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日常能看见的生物来说,柑橘属大概是最混乱的,你平常能吃到的不能吃到的,好吃的不好吃的那些长得像柑橘的水果,八成都来自柑橘属里植物的杂交乱搞(冇眼睇),什么柚子橙子橘子柠檬葡萄柚青柠......以至于生殖隔离已经“不能描述”这个家族了。
柑橘类的杂交关系可以移步去看看为什么柚子和橘子杂交会有可育的橙子? - 生物学中 蔓玫 的回答,很详细,而且手绘超好看。
放大范围至大部分真核生物的话,真核生物细胞里的线粒体/叶绿体两兄弟是比较符合的。毕竟线粒体和叶绿体这俩半自主细胞器是极可能来源于原始真核生物和某种细菌(线粒体)/蓝细菌(叶绿体)的内共生关系。换句话说,现有理论下认为线粒体/叶绿体是起源于另一种生命,经过悠长的岁月,逐渐和现在的真核生物生死与共了。
线粒体及叶绿体基因组与细菌具有极高的相似程度,此外在蛋白质合成系统、分裂方式、结构特征等各种其他特性都跟细菌类似而跟真核细胞相差甚远。这些证据支持了线粒体祖先可能是与原始真核细胞共生并提供能量的某种革兰氏阴性菌;叶绿体祖先来自被原始真核细胞摄入用于光合并共生的蓝细菌。
不过,按题主描述,如果再给力一点,不局限于具体的“看起来像生物的东西”,只考虑基因的存续的话。开开脑洞,转座子(Transposable element)倒也挺有可能是这样一种“生命”。
转座子是一种可以在基因组里跳来跳去的DNA序列,就像其他可动遗传因子一样(比如质粒,比如噬菌体),自带能让 ta存续 的必须的基因(一个细菌转座子一般包括inverted repeat,转座基因,结构基因等几个部分)。
以细菌中的一种简单的转座子insertion sequences(IS element)为例,
IS元件是比较早被发现的转座子也是最简单的转座子。绝大多数IS元件内部编码自己转座需要的转座酶(transpoase),两个IS中能夹带若干基因,构成一个复合转座子(compare transposon,Tn),当这些基因是抗性基因时,这个复合转座子就能在基因组间跳来跳去的同时,还携带抗性功能。
20世纪30年代(原文如此,时间存疑,R质粒应该是1959年发现),日本东京有一次痢疾流行。从患者排泄物分离到的痢疾菌竟同时拥有多重耐性,对青霉素、四环素、链霉素、氯霉素和磺胺等都有抗性,而且这些抗性能以紧密连锁方式一起遗传,甚至还能传递给其他肠道菌 。这种现象很快引起遗传学家的注意,他们发现带有这些抗性的载体是一种质粒,很像大肠杆菌中的F因子,也是一种能独立复制的环状DNA分子。因为这种质粒能够传递抗性基因,所以被称为R质粒(R代表resistance) ——刘祖洞《遗传学》
后来研究发现R质粒实际就是两个IS元件中间夹带抗性转移功能基团(resistance-transfer functional (RTF) gene)
有时转座子跳来跳去的行为有时会捣乱,打断正常基因的结构,而细胞也有相应机制去抵御转座子的捣乱,所以转座子很像是"有自主意识"一样,最优先让自己的存在延续下去,而与基因组其他部分相比更像个被排斥的异类。
就如同线粒体叶绿体之于细胞,我猜转座子是不是也可能是一种友善的病毒和它嵌入的基因共生共进化而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