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有哪些农业上的事实,没有一定农学知识的人不会相信? 第1页

     

user avatar   L-XINBO 网友的相关建议: 
      

1,大穗品种通常难高产。

电视剧里都用很大的玉米棒表示丰收,实际上作物生产是群体生产,大棒玉米只是单株生产力高,但是不耐密植,群体产量不一定高。

亩产=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玉米近年来的高产品种基本都是中穗的耐密植品种,比如郑单958,先玉335,浚单20等。

同样,小麦上兰考超大穗和咸阳超大粒这种单株生产潜力大的品种,看着很厉害觉得很高产,但是种植密度上不去不易实现高产,后期经常倒伏,灌浆时期很难有饱满的籽粒,所以不能盲目引进种植。


2,很多种子不是种子。

种子(植物学)指胚珠受精后发育成的有性繁殖器官,所以由胚珠发育来的才是种子,比如:豆类、麻类、棉花、油菜、烟草等作物的种子。

同时,很多种子(作物生产俗称的种子)并不是真的种子,比如是子房发育来的果实:稻、麦、玉米、高粱、谷子等颖果,荞麦和向日葵的瘦果,甜菜的聚合果等。

还有一类,是无性繁殖的器官比如根和茎:甘蔗的茎节,甘薯的块根,马铃薯的块茎。


3,籽粒完全成熟时体积和干重、鲜重都不是最大。

小麦坐脐后10-12天,籽粒长度快速增加,宽度厚度缓慢增加,含水量急剧增加。乳熟期(花后20-24天)籽粒体积大到最大(顶满仓)。随着灌浆进行,水分减少干物质积累,淀粉和蛋白增加,面团期的穗鲜重达到最大。蜡熟末期籽粒干重达到最大,是生理成熟期,也是收获适期。

待到完全成熟,含水量在20%以下,此时养分会由于呼吸作用进一步消耗,籽粒重量下降,同时容易断穗落粒。加上后期如果遇到降雨,有些品种容易穗发芽,因此并不适合在完全成熟的时候收获。


4,玉米雌雄穗的开花顺序。

玉米雄穗抽出后2-5天开花,开花顺序从主轴中上部开始,然后向上向下同时进行。各分支的小花开放顺序同主轴。一个雄穗从开花到结束一般7-10天,晴天的上午开花最多,下午和夜间少。

玉米雌穗开花比雄穗晚2-5天,抽丝到全部花丝吐出需要5-7天,花丝任何地方都有受粉能力。开花顺序从雌穗下部主轴1/3处小花先抽出,然后向上向下扩展,顶部小花花丝抽出最晚。所以花粉不足时顶部花丝得不到粉容易造成突尖。

小麦的开花类似,先主茎穗,再分蘖穗,每个穗子都是先开中部小穗的花,然后向上向下渐及两端。同一小穗由基部向上开花,全穗开花持续3-5天。

水稻不同,抽穗当天或稍后开花,顶端枝梗颖花先开,然后顺序向下,基部枝梗最后开。一次枝梗和二次枝梗也是顶部先开,然后自基部向上。水稻是三花小穗,两朵退化。


5,玉米的叶片数比水稻多不了几片。

作物叶(真叶)起源于叶原基,小麦有10-16片叶,水稻有11-19片叶,玉米有15-21片叶,高粱有12-18片叶,叶片数和节的数目相同,一个节间一片叶。叶片数目视品种和栽培条件略有不同,而高大的玉米和矮小的水稻叶片数目差别并没有那么大。


6,关于玉米的数字。

玉米的株高跨度非常大,最矮的0.5m,高的4m,巨高的可以达到7m以上。2m以下的玉米品种成为矮秆品种。玉米一般15-24个节,少的只有8个,多的可以达到48个,其中3-7节都在地面以下。

玉米的根可以一直往下往下长,拔节期10%的根能长到1m深,开花期20%的根能长到1.6m深,蜡熟期45%的根系能达到1.8m深。


7,大青棵看起长得壮,反而产量低。

作物苗期不能大水大肥,要适当蹲苗,营养生长太旺,青枝绿叶长成大青棵,生殖生长就跟不上。幼苗阶段过旺,叶片肥大,植株过高,生殖生长过程中营养生长不能及时停止,二者竞争养分,容易引起后期倒伏,穗多粒少都是无效穗,空壳瘪籽多不饱满,棉花大豆类会蕾铃或花荚大量脱落,降低果实数量和品质。


8,油菜有二倍体有四倍体,棉花也是

白菜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都是二倍体,植株较小耐密植,角果小籽粒小千粒重低;而甘蓝型油菜却是四倍体,植株高大不耐密植,角果大籽粒大千粒重高。

中棉和非洲草棉是二倍体,绒长很短棉绒粗弹性好,适合做被子;而陆地棉和海岛棉是四倍体,绒长长棉绒细,适合纺织业生产用。


9,花生的花开在地上,然后果针穿入泥土,没有土壤的机械压力刺激和黑暗环境,花生的荚果很难发育。


10,海水稻并不能种到海里,只是耐盐碱

说欺世盗名有点太过分了,不过海水稻确实不是在海里种的,海水盐度特别高约3%-5%,渗透压与淡水不同,而所谓的海水稻只能耐受约0.6%的盐度,不可能种在海里的。配套的栽培技术是海水淡水混合后作灌溉用水,虽然袁隆平的海水稻团队说后期会有高耐盐的品种推出,但是真的有没有到时候再说吧,现在推出的根本不能种在海里。


11,袁隆平的杂交稻我们吃的不多

中国媒体也造神,每个时代都要有一些楷模让我们学习,一提到袁隆平,外行都觉得他多厉害拯救多少人民,觉得没了他大家都要饿死。但是呢,实际上我们吃的大部分大米都是常规稻长出来的,杂交稻很难吃我们也种的不多。不信可以上个图看

看了上图就知道常规稻还是主要的,另外袁隆平公司培育的品种也没多少,广大默默无闻的育种工作者才是我们农业生产的保障,不信你看袁隆平培育几个品种


12,玉米最初几片叶子在种子中就形成了

玉米的胚中就已经有5-7个节间未伸长的茎节,最初的几片叶片(早熟品种5片,中熟品种6片,早熟品种7片)在种胚发育时就已经形成,称为胚叶。玉米多数叶片正面有毛,只有基部的胚叶是光滑无毛的,可以用于判断叶位。

随着种子萌发长成幼苗,顶端分生组织不断增添新叶,扩大茎轴。盾片是第一叶,着生的茎是第一节,下胚轴是第一节间。胚芽鞘是第二叶,着生的茎是第二节,中胚轴是第二节间,也叫胚芽鞘节。


13,关于玉米、小麦和水稻的穗和附近的叶

玉米的果穗叶及其上下叶(合称棒三叶)叶片最长、最宽,面积最大,单叶干重最高。这种叶面积分布有利于果穗干物质积累。棒三叶和苞叶对于玉米籽粒产量贡献非常大。

小麦的旗叶,水稻的剑叶,都是指最上边一片叶(倒一叶),距离穗最近,对穗干物质积累贡献最大。


14,旱长根,水长苗,苗期要少浇水

对茎叶来说,水分充足能促进其生长,水分不足特别是干旱时极为不利。然而对于根来说,土壤水分过多,会抑制根的呼吸,根系不发达;相反,土壤水分减少,通气良好,根系延伸向纵深发展。因此为了培育壮苗,前期应当适度干旱,土壤水分不宜过多。


15,南北引种要调整种植密度。

一般早熟品种生育期短,单株生产力低,晚熟品种生育期长,单株生产力高。所以参考第一条,早熟品种要密植,晚熟品种稀植。

不同条件下,同一品种生育期会改变,比如从南向北引种,不能只考虑播期的调整,还要适当调整播量(种植密度)。


16,小麦品种对增产的贡献只有三分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小麦种植面积、单产、总产持续增加。虽然好品种对于产量提高至关重要,但是增产不能只通过品种改良。

对于小麦单产的提高,品种的贡献只有33.8%,而耕作栽培的优化占了34.1%,病虫害防治占14.2%,土壤改良占17.9%.

河南省以7%的土地养活了22%的人口,2014年河南小麦产量1154.46亿斤。中国人每吃4个馒头,就有1个是河南小麦制作的;中国人每吃8个馒头里边,就有1个是用黄淮第一麦:百农矮抗58制作的(母校河南科技学院品种,河南省小麦育种首席专家茹振刚老师培育)。


user avatar   dong-lin-shi-d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国至少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基本掌握了“速成鸡”的养殖方法。

但实际上,北魏时期成书的《齐民要术》就已经对如何养殖“速成鸡”做了解释:

注意看,文中介绍的养殖手法主要包括:让鸡吃饱、吃好、少活动,保持鸡舍清洁、温暖以及雏鸡分开饲养等,与现代规模化养鸡要求基本一致,当然不需要什么“激素”。

1500年前国人就解决了的事情,现在还有人不信……


user avatar   lengzhe19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emmm,我写一个比较冷门的吧。

狗尾巴草,就是我们最常见的路边野草之一。

它其实是我们现在吃的,小米的祖先。

从分类学来看角度区分,小米属于被子植物门、单子叶纲、禾本目、禾本科,狗尾草属、小米种。

我在小米育种实验室里,发现了疑似狗尾巴草的作物,结果问了下研究员还真是狗尾巴草,然后才知道这么个冷门知识。

现在我们仍在试图在野生狗尾巴草里寻找一些优良基因来改良小米的品种。


user avatar   chun-guo-xue-xi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知乎上关于农业的回答几乎都认真地看了,发现有很多对农业的误解,尤其是在讨论杂交水稻和印度农业时。

例如 北方人大多吃面食为主,为什么有人说袁隆平养活了13亿人? 及“温差大,农作物产量增高,品质提高,这是最简单的温度和农作物产量关系”、“为什么北方农产品品质产量高,就是温度这么简单”、“杂交育种的成果就是杂交良种”、“杂交良种产量高但不好吃,常规良种可以自行留种”、“美国农业是高科技、高收益、高效率农业的典范”……等等。


目录:

误解1:“北方耕地生产能力比南方更高”-2019

误解2:“农业是看天吃饭的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2019

误解3:印度农业问题-2019

误解4:鲜为人知的伟大成就-2019

误解5:袁隆平-2019

误解6:杂交育种、常规良种、杂种优势和杂交良种-2019

误解7:杂交良种未必“产量高但不好吃”-2019

误解8:常规良种不建议自行留种-2019

误解9:北方人大多吃面食为主,为什么有人说袁隆平养活了13亿人? -2019

误解10:“美国农业是高科技、高收益、高效率农业的典范”-2019

误解11:农田的光能利用率-2020

误解12:全国耕地面积-2020

误解13:以色列农业-2021


1、“北方耕地生产能力比南方更高”(北方土地肥沃、昼夜温差大比南方更利于农业生产)

这个误解主要基于两个认识:

(1)北方(尤其东北)土地肥沃,南方高温多雨导致土壤肥力流失严重,所以北方耕地生产能力比南方更高。

(2)北方昼夜温差大更利于提高产量品质,所以北方耕地生产能力比南方更高。

但这两个认识并不完全正确。

首先,东北黑土的成因是:我国黑土地处温带半湿润地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为其气候特征。土壤母质粘重,并有季节冻土层。夏秋多雨,草甸草本植物繁茂,地上和地下均有大量有机残体进入土壤。漫长的冬季,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机质分解缓慢,并转化成大量腐殖质累积于土体上部,形成深厚的黑色腐殖质层。土体内盐基遭到淋溶,碳酸盐也移出土体,土壤呈中性至微酸性。季节性上层滞水引起土壤中铁锰还原,并在旱季氧化,形成铁锰结核,特别是亚表层表现更明显。所以,黑土是由强烈的腐殖质累积和滞水潴积过程形成,是一种特殊的草甸化过程。

其次,昼夜温差大更利于提高产量品质是因为:作物养分的积累取决于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两个方面;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处于最高状态,产生大量有机物;夜晚温度低,呼吸作用受抑制处于较低状态,减少了有机物的消耗,所以,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

但是,耕地生产能力是否只由温度(温差)决定?是否“温差大,农作物产量增高,品质提高,这是最简单的温度和农作物产量关系”?


