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的好的战争电影
画风首先和我们熟悉的很不同。
他不像中国战争电影强调所谓政治正确,在最后强调了还要响应谁的号召,喊一喊那些口号。
也不像苏联战争电影那般史诗般的巨著,强调的是那段浓墨重彩的历史。
南斯拉夫的这两部电影如果剥去政治的外衣来看,完全可以当作是故事片来看,影片内容曲折紧张又不失悲壮,细节考究,台词精致,故事性非常强,最后看完大快淋漓。典型的故事片。
说这两部电影是抗德神剧,个人觉得完全是侮辱了“神剧”这俩字,除了MP40和MG42扫射有些浮夸以外,你看过哪些神剧里的反派人物有这两部电影里那么老奸巨猾,这两部电影里的共同点都是德军安插了一个间谍在游击队里,无论是《桥》里的“猫头鹰”科斯,还是《瓦尔特》里的“假瓦尔特”康德尔,就从这两个角色来说,丝毫没看出德军SB到哪里去。更别提什么大boss霍夫曼博士和 冯·迪特里施了。
里面也没有丝毫侮辱对手的情节,如果你说是战斗场面夸张一点,我承认。但是里面根本没有像神剧这样刻意丑化对手的情节。况且片中的德军丝毫不傻,完全就是敌我的斗智斗勇。
这两部电影里,没有浓墨重彩地刻画某个英雄人物,但是里面的游击队员又描绘得非常有血有肉,无论是《桥》里机智的的班比诺和重友情的扎瓦多里,还是《瓦尔特》里智慧,成熟,稳重的老游击队员,老钟表匠谢德,这些角色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们牺牲的时候都是平凡之中透露着悲壮。散发着典型的英雄浪漫主义气息~
片中游击队员们的机智勇敢,饰演两片主角的巴塔,那种沉着冷静,刚毅果断,给人留下了精明干练的形象。《瓦尔特》里和德军斗智斗勇,间谍反间谍的情节更是经典中的经典。
这两部电影分别打动人心的是主题曲和台词,《桥》的主题曲《啊朋友再见》无需多说,这首意大利歌曲这么脍炙人口也多亏了这部电影的功劳。《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台词才叫一个用词考究,经典,精致。
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 ,是啊,暴风雨就要来了!
看,这座城市,它——就是瓦尔特!
有诗意很浪漫的句子,巴尔干人把这种敌我斗争还拍出这种浪漫味儿~
不多说了,向经典致敬!向那个伟大的年代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