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长春留不住人才? 第1页

  

user avatar   mei-gan-shang-ban-ch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近点赞数较多,更一下,附图一张

看非私营对比私营的收入,说明什么,自己体会……

站在一个吉林大学毕业土生土长的老长春以自己管中窥豹的视角来解读一下这个问题。

2010年毕业,计算机专业,班上31人,留在长春的仅有3人,全部进入一汽旗下子公司,十几人毕业或毕业几年后去了北京,深圳,不仅长春留不住,包括刚毕业选择哈尔滨,大连,沈阳等东北城市的一样留不住。软件行业具有特殊性,尤其互联网近几年站在风口上,长春软件行业的薪资与一线城市的差距是造成行业人才流失的原因之一。但我始终认为,当地的就业环境和社会风气对人才流失的影响更大。

——————————————分割线————国企部分——————

拿我的亲身经历来说,自2010年入职一汽以来,年龄相仿的同事多数也毕业于211甚至985学校,因为这是一汽当时招聘的“硬性要求”,但我发现也有一部分同事未达到“硬性要求”,甚至有些连专业都不对口,来了以后什么都不会,反而被领导高看一眼。这个企业仿佛一张巨大而缜密的关系网,所以与我同龄的同事基本可以分为两种,有关系的和靠自己的。

第一种,有关系的。占很大一部分,他们的父辈或长辈就是一汽背景,他们中收入和职位基本与背景的牛X程度成正比。背景硬的,基本可以为所欲为(比如某海龟的爸爸是集团某高管,直接调入我司采购部10年前就月收入过万)。背景不硬的,工作能力强会被直系领导重用,混日子的也不会被领导拿来开刀。

第二种,靠自己的。10年前这部分人可能比第一种要多,这部分人中:1、能力强又会舔的,往往能因自己跟对的领导起势而起飞;2、能力不强但会舔的,基本会被领导安排些轻松的差事;3、能力强但不会舔的,很好,所有活都是你来干,看情况适当背锅;4、能力不强又不会舔的,基本上要背所有的锅了。

结果就是,10年后的今天,这个公司基本没有什么能力强的了。有关系的,能力强或不强的都想方设法去一汽红旗,一汽解放等红人单位了,靠自己能力强的要么去一线城市拼搏,要么去私企了,我勉强属于后一种。这个企业剩下的就是那些能力不行没地方可去和能力不行背景又不足以把自己调到集团下其它子公司的了。

离开这家国企后,经历了两家私企,兜兜转转又回到了本地人都知道的某客车正儿八经央企。这段经历真是再一次的刷新了我的认知,什么是家族,什么是世袭,什么是会干的不如会舔的会拍的,什么是职场PUA,在这都见识了。无奈本人从小性格刚直不阿,腰间盘突出太多弯不下来,再见,小爷不伺候了。有兴趣的可以参考本人另一篇回答长春轨道客车怎么样


——————————————分割线————私企部分——————

由于离开一汽时已年逾三十,成家立业的我再去一线城市重新开始并不现实,于是先后就职于两家在长春本地规模排得上前10名的私企。然而对比之前的国企,和其它城市的私企,我只说通病。

第一、也是最严重的问题,五险一金问题。长春可以说99%的私企不会按照你的真实工资为你缴纳保险和公积金,但所得税绝对是按照你的真实工资扣除,如果我们亲爱的地方机构想要管,查银行流水就可以啊,归根结底,ZF为企业减负,负由劳动者承担。

第二、稍稍有点规模的本地私企,要么把着某一口径的政府项目,要么抱着一汽、联通、移动等国有企业的大腿,互联网公司和互联网产品?抱歉,不存在的。

——————————————分割线————生活部分——————

与全国人民面临的问题一样,四座大山,房子,教育,医疗,养老。

先说房子,长春房价在全国真的低,均价只有1万左右,然而长春中位数的月薪我认为可能不到5千,不要相信那些所谓的统计数据,他们统计的都是交了社保的人,而真正的劳动者在长春有很大一部分是没有人给你交社保的。

教育,确实你住哪都有公立学校与你匹配,然而优质教育资源只集中在少数学校。这些学校有些是公立的,当然它们周边的学区房最贵的有3万一平的,新区设立的以吉大师大命名的公立校学区房也要1.2万一平往上;另一些是私立的,这些学校,不仅你要花至少1.3万的平米去买周边均价不到1万的房子,还要每年为孩子准备1万多到2万的学费。

医疗,这里有著名的吉林大学一二三四院,但你想看病,想住院,想生孩子,没有熟人的话,很难,想不给红包,更难。典型一点的,去产院感受一下。

养老,你上班时公司给你交最低的社保,且东北城市咱们这一代人出生时候普遍计划生育政策执行的得力,再叠加东三省年轻劳动力大幅度净流出,你指望退休能领多少退休金?