应以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看农业生产。

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农田和土壤的物质、能量的输出输入应该平衡,否则系统就要退化、崩溃。

所以,如果撇开其它因素单独来看,前述两个认识并没问题。但是,从上面的资料就可明显看出,上面这两个都离不开两个关键词:低温、抑制。所以,在农业系统中综合考虑时就有问题了。

东北黑土的成因是“漫长的冬季,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机质分解缓慢”,所以东北黑土肥沃是多年凉夏长冬,物质、能量输入少但输出更少的积累结果。另一方面,即使在长年高温、有机质分解迅速的热带,原有自然生态系统——森林、沼泽的土壤也并不差,完全能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持续循环,且净初级生产力远高于温带生态系统。但是,当温带草甸或热带森林垦为“耕地”后,农田生态系统每年都有大量物质、能量被以农产品和秸杆的方式额外输出,无法再以落叶落果枯枝等方式实现自然生态系统下的自我循环,因而土壤劣化。所以热带耕地土壤差是长年高温且物质、能量输入多但输出更多的积累结果。

无论温带还是热带的耕地都必须有方式合理的、与输出相适应的补充。如果不当耕作,土壤系统的物质、能量输入小于输出,不仅热带耕地,黑土也同样会劣化,东北已经出现了这种情况;如果科学耕作,土壤系统的物质、能量输入大于输出,热带沙漠也能改良成沃土,例如以色列。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热带还是温带,而是耕作管理制度是否适宜于当地气候和土壤,能否补充农田生态系统的输出。

其次,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其主因是低温抑制、节约了消耗。但是,无霜期仅100多天的东北、西北、青藏与全年365天无霜的南方相比,由于霜期内作物根本无法生长,该期间的光照资源完全无法利用,周年内农田系统的有效能量输入明显不足,当然能量的输出(产出)也不会高。

你半年努力挣钱、半年冬眠外加晚上早睡不吃霄夜节约钱,人家虽然吃霄夜却全年努力挣钱,谁挣钱多?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成为陆地生态系统中净初级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其净初级生产力平均值2200g/(m2.a)远高于温带常绿林生态系统的1300g/(m2.a),针叶林生态系统的800g/(m2.a),也从侧面证明了:

物质能量输入高是生态系统物质能量输出高的基础条件。

所以,《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成果发布会上解释为什么该成果会异于“常识”,有“优等地集中于南方,东北反而低等地多”的结论时,会说:“东北黑土,一攥就出油,但由于光、水(温)条件,一年只能一熟,这是先天不足。不管用什么技术,一季水稻亩产就是一吨多,玉米也是一吨多。这只能是单产冠军、一季冠军,耕地质量等别是建立在周年产量上的,一年三熟的南方更具优势”。

所以,宁夏、东北等北方水稻单产高的主因之一就是只种一季,局部地区生长期甚至可达200天以上;而南方是种2~3季,每季生长期只有100~150天,所以单季单产略低但周年产量或总收益更高。

另一方面,没有大温差未必没有高品质(例如泰国香米),没有好品种即使有大温差也不会有高品质,品种才是品质的关键因素。

所以,因前述这两个因素而认为北方耕地生产能力比南方更高的人,是只看到了其在局部的利,没看到其在系统和全局的弊。


《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

国土资源部的《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 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 (最新是news.hangzhou.com.cn/gn )以周年生产能(潜)力将全国耕地评定为15个质量等别。其中,15等最差亩产最低,大概周年生产能(潜)力在100公斤左右;以此类推,1等耕地质量最好,周年生产能(潜)力在1500公斤左右。优(1~4等)、高(5~8等)、中(9~12等)、低(13~15等),各等耕地面积比例分别为2.90%、26.59%、52.72%、17.79%。优等地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广东等3个省,占全国优等地总面积90.28%;高等地主要分布在河南、江苏、山东等9个省(区),占79.89%;中等地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云南等10个省(区),占73.73%;低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甘肃、黑龙江等6个省(区),占85.55%。

题外话:我这里99%的耕地都是中等地,可以到zhihu.com/question/3360 看看中等地是什么样,再结合优+高两等地面积之和不到耕地总面积30%的情况,由此可见我国耕地总体质量究竟如何?

以“资源管理”为目的的《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对全国耕地的分级有三个层次:自然等、利用等、经济等。其中的“自然等”是评价以土壤气候为核心的“土地自然质量”,即“耕地周年生产潜力”;根据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订正后就是“利用等”;最终“根据土地投入产出水平进行修正,评定土地经济等”。而“经济等”正是包括了“人力、物力、物资(农药化肥等)的输入”等经济收支在内的“耕地周年生产能力”,也就是直接反映耕地效益的数据指标。这三个层次的等级评定在全国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的,即:生产潜力、能力总体从东南向西北降低。

所以,因单季作物生长期较长,北方耕地单季生产能力(即播种面积单产、国家数据 就是这个数据)有可能高于南方,但年度生产能力(耕地面积年度单产)和经济效益肯定低于南方。

所以,以农业部《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公报》来反对国土资源部《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的人,根本就没看过两个报告,只看到只言片语就开始瞎扯。

农业部《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公报》的基本方法是“以耕地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行政区划图叠加形成的图斑为评价单元,从立地条件、耕层理化性状、土壤管理、障碍因素和土壤剖面性状等方面综合评价耕地地力,在此基础上,对全国耕地质量等级进行了划分”。

国土资源部《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的基本方法是“按照全国统一的标准耕作制度,在测算作物光温(气候)生产潜力,形成覆盖全国、连续的‘土地质量背景曲面’的基础上,分区域选取土壤、地形、土地利用等因素,通过测算土地自然质量分、土地利用系数和土地经济系数,进行土地自然质量、土地利用状况和投入产出水平的逐级订正,按照乘积法计算全国可比的分等指数,以此划分耕地质量等别。”

由此可见,农业部《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公报》的核心是“土壤质量”,而《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的核心是涵盖了土壤、地形、光温(气候)、土地利用等因素的“耕地周年生产能(潜)力”。而要谈论现在的耕地年度生产能力就只能看《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更准确地说,就是看“经济等”。

农业部《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公报》和国土资源部《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中的“耕地质量等级”名称相同但内涵不同,前者是包含于后者之中的一方面的子概念,两者是狭义与广义的“耕地质量”概念差异,并非什么“学术分歧”。完整、正确的理解应该是:东北的耕地土壤质量优良,但“耕地周年生产能(潜)力”欠佳

所以,《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足以否定“中国土地效率最高的地方在北方而不是南方”。


2、“农业是看天吃饭的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

人们往往会低估农业的可塑性,和对非极端的长期气候环境的适应性。

即使在工业化以前的农业社会,一方面农业确实是看天吃饭,在遭遇极端天气时,无论是高温、低温、干旱、洪涝、霜雪,受灾都是不可避免的;但另一方面,有多年农业积累的农业区都能针对当地正常年景的有规律、短期的极端天气,或通过培育适宜品种以品种抗性来硬抗,或调整耕作制度(如播、收期等)来回避,或通过其它技术手段(如《齐民要术》就有记载的地暖育秧、间套作遮阴降温、温烟防霜等)来实现正常生产。如果正常年景都无法实现正常生产,那就根本不是农业区而是半农半牧区了。

这些上千年的农耕区虽然没有现代农业科技的帮助,虽然局限于生产水平无法高产,但通过调整耕作制度和选择品种,早已经针对当地长期气候的特点和规律有了应对办法。例如:泰国有一些深水稻品种,营养生长阶段可在1米深水中正常生长,一般品种会淹死的雨季洪水对其却毫无威胁;再如:农作物各个生长时期的需水量等生长需求差异很大,即便是需水最多的水稻在分蘖期也要晒田,其用水主要集中于拔节期之后和返青期,而对高温最敏感的时期则是扬花期,等等;所以通过针对性的选育品种、调整播期(扬花期)、兴建水利等等综合农业手段,热带地区完全可以避开和克服高温、干旱和洪涝的危害实现两季或三季稻。

泰国水稻生产概况与杂交水稻发展现状 - 道客巴巴 doc88.com/p-38378995461


人们更低估了现代农业科技及工业化的作用。

进入工业时代后,农业就开始脱离“看天吃饭”,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科技密集型产业转变,这在荷兰、以色列、美国、德国、丹麦表现得尤其明显。

农业时代,气候和土壤决定了当地农业生产水平的上限;

工业时代,农业科技水平决定了当地农业生产水平的上限。

(以上指适农地域的通常情况,请勿以“月球、北极、深海”等来抬杠)

例如,依靠占世界温室总面积1/4、1.1亿平方米的玻璃温室克服缺乏光热资源这一短板后,荷兰的单位面积耕地农业产值达到了世界最高:1.2万美元/公顷。

再如,依靠滴灌、育种等技术,大部为热带沙漠气候、水资源紧缺的以色列,单位面积耕地农业产值(4485美元/公顷)是自然条件优越的美国(1155美元/公顷)近4倍。如果说这尚能用美国耕地辽阔不必精耕细作来解释,而以色列单位农业人口农业产值(1.78万美元/人)和单位面积耕地农业产值(4485美元/公顷)均超过温带季风气候的日本(0.6万美元/人、3336美元/公顷),已足以证明“农业科技和劳动力的进步作为社会因素,也只能凭借现有的自然因素发挥作用,却不可能超越之”并不正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相关科技的研发、推广,及其工业化成果的应用是农业生产水平提高的唯一源泉。就持续、稳定的农业发展提高而言,其路径只能是:因生产积极性而提高农业新科技和农业设施的学习提升积极性,再以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事实上,中国今天的农业成就已经是借助现代农业科技及工业化的力量,克服了无数难题取得的。例如:水稻在70年以前因为“天气冷”只能在立夏甚至芒种播种,东北甚至包括四川和汉中淮河部分地区水稻都存在因生育期短而影响产量的情况。在更换品种、普及地膜育秧、改革耕作制度多措并举之后,一步步把播种期提前到了清明前后,有效生长期足足延长了一个多月,因积温原因东北部分地区水稻生长期甚至达到了200天以上,比南方早稻长3个月,奠定了今天东北水稻高产和高品质的基础。再如:通过良种培育推广,现在的各作物主栽品种在包括产量、品质、抗逆、适应性等等,全方位地达到和超过解放初使用的地方良种,不仅为丰产,也为抵御高温、盐碱、风沙、旱涝等各种自然灾害实现稳产优质提供了条件。


3、印度农业问题

很多人一再讲述的印度落后的农业现状和其原因,我都相信并非虚构。但是,这些能证明什么?

“作为一个从事农业的工作者”,我当然明白没有“哪种农作物能够脱离环境讲产量和品质”,但是,我更明白:经数十万年的进化、适应,对于任何作物,其原产地的环境肯定不会比引种地更差!

品种改良和农业技术不是万能的,但作为原产地,有非常适宜于该作物的环境,有丰富多样的基因资源,如果农业科技水平相当,产量品质根本没理由比不上引种地。如果有人说中国的猕猴桃(奇异果、基维果)产量品质不及新西兰是因为环境不宜、“气候恶劣”,那肯定是外行。

印度坐拥庞大的热带作物基因资源库,却连原产印度的茄子、棉花等热带作物也不能培育适应印度气候的高抗、优质、高产品种;其品质、产量、抗病、抗逆、多样性等等,还远不及温带引种地;以及其它印度落后的农业现状和其原因,究竟是证明了“印度的气候恶劣”?还是证明了印度的农业科技和工业化水平太差?

印度落后的农业现状即使有其历史和社会原因,难道就注定是合理和永恒的?

印度人虽然乐天知命、安于现状、沉迷宗教……难道就真的不需要发展?

印度农业发展除了依靠农业科技和工业化之外,难道还有其它选择?

或者,印度已经“气候恶劣”至农业科技和工业化都无法提高印度的农业生产水平,印度农业已经深陷绝路?

同处于恒河-印度河平原的旁遮普邦和比哈尔邦土壤气候基本相同(热带季风气候,仅旁遮普邦南缘有热带沙漠气候),众人谈到的印度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季节性高温、干旱等,旁遮普邦都较比哈尔邦更严重,但为什么旁遮普邦农业水平反较比哈尔邦高得多?

我曾问过这个问题:有什么工业化不能克服的因素在限制印度不能改良土壤?不能科学合理施肥?不能蓄洪济旱解决水资源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合理问题?有什么工业化不能克服的因素在限制印度不能充分利用光、热、水优势,限制其不能提高复种指数?

