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的上市,和2016年快手走红,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换句话说,可以理解为长期以来被主流互联网(媒体及受众)所忽略的城市低收入及乡镇农村消费者的消费及娱乐需求是非常巨大的,而这种需求反应的,可能是另一种真实的中国,一种被我们视而不见或者说确实看不见的真实世界。
2017年美国大选的时候,知乎上热乎朝天的在讨论特朗普和希拉里,各种分析都指出了美国因为贫富差距的逐渐拉大,社会被撕裂成价值观对立的两种人群,最终被主流舆论所忽视的中部铁锈带选民推动了特朗普问鼎总统宝座。
回到拼多多这个话题,大家以为中国社会不存在这种撕裂么?
当我们谈论中国的时候,谈论的究竟是哪一个中国?
是你看到的那个中国?
是我看到的那个中国?
是我们在抖音上看到的那个中国?
是我们在快手上看到的那个中国?
是我们在微博上看到的那个中国?
是我们在知乎上看到的那个中国?
到底是你和我以为的中国?
还是那个真实的中国?
一直关注我的朋友,应该知道我喜欢用数据说话。
我大学是传播学背景专业,我知道媒体是什么东西,我知道文字游戏是什么东西,我知道“屡战屡败”和“屡败屡战”是在玩弄什么,所以我喜欢数字,至少数字不会骗你,只要你选择的数据的角度是客观全面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我摘录出以下内容:
1、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5974元;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2408元;
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322元;
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3834元;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445元;
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1969元;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955元;
4、按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
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958元;
中等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3843元;
中等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2495元;
中等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34547元;
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64934元;
PS: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是指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收入水平从高到低顺序排列,平均分为五个等份,处于最高20%的收入群体为高收入组,依此类推依次为中等偏上收入组、中等收入组、中等偏下收入组、低收入组。
数字太抽象,我给大家翻译成人话:
现在屏幕前的你,不论是在电脑前刷知乎还是在手机屏幕前刷知乎,大概率你会在一二线甚至三四线城市找一份工作,已觉得你需要多少钱才能养活自己?
以我家所在的二线城市为例,早上吃早饭一碗粉8块钱不过分吧,中午来个12块的盖浇饭应该的吧,晚饭少一点10块钱解决,一天伙食费30元,一个月伙食费900元;和别人合租一个月1000元,物业费水电费120元;每天上下班一趟公交车往返4元一个月100元,电话费50元;偶尔吃个水果,买个牙膏牙刷香皂洗发水,一个月多算200元。
这样下来一个月的生活成本2370元,这样一个收入你已经跑赢了全国一半的人口了。
但是2370元,你觉得这个钱多么?你的手机,电脑呢?你的游戏机呢?淘宝上心水的衣服鞋子呢?你的YSL和Miss Dior呢?
2370元,对你我来说,真的不多,甚至很少;但是对很多人来说,已经是很多的钱了。
当我们看待拼多多的时候,我希望大家能记住两点:
1)拼多多解决的是有和没有的问题,暂时还没有办法解决坏的和好的的问题。拼多多之前,那些东西就在那里卖给那些低收入的消费者,拼多多之后,那些消费者需要解决的还是有和没有的问题;
2)对于假冒伪劣及山寨产品,当拼多多这一个渠道一家独大的时候,反而更加容易进行管控,各个厂商只要集中投诉拼多多就好了;而在拼多多之前,各种渠道通过各种形式销售给那些消费者,对于厂家来说反而是不好维权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拼多多降低了厂商的维权的难度。
我刚才上了拼多多,专门跑到新闻吐槽的电视栏目,好像那些山寨的电视品牌少了很多么。
当你吐槽一个东西的时候,请去想一想他所服务的消费者究竟是什么样的,他们的需求到底是什么,他们所面对的问题是什么。
从这个角度,我认为拼多多会持续发展,为14亿人口中月均收入低于2162块的那7亿人提供更多的服务,假货多问题,淘宝出现过,淘宝解决了,随着社会大众对于拼多多假货问题的重视,这一问题会逐步得到改善和解决。
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屏幕前拿着手机刷知乎的你,只要大学毕业在一二线城市找一份工作,哪怕生活很拮据,但是你一个月3000+的收入已经超过了50%的中国人。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青蛇先生说】,你的关注是我写字的最大动力。
都想太多了,那是你们都没去农村呆过。说句不好听的,如果不是拼多多,你们可能都不知道农村人都平常买的啥。没拼多多的时候农村人买的东西比这些还差,包括奶粉。
我是乐见其成的,因为终于,有电商去培育这个市场了。这是一个六七亿人的市场,他们不会网上购物,一直用着劣质的无以复加的产品。
而现在,比如我爸爸,在拼多多上买了不少东西,我从来不去说他买的东西是假货,而是没事给他买几个质量更好的寄过去,他已经习惯网上购物了。慢慢的已经去逛京东和淘宝了。
未来,这些原来永远买假货的人群,不是被电视购物忽悠就是在农村超市买假货的人群。将会用上更好的东西,跟上这个时代,而不是封闭在自己的小地方。而拼多多,既然教育了这么大市场,功劳这么大,为啥不能上市?