——————————————分割线————总结——————

所以,朋友们,一个城市,收入水平是一线城市的1/3,房价是人均月薪的2.5倍,五险一金不按时足额缴纳,除了进入体制内就要抱着体制吃饭,上学上不起,看病不认识人,办什么事都要靠关系,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学历有能力的年轻人,如果不是像我一样没有远大追求生活又勉强过得去,为什么要把青春浪费在这样一片土地上?尽管它是我亲爱的家乡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现在可以回答了,答案是长春留不住人才根本算是伪命题,长春不仅不是留不住人才,而且正在留住越来越多的人才。

横向比较

根据最新七普数据,粗略估算,长春市内大专以上非在校学生为146.12万人,全国排名22位。

长春常住人口总量906.69万人,全国排名31位,排除排在长春之前的三四线城市临沂,南阳,邯郸,潍坊,保定,长春排名26位。而2020年长春GDP全国排名32位。

这样,长春GDP排名32,人口主要城市排名26,人才主要城市排名22。可以说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在全国的排名要高于人口经济排名,且相差不大,说明长春的人才体量基本与长春的经济人口体量相吻合,并不存在明显的人才外流。

纵向比较

2010年六普长春具备大专以上学历人口124.8万人,当年长春在校本专科生45.3万人,长春具备本科以上学历的非在校人口为79.5万人。而七普具备本科以上学历非在校人口则为146.12万人,十年增长66.62万人,年均增速6.2%。这个增速虽然称不上太快,但要说留不住人那可就太夸张了。

长春年大学生十年增长66.62万人,折合到每年大致增长6.66万人,长春在校大学生55.32万人,年毕业人数在13.83万左右。长春年均增长的大学以上学历人数接近总体大学毕业人数的50%(48.26%),每毕业两个人,就能新增一个人,这对于一个非沿海地区的东北内陆欠发达城市来讲,很差吗?

可以对比一下过去十年公认的人才高地武汉,武汉六普人才数量为246-104=141万人,七普417-123=294.26万人,年均增速7.6%,这一数据长春是武汉的81%。武汉十年人才增长294-141=153万人,年增人才15.3万人,年毕业大学生123/4=30.75万人。年新增人才占总体大学毕业生人数为49.7%,这一数字与长春差不多。

长春的人才年均增速是武汉的81%,长春的人才增量占毕业大学生的比重与武汉差不多,都是两个留一个。长春这算是留不住人才吗?

再对比济南,济南六普人才数量(本科以上学历的非在校人口)为135.69-50.65=85万人,七普为148.78万人,十年增长63.74万人,十年年均增速5.7%,济南过去十年的人才增速低于长春,为长春的92%。济南年人才增量为6.4万人,年毕业大学生人数在22.5万人,年新增人才占总体大学毕业生人数为28.4%,这个数字只有长春的60%和济南一比,你还认为长春留不住人才吗?

再对比天津,天津六普人才数量(本科以上学历的非在校人口)为226-42.92=183万人,七普为308.48万人,十年增长125万人,十年年均增速5.3%,天津过去十年的人才增速低于长春,为长春的85%。天津年人才增量为12.5万人,年毕业大学生人数在16.28万人,年新增人才占总体大学毕业生人数为76.7%,每毕业四个大学生可以留住3个,这个数字明显好于长春,但作为北方第二大城市,老牌直辖市,当年的北方经济中心,这个数字明显不合格。以天津在国家的地位,应该留住更多的毕业生,这个数字应该至少不小于1,即留在天津的人才要多于每年的毕业生。

