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还是对邀请我的学弟学妹表示感谢,邀请者应该不会比我大了。
一直不想回答,因为2008年回去聚会的那趟,参观完学校,同学都在ktv里唱歌,我是在角落里落泪了几个小时,心里只说了一句话,这个学校和我没关系了。
前几天回到沈阳,见到了我们当时的辅导员,现在应该是在省委还是市委工作了。他也提到了很多。
我想说,当年虽然学校也不够好,但是,当年的工大有着自己的骄傲,百年的校园,北院以前是奉天工学院的校址所在地,被卖了,好像是成了万达广场,如果错了,别骂我,我已经没有了解的兴趣了。
当年,我们有着排名至少前三的铸造专业,也有人说是全国第一。至少于海鹏老师所讲的铸造原理课程,能让我听出兴趣来,这需要多么深厚的功力和水平。如果说,计算机相关课程引起学生的兴趣,很容易,真的很容易,我本科毕业不到四年(2003)就在北航,给研究生讲必修课,学生公认我那门课是他们当年的最佳课程!而铸造原理,如此枯燥的名字,让人看到名字就想睡觉的课程,我当时并没有感觉于老师有多牛,但是,这门课,他讲得,让我听出了兴趣,佩服得五体投地!自我上学以来,从来没有人能把如此枯燥的原理课程讲得如此生动形象,能让我听出兴趣。
也许有学弟学妹会认为我是不是在吹牛,我先简单说一下我的经历:
99年毕业,2001年我所在团队第二个通过了cmm3级评估,2002-2003年我带的团队11个人拿下了电信集团南方11个省+电信集团一共12个合同,当年纯软件合同额1800多万,我主笔完成了电信集团mss系统的规范制定,并在集团负责22+1个系统的全面实施,8个开发商。2004年出版了我的第一本技术专著《软件工程之全程建模实现》,2010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第二版。2012年厦大最好的学院管理学院的一位博士的毕业论文涉嫌抄袭了我2008年blog上发表的2004年的对话内容,这个内容是我最初进行量化分析模型构建的讨论对话。现在我的量化体系研究已经进入到了第四阶段,并经过了三个阶段的发布,2015年底在武汉大学珞珈山庄的亚太区需求工程论坛的学术会议上,我进行了需求工程中的量化问题研究的专题报告,这是我所做的量化体系模型的第一次在学术界的分享。
其他的就不说了。
————————————————————————————
现在的工大和我们这一批学生已经没关系了,甚至可以说,从血缘上已经断了,当年的工大全国排名在113位(国外认可学士学位的130所国内院校中是有名次的,现在不知道了),现在已经沦落到辽宁省都快排不上名次了。
当年我们被称为辽宁四大监狱之一,现在不知道了。
当年的学校,老师确实是搞研究的,当然,也有人是想做官的,否则就不会变成现在的样子了。
我很想念当年日本兵兵营式的宿舍,地板下面到处跑的老鼠,晚上会吱吱叫。
冬天那全是厚冰的路面,每天早上5点多我们起来去跑圈。
但是一切的一切,都已经没了,因为工大领导的短视,因为,我也不知道因为什么了,但是,真的和我们,至少和我,没关系了。
我希望你们都能过得好,学生时代,不要害怕吃苦,怕得是你过得太安逸,而忘掉了需要付出的努力和奋斗。
祝你们一切都好!
我应该不会再回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