说了你可能不信,特朗普就是靠着拼多多当上美国总统的
7月26日,拼多多在美国上市,上市首日大涨40%,首日收盘市值达到295.8亿美元,超过京东的286亿美元。
拼多多借助腾讯的社群优势,像洪流一样打入千家万户,随后在这千家万户中又产生了极为明显的分流
洪流冲向高端的城里人和年轻人时,他们给了拼多多一个白眼,而拼多多也对他们不屑一顾,因为你根本不是我们的目标。
洪流冲向农村小城和中老年人时,拼多多给他们带来了惊喜,这惊喜不光是物质上的,还有社交上的。
平时因为工作忙,和父母交流不多,和老妈聊拼多多居然有一种和老妈有了更多交流的愉悦感。而且不光是和儿子,老妈和她的小姐妹也会因为拼多多而陷入一场社交欢聚中。
你帮我拼拼,我帮你拼拼,退休生活玩的不亦乐乎
至于拼来的东西相信很多朋友都看不上上,可拼的过程已经让老妈产生了社交愉悦,买回来的某山寨品牌的桌布棉球,她也在每天吃了饭后擦的不亦乐乎。
我问我妈,你觉得拼多多好吗?
她说,有撒不好的
我说,这东西是假的
她说,能用么就好咧,又不贵。
老妈开心最重要,我又何必一定要说服她拼多多有多烂呢?
而且拼多多的目标人群,很明显就是中国的那一群“人数更多的沉默者们”
根据2017年的中国网民学历结构调查,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网民,大约只占11%,当然你不能说学历高就高尚,学历低就低贱,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学历与见识是存在联系的
见识,不等于知识,见识是眼界的开阔,你看过更多更不一样的东西和世界。
当然如果有人非要抬杠说,也有人学历很低但是见识很高的人,那我也没办法。
是的肯定有人学历低见识高,你说的没错
但你说的是“也有人”,而我这里讲的是“大多数”。
中国网民7.8亿,11%接受过高等教育,大概就是8400万人,而余下的约6亿9000万人,他们学历不高,见识也不多。
唉,这样写真的非常容易引来杠精,指责你歧视,指责你看不起人,可调查数据就摆在那里,这个世界,本就不像别人想让你看到的那样美好的。
另外还有下面这张图,上图的数据是专业机构经过调查后出具的
而下图的数字和数据,来源不明,但我觉得数据可能有出入,但大方向想要表达的意思,即中国贫富差距,如果你不去刻意了解的话,就不容易有清楚认识。
而且他们,是没有主流发声渠道的,就像这两天火了的“感谢贫穷女孩”,她发出了声音,但她也必须借助“北大”这个主流话语圈,才获得了发声权。
如果她没有考上“北大”,她在自己的老家振臂一呼
我,“感谢贫穷”
谁会看啊。
拼多多所吸引的,就是“话语圈”之外的用户,就是不掌握“话语权”的用户。
最好的例子是,我想问问大家,大家铺天盖地的看到关于拼多多有多糟,有多烂的文章和新闻
但大家,又看到过多少“讲拼多多好的言论呢”?
打开社交网络,十条关于拼多多的评论里,看到一条说他好的已经不容易了
而在拼多多成功上市前,更夸张
你能在一百条关于拼多多的新闻或评论里,看到一条说他好的就算是谢天谢地了。
可人家拼多多的广告,还是从一亿人都在用的,发展到两亿人都在用,到今天的三亿人都在用的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呢?
