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SpaceX 成功回收一级火箭的技术是否真能降低 99% 的发射成本? 第1页

  

user avatar   pi-bo-shi-tai-kong-jing-ni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理论上讲,火箭的发射成本里面,燃料的费用非常低,相比单次猎鹰九号5400万美元的发射费用,它的燃料费只有20万美元,所以如果能回收单看数据自然大大节约了成本。但从实际意义上讲,不可能节约到99%的状态,更多的是技术本身的意义和扩展潜力。

一个例子是著名的航天飞机计划,本来所有的设计就是希望航天飞机能反复回收利用节约成本,但事后证明美国的这个计划并不是完全成功。

a. 首先系统必须做的极度复杂,应对航天飞机的发射与控制,这样无疑增大了各种系统的风险。航天里最简单的永远是效率最高的,这是铁律,也是为什么其他国家几乎都是一次性发射飞船;

b. 其次航天飞机着陆之后重复使用的难度大大加大,需要大量维护费用,比如飞机表面所有涂层极其昂贵,发动机的维护更是天价,不亚于再换一台新的。所以相较而言,航天飞机的性价比一点都不高,但无奈美国在同时没有其他可以替代的有效计划,只能硬着头皮花大把的预算继续使用。后来的挑战者号和哥伦比亚号的毁灭,则直接导致了这个项目逐渐下马。苏联人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做好之后,基本没有用过,也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这种可回收空天飞行器不太值得。

航天飞机


可以看到美国的航天飞机花费单次花费为近15亿美元!完爆其他的所有航天任务,例如著名的火星探测、深空的旅行者计划,所以重复不见得便宜。不过目前SpaceX这个真心很便宜了,只不过纠结于它是否也会像航天飞机一样,下面会有分析。

另外在航空方面也有B-2和SR-71两款著名的飞机作为例子,技术上各种酷炫,但极其昂贵的造价和飞行完的维护费用,真的也只有美国扛得住了。比如说,如果B-2不是去扔一颗战略的核弹,基本上它飞一次花掉的钱比扔下去的导弹炸弹都值钱。


B2轰炸机

SR71侦察机

针对猎鹰这种火箭,如果想回收也有很多其他问题:
a.为了回收,要增加额外的各种控制和导航空间,导致火箭的设计难度大大提高
b.火箭为了保全,需要留下不少燃料作为后续的“刹车”减速。这对整个推进系统的设计尤其是燃料推送系统的要求极高,要增加很多冗余设计,风险较大。
c.火箭发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推重比,相当于有效载荷(卫星或飞船)所占比例越高越好,但如果考虑回收,相当于额外的一些燃料和系统设计会占掉有效载荷的空间,导致发射效率降低。或者是为了达到同样的发射能力,需要更大的火箭设计。
d.类似航天飞机,回收过后的维护尤其对一级发动机的维护,恐怕成本不亚于直接换一个新的了。

e.节约成本从本质上讲是当发射频率达到一定数量之后才有意义,比如欧洲,一年恐怕就发射个位数的火箭,就算用可回收火箭,使用频率不够,也会使运营与维护成本占火箭发射总费用的比例极大增加。 从这些方面说,不会很大程度节约成本,或者只是成本略微降低。

中国、俄罗斯、欧洲都是依赖于一次性使用,俄罗斯基本上全是冷战留下的洲际导弹改装,比较便宜,但目前在国际发射市场的名誉极差,掉了很多星。中国长征三号系列性价比较高,单次发射6000万美元左右,主要因为咱们的火箭在大批量生产(直接取决于发射频率),所以单款火箭的研发成本在批量生产后会被逐渐摊平,价格降低。欧洲的火箭质量确实更好,但因为造价高(制造批量很小),同类型基本是咱们价格的3-5倍。

那么猎鹰的优势在于:
a.黑科技,就好比B-2和SR-71,虽然很贵,确实是杀手锏,火箭回收技术目前仅此一家。
b.SpaceX毕竟是一家要盈利的商业公司,他们做猎鹰的研发费用只有三亿美元,基本上都比其他主流(欧洲和俄罗斯和美国其他火箭)成本低了一个数量级。所以对于美国军方,成本很低,2008年与SpaceX签了12次发射合同,火箭+飞船,总共才16亿美元。所以为什么不投资一次让他们试验这种可能会duang一下的黑科技呢?
c. 猎鹰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试验平台,相当于超高动态飞行器的复杂控制,能验证很多最新的技术。加上航天飞机带来的空天飞机试验背景(题主可以搜一下各种美国的X系列),永远不知道结合在一起会拿出什么黑科技来。