据我所知:没有。

也没有人回答有。

所以,印度农业水平不能提高,以及中国农业水平不能进一步提高达到荷兰、以色列水平的唯一原因只能是:农业科技及工业化水平不足。

所以,印度农业潜力极为巨大,印度和中国农业水平的差距,就是两国农业科技及工业化水平、水利建设的差距。


综合自然因素是耕地农业生产能力的基础。

影响农业发展的四大自然因素是:光照,热量,水源和土地(土壤、地形等)。这些因素之间相互制约,缺一不可。因此某一地区的农业生产能力(潜力)取决于这4个因素中最差的一项,也就是“木桶中最短的木板”。例如:青藏高原和黑龙江流域的农业生产能力增长短板是热量,贵州、广西等省石漠化童山濯岭的短板是土地,撒哈拉和以色列的短板是水源,荷兰、丹麦的短板是光热……如果不能克服这些短板,有再好的光照或热量或水源或土地也没用。

而在中印比较时基本都认可:光照和热量印度占优,水源和土地中国占优。

光照资源:

印度的大部分地区年均光照辐射量1800~2000KWh/m2;中国的光照辐射强度明显不如印度,年均辐射量大于1600KWh/m2的区域不多且集中于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一带(冬季无法被农业利用)。

热量资源:

热量资源就更不用说了,主体为温带地区、过半耕地无霜期不到200天的中国根本无法和印度相提并论。

但是,我并不认可中国的水源和土地有多少优势。

水源资源:

如果说印度的水资源在时间分布上非常不均匀不合理,那么中国的水资源就是在空间分布上非常不均匀不合理。中国的绝大部分可利用水资源集中于800mm等雨线以南。这条线大至沿淮河、秦岭、横断山,但包括藏南。此线以北以西,耕地占2/3,人口占1/2,可利用水资源却只有1/5。其中华北平原耕地面积约占全国的40%,但可利用水资源量仅占全国6%。当然,耕地中耗水量最大的水田主要分布于此线以南。所以和印度的水田主要分布地——恒河平原和半岛沿海平原等地一样,中国南方耕地不缺水只缺水利,尤其是山地和石漠化地区。而中国北方耕地缺水问题一直都非常严重,几个耕地面积最大的省:黑龙江、内蒙、山东、河南、河北、新疆等等,都已经因超标用水出现了严重的生态问题。

土地资源:

很多人一直在强调热带地区土壤肥力差,却没考虑地形问题(中国可用耕地,是否可以扩大? ,我这里90%耕地是这种地形),更没想到中国如成都平原、长三角这样的优良耕地不到5亿亩(《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公报》的一至三等耕地),不仅还有5亿多亩砖红壤、冷浸田、白鳝地、盐碱地、风沙地等等同样土壤肥力差的各种劣质耕地(七至十等),其中甚至还有大量连“肥力差的土壤”也欠缺的山区和深丘的陡坡耕地。这些陡坡耕地土层瘠薄仅有10-30cm厚,坡度却超过25度甚至50度(看看你的量角器吧),总面积在“二调”中是1亿亩但实际应远超此数。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农田水利和坡改梯工程来保水保土,月降水少于100mm和0mm没什么区别,一周没雨就是旱灾,一场暴雨(>100mm)就是洪灾,超过200mm甚至可能连耕地都没了必须重建复垦。再差的土壤也比没土壤好。

所以,水源和土地即使不说中国比印度差,但未必有优势。


光、热资源高更利于农业。

当然,也有人质疑“是不是光资源高就一定利于发展农业?”,“印度积温高并不代表热量资源条件就一定比中国好”。

光、热资源肯定并不是越高越好,在光饱和点以下才是光照度越高光合强度(光合作用效率)越高,超出后光合作用效率不再提高。光饱和点视不同的作物和品种差异巨大,C4植物的光饱和点一般比C3植物高,热带作物一般比温带作物高,喜光作物比耐荫作物高。例如:原产温带的大豆单叶光饱合点为2.1万lx,原产热带的棉花单叶光饱和点为7~8万lx。小麦、水稻等C3植物单叶光饱和点为3~8万lx,玉米、高粱等C4植物单叶光饱和点为5~10万lx,部分C4植物如玉米的嫩叶在自然光强下甚至测不到光饱和点。此外,作物群体的光饱和点较单叶更高,小麦单叶光饱和点为2~3万lx,而群体在10万lx尚未达到饱和。这因为光照度增加时,群体的上层叶片虽已饱和,但下层叶片的光合强度仍随光照度的增加而提高,所以群体的总光合强度还在上升。赤道海平面晴天阳光垂直照射的最高光照强度通常也不到11万lx。

印度所种植的主要作物水稻、玉米、棉花、甘蔗、木薯等都是原产于热带,甚至印度本就是水稻、棉花、甘蔗、茄子等作物的原产地之一,小麦原产地两河流域气候也与之相近,印度引种栽培已超过5000年。经数十万年的自然扩展和适应过程,数千年的引种和培育过程,仍没适应热带高温和强光照的作物不可能留存,而现有的栽培作物也已进化出极为丰富的适应印度气候的原生栽培种和野生种。然而,以茄子为例:已被印度人驯化了数千年的茄子,在原产地、非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却“小如指头”,不能正常生产(@丁丁历险记 所述);对比之下,中国作为非原产地、基因资源极为有限的国家,先后培育了百多个茄子品种,从抗寒到耐热,从高产到抗逆……再加上温室等技术的保障,基本实现了全国全年都能吃好茄子。再以棉花为例:棉花的驯化种植是古印度文明农业对世界最大的贡献之一,拥有最适宜棉花的气候和土壤(黑棉土),全境都能收获两季棉花(北部棉带4~5月、10~11月;中部棉带5~6月,11~12月;南部棉带6~7月,12月到次年1月);但因育种等农科技术太差,全印度规模种植的品种140多个(其中引进转基因品种约20个),不但种植海岛棉(长绒棉)和陆地棉(细绒棉),早已被其他各国淘汰的亚洲棉、非洲棉(草棉)也有一定种植规模,品种多、杂、差,良种的纯度和优良品性难以保持。导致印度棉花质量参差不齐,单产也仅中国的1/3。

所以,以中国和印度的光、热资源情况而言,确实是光、热资源越高越利于农业。

所以,可以断言,如果原产于热带的作物在印度,在保障水源、非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不能适应高温和强光照,甚至不能正常生产,一定是管理和品种选育的问题。可利用基因资源要少得多且须解决适应性问题的温带引种地的品质和产量超过热带作物原产地,其原因也只能是原产地的农业科技(育种水平等)和工业化水平太低,而不是什么光照太强气温太高。

更何况,从相关论文和新闻报道来看,在雨季不提前不推迟的正常年景(注意!是正常年景,极端天气就没法讨论了),印度对农业影响最大的“季节性高温灾害”就是高温干旱叠加的5月,而农作物对高温最敏感的也就是授粉期和灌浆期,所以只要提前作物播期或培育早熟品种让作物在4月底前完成灌浆进入完熟期(棉花则是吐絮期),高温就不会影响产量和品质。或者以最保守的做法4月底就收获也不过耕地空置1个月。

从相关论文和新闻报道来看,印度耕作制度应该也是这样安排的。但是,对比中国一半耕地无霜期不到200天的情况,印度的农业自然条件已经是相当优良。


四大自然因素,谁所需的改良成本更高?

A、光照和热量

以一亩地的温室计算,玻璃温室造价为15~30万元,薄膜温室造价为2万元左右但通常只能用1年,此外基本的温室环境调控系统还需10万元以上。还有运行成本,采用传统烧煤或电暖方式,一亩地的温室整个冬天保持在20度,山东至少需1万元以上,如果在东北费用更高。当然,采用植物根系加热膜+太阳能(光伏)技术更加环保,除开设备维护的运行成本据说可以降到1元/天.亩以下,但建设成本至少又要增加30万元。这样算下来,使用寿命内的分摊建设成本+运行成本,每年每亩为3~6万元。荷兰最普通的纹络型温室(可用25年)建造成本在1500元/平方左右,维护运行成本约120元/平方.年,算下来使用寿命内的分摊建设成本+运行成本,每年每亩为12万元。

每年每亩3~6万元,这是光照和热量的改良成本。

B、水源

水源设施。小一型水库(100~1000万立方)及配套渠系现在建设成本大约为3~10亿元,遮蔽式(防蒸发)的100立方蓄水池大约为2万元,综合下来使用寿命内的分摊建设成本+维管成本大约为每年每立方水3~15元。海水淡化成本国内最新技术约为4.5元/立方,以色列为0.5美元/立方,加上使用寿命内的分摊建设成本大约在每年每立方水10元左右。综合下来水成本可视为每立方水10~15元。干旱区(期)肯定不应种植水稻等高耗水作物,棉花、小麦、玉米等作物的亩耗水量为400~600立方,以需滴灌补水100~400立方计算,成本为每年每亩1000~6000元。

滴灌设施。以新疆、辽宁北方各省大力推广的“膜下滴灌”等常压软管水肥一体滴灌系统为例,整个系统包括水泵、过滤器、施肥器、阀门、计量表、PE管、滴灌带、滴头等,每亩共约1500~3000元,以用5年计,每年每亩300~600元。

每年每亩6600元,这是水源的改良成本。

C、土地(土壤、地形等)

土壤。在有了现代土壤科学技术指导,能有目标、针对性的采用技术和工程手段之后,改良土壤在技术上已经不存在难题。建国以后,采用掺入石灰、沙(或粘土)、矿渣等,以及深翻、晒田、客土培肥、修筑梯田、合理灌排、洗盐排碱等手段,中国已经改良了砖红壤、冷浸田、盐碱地、风沙地等各种劣质耕地5亿亩以上。测土配方、科学合理用肥是应对“土壤肥力差”最有效的手段。在经济上,以很多人都提到过的砖红壤为例,每年每亩掺入10~20公斤石灰深翻,高端点再加上钙镁磷肥和绿肥(或秸杆),每年100~200元再加上几天功夫(或者旋耕机租用费500元),5~10年就有很好的效果。而在常年生产中,即使以亩产1000公斤粮食、所需N、P、K、S、Ca、Fe、B等元素全部施肥供应的极端情况下,合理用肥科学管理,每年每亩肥料钱也不可能超过300元人民币。注:水培法因所有肥料都需溶解于水,肥料成本应更高。

热带地区销售的尿素中添加氢醌等脲酶抑制剂、推广测土配方科学施肥等工作,主要是体系建设。在目前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用肥不合理、浪费严重情况下,体系建设好后,对农民而言是少花钱就能达到相同甚至更好的肥效。

每年每亩800元,这是土壤的改良成本。

地形。相较土壤而言,更困难的是地形(陡坡耕地)的改造。以现在的人工和机械、材料价,15度至30度的坡地用工程机械做块石等硬化坎坡改梯,成本1~3万元/亩。此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同样规格的1公里渠道,在地形破碎交通不便的山区所需人力和成本是平原的3-5倍,灌溉面积却可能不到1/3。更麻烦的是,如果坡度过大的地区强行坡改梯,因改后田面窄田坎高,不仅仍然无法实现农业机械化规模化产业化,反而还将有地质灾害隐患。所以国家规定25度以上陡坡耕地原则上都应该退耕还林,不能进行坡改梯治理。

地质灾害隐患,这是中国总面积超过1亿亩的25度以上陡坡耕地的改良成本。

所以,当工业化之后,这些困难可以用科技、工业手段解决,其光、温资源可以被更好地利用之后,印度农业生产条件肯定优于中国。


4、鲜为人知的伟大成就

中国的农业成就,或者具体点就是粮食亩产增长为代表的农业单产增长,更具体点就是全国平均粮食亩产由建国初的70公斤提高到现在的370公斤。

有很多人认为“粮食亩产可以自然而然地增长”,认为只要无限制地投入更多劳动力,更大程度密植深耕就能得到按比例增长的更高的亩产,对中国农业唯一印象就是“落后”……但是:

A、以粮食单产而言,中、美在同一水平线400公斤/亩的上下。

B、以耕地总面积计算的粮食平均单产而言(1、该指标不宜用于经济作物占比大的国家;2、中国种粮耕地约占耕地总面积2/3;3、该指标较易获得所以便于比较),世界耕地总面积约为15亿公顷,粮食总产26亿吨,全球粮食单产折合亩产为115公斤,其中:整个非洲平均单产折合亩产50多公斤,印度和大量出口粮食的泰国也仅100公斤左右,更不要说印尼、菲律宾等等……事实上除西欧、北美以外只有越南靠进口中国的化肥和杂交良种达到了200公斤/亩,普遍单产很低,而西欧诸国单产虽高但总产低,最终就成了:“中国+美国”以共约3亿公顷占世界20%的耕地,生产了超10亿吨占世界40%的粮食,也就是说,除中美之外的国家平均粮食亩产不到90公斤。

C、另一方面,数千年以来直至50年代,在中国工业化进程启动以前,无论是以全国耕地面积、还是以全国粮食播种面积计算,全国的粮食平均单产水平从不曾稳定达到100公斤/亩。

论证见:工业化之前的全国平均粮食亩产最高能有多少?

农业综合自然因素优于中国的印度,在进口1000多万吨化肥后2018年平均单产100公斤多。如果中国只有这个单产水平,粮食总产将不到2亿吨,人均口粮只有140公斤,即使有再多的“反对党和自由媒体”,最公平最理想的粮食分配方案,最慈悲最无私的外国援助也阻止不了大饥荒的发生。

这个增长不是什么“自然而然地增长”,而是中国人以70年血汗浇铸的伟大成就!

