,家中收入锐减,那年是1998年,我们住在一个沿海副省级城市,她的工资是一个月三百零七块钱。
垂头丧气一段时间以后,她还是拿起报纸开始找工作,之前她在国企做会计,有从业资格证,很快找到一个出纳的岗位,月薪高达一千二,当时她激动得怀疑人生,月薪过千那岂不是比国企里的经理还多吗?天底下还有这种好事儿?
消息传回她以前的单位,留在单位的业务骨干们纷纷发来嘲讽,说你居然说自己月薪过千哈哈哈哈肯定是胡吹。这种嘲讽转了几圈传到我妈耳朵里时,你仍然能感受到嘲讽的诚意满满——这帮孙子打心底里不相信在国企里连经理都不是的选手在市场上能赚一千块的月薪。
这个笑话我已经讲了很多年,一直以为是当年我妈的圈子太Low了,怎么净是这些井底之蛙。现在我觉得我错了,几十年过去了我才明白,那些呱呱乱叫的领导才是体制内的主流和中坚。
把自己往死路上逼,真是叹为观止。
同样是斗争,亚文化圈互斗的烈度上限,恐怕都比不上主要民族和少数民族斗争的烈度下限——肖战事件至今七个半月,因斗殴死亡或重伤的人数目前为0,放到民族矛盾中连个事都算不上:别说史书,就是新闻里面的民族矛盾,有死有伤都是常事;至于上限,亚美尼亚大屠杀、卢旺达大屠杀这种几十上百万的中等新闻遍地都是,纳粹集中营和美国剥头皮这种数百万级别的大新闻也不止一次两次,把肖战的铁杆粉丝和铁杆反对者打包塞进集中营里杀个一干二净,也就马马虎虎够上“大屠杀”的字眼。
现在斗争的一方宣称要强行把斗争层级从前者提升到后者,干不成也就罢了,干成了的话,专政铁拳饶得了他么?真把我党当成不读史书也不知道怕的铁憨憨?
话说回来,通过引爆更高层级和更高烈度的矛盾来转移或者推迟当下面临的矛盾,这搞法有多作死,部分肖战粉丝就没有一点数么?九年义务教育总接受过吧?通过殴打苏联来解决“生存空间”问题,通过殴打美国来解决原料缺乏问题,这哥俩结局如何都已经写在历史教科书上了,不至于一点不知道吧?
不少回答提到强制生育,说说强制生育的问题吧。
现在生育率低的导致的问题,不是人口数量下降,而是劳动力(廉价劳动力)下降。如果现在瞬间消失掉一亿老人,导致人口数量减少一亿,会有人讨论人口数量下降的问题吗?
强制生育,特别是高压政策下的强制生育,比如说个别答主提出的不生育者每年上交30%(也有回答说40%,75%)的总收入作为罚款,这种政策下出生的人口,能转化成劳动力吗?强制生容易,如何强制育?假设真的实施上述高压强制生育政策,必然会引起以规避处罚为目的的生育。那么,生,是生了,至于怎么养,那就是我说了算了,只要保证成年前饿不死,依法参加义务教育,这样“养”的成本其实很低。其他的,不好意思,与我无关,学好学不好,犯罪不犯罪(犯罪更好,抓进去连饭都不用管了),什么早教、幼儿园、学区房、吃好的穿好的、高中、大学?不存在的,从怀上那一刻起,这个根本就不是人,不是子女,只是一个工具(没错,连工具人都算不上),规避处罚的工具,没有感情,只有怨恨。而在这种环境成长起来的人,心理有多么扭曲变态,可想而知,因为童年不幸而报复社会的案例还少吗?一个高中都没上过,心理扭曲变态的人,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劳动力吗?搞不好三天两头上街砍人,报复社会,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因为强制生育政策的打击面极广,上述现像绝不会是个别现像,实施强制生育前,不妨先提高监狱建设用地及预算。
当然啦,肯定又有人会提出强制“育”的配套政策,比如说子女犯罪父母连坐,子女在多少岁前死亡按未生育进行处罚,子女成年后劳动产出不达标的部分对父母进行罚款等等。如果真的能这么搞的,只能说,辣真的牛逼,辣真的牛逼,但同时,也准备好灭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