再来看看真正留不住人才的城市什么样。

哈尔滨六普大专以上学历的非在校人口为103万人,七普数据为132.44万人,十年增量29.44万,增速仅仅只有2.5%,增速仅仅只有长春的40%。哈尔滨在校大学生人数72.31万人,年毕业人数18万人,而人才年均增量只有2.9万人。年增人才占毕业生比重仅仅只有16%,仅仅只有长春的34%,长春两个大学生毕业就能新增一个人才,哈尔滨六个大学毕业才能新增一个。这才是真正的留不住人才。

看了对比长春与哈尔滨的数据,可以说明一个事实,就是所谓东北气候寒冷留不住人才这个说法纯粹是胡扯。气候,从来不是决定人口人才流向的决定性因素。所谓气候恶劣,难道只有冬天寒冷叫恶劣,夏天过热难道不叫恶劣?发大水难道不叫恶劣?雾霾难道不叫恶劣?冬天没有暖气难道不叫恶劣?

长春哈尔滨是中国唯一两个接壤的省会市,地域相似,气候相似,口音完全一样,文化性格基本上也完全一样。然而在人才吸引力上产生了如此大的反差,深刻的说明了一个事实,就是发展才是硬道理。哪里发展的好,哪里能提供更好的就业,提供更好的收入,人才自然就会流向哪里。十年前长春GDP是哈尔滨的91%,现在已经是哈尔滨的128%,十年前长春本科以上非在校大学生人才只有哈尔滨的77%,十年后这一数字变为了哈尔滨的110.6%。

(再看东北其他两大城市沈大

沈阳过去十年人才增速为4.2%,是长春的70%,沈阳新增人才占毕业大学生比重为53%,比长春高12%。

大连过去十年人才增速4.8%,是长春的77%,大连新增人才占毕业大学生比重为54%,比长春高14%。)

更关键的是,最近四年,长春留人的步伐大大加快了。2020年,长春新增高校毕业生就业10.1万人,而每年毕业生数量大致在13.8万,新增人才占毕业大学生比重已经达到了73%,也就是说每毕业四个大学生,就能新增3个人才,已经接近天津的水平。2021年的目标则是10万。如果这叫留不住人才,恐怕长春得成为一线城市你们才能满意了。


user avatar   mentallov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我第一次去长春时候,对长春印象非常好。

我记得我是高中放暑假去的,长春是我去过城市里唯一司机会为行人让道的。

那时候感觉那边城市也新,地铁(那边叫轻轨)也方便,吉大也漂亮,人也亲切,东西也好吃。

后来我大学期间又去了一次,感觉这个城市,好像被遗忘了一样了。

印象中新的,整洁的城市,好像我离开的这些年没人去修整一样,变得旧了,有些设施也损毁了。

当然,吉大还是漂亮没得说。但是司机变得好凶,不再给行人让路了。

不知道这些年,长春丢失了什么。

还是我记错了曾经的长春?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怕被认出来,匿了

我单位,长春的某省直技术类事业单位,已经快五年没公开招聘了。我们实验室很缺人,隔壁科的实验室也如此。食堂总有新面孔,就是不见实验室有新面孔。新人基本上都来自于行政科室和实验比较少的科室,说来就来,一句话的事,无门槛,没读过大学的也行,读个三本的已经不错了,都是领导家亲戚朋友的子弟。行政那层楼,每个办公室都挤得满满的,一个人的活分成四个人干。

实验室人员不够,那就分组来凑。每个人都被编入了几个组,分配了几个任务,然后要多进程同时工作,忙得快精分了,咱这大脑处理能力不行。

同系统其他省的同类单位,招聘都是相关专业硕士起,我们这连学英语幼师的都能进来,还要晋技术职称。人家的业务骨干都是本省985大学相关专业的校友集团,我们这没吉大什么事。人家的领导大部分是技术人员出身,很多还进修了博士学位,我们这是行政干部,军转干部,汇报工作经常鸡同鸭讲。人家单位鼓励有能力的职工申报课题,做科研做项目,我们这是领导当上了包工头,科研项目都是某几个人的,技术人员只是民工,干完活跟自己没一毛钱关系。人家的领导是专家,出去汇报讲课不在话下,随你提问,我们这的领导不敢讲课,用民工的成果换来的专家,你们懂的。

就这样,我单位还打算公开招聘名校硕士呢,要英语六级多少分以上的,重点来了,待遇一个月到手才3000多,工作十年到十五年能达到4000,还没有绩效。涨工资全靠职称,不过进职称也要有矿的,工作早的先进。毕竟有些人十几岁就进来了,补了个成人本科学历,工作年限是你硕士的多少倍,谁让你多读了几年书?你就慢慢熬吧。可是不读这几年书你也进不来。我们就是这么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