为什么铺天盖地的全网络轰炸拼多多,可拼多多依旧一路高歌猛进,冲入三亿,杀入纳斯达克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
因为拼多多的目标用户,不是话语圈内那可怜兮兮的一两亿。
我们整天在自己的话语圈内“骂拼多多”,可话语圈内没什么人用拼多多,你骂归你骂,骂的再凶再狠也不影响我一亿变两亿,两亿变三亿。
而在话语圈外呢?话语圈外的拼多多用户,接触拼多多的负面新闻也不会像我们这样铺天盖地的。
注意,“话语圈”,并不是“话语权”
如下图
话语圈内话语权是发声的媒体,这些媒体向外扩散,影响整个话语圈,但它影响的范围主要也在话语圈内,话语圈外的网民受影响程度会越来越小。
你要农村的阿姨妈妈天天抱着手机看关于拼多多的负面文章和新闻?
怎么可能,这些新闻和文章,通常又臭又长,还夹杂着一点经济学知识,市场学理论,除了你们话语圈内的人,谁要看。
而拼多多的营销手段,简单易懂,洪峰冲击力还特别强大。
三瓶洗衣液只要九块九???
天啊,买!
怎么买?找兄弟姐妹,邻里相亲拼!
拼!
一个是晦涩难懂的圈内文章
一个是充满诱惑力的低价拼团
你说哪个更有吸引力?
所以你们就骂吧,你骂破了喉咙话语圈外的用户们也听不到,就算听到了也懒得听懂。
由此拼多多一路高歌猛进,他强任他强,我自扶山岗
我的山岗,就是中国“话语圈”外的大部分网民。
现在让我们来讲回这篇文章的题目
一看题目《特朗普就是靠拼多多当选美国总统的》,肯定朋友们又要骂我标题党了。
其实很多时候,我觉得标题浓缩的是乐趣
我喜欢用有意思的标题,你比如说把拼多多和美国总统大选结合起来,我就觉得挺有意思的。
我比较反感的是那种纯一惊一乍的悬疑标题
像是
《知道这三点,多活三十年》
《当妈妈的不知道这些,你这个妈白当了》
诸如此类的标题,我不太喜欢,不过将两样有意思的东西联系起来,还要能讲出他内在的逻辑关联性,其实还挺有意思的。
标题党,一般是题目与内容不符吧
可这篇《拼多多与特朗普当选总统》的文章,内容与题目,是紧密联系的。
俯瞰亚马逊,尽是郁郁葱葱的树冠层
其实如果多了解了历史的话,就会发现,在人类的思维模式中,一直存在着一片“沉默者盲区”。
这片沉默者盲区就像浓密的亚马逊雨林,当你高高在上的俯瞰雨林时,你看到的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和开的艳丽的花朵,结的甜美的果实。
于是自以为雨林一片光明,而你也胜券在握。
可殊不知,当你从天上下来,视角从俯视变成平视时,你才会发现自己踏入了一块庞大的“沉默者盲区”。
原来,那些生长在顶部的茂密而光明的植物,只不过是接收了最多的阳光,进行了最强光合作用的“少数”
更多的大多数,则在这些掌握雨林天际线的庞然大物的笼罩下,艰难生存,苟延残喘。
他们无法获取到更多阳光,进行更好的光合作用,他们的存在价值,只是为雨林那些庞然大物们提供养分,他们的命运是让上层植物活的更好。
可突然有一天,雨林管理局宣布,从今天起,雨林里所有植物,都将就改善雨林的两个方案投票,两个方案分别为A方案和B方案,一植物一票。
消息一出,笼罩在上方的苍天巨树们,就和缠绕着巨树的藤蔓植物,花朵蔬果一起展开讨论,大家一致认为,A方案更有利于雨林发展。
B方案就是狗屎,就是要破坏雨林生态的垃圾,想出B方案的人也应该被千刀万剐。
雨林上方达成了A方案很棒,B方案该死的一致认同
而在雨林的下方,在那阳光照射较少的阴暗而潮湿的雨林地面上,植物们鲜少发声,也很少去听头顶上植物们的意见。
终于,投票的一天来了,植物们一人一票,施行神圣使命,上头的大树,缠绕大树的藤蔓植物,开在大树上的鲜艳花朵,全都信心满满,他们认为A方案通过是板上钉钉的,因为他们几乎没听过有谁说要投“B方案”的。
然而投票结果相信大家也都猜到了,B方案获胜。
虽然B方案与A方案在得票率上,差距其实不大,但因为投票前几乎没人看好B方案,所以才更令人惊讶。
而这
就是美国的总统大选
同时
也是欧洲的脱欧公投
当媒体问美国众议院议长保罗·瑞恩,为什么特朗普能当选时,瑞恩如此说:
我想是因为特朗普听到了这个国家中,那些没人听到的声音
并且他用前所未见的方式与他们建立联系,获得了他们的支持。
美国大选最后结果显示了一个更明显的“城乡差距”特点
根据投票站调查显示,有大约62%的“郊乡”选民,投票给了特朗普。
2008年的金融海啸,加剧了美国乡村和老旧工业区的落没,这些美国乡村和老旧工业区的选民,一直游离在美国“话语圈”之外。
他们平时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游离于“主流话语圈”之外,他们有他们自己的地方或区域性的话语圈,但主流们鲜少听到他们的声音。
我举一个最鲜明的例子
美国弗吉尼亚州的麦克道尔县,这是个知名的煤矿城,现在遇到困境。
希拉里和特朗普都先后来这里拉票
希拉里在麦克道尔县说,我会帮助你们走上绿色能源的转型之路。
不久后特朗普也来了麦克道尔县
他对着同样一批人,他说的是,只要我当选,矿场重开,矿工重新上岗,抢你们工作的外来移民都滚蛋。
试问,如果你是矿工,你选谁?
