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亮剑》中,辛庄之战赵刚 500 米一枪干掉鬼子,这个剧情算神剧吗? 第2页

        

user avatar   dong-lin-shi-du 网友的相关建议: 
      

“霸气侧漏”的饭冢国五郎有不同看法。


user avatar   BizarreAdventur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吃鸡游戏的流行,大家都喜欢上了98K

实际上,k为"Kurz"的缩写,德文意为"短",表示它比98b式卡宾枪缩短了

原版98枪管长度是29寸,K只有23寸多

也就是精度上是不如原版步枪的


为什么呢,因为二战的时候,大家发现,已经从战壕战变成了跟着坦克走,能打400米就行了,没必要打那么远,超过一定距离,那是重机枪、迫击炮、少部分狙击手神射手的发挥范围,再远点就是大炮重炮飞机,近距离是冲锋枪手枪

每一个距离都有最合适的武器,没必要让一把武器承担太多的功能,毕竟啥都会大部分等于啥都不行


而日军作为一个穷逼帝国主义,一直都用的一战的技术经验,当然中国也是一战水平

三八大盖不是1938年生产的,是日本的明治四十年开始生产,但是一直叫明治38年步枪,也就是1905年,我大清取消科举哪一年。

而在欧洲已经开始新的战术以后,日本在中国的战斗还是一战水平

这时候一战标准的枪就用着正好

三八大盖加上刺刀能有一米六的长度,很多日本兵站岗的照片里,鬼子还没枪高,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我们军中温侯吕俊生有张照片,吕老一米九几的大个子,扛着三八大盖跟扛着玩具枪似的···

吕俊生刺刀战能一次捅死27个鬼子,估计就是姚明打一群郭敬明·····


说完这些,大家就对三八大盖为什么能打这么远有了一定的理解了,他本来就是为了一战前和一战时候那种远距离对射设计的步枪。

当然爆头是夸张了,子弹有散布距离,就是没有风,空气湿度也固定,你把枪支固定的严严实实,让他动也不动,理论上子弹打出去应该都是一个位置了吧

不是,距离越远散布距离越大,第二发离第一发多远多远,第三发多远,大概都是一个圆形

因为子弹的装药啊,子弹弹头的质量啊,微小的重心差距啊等等,都会造成子弹的偏离

就连电磁武器,也不能保证每一枪都是一个地方,都要重新计算的

公示是:

现在回到原话题

算神剧吗?

算夸张,但是不是神剧

说夸张,是因为远距离射击几乎都是打胸部位置,因为鬼知道你这一发子弹重心在哪里啊,鬼知道装药装了多少啊,对于散布距离完全是没数的,所以瞄准胸部,可以保证上下左右偏移都能命中。

说不是神剧,是因为比这更传奇的事儿都有

比如山东的宋岭春,1943年,18岁的他用三八大盖击中驾机的日军飞行员, 不是打飞机,是直接打的飞机驾驶员,将该机击落,从而得到时任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的接见,并在山东各解放区到处宣传其战绩。

比如大家熟悉的张桃芳,用的也是枪管缩短的莫辛纳甘马步枪,瞄准镜都不用,依然800米外一枪命中(注:当时志愿军的战绩记录是这样,要有两个以上的人看到,被击中的美军要半个小时不动才算击毙,被美军拖走了或者击中了掉进战壕里了看不到就不算了,所以张桃芳的记录只会更多。)

后来张桃芳去开飞机去了···

再后来又去打飞机去了你信???



user avatar   fu-shi-b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军迷试答

38式步枪500米一枪干掉鬼子,那可太正常了。

这里给大家提一个名字——饭冢国五郎。此人是侵华日军101师团101联队联队长,武汉会战期间被国军使用缴获的38式步枪远距离击杀于江西德安。这个狙杀过程甚至是当着一众鬼子战地记者的面完成的。

其实国军士兵一开始也没以为击毙的是个鬼子大官,因为这货当时打着赤膊,头戴钢盔,挥舞指挥刀在一处视野非常良好的山头摆pose让战地记者疯狂拍照呢。士兵只觉得鬼子猖狂,想着用初速大、精度高的三八大盖打两枪教训教训他。也没想到能一枪命中,更没想到还正中心脏,连抢救都免了。

