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虎毒不食子”,父亲杀孩子在东方文化里被视为是有违人伦的大忌,但是在特殊场景下也会成为艺术的题材。
一例是一则圣经故事。亚伯拉罕100岁、妻子撒拉90岁的时候,上帝帮助亚伯拉罕让撒拉生下了自己的二儿子以撒。上帝为了测试亚伯拉罕的虔诚,命令他献祭以撒。亚伯拉罕执行了这个残忍的神启,把以撒带往摩利亚山准备献祭。当亚伯拉罕正要动手的时候,天使显圣阻止了他,并且告诉他这只是个测试。亚伯拉罕通过了测试,成为了圣徒,用羊代替以撒完成了献祭。
著名的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以“天使阻止亚伯拉罕献祭以撒”为主要内容,创作了这幅显得有些恐怖的《The Sacrifice of Isaac》。
沙皇俄国第一位沙皇伊凡第四有个外号叫“伊凡雷帝”,他用恐怖主义政策屠杀反对自己的贵族和官员,加强中央集权,一手缔造了沙皇俄国的政治制度、军事制度、行政制度和土地制度。伊凡雷帝是个暴脾气,某日,怀孕的太子妃因为孕期反应强烈,穿着便装参加了宫廷活动,引发了伊凡雷帝的暴怒,直接将太子妃殴打流产。当太子赶来之后,伊凡雷帝又用权杖殴打太子,不慎击中了太阳穴,并且把太子开了瓢。当他从暴怒中清醒过来之后万分悔恨,保住了太子并且用手捂住了伤口试图挽救太子的生命——但是最终失败了。
19世纪晚期,俄罗斯帝国倒数第三位沙皇,推行国家改革的亚历山大第二被人用炸弹炸死,引发了社会动荡。俄罗斯著名画家列宾就以这个题材为内容,创作了《Ivan the Terrible and His Son Ivan on November 16th(伊凡雷帝误杀太子)》。
当然,事无绝对,元代郭居敬编录了当时社会流行的行孝故事,配以图画,形成了《二十四孝图》,里面有一段郭巨埋儿的故事:
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妻不敢违。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见黄金一釜,上云:“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我手头有一清末民初的中英双语版本,虽不是名家版本,但是也别有风格,只是故事背后让人感到不亚于前两者的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