所以总体看来,能不能节省99%成本不是最核心的,技术成熟后(20年)如果有足够的发射频率有可能大规模节省成本。但其他意义不是现在这点投资能衡量的,这个项目成本很低,但验证的技术都很高大上,属于性价比特别高的一个项目,估计要远超航天飞机。

前面说了,咱们的价格,比如长征三号乙是6000万美元。这是个很大的优势,便宜又非常可靠,所以在世界火箭发射市场尤其商业方面有很大拓展空间。猎鹰目前的成本是飞船加火箭约1.3亿美元,火箭5000-6000万美元,飞船送货价格7000-8000万美元。

从这个角度讲,一枚新的猎鹰都不算贵,更何况多次回收更加便宜。


题外话:
我国火箭最大的瓶颈是推送能力,在长征五号完全成功之前最大低轨(小于1000 KM)推送能力依然不如猎鹰-9。在SpaceX成功试射了猎鹰重型火箭后进一步差距拉大,它的低轨运载能力在45吨,如果增加推进剂交叉输送技术,能增加到53吨或以上。咱们还没有到能试验这种技术的水平。目前SpaceX的回收水准已经到了10米以内,把一个5倍马赫速度下来的火箭控制到这种程度,着实不易啊也眼看就要成功了。火箭方面,我们还有不少的路要走。

希望这些回答了您的问题!

下面是尽量回复评论里的问题,就不一一@了,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

@文正提问为什么需要垂直落在海上平台?为什么不用直升机低速捕捉?

首先,为什么在海上?

a. 火箭本身的调整也是有极限的,它不可能直直地朝着一个固定的回收点飞去。而且每次飞行任务也不一定完全重复,例如不同的轨道、不同的分离状态,所以弄在海上平台,平台本身也可以提前移动到最理想的位置上,欢迎火箭的归来。

b. 失败的火箭发射,一旦轨迹出了问题往地面打去就是一枚洲际导弹,落到城市自然影响力不必多说。所以世界各国的发射场有基本的规定,尽力回避人类聚集区。而对于NASA这种用了很多海边发射场(比如卡纳尔维拉尔角)的,火箭的轨迹是严格不许进入大陆区域的,只能往海面发射(这也回答了下面有人问关于为什么不落到沙漠的)。下图是个典型的案例,对于一个靠海的发射场,轨迹的选择。


c. 安全问题,海上毕竟容错率较高,没有人住在这里,就算中途失败也不会落在陆地上造成危害。
d. 运回来的优势太大了,轻轻松松拖回来,比落在某块陆地上难度小很多。

第二,为什么要垂直?
很专业的问题,
a. 猎鹰的一级火箭带有4条长达21米的碳素纤维及蜂窝铝合金着陆腿,可以理解为四条腿,缓冲作用,站着肯定最好。万一倒了,因为火箭很重,还是有一定的相对速度,摔坏了或者碰坏了都得不偿失,而且基本都会爆炸的(几次失败都是倒了就爆了)。
b. 火箭的发动机都在底部,喷射方向沿着火箭躯壳方向,当垂直落地时喷出的能量得到最大利用。否则以任何其他角度来落地,如何使相对速度(比如水平速度)逼近于0?对于一个几乎没有气动调整能力的火箭壳体而言,不可能啊!
c. 如果是其他方式,不管什么原因,都有可能滚/滑进海里,发动机进水、剩余燃料外泄、火箭迅速沉入海底,都导致回收没有意义了。

第三,为什么不用直升机抓获?
我只能说太天真了啊!
a. 得用多大的直升机抓起这个庞然大物呢?
最牛逼的俄罗斯米-26改装版本极限能带26吨,美国最牛的支奴干改装版本极限15吨,如果是有效的吊重质量就更小了,吊起猎鹰将将够用或者不可能(不知道一级回收回来的到底多重,不过猎鹰9空重大概在60吨左右)。
b. 在空中抓住它可能么?答案是必然不可能啊,这就不用解释了!
c. 在它落地后呢?已经落好了,用船拖回来即可,还用啥直升机?
d. 直升机也不便宜啊,为了回收一个火箭的躯壳部分,用一架支奴干这种直升机(也4000万美元量级),随便出点差错,值得么?