后来根据复盘,击杀饭冢国五郎的国军前哨和那个山头之间距离至少有800米。也难怪最初发现敌人的哨兵依靠鬼子头上掉漆反光的头盔才发现了他。

二战战场上多国士兵都评价38式步枪精度非常高,而且其设计师对这款步枪也是非常自信的,从它的照门设计就能窥见一斑:

枪机前方方框式的金属部分是可以翻转的机械式照门,当需要设计远距离目标时将其翻起,根据目标距离调整缺口式照门适当位置,然后瞄准:

根据剧照的这个照门高度,我们来对照一下实物:

似乎是700-800米区间的样子,跟李团长的“500m”还是有点差距的,不过能够拍出翻转照门修正弹道的细节,已经很不容易了。

最后,再放一个我军将领使用38式步枪远距离狙杀敌军指挥官的战例:

1938年10月,八路军120师359旅得到一个重要情报:日军第二旅团旅团长常冈宽治中将,作为北路指挥官将亲赴灵丘督战。旅长王震在确认这一消息的可靠性之后,马上调兵遣将设伏。

设伏部队719团彭清云被任命为突击队长。在战斗中,彭清云发现日军军官常冈宽治(很胖,有辨识度)倚靠在汽车后方指挥残部负隅顽抗。作为全团有名的神枪手,彭青云要过一支三八大盖,一枪射杀了鬼子军官,日军遂陷入混乱。彭清云见战机成熟,马上指挥部队冲了上去。但不幸的是,彭清云在冲锋路上被敌人子弹打穿右肘关节,因伤势严重,不得不截肢。

值得一提的是,为他做手术的正是白求恩大夫,而且由于他失血严重,情况危急,来不及验血型。白求恩大夫马上说自己是O型血,为他输了血。成就了一段国际主义的佳话。

最后,失去一条胳膊的彭青云建国后,于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电视剧中的赵刚既是艺术创作,也是广大抗日军人中善于使用38式步枪的神枪手的一个缩影。


user avatar   zhui-huang-b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赵刚在剧里的人设就是我军中的神枪手啊

以这个级别而论,这个情节不算夸张

ps:亮剑里赵刚是那两年抗战剧中我军政工干部军事素质天花板……


user avatar   zhao-jia-zhu-78-53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结论就是不可能。

如果是他自己的枪,完全可能,但他是随手借来的。无效准首发命中,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我都不算当时的风向之类的,没校准的枪支根本无法预测子弹的落点,给他16倍镜也没用。

即便是现代枪支的加工精度,拿到手后都需要再自己校准。不同磨损程度的枪,打出去的弹道都不一样。

《士兵突击》里面,老a的训练有个细节。让他们用没校准的枪打靶,结果别说命中了,都有没上靶的。后来齐桓演示,也不是首发命中。他属于边打边校。打一枪,确认弹道的偏离程度。脑海里估算一下,后面的几发才能打准。


user avatar   bei-luo-xuan-yuan-shi-si-4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亮剑除了这个什么都没有,就叫神剧。

不是说有夸张镜头的都叫神剧。

神剧的判定是不合理的内容严重影响了剧情。

如果亮剑的主要内容就是拍神枪手赵刚如何虐杀鬼子,你觉得如何?


先不说赵刚的设定是神枪手。操作本身并不十分诡异

哪怕这个操作我们现在认为绝无可能

赵刚打死一个鬼子,这也不叫神剧,因为不影响剧情。

赵刚一个人歼灭山本特工队,这叫神剧,因为这个不合理操作会直接改变剧情发展。


user avatar   zuo-wang-han-guang-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会不会,我是说有可能,赵刚瞄准鬼子A,鬼子B应声倒地。

李云龙:老赵,你他娘的干得漂亮!

和尚:政委还有这一手!

赵刚:(我到底要不要说点啥呢)嗯嗯。


user avatar   ji-li-gu-lu-hua-86 网友的相关建议: 
      

神剧?怕是你们没见过更神的

别把吃鸡和CF或者美国狙击大片儿的经验拿来当做判断的标准。

中国历史上就是有这样一群神人!