一个矿工,他是关心绿色能源呢,还是关心自己的工作?
当一个人长期生活在话语圈内,并且掌握话语权时(类似于希拉里这种精英中的精英)他们就很容易认为
我,是在,为你们好
哎,拼多多有那么多山寨货,有那么多垃圾货,那个洗衣粉说不定有毒,那个纸尿片你敢给孩子用吗?那些水果你买回家一半是烂的。
哎,挖煤那么落后,污染环境有苦又累,你们为什么还要挖煤啊,别挖了,来,和我一起走上清洁能源之路。
活在话语圈里的人们,套路是不是都一样?
我,在为,你们好。
同样的例子放在威斯康辛州,宾夕法尼亚州,这些特朗普当选的关键州,同时也是美国的“边缘州”,都差不多,我就不浪费篇幅一一赘述了。
所以希拉里他完全忽略了这样一个“沉默者盲区”,因为沉默者平时不发声音,发了也传不进“圈内”,同时沉默者也不听“圈内”的声音。
但是,特朗普注意到了,他似乎很清楚“沉默者们”的重要性,这些中低收入的美国人,文化和生活都很浅薄的美国人,是他决胜白宫的关键。
在大选投票前夕,美国一票主流媒体们还在吹呢,希拉里距离白宫仅剩一步之遥,希拉里比特朗普更有胜算。
希拉里自己也这么认为,全世界的绝大多数媒体和学者也都这样认为。
希拉里会赢。
这就是沉默者盲区的可怕了,他似乎是一个非常容易在人类思维过程中产生的东西。
当结果出来后“话语圈”内才恍然大悟
噢!原来我们只不过是在这个圈子里自得其乐的“少数人”
所以共和党众议院领袖凯恩才在事后说
特朗普听到了这个国家中,那些没人听到的声音
所以当拼多多从一亿变三亿,最终赴美上市后,才传出惊呼的声音
原来我们才是少数,只不过我们生活在话语圈呢,就误以为话语圈就是整个世界了。
类似的例子,历史上其实不少。
(英国脱欧,国共内战)
英国脱欧发生在美国大选前,但其“沉默者盲区”的核心,是同样让局势哗然的原因。
投票前没什么人认为英国会真的脱欧,只有那些如小苍蝇般的乡村小报,或者郊区电台,才会零星发出某某村的某某农民的声音
我支持脱欧,欧盟亏欠我们太多,欧盟的政策对我的养殖场伤害很大
这样的声音,一零星,二乏味,三不具有权威性。
和生存在话语圈内的主流媒体一比,这些乡村小报和电台,拙劣而恶心。
来看看主流媒体的报道吧
牛津大学,政治与经济系教授XXX,详细解读脱欧对英国的伤害
伦敦商学院,院长XXX爵士,认为支持脱欧者,是对英国几百年的贸易传统的侮辱。
英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XXX,发表深度长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脱欧对于英国的长远伤害。
主流媒体上的学者和经济学家们,对于英国脱欧公投,表达一致的抨击和反对态度,他们的声音得到统一的掌声。
因为他们的声音,只在“话语圈”内传播,所以得到的也只是话语圈的掌声
而那群沉默的大多数们,他们即听不到,就算听到了也听不懂。
最终脱欧公投结果一公布
脱欧得票,51.89%,17410742人
留欧得票,48.11%,16141241人
赢了3个百分点
举世哗然,什么?我身边的朋友,我看的新闻,我上的推特,脸书,看到的大多数都是要留欧的人。
真的,看到的大多数都是要留欧的人
为什么一投票,脱欧的人更多?