哈哈,所以目前的方案确实已经基本最优了。

@赵雪冰问有了推进剂交叉输送技术之后是不是可以制造笋式火箭了?
从理论上讲,如果能尽快的抛掉多余的重量(壳体)部分,对于提高火箭的最终输送能力是直接有帮助的。但也不仅仅是一个推进剂技术能解决的,还有很多火箭制造技术和系统安全工程等问题,不可否认,是一个需要全面研究才能真正执行的大系统。

@胡晓问为什么一级可回收就不能被反导了?没有必然联系吧
你说的很对,但我的意思是这项技术意味着如果火箭一旦变成洲际导弹(只是把有效载荷的航天器换成战斗部而已),他们的火箭将拥有非常复杂的变轨能力,这对目前的所有反导系统都将是个噩梦。

@Wang Luan问现在几次失败基本上都是已经垂直降落接近地面的时候突然失控,能不能让它落进一个网里?或者像垂直发射系统一样让它落回一个有缓冲的发射井里?
我在帖子最下面已经回答过了,目前的垂直回收是一个性价比最高的技术了。落进网里的方案我个人觉得也比较靠谱,但不知道为什么没做。至于回到发射井里,就非常不靠谱了。因为火箭为了安全起见(不落入内陆城市),一般都会朝大洋发射。而且控制过程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火箭分离位置、发射轨迹、甚至当天气象情况,如果用固定的发射井,肯定不如可以移动的海上平台来的划算。
@范辉 也提出了一个铁架子的方案,我也觉得靠谱,和用网的效果类似。但我个人觉得,如果垂直回收能做到的话,这些都是未来可以直接降低成本的更佳方案。相当于美国人先做成最难得,未来根据实际情况再做优化。

@杨飞问为什么不能在上面加一个降落伞来减速?
使用降落伞回收会非常受大气影响,导致火箭的降落地点不能固定下来。而海上平台虽然可以移动,但至少在执行某次任务的时候,它相对于火箭是个固定的点,任务开始前已经固定在海上了,所以当天的气象情况很容易干扰降落伞。另外,降落伞在某些阶段也必须扔掉(载人飞船落地后降落伞也必须自动脱落,否则飞船就给带着到处跑了),否则会在最后阶段有极大干扰。所以最后还是需要发动机工作来减速。综合下来,不如完全不用,只依赖发动机工作。

@朱志雄问航天飞机的固体助推器也是可以回收的 为啥降落伞减速加直接落海里都可以 猎鹰要用这么复杂的方法回收?
回收的最有意义的其实是火箭发动机,极其昂贵,并非一些不太重要的结构。比如战斗机一般都会挂着副油箱起飞,战斗前不管是否里面有油都会强行抛掉,主要是副油箱和里面的油真心不值钱。所以SpaceX也是主要回收下面这一级和里面的火箭,其他的也不关注了。

@Jan Skrzetuski苏联的航天飞机基本没用过是因为暴风雪号在1988年首飞后三年苏联就解体了,并非苏联航天飞机不实用。

这位朋友说的很对,但是即便苏联没有解体:第一,他们如果负担高昂的航天飞机生产和发射成本(参照美国),他们的国力也不见得支撑的下去;第二,他们已经有了成熟的飞船,既然有更优的选择,航天飞机依然会被冷落。



user avatar   si-tang-l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据说长城公司的跟国内头头们吹过牛

说只要长征567都搞定了,现在的234系列生产不用停,直接拿到国际市场上硬打价格战去……

货运飞船的单子抢不到,打个第三世界国家用的卫星运力还不够么……




  

相关话题

  外媒称中国「实践 -21」卫星成功将一颗退役北斗卫星送入「坟墓轨道」,显示出怎样的技术实力和意义? 
  如何评价喀秋莎火箭炮? 
  中国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首次在太空过年,太空年夜饭能吃到饺子!你知道饺子什么馅的么? 
  如何看待 SpaceX 用于首次轨道飞行的星舰 SN20 和一级推进器 BN4 完成合拢? 
  如何看待 SpaceX 星舰 SN10 着陆成功后原地爆炸?离试飞成功还有多远? 
  如何看待 SpaceX 用于首次轨道飞行的星舰 SN20 和一级推进器 BN4 完成合拢? 
  如何看待 SpaceX 用于首次轨道飞行的星舰 SN20 和一级推进器 BN4 完成合拢? 
  为什么要进行宇宙探索?意义何在? 
  spaceX 成功回收全部三个助推火箭有多难?如何看待? 
  长征五号的首飞成功意味着什么? 

前一个讨论
中国游戏界为什么会陷入挣快钱的恶性循环?
下一个讨论
她喜欢你的时候你不喜欢她,等你喜欢她的时候她不喜欢你了,这个算不算错误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





© 2025-04-1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1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