1964全军大比武

解放军大比武,济南军区作训参谋宋世哲,

这个表演项目是这样的:设想敌军一个排40人,在距我200米发起冲击,我军仅一名士兵在掩体内进行阻击。要求在1分钟之内,不让敌军冲到我阵地前,就将敌军全歼。40秒,中间要装填三次弹夹。优秀的射手每次压弹要用时2到3秒。也就是说40发子弹必须1.3秒左右就射击一发,而且是打40个不同目标。结果;40秒,40发子弹,全部命中150米外40个胸靶。40秒还包括加三次子弹。

济南军区的战士王巧生,半自动步枪立姿单手对着100米以外的10个半身靶进行射击。右手五发子弹全部击中,换成左手同样全部击中

单手射击56半自动步枪 https://www.zhihu.com/video/1471350034121469952

这个表演项目是这样设想的,战士假如在战场上一个手受伤,可以单手射击消灭敌人


女民兵,刘延凤,沈秀爱,50发子弹100米卧姿两分钟,刘延凤命中47发,沈秀爱命中49发


好吧,你说这才100米,不算啥,这位女神,这之后又参加了100米打啤酒瓶

你以为这就是天花板? 还有更高的高手,100米打灯泡,,,,,

祖孙三代人:爷爷吕其喜进行200米半身靶射击表演,儿子吕志玉进行150米胸环靶射击表演,孙子十四岁吕永顺进行100米头靶射击表演。都是老式手动步枪。有个插曲,爷爷200米射击有一发脱靶,儿子顺手一枪帮着打掉了。现场掌声雷动,观众都是战场出来的将军,知道这多不容易。原本瞄150米靶。快速改打旁边的200米靶。这特么是甩狙。

别以为农民就不会玩甩狙!!比CF枪神早多了!!


当时前方分别设置100米、150米、200米半身靶各5个。爷孙三个一起上阵,每人7发子弹,各打5个靶子。爷爷年纪最大,打200米。父亲打150米,孙子打100米。三人要一起把15个靶子都打掉。

最后这位双枪将,一起击发两边都中。

你说这是训练表演,而且距离不到500米?

好吧说说实战

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

他叫庞国兴

他是训练时候的特等射手,获得过神枪手称号

1962年的冬天,这庞兴国和其他两名战士在与大部队失散的情况下,组成三人战斗小组。灵活运用纵深穿插的战术,深入敌后7.5公里,硬生生的击溃了印军的一个炮兵营,占领了两个炮兵阵地,击毙敌一、二级准尉以下官兵七名,缴获火炮七门、炮对镜、望远镜各四副,堪称是以寡敌众战斗史上的奇迹。“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这句话是庞国兴在事后做战斗报告时所说的。


1962年6月,对印自卫反击战正式爆发,当时的庞国兴所在的部队正在进行特等射击训练。一共分了6个名额,庞国兴表现突出,实弹射击全部合格,他被选拔为成为预备队员。考核那天,天公不作美,狂风四起,但是庞国兴却以超高的水准,“哒哒哒”四个点射,示靶员报告了“450米和500米目标全部消灭”的喜讯。庞国兴荣获了部队里第一个神枪手的称号。

在追击的过程中,庞国兴他们被公路两侧高地上的敌方炮兵给发现了,但是敌军并不知道具体有多少人在追击他们,所以他们只能判断一个大概的方向,往公路上发射炮弹,顿时炮弹接连的打向了公路。这个时候庞国兴没有慌乱,他让王世军偷偷地绕到东边高地上去偷袭,而他自己带着新兵冉福林,他们两个在这边吸引敌军的火力。

庞国兴拿起冲锋枪就开始扫射,可是由于距离太远了,根本打不到对方(五六式冲锋枪有效射程400米,说明是400米以外),于是他就从冉福林的手里拿过了步枪,“砰”!第一枪就直接干掉了对方在那指手划脚的指挥官,其他士兵一看自己的长官被干掉了,吓得都赶紧退到了山后边,庞国兴带着冉福林立即追了上去。

大家自己查藏南山地一般的距离。交战距离可是要比阿富汗远多了,阿富汗美军还整天嚷嚷着换枪呢,把全威力的m24都又搬上去了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