注:粮食全国平均亩产在农业上常用的有两个口径,“耕地面积的亩产”和“粮食播种面积的亩产”(单季亩产、国家统计网站数据),区别在其亩产计算的分母不同。分母换算公式为“耕地面积”*复种指数=“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经作和其它作物播种面积=“粮食播种面积”。例如:1949年粮食总产1.1亿吨,耕地面积约16亿亩,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8.6亿亩,粮食播种面积16.5亿亩,“耕地面积的亩产”约70公斤,“粮食播种面积的亩产”68.62公斤;2018年全国耕地面积约1.3亿公顷,乘以复种指数约1.3,国家统计数据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66亿公顷,减去经作和其它作物播种面积0.49亿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17亿公顷。当年粮食产量6.58亿吨,“耕地面积的亩产”和“粮食播种面积的亩产”分别为337公斤、375公斤。


5、请勿神化和抹黑袁隆平

奇迹不是一位巨人就能建成,而为奇迹艰辛努力的巨人都应受到尊敬。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个人认为,自1949年至今平均亩产增加的300公斤中,单纯化肥因素约占30%(±10%),单纯良种因素约占20%(±10%),单纯水利因素约占10%(±5%),单纯其它因素(包括高厢垄作免耕轮作预留行间套作肥水管理在内的耕作制度改革,和农药、农膜、农机等)10%(±5%),多因素综合作用(包括化肥、良种、水利、农膜、农机、农药、肥水管理耕作制度改革等)因素约占30%(±10%)。

袁隆平为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不容怀疑,此外,“野败”是李必湖发现的,应用最广的“珍汕97”不育系是颜龙安培育的,“明恢63”恢复系是谢华安培育的,杂交粳稻是杨振玉培育的(袁隆平是籼型杂交稻),现在使用的数百个杂交稻品种和因口感、品质、气候等原因仍大量栽培的各种常规良种稻更是无数聚光灯外的农科工作者培育和推广的……谁知道始于1965年盛于七十年代50多万人次参加、常年育制种面积超过10万亩的“南繁”?所有育种工作者都是英雄,无论他们是否成功。 杂交水稻的科研究竟有多难?

并且,杂交水稻的推广只是建国后的三次水稻品种大更新中的一次(另两次是培育推广矮杆和中杆稻);

并且,水稻之外还有小麦(品种更新和杂交品种培育推广)、玉米(替换小米和杂交品种培育推广)、油菜(高抗高产“双低”品种培育推广)、高粱等等;

并且,良种之外还有化肥、农药、农膜、农机、耕作制度改革;

并且,在此之外还有谭玉钧、钟麟、刘筠等畜牧、渔业众多专家和推广者共同造就的中国猪肉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一半,水产养殖产量占全球养殖总产量的68%的传奇!

另一方面,袁隆平是农科工作者的楷模和代表。

长期的实践与探索中,人们发现了“杂种优势”,但是,杂种优势不会稳定遗传,杂种F1自交后会出现性状分离。所以在农业生产上利用杂种优势所面临的难题是必须每年规模化配制杂交子一代(F1)种子。

玉米花大且雌雄分离,人工去雄简单易行,直到现在仍在广泛采用(美国以化学去雄为主),而对于水稻、小麦等雌雄同花植物,花又很小,人工去雄就非常困难了。

袁隆平最大的功绩就是攻克“三系”配套难关,实现了每年规模化配制水稻的杂交子一代(F1)种子。公平地说,他不是三系杂交稻理论的提出者,贡献也达不到“养活了13亿人”;但是,他所这个成就丝毫不亚于获诺贝尔奖的蓝光LED技术。

仅凭这点,国家对他的褒奖就不算过份。更何况,声称不吃大米的人,别忘了水稻高产对平抑粮价和缓解粮食安全问题的巨大作用。

袁隆平的耀眼不是因为他身上的聚光灯多了,而是李振声、李登海等人身上的聚光灯太少,甚至整个农业舞台的聚光灯都太少太少。我们明明有一片星河,各路媒体却只盯着其中一颗。但是,这不是袁隆平的错。

请所有捧杀者和抹黑者远离袁隆平。


穿越后的袁隆平改变不了历史

至此,知乎上一直都在问的问题也有了答案:无论穿越到什么时代,袁隆平也改变不了历史。

一是中国古代农业水平(包括水利、农具、育种、农家肥等农业技术)已经达到了农业社会的天花板。

虽然中国在古代的全国平均亩产从未达到100公斤以上,但是,《工业革命前英国农业生产与消费再评析》工业革命前英国农业生产与消费再评析-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提到:16世纪“每英亩16蒲式耳还是一个较为适中的估算,折合中国市制,相当于1市亩产55公斤。”,“就整个18世纪而言,迪恩等的估计即20至22蒲式耳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如取21蒲式耳,即相当于1英亩产438公斤,折合中国市制,相当于1市亩产72公斤。”

即使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包括整个欧洲,在广泛使用化肥之前其农业水平仍然比中国低得多。

二是正如很多人没认识到现代农业已经在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为资本和科技密集型产业,很多人也没认识到“杂交良种”是工业化的产物。

仅仅从技术的角度,袁隆平穿越后最好的情况也只能选育些常规良种,杂交良种就不要想了。如果穿越了:

首先,920、多效唑(调花期用)等制种必需的化学药剂没了。

其次,化肥农药没了。

在制种上,杂交育种的亲本都是多代自交的自交系,因其生活力较弱,没有化肥农药就不可能规模化制种;因为“杂种优势”的特点,杂交良种如果不能大规模制种就毫无意义。在生产中,要高产出就必须高肥水,没有化肥农药只有杂交良种也无法增产(当然,反之亦然)。

再次,制种技术员没了。

杂交水稻制种不是什么高端技术,但也不同于常规生产,其最突出的难点:父本母本花期相遇,就不是普通农户能解决的,其它还有隔离、去杂等问题;至少也得初中以上文化水平才有可能掌握,规模化制种所需要的大量技术员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绝不可能具备。以国内经验个人认为,新开辟的制种基地必须选择原本生产水平就较高的地区,制种户至少小学以上文化水平最好每户有一人具初中以上文化水平,且制种积极性很高,村、组协调组织得力,无“钉子户”、至少无抗拒心理,每5~10户制种户再配备一专职技术员(本地聘请培训为主,至少高中以上,具一定农科水平和生产经验),每500~1000亩有一资深专业人员和若干制种骨干指导。

最后,农技推广体系没了。

即使是培育常规良种也还有良种推广、品种提纯复壮问题。没有一个品种是万能的,良种还必须有良法配套。以我这里为例,高山栽种的品种和平坝是不同的,种错了轻则减产,重则因无法抽穗而绝收;还有一些品种有特殊种植要求,例如通常水稻的窝行距为0.6~0.8尺,但Ⅱ优6078因分蘖特强要求为1尺。所以在这个推广过程中,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农技推广体系,农户又缺少必要的知识文化水平,只会因循守旧,不敢不愿不会使用新良种,推广速度就会相当缓慢、困难。

推广速度缓慢,品种更新速度也就缓慢。再优秀的品种长期种植,也会出现品种退化严重,产量、品质、抗病、抗逆能力下降等等问题。如果在栽种过程中没有人去有意识地进行品种提纯复壮,品种退化速度将进一步加快,严重时不到10年其优良性状就已完全丧失。

结论:没有现代农业科研推广体系和工业化的支持,在已经达到了农业社会最高农业水平的中国古代,单单一位袁隆平不会产生什么影响。


6、杂交育种、常规良种、杂种优势和杂交良种

“杂交育种”

杂交,即父、母本分属不同品种或品系。将其应用于育种上就是“杂交育种”。

杂交育种法的原理就是中学生物学所讲到的基因分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等。

“常规良种”

和诱变育种法(如:电磁等物理方法诱变、氮芥等化学药剂诱变、病原体等生物诱变)、多倍体或单倍体育种法(秋水仙碱)及其它育种法(如定向选择育种等)一样,杂交育种法是常规育种方法之一,杂交或诱变等所获得的F1代及其后代采用复合杂交、回交等手段继续选育、栽培,待优良基因、性状稳定后就是“常规良种”。

“常规良种”都是纯合子,即染色体同一位点上的两个等位基因相同的基因型个体,遗传因子组成相同,如AA、aa 。相同的纯合子间交配所生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

“杂种优势”和“杂交良种”

“杂种优势”,即:两个不同品种或品系的亲本杂交所产生的杂交子一代(F1)除兼有父母本的优点之外,还有可能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上优于其双亲的现象。两个亲本的亲缘关系越远,携带的异质基因越多,亲本纯度越高,杂种优势越明显。

具有“杂种优势”的杂交子一代种子就是“杂交良种”。

“杂交良种”都是杂合子,即染色体同一位点上的两个等位基因不相同的基因型个体,遗传因子组成不相同,如Aa、Bb。杂合子间交配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

XX百科:杂交水稻是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这就是杂交水稻。所有两系、三系杂交稻,无论是用“野败”,还是“冈型”、“红莲型”、“滇型”不育系,都是杂交良种,并非 北方人大多吃面食为主,为什么有人说袁隆平养活了13亿人? 所说“只有用袁老那株雄性不育系亲本的杂交,才叫杂交水稻”。

杂交可能产生“杂种优势”是生物界普遍存在但其原因尚无确切、公认解释的一种现象,但较多被承认的说法是超显性性状和多性状相互作用等。

超显性:杂合子比纯合子的适应度高,称为超显性。即在有A与a两个等位基因的情况下,基因型为Aa的个体比AA和aa的适应度都高。注意:超显性可能是杂种优势的一个原因,但杂种优势却不一定是超显性。

为最大程度地利用杂种优势,“杂交良种”的父母本通常都是“自交系”,以尽量使父母本等位基因相互不同但各自内部高度一致(即父母本分别为AAbb或aaBB),最终让F1代种子的等位基因基本全为AaBb,杂种优势最明显。因从F2代开始基因分离杂种优势趋向衰退甚至消亡,所以经济杂交只利用F1代。

由上可见,对于农作物育种,杂种优势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个“外挂”,其它育种手段能达到的效果它同样能达到,其它常规良种能采用的农业技术方法(如配方施肥、合理密植、机械栽插等)它同样能采用,并且它和其它育种手段并不冲突,具备在原来的优良品性之上“优上加优”的能力。

例如:如果有两个品种,一个适应性广、品质好,一个抗病强、产量高,除了通过两个品种杂交后在其后代中选育兼有两者优点,适应性广、品质好、抗病强、产量高的新品种外,还可考虑将两个品种经多代自交分别培育为两个自交系,进行测交。当然这样工作量和育种风险都将远远超过常规育种。如果运气特好、两个自交系较好地保留了其品种优良基因且配合力强,在“杂种优势”的加持下,有可能获得比父本母本适应性更广、品质更好、抗病更强、产量更高的杂交良种。


7、杂交良种未必“产量高但不好吃”

从上面的介绍就可以看出,杂交良种所能具有的优良品性并不仅仅是高产,也可以适应广、抗病强、品质优、产量高,等等,面面俱到。近年兴起的杂交良种“产量高但不好吃”的说法的主因,一是因为中国人均耕地仅1.4亩,而且其中劣质耕地要占2/3,所以进入21世纪后中国实际上的粮食作物育种目标依然是“高产”重于“优质”;二是人们对口味、口感的要求更高了。

事实上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产量和品质一直都在同步、持续地提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在的杂交稻主栽品种在产量和品质两方面可以同时碾压之前使用的99%以上的地方品种和常规良种。以衡量稻米食味的重要指标之一——直链淀粉含量来看:曾几何时,直链淀粉含量高达26%以上“比包谷面面饭还难吃”的桂朝二号(常规良种)击败众多地方品种和常规良种也曾辉煌过一时;之后,曾获农业部优质米金杯奖、直链淀粉含量21%上下、以高产优质著称的“汕优63”成为种植面积最广水稻品种;但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对食味有了不同和更高的要求,“汕优63”即使在杂交稻的食味比较中也已黯然失色,远不及直链淀粉含量15%以下的兆优5455、G两优1号等新品种。

所以杂交良种“产量高但不好吃”的说法,如果当前与最优质的常规稻相比,没太大问题,但要说杂交良种一定或永远“产量高但不好吃”肯定是错的。


8、常规良种不建议自行留种

常见“杂交稻种不能留种,常规稻种可以留种”的说法,但这不完全正确。

水稻、小麦等自花授粉植物与玉米等异花授粉植物相比,天然异交率在1~4%,择优留种1~2代问题不太大。但是,基因分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基因漂移等在每一次授粉时都在发挥作用,所有优良品种无论是内在的基因还是外在的表现性状,其“稳定”都是相对而言的。以抗病能力为例,其“稳定”更为脆弱,不仅品种抗病基因是相对“稳定”,各种致病(如稻瘟)微生物的各个生理小种和品种抗病基因之间也一直都处在动态的此消彼长的“对抗”中,最终表现为曾经的高抗品种一旦广泛种植后或快或慢都会抗性下降变成易感品种。

所以,异花授粉植物且不必说,即使是水稻、小麦等自花授粉植物在育种者手中,严格按品种特征特性“择‘典型’留种”繁殖10代后其抗病、抗逆、品质、产量等指标都会发生变化。如果是农户自行在生产中“择高留种”、“择大留种”、“择壮留种”,严重时繁殖3代后其抗病、抗逆、品质、产量等指标就会出现统计学意义的“显著”下降。

所以,为保证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稳定,在现代农业中对包括常规良种在内的所有种子的要求是一致的,即:育、繁、制、用分离,育种家提供“原原种”(也称育种家种子),技术部门或公司以“原原种”繁殖“原种”,再以“原种”繁殖、制出生产用种,生产者使用生产用种。

所以,常规良种不建议自行留种,如果一定要留种,建议根据自家的种子保存条件,在第1代收获时择“典型”多留种,一次留足种子寿命年限内所需的种子;不留2代以上的种子。


9、 北方人大多吃面食为主,为什么有人说袁隆平养活了13亿人?