多了整整13万人?
这13万人,哦不对,这174万人,平时都不上网的吗?
如果从地区得票率来看,结果就更为讽刺
蓝色是脱欧派获胜的地方
黄色为留欧派获胜的地方
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在英国全国,留欧派总共就赢了三个地区。
北爱尔兰和苏格兰是留欧派获胜,这是因为英国是联合王国,这个联合的,就是北爱尔兰,而北爱尔兰和苏格兰与英国不是同一条心,其实一点也不奇怪。
你看就连在世界杯的时候,上面的英国队其实不叫英国队,叫英格兰队,根本就没有英国队,真要有英国队的话就等于是要北爱尔兰,苏格兰,威尔士一起和英格兰“联合”起来,才叫英国队。
当我们除去北爱尔兰和苏格兰再来看英国的投票情况时,我们会惊讶的发现,英国,留欧派获胜的只有一个地方
就是大伦敦地区
这就已经非常清楚的说明问题了
大伦敦地区是什么地方,当然是英国最核心的地方,当然是亚马逊雨林里,那些长得最高的,吸收最多阳光,进行最好光合作用的植物。
话语圈的中心,在伦敦。
而且英国国土面积就这点,你不可能像中国一样一会儿京津冀核心区,一会儿长三角,一会儿珠三角,英国的绝对核心,就是大伦敦地区。
大伦敦区的主流话语圈,选前还是自信满满的,我们怎么会输
可投票结果一公布,什么?除了大伦敦区之外,其他地方全输了。
苍天大树,遮天蔽日
但大树底下的植被和灌木,以及那些小花小草,才是雨林的“大多数”。
再多讲一句拼多多吧,拼多多以后会走与淘宝类似的“先污染,再治理”的道路。
淘宝一开始也是山寨假货遍地,现在那些在网上抨击拼多多假货遍地的人,当年有多少在淘宝上买了假货或山寨货的?
淘宝一开始也是纵容假货,山寨货,只不过后来人五人六了,大家就忘了它曾经也烂过。
拼多多也一样,咱“先污染后治理”,咱现在
有人(腾讯流量,裂变社交)
有钱(上市啦)
未来就有无限可能。
所以以后拼多多出来什么“拼好货”,“拼海淘”,都是非常正常的事。
拼多多未来,必然会向更精致的模式发展,因为历史上有个颠簸不破的真理
你可以靠沉默的大多数打天下
但你不可能靠沉默的大多数坐天下
微信搜索,微观系列,获取更多好文
巴黎场完整版视频:
http://www. bilibili.com/video/av14 307530
(直接从知乎看只能看前段)
会翻墙的话有Youtube完整版:
------------------------------------去年有幸在巴黎看了一场久石让指挥的Ghibli工作室演奏会。而那晚成了我终生难忘的一晚。
我很早之前就把武道馆的录像看了不下一百遍。学习听做家务听,因为真的太喜欢了。我最喜欢的便是演奏魔女里的小提琴。真的太好听了。在武道馆拉小提琴的大叔便成了我的最爱之一。还有呀,天空之城里吹小号的。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小号吹成这么样的。语言形容不出来。对啦还有拉龙猫的大提琴的一个小胖子,大提琴的声音的力量,低沉,有力。可惜他们三一个都没来。来的是久石让,他女儿和欧洲这边的乐团。
即使是这样,演奏会上的歌一出来,我便起鸡皮疙瘩,然后一边觉得很欣慰很幸福一遍止不住得哭。那个音乐里的世界便是最美好的了吧。这不,我打下这话眼里又有泪水了。
我买的票比较靠后,所以久石让我也没看清。可是整场都能感受到大叔的可爱。大叔会一边笑一边上台。
票一张差不多两百欧,人民币大一千多。即使这样,我仍然觉得超值。嗯。那一晚的音乐能温暖我很多年。我看过很多演唱会,Coldplay, Maroon 5, 苏打绿等等(大部分都是Mainstream). 大部分也都是那个月狂热一下,然后就没了。而久石让的Ghibli音乐会,听完的心情,听的时候的满足感,与再听的满足感,回味无穷,都是现在所有Pop不能带给我的。
那晚,大部分时间也是我和男朋友手牵手看完的。有着一生我最爱最爱的人,还有难忘至今的音乐。那个晚上,真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