他叫张桃芳

这个从来没有接受过任何正规训练的新兵战士,凭借着一把不带任何光学瞄准设备的苏制步骑枪,单兵作战33天,用442发子弹,毙伤敌人214名,创造了朝鲜前线志愿军冷枪杀敌的最高记录。最远击杀敌人距离800米

军长皮定钧知道了。他有点怀疑一个新兵能打死这么多敌人,于是让参谋亲自到张桃芳所在的8连看看情况。张桃芳毫不含糊,第二天天刚亮,就领着作战参谋上了狙击阵地。将作战参谋安置在一个既隐蔽又能观察的地方,再三提醒不要乱动后,张桃芳没有多余言语,很干脆很老练地进入了自己的狙击阵地。

等了一会儿,天大亮起来,在离张桃芳大约300米的山头上出现了一个人影。张桃芳轻声朝作战参谋说了一声,我打了。说完,枪响了,第一个敌人被干掉了。

第二个送死鬼是个哨兵,离张桃芳大约有200米的距离,瞄准之后,张桃芳一枪过去,一溜火线,毫无悬念,哨兵瞬间就栽倒了。

有人说了,这才300米,不算数,那继续看下面

1953年的1月底,志愿军第24军72师214团战士张桃芳一大清早就出来寻找目标。经过10天的狙击,死在他手底的敌人已达到达了71人,接连不断的送命,让对面的敌人变得格外小心谨慎,大白天他们都躲在掩体里不敢轻易活动,大小便都在罐头盒子里解决。

但张桃芳并不着急,他已经大致摸清了敌人的活动规律,此时他就把目光盯在了西南方向一条已经干涸的小河上。这里是上甘岭597.9高地,3个月前,一级英雄黄继光就是在这里牺牲的。而张桃芳则把对敌人的仇恨凝聚在子弹上射还给敌人。

小河距离张桃芳有800米,虽然没有了水,但河上还是座小桥。上午时分,一个黑影从美军阵地跑了出来,他很警觉,以S形路线跑到了小桥上,以为这样就不会被死神盯上,但凡事都有例外。

在普通人的视野中,400米距离上人就基本只有瞄准环中间那根针的大小,800米则根本看不清目标是不是人。但张桃芳不同,他是远视眼。他曾说过,自己在100米的距离上能看清敌人的眼睛是蓝色还是黄色,这是一双自带八倍镜的肉眼。

他使用的步枪是一支莫辛纳甘1944式卡宾枪。它是1938式卡宾枪的升级版,和后者相比,它除了刺刀改到了枪身右侧之外,最大的变化是采用了旋转式后拉枪机和前端闭锁。这个做法是从M1891/30式狙击步枪上学来的,这个做法提高了1944式卡宾枪的精度和射速。

但不管怎么样,这都是一支采用普通机械瞄准具的步骑枪,如果在别人手里,可能并不会创造奇迹,但在张桃芳的手里,它却有了灵性。800米,张桃芳估算好弹速和提前量,果断开枪,黑影应声而倒

为了防止敌人装死,观察组整整观察了半个小时,黑影再没有一丝动弹,死得不能再死了。张桃芳创造了奇迹,用步骑枪在800米的距离上,用肉眼和机械瞄准具毙敌,这在整个志愿军的战史上还从未有过。同样的奇迹,张桃芳在一天里创造了两次

抗美援朝结束后,大概觉得打地面两条腿的已经没意思了,张桃芳改行去当了歼击机飞行员,打天上带翅膀的去了。

抗日战争

有人说又说了你这不是抗战期间,也不是三八大盖。三八大盖有效射程才460米,所以赵刚打不中。

好吧,就按百度百科的说法有效射程460米,可是百科后边另一句怎么没看见吗?