文中认为:常规水稻“施肥量少抗性高”“虽然单株弱,但是可以密植”;杂交水稻“三系稻,种子贵,用工多,投资大,抗性差,米质差,就是产量高”……抗性和米质等问题在前面已经谈过了,仅从产量和农业生产上说,这种把常规水稻和杂交水稻对立起来的说法也是错误的。

常规良种和杂交良种仅仅是育种手段不同,但育种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源流库理论)一致。所以,水稻(或玉米、小麦)的优良品种之间可能在叶形、穗形等上面有所差异,但一定有这些共同点:叶色浓绿不早衰,光合作用效率高,具适应于其产量水平的粒杆比、粒叶比、比叶重、最适叶面积指数,根系发达、对肥料的吸收利用能力强,无效生长少或无(如玉米穗柄长度、花粉量应适宜),株型(相对)矮小、叶型紧凑(叶片夹角较小)宜于密植;具备“源足、流畅、库大,源库比适宜”的特征。

密植和高肥水,是作物高产的基础条件,前者是提高单位面积内的光合作用效率的手段,后者是农田生态系统高输出的前提,无论是常规水稻或杂交水稻。

至于什么杂交水稻“种子贵,就插单株。插单株是人工插秧才行啊,现在没有任何一个插秧机能插单株”……随便搜了下:《杂交籼稻不同播量成秧率、秧苗素质变化及机插可行性探究》 杂交籼稻不同播量成秧率、秧苗素质变化及机插可行性探究.doc

首先,有能插单株的插秧机;其次,每穴一苗秧更利于秧苗分蘖生长,无论是常规水稻或杂交水稻。


10、“美国农业是高科技、高收益、高效率农业的典范”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国家数据-年度数据-就业人员和工资-按三次产业分就业人员数》 国家数据 中国2007年第一产业就业人员3.07亿人,耕种了约18亿亩耕地(播种面积22.66亿亩),人均耕种约7亩耕地。美国劳工部统计的常年农业从业人口(farmers)为200万人,经营约200万个农场,常年耕地面积约24亿亩,平均每个农场耕地面积高达1200亩。以色列2012年全国有270个基布兹组织,成员总体有12万人,平均每个基布兹有450名成员,拥有约7500亩土地,人均16.7亩(以纯农业从业人口计,人均100亩)。再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2007年统计数据(《各国农业产值列表》http://zh.wikipedia.org/wiki/各國農業產值列表 )及相关数据:

中国18亿亩耕地、3亿农业从业人口生产了3864.48亿美元农业产值,亩均农业产值214.7美元/亩,人均农业产值0.13万美元/人;

美国24亿亩耕地、200万农业从业人口生产了1846.99亿美元农业产值,亩均农业产值77.0美元/亩,人均农业产值9.24万美元/人;

印度25亿亩耕地、5亿农业从业人口生产了1757.48亿美元农业产值,亩均农业产值70.3美元/亩,人均农业产值0.04万美元/人;

日本0.7亿亩耕地、260万农业从业人口生产了156.76亿美元农业产值,亩均农业产值222.4美元/亩,人均农业产值0.6万美元/人;

荷兰1200万亩耕地、约22万农业从业人口生产了96.05亿美元农业产值,亩均农业产值800.4美元/亩,人均农业产值4.37万美元/人;

丹麦4000万亩耕地、约8万农业从业人口生产了54.34亿美元农业产值,亩均农业产值135.8美元/亩,人均农业产值6.79万美元/人;

以色列600万亩耕地、约10万农业从业人口生产了17.83亿美元农业产值,亩均农业产值297.2美元/亩,人均农业产值1.78万美元/人;如果纯以基布兹组织计算,则是以200万亩耕地、约2万农业从业人口生产了7.13亿美元,亩均农业产值356.5美元/亩),人均农业产值3.56万美元/人。

但是

200万“farmers”的正确翻译是农场主,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或农业从业人口。美国家庭农场平均耕地面积1200亩,农忙时即使大量使用农机也无法兼顾,而且,尤其是以水果、烟草、蔬菜为代表的各种经济作物的育苗、移栽、采收等环节要求精细管理,所以,除了农场主及其家人外,美国农场的运作常常也需要雇佣劳动力,即农场工人(farmworker),但在美国的人口统计中算为工人(worker)。因为他们大多是流动性很大的季节性雇工,且绝大部分是来自墨西哥以及中南美洲等地的移民、持H-2签证的外国工人、或非法移民,所以没有很确切的数据。但粗略估计加州就超过60万人(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33万人),而仅北卡罗来纳州烟草农场工人与雷诺公司谈判时提供的该州烟草农场工人就达3万,全美有210(劳工统计局数据)~500(研究人员抽样估计数据)万农场工人(farmworker)。以200万“farmers”+400万“farmworker”=600万农业从业人口计算,美国人均农业产值从9.24万美元/人下降到了3.08万美元/人。

美国不仅亩均农业产值远远不及其它国家,人均农业产值也不及荷兰、丹麦等国。美国农业并非高科技、高收益、高效率农业的典范。详见:

注:1、此处美元为国际元(InternationalDollars),是以1999年至2000年之美元为基准计算的虚拟美元。为便于比较,未作说明的产值均排除通胀和汇率因素以此为准。2、本段文字写于2015年,限于条件所引用数据略“古老”,本文中还有其它地方也使用了这些数据;现发现世界银行有最新的数据,因口径问题有差异,但大势大致相同,所以懒得再修改了。有兴趣:data.worldbank.org.cn/i


11、农田的光能利用率

农业,归根结底是对光能的利用。

从光照辐射强度看,中国境内年均辐射量多为1000~1400KW.h/m2,大于1600KW.h/m2的区域不多且集中于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一带,受限于热资源和水资源而难以被农业利用。1焦耳=1瓦×1秒=1瓦秒,1千瓦时=1千瓦×1小时=1000瓦×3600秒=3600000瓦秒=3600000 焦耳。

1000KW.h/m2=36亿焦耳/m2,即每年每亩约2.4万亿焦耳。

每1克生大米,所含热量为3300卡左右,1卡=4.184焦耳,即约1.4万焦耳。注:加水煮成米饭之后,每100克熟米饭的热量降低到120千卡左右。

也就是说,在最最理想的情况下,如果每一缕光的能量都被100%利用来生产大米,可以产出1.7亿克大米,即170吨。

但是

首先,不是每一缕光都能照到叶片上。在北方,冬季光能难以被农业利用;即使是四季常青的南方,作物前后茬间的空置期及播种期、封林前的幼苗期、收获期,光能也无法利用或利用效率很低;当然,如果充分利用农业科技在这方面大有潜力可挖,综合下来扣减一半吧?还有85吨。

其次,光合作用效率。高等植物对照到叶片上太阳光的光合作用利用效率不可能是百分之百。单张叶片在人为保障有利条件下,光合作用效率可达15%,一些C4草类植物可高达24%,但在自然条件下通常是以5%~10%或更低的效率工作。而在生态系统中的实际光合作用效率因还需叠加“CO2浓度不足”等各种不利因素要低得多。所以综合下来,几种典型生态系统的实际全年平均光能利用率为:森林1.2%,草原0.66%,冻原0.13%,荒漠0.06%,一般农田0.4~0.66%,如果农业限制因素较多较严重可能低至0.1%以下,而在农业水平较高地区可达到1%~2%,在人工精心管理下的农田生态系统有超过6%~8%的记录。这一项上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也有进展潜力,如:作物基因表型诱导调控表达技术(GPIT)据称可将不同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可分别较之前提高50%~400%以上。但估计在自然条件下,大规模农田生态系统光合作用效率不会超过10%(光能利用率约5%)。还有8.5吨。

最后,产出结构。俗话说,“斤粮斤秆”,根秸叶秕等要占总生物产出的一半,精加工后食用的粮粒(精米)有时只占总生物产出的40%,通过基因工程等手段应可提高到55%~60%。还有5吨。

这个5吨就是现在人类科技有望达到范围内的理论产量。

现实是:即使在南方双季或三季稻区,常年一亩地最多也就产1吨大米,仅理论产量的20%。以总生物产出计算的光能利用率约1%。


12、全国耕地面积

根据历年统计数据,1949年全国耕地面积为146,822万亩,1952年为161,578万亩,1957年为167,745万亩,达到峰值。在1958年以后,全国耕地面积逐年减少,1962年为154,355万亩,1979年为149,247万亩,1995年为142,461万亩。1995年比1957年净减25,284万亩。——然而1996年,在开始部分采用遥感测绘、计算机制图等方法、历时十三年完成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后却发现,一夜之间耕地增加了52,598万亩!我们的耕地不是比1957年少了15%,而是多了16%,达到195,059万亩。之后又是逐年减少,到2008年已减少到182,574万亩。——再一个“然而”,2007~2013年全面应用航空、航天遥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首次“全国一张图”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束后的统计结果,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全国耕地为203,077万亩。

如果单看上面的数据,给我们的感觉是中国耕地面积是一波三折,增减曲线复杂。

但是,真的如此?

事实上两次全国土地调查后“大幅新增”的耕地面积绝大部分是之前未进入统计的耕地因新的技术手段显露出来而被“发现”进入统计,并不是真正的新增加。综合两次全国土地调查的技术成果可以认定:1995年全国耕地真实面积不是14.25亿亩,应为22亿亩以上!中国耕地的增减情况只分三个时期:建国后到90年代初期是单调上升,主要原因是为解决粮食问题而大量垦荒;90年代末期到现在是单调下降,主要原因是工业和城市建设占用及退耕还林;两时期之间有短时间的平衡期。

而造成假象的原因除主观上的漏报、隐瞒耕地外,还有客观上的技术原因:建国时农村90%以上是文盲,偏远山区的情况更为严重,甚至有的公社1000多社员中一个识字的也没有,造成了当年的基层干部文化素质极低,他们也许能密切联系群众,能鼓动群众,但要组织管理却没个章法,只能“一窝蜂大呼隆”,这也是“大跃进”失败的原因之一。这一情况要到60年代后期,知青下乡和农村基础教育基本普及,大量高小生和初中生进入社队管理后,才逐步缓解。

所以,当年土改和公社确定面积划分耕地时,因为大部分基层干部连面积计算公式都不会,根本不可能用丈量、制图的方式来确定面积。再加上土地有肥瘠之分,因此沿用了一种巧妙简单实用的方法——以产定亩。即如果确定基准田、土亩产为2市石(市担)稻谷或包谷,就以此来用各地块产量来折算成耕地的上报面积:这块田常年产4市石(市担)稻谷,那么就是2亩田,那面坡常年产70市石(市担)包谷,那么就是35亩地。因为其巧妙简单实用,实际上自古以来,包括后来土地下户时确定承包面积,除坝区好地外,地形复杂的山区一直都是使用的这种方法。

这种情况实际也就是部分学者提到的“地亩换算”,“中等土地按一亩一分七厘到两亩甚至更大的比率折成纳税亩。贫瘠等级土地按两三亩的比率,或者提高到七八亩的比率折合”。(注:[美]珀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上海译文出版社版,第312页。)

与之类似的还有“以种定亩”,光绪《滁州志》卷2之2《食货志·土产》就提到滁州州城一带“田以种计,大率种一斗得田一亩”;而距离不远的来安县却是“每种一石,计田三亩零”,即约每种3.3斗计田1亩。以1斗=0.1石(担)≈10市斤,和现在每亩2市斤左右的用种量相比,“大率种一斗得田一亩”尚勉强可用耕作方式和种子不同解释,但每亩用种33市斤就肯定是瞒报耕地面积了。

