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灯侠》有彩蛋,而无续集,很明显是一个被放弃掉的世界观和系列。
《蝙蝠侠》三部曲完全是封闭的世界,三部曲就讲完了布鲁斯·韦恩作为蝙蝠侠的全部故事,后面的新任蝙蝠侠只是诺兰为了表现蝙蝠侠的精神传承而故意为之的一个开放式结局而已。
《钢铁之躯》。。。严格意义来说好像也是有彩蛋而无续集(《蝙蝠侠大战超人》是由《钢铁之躯》的续集”升级“而来的,类似把一个大事件拍成了电影,所以我不把它看做是《钢铁之躯2》)。。。但是以《钢铁之躯》为起点,衍生出了《蝙蝠侠大战超人》和《正义联盟》,然后《蝙蝠侠大战超人》又衍生出了《自杀小队》和《神奇女侠》《海王》。《钢铁之躯》里的超人也出现在了《正义联盟》里面。这就是为什么,DCEU的起点只能是《钢铁之躯》。
《蝙蝠侠》三部曲,诺兰倾向于做成独立世界观,而华纳期望他和当时的《超人归来》联动,然后《超人归来》票房失利,华纳其实当时纠结了很久要不要再给布莱恩·辛格一次机会。然后《黑暗骑士》票房口碑超级大爆,诺兰的腰板直了,华纳内部的支持联动派没底气了,最终东风压倒西风,布莱恩·辛格的超人系列续集取消,诺兰的《蝙蝠侠》才彻底成了个独立的系列。布莱恩·辛格多年后曾经坦承过,很后悔当年接手超人电影的时候没直接重启成一个新系列,彻底抛开里夫版超人的历史包袱,如果重启的话很多发展肯定不一样了。
《绿灯侠》则是又一次新的尝试,完全就是按照漫威一阶段的模式来的,片中植入彩蛋和片尾彩蛋都学了个100%。当时后续的计划是《绿灯侠2》和《闪电侠》,然后让绿灯侠和闪电侠联动,引出其他英雄和正义联盟。《绿灯侠》电影就已经在疯狂暗示自杀小队和情感光谱的存在了。后来上映版本的剧本已经克制了很多了,有一个初版剧本里各种彩蛋更是多到逆天,讲了绿灯戒指在选中哈尔乔丹之前满世界飞,差点选了大都会星球日报一个戴眼镜的记者,还有一个姓加德纳的橄榄球教练。唯一的问题是,这片子的导演以前是拍007这种片子的,对科幻大片没经验,项目管理能力很差,烧了一堆钱然后没做出啥东西来,中途预算不够了只能剧本大改,最后质量一塌糊涂。成本两亿的电影最后全球票房才两亿出头,亏到华纳七窍流血。
举个例子,绿灯侠这一部电影单独设计了数百个外星绿灯侠的形象,而且每个还都有自己的CG建模和运动模型,皮肤质感和运动方式也都不同,有的是昆虫,有的是爬行类,有的是金属生命体,有的不知道是个什么玩意。比如说有个绿灯侠是一个水母那种形象,然后导演和特效组光这只傻逼水母,哦不是,光这一个绿灯侠就研究了半天,研究这货漂浮在空中以及飞行的时候触手怎么动才最符合物理和生物学,研究长成这个鬼样子的外星人要怎么打架,当年这个真的贼烧钱。最后正片里,我记得就在OA星开会的时候出来过几个镜头吧,那触手动得确实挺逼真的。。。
和《绿灯侠》同期的项目,有一个《超人》独立电影(原计划是不是和绿灯同世界观不清楚)。《绿灯侠》大亏之后,它就成了唯一的选择了。这个电影,就是后来的《钢铁之躯》。当时其实华纳是真的急了,2011年华纳的摇钱树《哈利波特》系列七部曲完结,公司迫切需要一个新的利益增长点。漫威的《复仇者联盟》还没上映热度就已经爆表,【电影宇宙】的概念已经被炒起来,于是DC电影宇宙成为了华纳眼中最迫切需要上马的项目。
大风已经吹起,这个风口谁赶上,谁就能起飞,下一部上映的电影是谁呢,《超人:钢铁之躯》。诺兰曾站在这个风口(华纳曾经几乎是跪求诺兰接手),但他志不在此,给《钢铁之躯》推荐了个导演,叫扎克·施耐德,自己只当了个监制就跑路了;马丁·坎贝尔曾经站在这个风口,但机会没有把握住;然后轮到了扎克·施耐德,他乘风起飞了(一阵子)。
所以《钢铁之躯》成为DC电影宇宙的第一部电影,扎克·施耐德成了总设计师,这当然离不开他的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行程的影响。
具体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