射程远

三八式步枪的表尺射程高达2400米,有效射程通常为460米,有的甚至达到600米。[1] 实战中,受过严格训练的日军士兵往往能在300米内射杀单个目标。

下图应该是日军实测数据,因为叫做铳。。。

38式步枪的300米合成公算偏差连11cm都不到,优秀射手可以射出9cm以内的合成公算偏差,一般人脸宽18CM ,基本上偏差,就是打你眉心,枪的极限散布能偏到太阳穴上,那脑壳也漏蛋黄了啊。

38式步枪本身实际有可以作为狙击步枪的潜质,就是依赖极高的射击精度,在老兵手里可以打出远高于表值的命中射程。

查了一下1956年式半自动的射表,500米距离,高低17cm,水平散布14CM。三八大盖枪管长797MM,56半枪管长521mm。精度应该三八大盖更高一些。500米距离,14厘米散布,即便小日本小一点,胸宽也得三十五左右。一枪打过来,14厘米极限漂移,也是躲不过去的。

好了,正确答案来了

战场:武汉会战,

身份:两个,中国军160师老兵,姓名不详。

战果:800米射杀日寇101师团101联队联队长饭冢国五郎少将

这些照片就发表在1938年9月日寇的战地画报上《中国事变画报》 第40辑

饭冢国五郎是个非常凶狠的日寇,留着一脸的大胡子,面目狰狞可怖,在战场上更是杀人不眨眼,在日寇的陆军之中有军神之称。

以内容综合网上的文章

武汉会战期间,中国兵就是专门用三八式步枪在800米距离上击毙了正在接受采访的饭冢国五郎。让他成了著名的装逼被雷劈的代表。

1938年9月,饭冢国五郎的联队在庐山前线与中国军队对峙。战斗仗还没打多久,便又有记者来找饭冢国五郎,这回是著名的战地记者小悮一行,在日本国内有很大的影响力。

饭冢国五郎亲自接待小悮一行,大吃大喝一顿后,小悮一行提出上前线拍些照片,向后方民众展示一下“军神”英勇作战的精神风貌。饭冢国五郎乐呵呵地领着记者来到一处山岗上,这里不是核心交战地带,离前线还有段距离,看上去挺安全的。

不愧是常发朋友圈的高手,饭冢国五郎光着膀子,露出一身腱子肉,对着远处的中国军队阵地挥舞着指挥刀。为了更好地展现帝国军人风采,小悮一行特意给饭冢扣了一顶头盔,好一副武运长久的完美构图。

正在饭冢国五郎摆好POSE,拼命谋杀记者的菲林时,突然他的身子一震,胸口出现爆出一朵血花,紧接着一声枪响回荡在山谷中。饭冢国五郎向前扑倒在地,指挥刀和钢盔飞出老远。还没有赶到救护所,饭冢国五郎就已经咽气了,子弹穿过心脏。

后来经过调查发现害死军神的,是两件最常见的日军武器——钢盔和三八步枪。饭冢国五郎戴的是一顶旧钢盔,表面的绿色油漆已经大面积脱落,钢铁本色露了出来,被太阳光一晒,闪闪发亮。

战场对面就是国军160师哨岗,他又是站在高地上,动来动去的,很快就被中国的岗哨发现了。这可把我们的哨兵给气坏了,虽然看不清具体是谁,但你这个小日本鬼子你也太嚣张了吧!不给你点教训你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他们合计了一番,拉住了不远处走过来的两个老兵.而且拿着的是精度更好的三八大盖

活该日本倒霉,这个国军66军160师,是粤军,以前陈济棠反蒋的时候,和日本人勾结,日本人援助了他好多武器弹药,不知道这三八枪枪是不是日本人援助的。

他们枪法好,而且配备的是日本造的好枪,射程远、穿透力强,他们仔细瞄准了一会儿,趁着饭冢国五郎快要结束的时候,一枪打过去,正中心脏。

另一个说法,这哥们儿胸口中了两发子弹,那就更说明这不是瞎蒙了。

要指出的是,这位装逼被雷劈的哥们,应记者要求戴上了钢盔,因为钢盔闪亮,被国军发现,于是组织老兵用精度更高的三八式步枪射击,一发入魂怎么到八路军,500米打个钢盔王八脑袋,就成了神剧了呢。

就是下图这个头盔,这是这位少将的遗物,把他坑死了。

误区

其实很多人的逻辑很奇怪,他们认为不是狙击枪精度就会不够,问题是,难道二战不都是栓动步枪加个瞄准镜就是狙击枪了?同样的枪装上狙击镜精度就提高了?