因为是“以产定亩”,所以同样是农经报表上的一亩,各地的真实丈量面积却不一致,甚至同一公社的高山平坝真实面积相差可达好几倍,如我们县高山地区因生产水平差,耕地丈量面积可以是农经报表面积(计税面积)的3倍甚至5倍。这就为各社队报减(灾毁、建设占用)不报增,隐瞒耕地提供了可能。反正我这几十亩地究竟在哪,边界四至到哪就是我说了算,尤其山区湖滨荒地较多的地方,耕地变化情况在当年技术条件下根本无法核查。例如:王家沟和东山间以产定亩为80亩,实际丈量面积应为150亩;明年王家沟发洪水冲毁1亩,上报只剩78亩了;后年在东山脚开荒30亩,上报依然是78亩……最后农经报表面积(计税面积)由80亩减少到78亩,实际丈量面积却是由150亩增加到179亩。

所以1957年到1986年实际耕地丈量面积一直在增长,但农经报表面积(计税面积)和统计报表面积却一直在下降。

参考资料:

图文:中国1961-2009年统计耕地面积_世行数据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图文:中国1961-2009年统计耕地面积

事实上直到现在,因土地承包证是用农经报表面积(计税面积)的数据颁发的,所以这两套数据依然同时在使用,所以我们县的最新农经报表,上报的耕地面积(不是播种面积)数据是全县97933亩水田,161142亩旱地,合计26万亩,但国土局地籍年度变更调查上报的耕地总面积为56万亩。这两套数据可能要等新的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真正全部完成后才会统一。

所以

综合《国家数据》国家数据 和“一调”、“二调”和国土资源公报相关数据分析,建国后真实历年耕地面积应为:

1949年:16亿亩以上(当时统计数据为14亿亩多),此后以生态恶化和耕地质量下降为代价,大力垦荒,耕地逐年递增,至——

90年代:22亿亩以上(“一调”数据为近20亿亩),达到峰值。1949年至今历年因城市、道路、工厂等经济建设因素以及其它因素(如退耕还林、灾毁等)而占用的耕地累计在10亿亩以上;尤其是90年代之后,每年净减耕地0.1~0.2亿亩。除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报告中提到的因生态、污染等无法稳定利用的耕地外,现在纳入耕地统计的实际上还有大量虽然确实是土地承包证上的耕地,但已经抛荒或改为园地林地,只因是农户自行退耕不在国家退耕还林补贴名册上就计为了耕地。

现在:18~19亿亩(2013年12月30日发布的中国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是耕地面积:13538.5万公顷,折203077万亩,但后面有个尾巴:“目前我国适宜稳定利用的耕地也就是1.2亿多公顷,折合约18亿亩”;另一方面,近年农业上统计的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在24~25亿亩间,考虑到复种、间套作情况,耕地面积应为18~19亿亩)。

中国可用耕地,是否可以扩大??


13、以色列农业

现在有些人对以色列农业的看法有两个极端:

一个是无限拔高以色列农业,甚至误认为以色列能粮食自给,或希望完全照搬基布兹合作社模式,等等。

一个因以色列农业不是以粮食生产为主就认为不值得学习,甚至仅仅从政治因素出发就抵触学习,等等。

首先,以色列可以粮食自给是个误解。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data.worldbank.org.cn/i

2018年以色列谷物总产量为209321吨,单产也仅3035.40公斤/公顷;所以不可能如某些传闻所言:以比中国还少一半的人均耕地(0.04公顷/人)实现粮食自给。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以色列农业不值得我们学习。

请注意:

以色列极其恶劣的农业基础条件和极其发达的现代农业,其对比是世界各国中最强烈的。

以色列农业发展最大的限制因素就是水资源紧缺。以色列全境常年平均降雨量约300毫米,且空间和时间分布极不均衡。北部和西北部受地中海水汽影响降雨量可达年均800毫米左右,而南部由于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年平均降雨量甚至不足50毫米。另外,以色列的降雨季节性很强,主要集中在每年的11月份到次年的3月份,4月到11月几乎没有任何降水,全国境内除约旦河外几乎无常年溪流,是世界上气候干旱、淡水资源最缺乏的国家之一。以色列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仅为270立方(部分地区甚至不到50立方),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3%。再加上以色列常年高温,蒸发量十分旺盛,平均可达到2500毫米/年,即使对于其西北部和北部地区来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也很严重,更不必说中部高原和南部沙漠地带。

以色列全境常年平均降雨量和中国西北相当,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和中国华北相当;其中部高原和南部沙漠地带的农业基础条件远比中国华北和西北更恶劣。

注:从地理上看,中国最缺水的应该是西北地区,但华北平原是中国传统的人口和经济中心,水资源平均下来就成为了最短缺的地区;如新疆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4166.6立方,远高于河北山东的200立方上下。

在如此恶劣的农业基础条件下,以色列在单位面积耕地产值11042.33美元/公顷,达到美国9.8倍、法国4.3倍、日本74%、中国1.3倍、世界平均4.9倍的同时;单位农业人员产值107522.51美元/人,达到美国1.4倍、法国1.8倍、日本4.2倍、中国22.5倍、世界平均29.7倍。

以色列能实现如此高产值的直接原因是西红柿、甜椒、西瓜、向日葵、草莓等的各种经济作物占了很大比重,并且水果和蔬菜单产水平居世界前列;其养殖业也极为发达,每头奶牛年均产奶量可达1.2万升,实验室理想状况已达1.3万升,两项纪录都是世界第一。2018年农业总产值42亿美元,其中种植业约占60%,畜牧业约占40%;此外,食品、饮料和烟草类别制造业产值43亿美元。农业农村能够自济平衡和稳定发展;地处沙漠,各农业指标却能与荷兰、日本等国相提并论。

最大两个亮点:

一是实现了同时具有高水平耕地生产率和高水平劳动生产率,实现了在有限的土地上尽可能提高产量产值,以尽可能多、尽可能高质量地安置人口。

二是实现了农业农村经济的自济平衡和稳定发展,通过向上、下游延长农业产业链,“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民能更多地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而这正是《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所强调的“人多地少”的中国农业农村要实现乡村振兴所必经的途径。

注:本段文字使用世界银行数据,与之前引用数据因口径问题有差异,但大势大致相同,特此说明,有兴趣:data.worldbank.org.cn/i


以色列农业最值得学习的是什么?

滴灌、育种、温室、奶牛养殖技术等等,这些以色列先进技术都只是“果”,我认为最值得学习的是这些技术的“因”:

首先

当今世界的农业发展,无一不依赖于政府补贴和扶持,但怎么补贴和扶持是个关键。不同于欧美,以色列在农业保险补贴(作物风险保险基金)之外很少直接补贴农产品和农户,而以科研扶持为主。

以色列政府每年农业科研经费上亿美元,占农业产值的3%,全国有3500多个高科技农业公司和7个农业研究院所。希伯来大学(雷霍沃特校区)、巴伊兰大学、特拉维夫大学、魏茨曼科学研究学院、本·古里安大学(内盖夫校区)也都有许多下属的与农业研究有关的学院或系。它们的主力是承担3/4农业科研的以色列农业部下属农技、水土、种植、动物、园艺、农作物、储存等研究所,形成了有科研人员、技术员和农民密切合作的体系,使科研成果迅速推广普及。

同时,以色列政府补贴和扶持基本所有的合作社(基布兹和莫沙夫)都建立了农技中心,非常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全国形成了一个不同层次、不同门类、专业和技能较为齐全的职业培训和农技推广网络,每个农业科研人员都是某一方面的专家。农民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占47%,其他至少是高中文化程度,能较快掌握农业新技术。

相比较而言,我国的农业补贴虽不算太低,但农科研发和教育投入严重不足。2009年(国家数据 我所找到的最新数据),中国农、林、牧、渔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13.45亿元,仅占当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9311.32亿元)的0.02%,远低于以色列3%的比例,和中国庞大的农业农村规模极不相称。

其次——

就以滴灌技术的发明者,全球最大的滴灌设备生产厂家——耐特菲姆为例。

Hatzerim基布兹位于以色列内盖夫沙漠,这里常年平均降雨量仅50毫米,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约50立方。

1962年,西姆切.布拉斯(Simcha Blass)偶然发现水管漏水处的庄稼长得格外好,意识到水在同一点上渗入土壤是减少蒸发、高效灌溉及控制水、肥、农药最有效的办法。于是设计出一种用于滴灌的软管,并应用到生产实践;

1965年,耐特菲姆成立于Hatzerim基布兹,并立即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1966年,耐特菲姆研发出世界上第一个内置滴头,并且首次卖出自己的产品,以色列政府开始大力推广滴灌系统;

1970年,解决了一体化滴线的滴头堵塞问题;

1978年,研发出世界上第一个压力补偿滴头;

1982年,为重复利用滴头,研发出RAM多季节滴头;

1994年,进入园林绿化市场;

1996年,研发出在线压力补偿滴头;

1997年,正式把温室作为一项单独的业务开发;

2004年,推出IrriWise无线监控系统;

2005年,研发出地下滴灌滴头;

2007年,研发出世界上第一个可调节低流量滴头;

2008年,使用耐特菲姆灌溉设备的面积达到90亿公顷……

2012年,研发出智能监控系统DDS

如今,耐特菲姆已成为精准灌溉领域的领导者、全球最大的灌溉设备企业,占全球总销售量的30%以上,年收入2.3亿多美元,80%来自出口;在全球拥有29家子公司,17家工厂,生产了1500亿多支滴头,灌溉和温室业务遍及全球110个国家;为中国30多个省份的客户完成现代化灌溉和温室项目超过500个……

这个持之以恒地围绕解决农业生产技术瓶颈和实际问题全力研发,依靠科技力量一步步发展成为全球第一的跨国灌溉设备企业,其本质属性相当于我国曾经的社队企业。

以色列基布兹所属的数千公司中并不乏此类跳出“农业”又紧密联系“农业”的高科技企业,如:谢里亚基布兹的Bio-Bee公司专门繁育有益的昆虫和螨虫,用于生物防治,繁育大黄蜂用于温室和开放田地的自然授粉,其产品远销欧洲乃至美国加利福尼亚。

以色列基布兹的工业产值(如:食品、饮料和烟草类别制造业产值,灌溉设备、农业机械等)已远远超过其农业产值,除工业外还有商业、休闲旅游业,有些基布兹的农业产值甚至只占到总产值的4%。

即使只谈农业生产,基布兹也有巨大的优势。在高度智能化农机出现以前,面对农业生产中大量、短期、无法用农机完成的劳动需求,在美国农场只能使用季节性的廉价农场工人流动作业之时,在小户经营只能闲时闲死、忙时忙死之时,基布兹这种能够强力协调整合农民农业生产的农民合作社却可以通过统筹安排各种农作物的播、收期,合理协调农场工人在农田和工厂的劳动,避免闲时闲死忙时忙死,充分地投入耕地、劳动和技术提高耕地生产率;由单纯出售粮食、蔬果改变为出售精米、方便面、饮料、精加工品等等,甚至因地制宜地研发生产农资,向上、下游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产品价值和利润并使其留在农村农民手中;通过“农、工、贸一体化”、“就地工业化”实现“城乡一体化”。

即使只谈粮食生产,学习基布兹模式仍有巨大的优势。以“农业综合防治方案”取代“简单粗暴的化学手段”,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同时减少病虫害;粮食作物要规范、规模化地采用“玉/薯/豆/麦/菜"等作物的轮、间、套作,以增加单位面积资金、技术和劳动的投入,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量、品质;要通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价值和利润并使其留在农业农村农民手中,就只有在兼具规模化和集约化优势、能够强力协调整合农民农业生产的农民合作社才可能实现。

(1)基布兹是特定历史、地理、社会情况下的产物,其模式可以学习但不能照搬。

(2)基布兹也在改革。大部分基布兹为适应新形势,已经逐步废止“所有物全体所有制”、“不雇佣基布兹成员以外员工”等这些即使在人民公社看来也是“极左”的东西,形成了新的经营管理模式。

(3)以色列、荷兰、丹麦等国的农民合作社最值得学习的是:他们基本都有自己的农技中心来实践“科研与一线生产紧密结合”,而家庭农场不可能有自己的研究中心。

……从属于农业生产组织自身的农技中心,可以与一线生产无缝衔接,研究推广服务人员工作的核心部分是在农场、田间、果园完成,……他们因应以色列恶劣气候的科研方向和应用,如良种培育、生物防治、水肥药一体化滴灌、保护地栽培技术(精准控制湿度减少病害等),等等,证明了:他们立足于农业长远发展和综合效益而非公司短期利润的科研方向明显优于被孟山都、先锋等垄断巨头主导的美国农业。……

(4)对中国而言,基布兹模式最重要的是:一是提供了如何依靠“科研与一线生产紧密结合”,克服恶劣自然条件实现农业发展的参考;二是提供了如何实现同时具有高水平耕地生产率和高水平劳动生产率的参考;三是提供了如何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农业人口就地工业化的参考。

这些才是以色列农业最值得学习的地方。

=========================

以后想到再写。

=========================


有些文字,不想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强调,专门写在这里。希望 @丁丁历险记 不要又双叒叕断章取义,曲解、篡改和编造我的观点。

回复《为何印度耕地面积世界第一而粮食年产不足中国一半?》下 @丁丁历险记 的回答:

A、首先,“雨季对水稻产量有明显的影响”等等“故意阉割资料”的无端指责,请你联系上下文及与 @夏风 @季辽 的对话来阅读,再次请你不要断章取义瞎扯一气。

B、@丁丁历险记 明面上的观点:“这不是很明显当生活习惯和环境会当地居民的发展方向的影响吗?”,翻译一下:“当地生活习惯和环境会影响当地居民的(农业)发展方向”。

这个观点没错。

而我的观点:“印度和中国农业水平的差距,就是两国工业化水平和水利建设的差距”,是分析印度农业低于中国的原因,@丁丁历险记 明面上的观点是解释印度农业现状的原因,两者毫无冲突。

但是@丁丁历险记 却在专程“@”,一而再、再而三、甚至断章取义来无端指责,是因为逻辑混乱?

