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一个文章,解释很详细原贴深度解析非制冷红外探测器:氧化钒与非晶硅优缺点?
第七部分 氧化钒与多晶硅的不同点:
1、 技术沉积时间
1978年,利用微测辐射热计VOx材料制作探测器取得突破性发展。而非晶硅晚了10年。由氧化钒制成的芯片的性能、技术相对非晶硅更成熟。(氧化钒探测器具有10μm像元间距的产品,而非晶硅探测器目前仅有ULIS设计的320×240像素的12μm像元间距产品。)
2、 薄膜沉积方法
氧化钒薄膜采用反应溅射沉积方法制备,需要对标准CMOS工艺PVD设备进行改造,引入O2作为反应气体,实现薄膜氧化。
非晶硅薄膜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方法制备,需要对标准CMOS工艺CVD设备进行改造,引入H2作为反应气体,实现薄膜掺氢工艺。
3、 薄膜性能指标不同(主要包括TCR电阻温度系数、1/f噪声系数、电阻率与电阻均匀性)
氧化钒薄膜与非晶硅薄膜都是半导体热敏薄膜,薄膜TCR与电阻率都成正比关系。
同样电阻率条件下,氧化钒薄膜TCR优于非晶硅薄膜。
同样TCR条件下,非晶硅薄膜的1/f噪声系数高于氧化钒薄膜2个数量级(噪声高成像质量差),严重制约了基于非晶硅薄膜的探测器固有灵敏度与固定图形噪声,而且这种制约会随着像元尺寸的缩小越来越显著。
4、 器件技术指标
氧化钒探测器的灵敏度可以达到20~30mK,非晶硅探测器的灵敏度通常在50mK左右。
非晶硅的残余固定图形噪声大,比氧化钒的大一个数量级以上,具体表现为图像有蒙纱感,红外图像感观不够锐利通透。
NETD与热时间常数乘积品质因子(FOM)是评估探测器研制能力的指标,氧化钒FOM远远高于同级别(同像元间距)非晶硅探测器。
氧化钒探测器的图像非均匀性好于非晶硅探测器。(图13 氧化钒与非晶硅图像对比)
5、 成像原理
以成像的原理看,氧化钒一个像元就是一个精确的温度,多晶硅薄膜由于材料生长的特性,对温度的变化相对不敏感。随着软件算法的发展,可以通过图像算法程序把这个缺点做一定程度的弥补。通过图像算法把N*N(N≥2)个像元的平均温度作为一个测温值。那么临近区域给出一个模拟的人工数值。如果近距离观测还可以,观测距离远时,有时一个物体只有几个像元时,往往无法识别或者分析错误。
纵观全球红外市场,氧化钒(VOx)与非晶硅(α-Si)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氧化钒技术早期主要掌握在美国几大军火巨头手上,如红外技术顶尖的DRS、雷神、BAE等都是采用氧化钒方案,多应用于军工等对成像质量要求比较高的领域;非晶硅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法国Ulis,在民品普通领域,非晶硅以较低的成本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同时大幅推进了红外探测器在民品市场的广泛应用。(《半导体光电技术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