归根结底还是吃鸡的游戏打多了,西方拍的狙击片儿看多了。这里有个误区,你以为看清楚才能打中?实际不是。

奥运射击冠军许海峰,近视眼!世界冠军,国家射击队总教练王义夫,大近视眼!0.1的视力。脱下眼镜说看靶子,就算看面前的大活人也只有一个模糊的轮廓,但他“老人家”愣是打了6届奥运会,数次夺冠。

国家射击队,十个人中一个近视眼,总教练说了,有时候甚至专挑近视,反正近视不近视都看不清,近视眼反倒心无杂念。这玩意儿,叫枪感。

好吧,你说这是静态射击不能用到战场上,打乒乓球,世界冠军大蟒许昕高度近视,看41毫米的高速移动的乒乓球看的清楚吗?不清楚,虽然我近视加散光,但中远台一点都不慌。人家为啥那么风骚?球感!

这里有一误区,狙击战确实看清楚才能打,枪上的光学镜除了瞄准,很大的作用是观察,因为对手埋伏着,伪装着,你分不清那是个黑洞还是别人的脑袋,那你就死定了。而赵刚,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狙击战,对手站在远处,以为别人打不中他,整个轮廓是清晰,可以分辨出来的。这时候用狙击的经验硬套,就有些教条主义了。

其实不需用干货来证明,一战时期的通常的交战距离,二战时期通常的交战距离摆在那里呢?二战时期,日军训练要求就要求300米内准确击中目标,我军强调近战夜战,游击战打埋伏,所以大比武强调的是200米内硬功夫,强调200米内速射。伏击战,自然要快速点名,不给对方反应的机会,这并不是说远距离就打不中,武器就没有这个能力

如果超过200米就打不中,最发达的美国人脑抽吗,二战后非得弄那个7.62全威力弹,而不用射程400米的中等威力弹。

解放军提装备需求为什么要搞六三自动步枪?,是觉得五六冲锋枪有缺点。那是对印自卫反击战,西藏剿匪实战需求摆在那里,对印作战远距离射击的情况,要比阿富汗还远。我们把高射枪抬上去,一挺就打败了印军六挺重机枪

三八步枪,严格来说是属于一战的步枪,一战时期,交战距离在600米左右。他并没有像别的国家在二战前缩短枪管,二战期间,日军的训练要求是,300米内准确击中敌人。

37年,平型关战役老八路的回忆录,日本兵当时水平非常高,在移动的汽车上几百米外一枪就能够击中奔跑的中国人


user avatar   zhuan-zhi-ge-chong-bu-fu-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算神剧,三八大盖是能的,因为这是这枪唯一的好处

1939年苏日诺门坎之战,在苏军决定性地击败日军第23师团并包围其两个联队后后,为了更快粉碎日军的防御,朱可夫命令第82步兵师直接沿哈拉哈河发动冲锋

结果:遭到巨大伤亡,因为日军从600米的距离上开始有效地射击。朱可夫从未想到过日军可以做到这样的防御。此次冲击使得82师损失惨重,更重要的是导致步兵与坦克脱节,被日军趁机突围成功

朱可夫当了一辈子兵都没想到日军能从600米处用步枪有效射击,但是在日本军队中这是个常规技能,毕竟设计这把枪的是“能用一颗子弹打死的为什么要打一串子弹”的陆军马鹿啊,这枪就是用来实现陆军马鹿的夙愿的


user avatar   ying-ru-yu-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Mermaid》

《Winter Alice》

《カクザトウ》

《Reminiscence》




        

相关话题

  如何给《权力的游戏》里的角色每人一句判语? 
  为什么有中医黑,他们存在有什么诉求? 
  如何评价电视剧《巡回检察组》? 
  胡歌刘亦菲已领证是真的吗? 
  有哪些看上去很晚才存在的事物实际发明时间很早? 
  《信息简史》中的疑问:在建筑物或自然界中,有哪些东西的功能和电线相似? 
  如何评价电视剧《老闺蜜》? 
  演员拍床戏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为什么中医(中国传统经验医学)黑都把现代医学的功劳归到西医(西方近代生化医学)上? 
  如何评价段奕宏、大鹏主演的电视剧《双探》?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男生不喜欢穿皮鞋了?
下一个讨论
为何三大战役后半壁江山的国民党如此不堪一击?





© 2025-0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