C、“温度和农作物产量关系”在前面讲得很清楚了,再补充一下:@丁丁历险记 的资料显示在水稻盛花期28度结实率就会降低,而灌浆期32度才会导致千粒重受影响,这也证明了我所说的同作物同品种授粉期对温度最敏感,远超过灌浆期(膨大期);所以如果在同一时间,授粉没问题,果实成长也不会有问题。

茄子同木薯、水稻(部分品种)一样,原产于热带。作为茄子的原产地,印度在育种的基因资源上有极大的优势。为什么中国能找到“野败”?因为中国也是水稻原产地之一,野生稻和农家品种中基因类型极为丰富多样。所以最辣最长、早熟晚熟、抗寒耐热的辣椒基因资源,最高最矮、抗病抗逆的玉米基因资源大都来自美洲;所以茄子最耐热和最抗病、最高产……等等所有你能想到的品质,最有希望找到基因资源的地方正是印度。再加上作物在原产地适应性更好,只要农科水平和需求相当,原产地有什么理由比不上引种地的产量品质?

但是,已被印度人驯化了数千年的茄子,在原产地的非极端天气却“小到手指头大”,而且你也谈到天气凉快就有了大茄子,以这个时间差来看,作物对温度最敏感的授粉都安然无恙(你贴那堆高温成灾资料的同时,最好查询下同作物同品种的授粉安全温度是多少),你却把原因仅仅归于“天气热”肯定是有问题的。可以断言,在有了农科院校的现代,如果在原产地保障水源、非极端气候(如持续10天以上高于常年5~10度的高温)的情况下不能适应高温和强光照,却不能正常生产,那么一定有印度育种专家或农技推广者的责任!一定有管理和品种选育的问题!

但我更想吐槽的是,@丁丁历险记 自己以“茄子小到手指头大”来论证“温度高、害虫多”是“限制(印度)农业发展的因素”,后来却因我在同样以“茄子小到手指头大”来论证“印度农业水平差”就死活不承认小茄子差了!但问题是:如果小茄子属于“正常生产”,那么@丁丁历险记 之前的论证就有问题,需要其予以澄清、更正、调整。论证的基础都不存在了还谈什么论证?如果小茄子确实差,说明“小的茄子就是落后的品种”,那么其这几天的言论全是废话。

@丁丁历险记 确实逻辑混乱。

D、印度本国专家在《印度农业地理》所提出的印度农业区划,如此基础的东西连@丁丁历险记 这样的外行也能有异议,由此可见,印度农业的失败和农业发展前景的暗淡,印度农科工作者绝不无辜,绝对责任重大……

E、你用了极大的篇幅,以电影、照片、资料等一再描述了印度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季节性高温、干旱、土壤等。但是,为什么按你的资料土壤更差(基本都是沙地),降水更少(560和510mm),寒流影响更大(1984年底气温降到1度),季节性高温严重的旁遮普邦和哈里亚纳邦却是全印农业水平最高?

你后来在《有哪些农业上的事实,没有一定农学知识的人不会相信?》下的回答是:“土地人口承载力”

?!?这是什么逻辑推理?!?还完全合理自洽?!?

(因为)比哈尔邦人口密度更高,所以单位面积的总产量更高?!?

而且……问题是粮食单产和单位面积农业产值,实际上是旁遮普邦远高于比哈尔邦!

@丁丁历险记 确实逻辑混乱。根本没解释清楚、甚至没搞清楚该怎么解释这个问题。

事实上@夏风 提供的《印度的绿色革命及其带给我们的启示》中就已经有了答案:“绿色革命期间,旁遮普和哈里亚那等邦成效最为显著,而比哈尔和奥里萨等邦收效十分有限。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和组织协调职能发挥不一致,进而导致了农民对新技术及其作用的认识上的差距。”因为与你观点不符,你就视而不见。

F、“其中大部分数据表明印度和东南亚、南亚国家相比都是很正常的,大多数比中国落后,也有一些比中国好,而不是某些人想的那样全面落后”

正如谁也无法否认中国科技水平目前仍全面落后于美国,印度农业个别数据好、个别品种能“高价”出口不能掩盖总体上的全面落后。中国农业人口和耕地是印度的2/3,粮食总产是印度约2.3倍,农业总产值是印度近3倍,中印产值差距比产量差距更大足以证明印度农业目前仍全面落后,足以否定印度农业“产值并不比国内的亩产低”。

G、然后,文章通篇就是继续描述因为印度的气候历史等原因“印度从来不是一个纯粹的农业国家,这是一个留有很浓厚游牧民族特色的民族”及牛崇拜,等等。这些我都认可,但在此之外不正证明了印度农业技术推广差、良种选育水平差、农田水利差、农村教育水平差、农村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存在问题吗?不正证明了我观点“印度农业差是因为工业化差”吗?但接下来就有点莫名其妙了,答主全然不顾我一再强调的“工业化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一直在力图证明印度农业的现状就是最适宜于印度的,“印度牛既是神也是财富,而这些牛分布在全国,既有放牧式的,更多是家庭散养。了解印度就必须了解牛在印度人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样要了解印度农业就必须了解牛对印度农业的影响”……,等等。好吧……印度是否要工业化,要怎么发展关我/0事,你怎么说都行,但你有意断章取义、曲解、篡改和编造我的观点来无端指责是什么意思?

H、到这后面我才发现,他没阐明的真实观点是“当地生活习惯和环境决定当地居民的(农业)发展水平”

注意,影响改成了决定,发展方向改成了发展水平。

所以@丁丁历险记 要一再强调:“神牛”、“素食”等等陋习和“印度特殊情况”;“总有人认为印度的饥荒是粮食产量不够造成的,就应该多种粮食解决饥荒。我觉得很奇怪,那些认为印度应该多种粮食的人,为何不建议印度人把树上的猴子,天上的乌鸦,水里的鱼吃了呢?”,“半游牧国家的农业是土地一半做农业生产,一半做放牧用,比如种植牧草这些农作物”……等等。好吧,姑且就认定这都是永恒合理的,但是,即使是“种植牧草”也可以培育、更换高产优质牧草吧?也可以培育、更换优良畜种吧?进一步积累技术、资金后还可以向乳畜业方向发展吧?@丁丁历险记 却又在强调:“你说更换优良畜种,那你知道印度原来的牛是什么品种吗?知道为什么印度人要养这种牛吗?神牛你听说过吗?想更换神牛,这个想法你确定经过思考了?”“还农业发展策略,印度的农业发展策略首先就是要保障牛吃的,其次才是人吃的,你连这都理解不了就不要在这里讨论了。还两季水稻,地里全种水稻了牛吃什么?吃大米还是稻草?”“当你问一个印度人他是以什么骄傲的时候,他不会说他种了很多粮食,而是说养了很多牛”……等等。

一下就把路全都堵死了,这还是“当地生活习惯和环境会影响当地居民的(农业)发展方向”???印度神牛不能杀、不能吃、不能更换优良草种和优良畜种、还必须留出耕地放牧神牛……这不正是认定了印度的“半游牧”属性是合理和永恒的?!?不正是“当地生活习惯和环境决定当地居民的(农业)发展水平”?!?

但是,美国、以色列、荷兰、丹麦、日本、加拿大诸国,农业发展制约因素迥然不同,以色列等国的农业环境甚至可称“恶劣”,因而各国解决措施各异。生活习惯和农业环境确实影响了他们的农业发展策略和方向:或规模化、或集约化,或花果、或乳畜、或粮食,或油籽和其它;但这并不妨碍诸国在农业科技和工业化的支持下达到了非常高的农业发展水平。

另一方面,如果宗教、社会陋习成为了发展(包括农业发展)的阻碍,就理应、必须在“工业化”进程中被革除;而不是以生活习惯和环境为理由,放任农业发展停滞、并视为理所当然!

这就好比西方某些人以保护“西藏文化”为理由,反对在西藏建设公路、铁路、工厂等,视西藏乘牦牛烧牛粪全心奉佛为理所当然。

所以,我要一再强调“工业化至少应包括化工业发展、含良种推广在内的农科研发推广、农机农膜普及、农民识字率等等,尤其是对旧的农业农村体系(如宗族制度、种姓制度、地主制度等)的摧毁和破坏也必须列入其中……”。

所以,我认为:

生活习惯和环境不应、不能决定当地居民的(农业)发展水平;如果其确实成为了其农业发展的阻碍因素之一,根本原因仍然是农业科技和工业化水平太差。工业化是解决印度农业问题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

农业时代,气候和土壤决定了当地农业生产水平的上限;工业时代,农业科技水平决定了当地农业生产水平的上限。印度不可能永远停留在@丁丁历险记 所描述的半游牧半农业时代,也不可能撤废所有农科院校,把现状视为永恒合理。别忘了印度也曾搞过绿色革命。

这才是观点冲突和被@丁丁历险记 一再指责的根源。

………………………………………………………………

回复《有哪些农业上的事实,没有一定农学知识的人不会相信?》下@丁丁历险记 的回答:

A、你截图的这两段话(即下面“先不吐槽……、你又说……”那两段)明显是针对你的话而说的两件事。第一段是反驳你以“菠萝全部冻死”来划分农业区划。第二段是反驳你“其实从河南信阳到广西桂林都是同一个类型气候,桂林和南宁又是两个不同类型气候”;因为在《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中信阳、桂林和南宁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而《中国农业气候区划图》中河南信阳属于I4区,广西桂林属于I6区,并非“同一个类型气候”。你却偏偏要把“农业区划”和“气候类型”混为一谈,把两件事扯在一起,把《中国综合农业区划图》当成《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和《中国农业气候区划图》来证明你的观点,并断章取义来无端指责我,有水平!

B、我引用《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是反驳你“中国土地效率最高的地方在北方而不是南方”,所以论证的核心在于“耕地周年生产能(潜)力”北方和南方谁更高。你却引用“一个服务农业生产为目的”、核心是“土壤质量”的《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公报》当然文不对题。另一方面,“耕地周年生产能(潜)力”难道不是资源?所以国土资源部“以资源管理为目的”牵头编制很正常。

另:你别以为《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是国土资源部出钱牵头就与农业无关,实际上这工作除测绘上图以外的技术工作都是以农业人员(如中农大张青璞等)为主;我也曾以农业人员身份深度参加我县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工作。

C、最搞笑的是这个“我找了一下,真没有直接反映这个耕地输出能力的数据指标”!

《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的基本方法是“按照全国统一的标准耕作制度,在测算作物光温(气候)生产潜力,形成覆盖全国、连续的‘土地质量背景曲面’的基础上,分区域选取土壤、地形、土地利用等因素,通过测算土地自然质量分、土地利用系数和土地经济系数,进行土地自然质量、土地利用状况和投入产出水平的逐级订正,按照乘积法计算全国可比的分等指数,以此划分耕地质量等别。”

这不是“直接反映这个耕地输出能力的数据指标”是什么?

“土地经济系数”和“投入产出水平”是什么意思?