结果呢,嘿嘿,没人来。

人才不是自己说的,领导说你是,你就是。之前辞职的应化所博士不是人才,吉大的博士也不是人才,那个连招聘都省了的能歌善舞的一定是个人才。


发布于20190909

——————————————————————

2021.11.24更新

好久没上知乎,发现最近又有点赞的朋友,更新一下。

还别说,自从疫情之后,人才妥妥滴留得下,从去年开始,单位两次引进了将近50个人才。而且是真正做到了不唯学历,不唯论文,不唯名校,不唯应届,连年龄在第一次招聘都放宽到40周岁以下(含40周岁)。不像有些单位动不动就要求博士或者双一流,35岁以下应届,搞很复杂的笔试、面试。我们虽然学历定在硕士或本科,但都是直接面试,免笔试,极大的提高了招聘效率。

引进来的人才素质也非常高,虽然都是按专技实验岗招的,但是在行政管理岗位也能够胜任,招来没多久,很多人才便纷纷调转到行政管理科室,办公室、人事、党办等等,据说还有去图书馆档案室的,可以说个个都是复合型人才,真的太优秀了。更优秀的是管理人才的名字也频繁出现在课题中,尽管可能做不了太多,但这种科研管理两不误的精神,就值得我们学习!用专技岗的待遇招来管理人才,感觉单位已经赚翻了。


user avatar   yang-he-5-999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要有人才,才能留人才。吉林省每年毕业博士生约1800人,比山东还多,是河南的五倍,而吉林省人口仅2700万,只有长春一座二线城市。长春培养人才多,经济实力不足,提供不了足够多就业,必然导致人才外流,武汉与西安也一样。

同为一亿人口,东北每年培养5500名博士生,是广东与川渝的近2倍,山东的3倍,河南、云贵的约15倍。除了北京、珠三角与长三角,那么多博士生放到其他地区也一样外流。


user avatar   dong-yu-71-92-5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自从市政府把我家门前几十年历史的风景宜人的步行街给刨了个稀烂以后,我就知道市政府这帮人脑子里装的就只剩下浆糊了。

我去过那么多美丽的城市,老家门口的步行街真的是不输任何地方,愣给糟尽了!

曾经长春一级天气连续300天

曾经长春是一个文化气息很和稳的城市

经过几届市政府努力,终于让长春风沙满天,如同被轰炸过一样!

机场公然被黑车半垄断

连公交公司都开始搞补交养老保险这一套了

三天两头的断水停电


我爱我的家乡

我更希望能有一个长春人来治理这个城市,而且中央能告诉他,你这辈子也熬不上去了,好好的当一辈子市长吧

为什么?

生存环境,经济环境哪里能够留住顶尖的非国家项目级科研人才?

城市的发展要是靠国家级科研项目能完成,那戈壁滩早就是繁华大都市了。

真的心累了,本来就是移民文化基调,还把平稳的生活节奏搞那么乱……

全都把长春当做政治迁升的跳板……

长春这是惹着中央哪根筋了??!!

不排除有意愿放弃更好的生活,而选择建设家乡的能人,但是建设一个城市,不是几个拿着大工资的人能完成的,需要各行各业,细枝末节的丰富。

不要以为工资高的人,对于一座城市才叫人材

远东的小巴黎,也需要那些热爱生活,安心工作,有闲情逸致,同时又是中坚力量的高素质普通市民的流入和固守。




  

相关话题

  改土归流和清末边疆建省有什么重大意义和影响? 
  为什么美国州版图是规则的方块形? 
  为什么九大国家中心城市确立以来,部分网民对郑州的意见最大? 
  如何形象地说明俄罗斯面积有多大? 
  为什么单看脸有时候就能分辨东北人和南方人? 
  二战期间中东都发生了什么? 
  如何治愈每一个渴望“出走”的都市灵魂? 
  南京为什么没能成为一个合格的首都? 
  电动助力自行车的目标用户哪些人? 
  “观音山上观山水”能对出下联吗?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2022年在吉林大学的隔离生活?
下一个讨论
吉林农林科技学院没打疫苗吗?





© 2024-11-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