实际上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工作对耕地的分级有三个层次:自然等、利用等、经济等。其中的“自然等”是评价以土壤气候为核心的“土地自然质量”,即“耕地周年生产潜力”;根据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订正后就是“利用等”;最终“根据土地投入产出水平进行修正,评定土地经济等”。而“经济等”正是包括了“人力、物力、物资(农药化肥等)的输入”等经济收支在内的“耕地周年生产能力”,也就是直接反映耕地效益的数据指标。这三个层次的等级评定在全国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的,即:生产潜力、能力总体从东南向西北降低。

所以,因单季作物生长期较长,北方耕地单季生产能力(即播种面积单产、国家数据 就是这个数据)有可能高于南方,但年度生产能力(耕地面积年度单产)和经济效益肯定低于南方。

所以《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足以否定“中国土地效率最高的地方在北方而不是南方”。

明明有现成的成果可用,就因为这个成果不符合你心意,就万般否定,百种臆测还没个结论,还要求我另外去“证明广西的土地效率高过辽宁”……呵呵……

D、比哈尔邦和旁遮普邦的“土地人口承载力”等问题前面已经谈了,“积温,光照,水资源这些数据应该如何看待?”“到底印度和中国哪个农业环境更好?”,还有“世界上那些光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绝大部分都是不适合大规模农业生产的,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地区,阿拉伯半岛,非洲西南,澳大利亚西北,北美墨西哥新墨西哥这些地方,全都是牧业发达人口稀少的地方,很明显你没有了解光资源到底和什么相关。整个非洲有着比印度更丰富的光热资源,水资源,面积是印度的三倍,人口却不如印度多,我实在是不知道你拿什么来论证光热资源丰富就适合农业这个论点”……等等……

在我文章中已经谈得很清楚,不想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强调。只再提醒一下:综合自然因素是耕地农业生产能力的基础(本文第3、4、5……等节)。不要低估农业的可塑性,和对非极端的长期气候环境的适应性;不要低估现代农业科技及工业化的作用(本文第7、8……等节)。

………………………………………………………………

其它:

A、@丁丁历险记问:“所有的品种改良都应该建立在一定的生物学基础上,就像玉米的产量天然要比小麦高。如果品种改良是万能的,那怎么没有人把耐高温,耐干旱,耐病虫害,产量高,品质好所有这些优点集中到一个水稻品种上呢?就算是中国也没有这种品种吧?如果单靠工业技术就能够改变所有农业状态,新疆的沙漠,西藏的高原都能成为农业基地了。”

答:a、“就算是中国也没有这种品种吧?”的答案是:“有”。与解放初的地方良种相比,我国现在的主推品种已经集中了“耐高温,耐干旱,耐病虫害,产量高,品质好所有这些优点”。而印度仍旧在大量使用几十年前的老品种,这就是中国农业水平高于印度的体现和原因之一。

b、印度的农业生产条件远优于“新疆的沙漠,西藏的高原”;且作为原产地,作物适应更好,基因资源丰富,品种改良难度远远低于“新疆的沙漠,西藏的高原”;新疆的沙漠,西藏的高原不能成为农业基地无法证明印度不能成为农业基地,你论证方式不当。

c、对目前的农业科技水平而言,“新疆的沙漠,西藏的高原”农业的主要改造难度已经不在于农业科技和工业技术,而在于从业人员(技术和管理水平)和投资成本(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运输、生产、管理成本等)。如果这两个问题能解决,针对两地的农业制约因素分别为热资源和水资源,西藏采用纹络型温室+植物根系加热膜+光伏技术,新疆采用全智能控制的肥水合一膜下滴灌系统,发挥其光资源充足的优势,完全可能成为农业基地。

B、@丁丁历险记问:“广东海南这些地方每年单位面积消耗的农药化肥远比东北这些地方,请问中国那么大的农业基因库,为何不能培育出在广东抗病虫的农作物?请用你的逻辑来解释。”

答:“广东海南这些地方每年单位面积消耗的农药化肥远比东北这些地方(高?)”是与其以高温、长生育期为基础的(相对)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生产模式相适应的。

与此类似的你还可以质疑一下“中国那么大的农业基因库,为何不能培育出”在温室中抗病虫的蔬菜?让温室的单位面积消耗农药化肥量不高于本地大田?

C、最后,我发现我最大的错误是以为@丁丁历险记 是来讨论问题的……

我为“讨论问题,清理思路”而写的东西一字一词也不能修改,必须金口玉言、出口成宪!再加上之前要求我为印度制订耕作制度改革方案,培育适应印度气候的优质高产抗逆新品种……呵呵……我只是中国某县的普通农技人员,不是印度某农科院院长或某农业大学校长!难道我必须一个人打败国足才有资格说中国足球差?!

请你明白一个概念:“讨论问题,清理思路”不是泼妇吵架,也不是法庭辩论。只要核心思想没问题,逻辑自洽严密,论点论证论据前后一致,文章有辞不达意,组织混乱的地方进行调整修改是很正常的;如果其中逻辑论证存在问题,自己发现或别人指出后,还应及时予以澄清、更正、调整,甚至承认错误、推倒重来,而不是死犟不认错,甚至胡搅蛮緾……这才是“讨论问题,清理思路”的正确做法和态度。

好吧,话又说回来,印度我并不了解,很多探讨的基础信息正是来自@丁丁历险记 的文章,如“茄子小到手指头大”等,其它数据都有官方来源。我仅仅是作为一名农业工作者从农业常识和农业发展的角度来探讨问题,正如我对美国、以色列农业的探讨一样。而作为一个中国人,印度农业的发展前景和途径不在我关心之列,更不想抹黑或粉饰印度。如果我对印度现状的认识有偏差我愿意更正我的观点,无论这种偏差是因为@丁丁历险记的描述有误或我的理解有误。

既然你不是来讨论问题的,我也确不能理解也没兴趣理解“印度这种对牛的崇拜从哪里来”,“素食”等各种陋习是否永恒合理、永不可易?等等……所以,听到你说“当你问一个印度人他是以什么骄傲的时候,他不会说他种了很多粮食,而是说养了很多牛”之后,我是真心希望印度人这样一直骄傲下去,真心希望“牛崇拜”不能变革的说法是真的,真心希望你所说的一切成为所有印度人永远的共识,真心希望印度永远停留在@丁丁历险记 所描述的半游牧半农业时代。

再见,真心希望你是正确的。



春过雪消:工业化之前的全国平均粮食亩产最高能有多少?

春过雪消:地主阶级是怎样阻碍生产力发展的?

春过雪消:如何评价人民公社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

春过雪消:小农经济(包产到户)是否已到最后的末路?

春过雪消:我国农业改革的逻辑以及进一步改革的思路?

春过雪消:农村的乡村振兴的根本怎么建设,农村的根本出路到底是什么?

春过雪消:194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水平和规模在世界上能排到什么等级?

春过雪消:如何评价建国后、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工业体系?(近现代史之核心:国家工业化——不能理解工业化的重要和困难的人,没有资格评论中国近现代史)

春过雪消:就中国而言,近代到今最伟大的人是谁?

春过雪消:为何印度耕地面积世界第一而粮食年产不足中国一半?

春过雪消:为什么那么多中国人讨厌日本?单纯因为历史?

春过雪消:为什么一些人觉得美国是中国的敌人而不是朋友?

春过雪消:如果你可以改变你的国家一个政策或者法律,你会改变什么?

春过雪消:有哪些农业上的事实,没有一定农学知识的人不会相信?

春过雪消:中国整体的潜力有多大,尽头在哪里?


user avatar   zhang-xiao-hai-30-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我们吃的大多黄瓜西瓜就是长在南瓜根上的,也就是用不同类型南瓜嫁接的。


user avatar   sywx 网友的相关建议: 
      

非洲猪瘟(双链DNA病毒);古典猪瘟(RNA病毒)

非洲猪瘟高致死(高毒力毒株的发病致死率达100%); 古典猪瘟高致死(温和型致死率相对低,急性慢性较高)

非洲猪瘟暂无疫苗;古典猪瘟有疫苗

非洲猪瘟区域内全部扑杀(个别地区为省事挖深坑赶猪下去浇汽油活活烧死,场面极惨);古典猪瘟有疫苗,区域内扑杀病猪,其他补种疫苗。


user avatar   mao-san-niang-z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毛豆是没有长熟的大豆。。。


user avatar   daruq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维生素生产国,占全球产量的70%左右。

维生素的将近70%被用于饲料,做保健品药品给人吃的反而是少数。

很多农民只知道给自己养的牲口、鸡鸭和鱼补充维生素,却不知道给自己小孩补充维生素……


user avatar   feng-bo-83-4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国民党不是没打过胜仗。

傅作义的部队,尤其是第35军,在平津战役之前纵横华北,从来没吃过亏。结果在平津战役中被杨罗耿兵团在新保安一举歼灭。

邱清泉兵团,在淮海战役之前也是指哪儿打哪儿,算得上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结果在淮海战役被全歼。

胡琏指挥的第十一军也是当年的王牌,每次与解放军作战基本都能取得胜利。结果交到黄维手上,在双堆集被歼灭。

陈明仁在血战四平的战斗中让林彪损兵折将。战斗结束后,东北局面刚刚好转陈诚就来摘桃子,用“浪费粮食”的罪名撤了刚刚打完胜仗的陈明仁。后来东北国军被全歼,不能说与此事没有一点关系。

孙立人指挥新一军的时候在东北也曾经打得林彪溃不成军,后来孙立人遭蒋介石猜忌被撤换。不久之后,新一军也就灰飞烟灭了。

所以说,国民党的军队不是没有能力击败解放军,之所以输了,可以说是非战之罪。军事以外的原因才是关键。

另一个明证就是,解放军中最精锐最能打的战士除了极少数经过长征的老战士之外,大多数是解放战士。所谓的解放战士就是被俘以后自愿参加解放军的原国民党军士兵。这些人在国民党手下的时侯战斗力并不突出,可是加入解放军以后就战力倍增。这一点非常说明问题。

当然,军事上的问题也不是没有。一个细节很能说明问题:

淮海战役时,刘伯承一眼看出宿县是一个要害,决定发动进攻抢占宿县(这个行动彻底改变了淮海战役的形式,是一个极其重大的决策)。在发动进攻的同时,刘邓致电中央军委进行请示。毛的复电是:以后碰到这种情况由你们自己决策,不要请示!

同样是在淮海战役,杜聿明临危受命,把几十万大军带出包围圈。出发之前详细向蒋介石解释了自己的行动计划,并再三和蒋介石确认,得到了蒋的首肯。蒋授权他“放手去干”。结果杜放手没两天,正领着几十万大军撒丫子跑路呢,蒋反悔了,派飞机空投手令给杜聿明,让他回过头去救黄维。看到手令,杜聿明长叹一声:“完了!”


user avatar   yi-cheng-sky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国民党不是没打过胜仗。

傅作义的部队,尤其是第35军,在平津战役之前纵横华北,从来没吃过亏。结果在平津战役中被杨罗耿兵团在新保安一举歼灭。

邱清泉兵团,在淮海战役之前也是指哪儿打哪儿,算得上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结果在淮海战役被全歼。

胡琏指挥的第十一军也是当年的王牌,每次与解放军作战基本都能取得胜利。结果交到黄维手上,在双堆集被歼灭。

陈明仁在血战四平的战斗中让林彪损兵折将。战斗结束后,东北局面刚刚好转陈诚就来摘桃子,用“浪费粮食”的罪名撤了刚刚打完胜仗的陈明仁。后来东北国军被全歼,不能说与此事没有一点关系。

孙立人指挥新一军的时候在东北也曾经打得林彪溃不成军,后来孙立人遭蒋介石猜忌被撤换。不久之后,新一军也就灰飞烟灭了。

所以说,国民党的军队不是没有能力击败解放军,之所以输了,可以说是非战之罪。军事以外的原因才是关键。

另一个明证就是,解放军中最精锐最能打的战士除了极少数经过长征的老战士之外,大多数是解放战士。所谓的解放战士就是被俘以后自愿参加解放军的原国民党军士兵。这些人在国民党手下的时侯战斗力并不突出,可是加入解放军以后就战力倍增。这一点非常说明问题。

当然,军事上的问题也不是没有。一个细节很能说明问题:

淮海战役时,刘伯承一眼看出宿县是一个要害,决定发动进攻抢占宿县(这个行动彻底改变了淮海战役的形式,是一个极其重大的决策)。在发动进攻的同时,刘邓致电中央军委进行请示。毛的复电是:以后碰到这种情况由你们自己决策,不要请示!

同样是在淮海战役,杜聿明临危受命,把几十万大军带出包围圈。出发之前详细向蒋介石解释了自己的行动计划,并再三和蒋介石确认,得到了蒋的首肯。蒋授权他“放手去干”。结果杜放手没两天,正领着几十万大军撒丫子跑路呢,蒋反悔了,派飞机空投手令给杜聿明,让他回过头去救黄维。看到手令,杜聿明长叹一声:“完了!”




     

相关话题

  如果在守门员的手套里加一个气泵机关,在扑球的瞬间把球吹歪会怎么样? 
  人类的科研方向是正确的吗?怎么证明? 
  你知道的最可笑的冷知识是什么? 
  聪明人是否更容易受精神问题困扰? 
  为何古代经常闹饥荒?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正式投产通气,有什么战略意义? 
  中国南方丘陵地区农业为何不能借鉴日本农业从而转向小型高度机械化? 
  江河源头为什么会一直出水? 
  男子分解野生中华鲟,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涉事男子将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影视剧里都有哪些知识错误? 

前一个讨论
长相贵气是怎么样?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庆余年》里的范闲背诵古诗词?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