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刚去了汶川地震震中映秀镇。
汶川十年
(首发于个人公众号,花生腹语。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图片补充在文末
溯岷江而上,便是岷山。
而扼守住岷江的便是汶川。
(一)
如果不是那一场大地震,今时诸位又将以何种形式认识汶川?哪怕是灾难之后,人们仍然对它的的风土人情所知甚少。
世人如今提到汶川,大概不会想到它原来还是国宝熊猫的家园,在大熊猫举世卖萌的时候,并没有捎带上家乡的名字。
当然,若我是汶川,我也宁愿继续在大山深处默默无闻。
(二)
路过汶川的时间,恰好是第十个五月。
成都往汶川110公里,路行一半,55公里处,就是512地震的震中——映秀镇。
公路随岷江上溯,两侧均是莽莽大山。峡谷之窄之深,较318近成都一段更甚。若是雨季,塌方落石是常事,非得要道班不间断维修,不然无法通行。
车行近映秀,便能够在两侧山中发现不少地震的痕迹,崩塌的山崖和次生地质灾害剥离了植被,在山坡上制造出一道道的伤痕。
这个在灾害中毁于一旦的小城,如今已经被开发成特别旅游区。小镇离都江堰不远,也是成都去往九寨沟的必经之路,不过如今的九寨沟,也因为去年8月8日地震的缘故冷清,小镇上车辆和游人数量并不多。(目前九寨沟只接待旅行团不开放给散客,且每日限量2000人。)
在小镇的中心,漩口中学的遗址定格在2008年5月12日。作为小镇上最重要的景点,自然也是镇上最热闹的地区。
五层楼的教室,像压扁的蛋糕一样倒在地上,为了让建筑保持地震后的原貌,有特意设计了钢架来支撑残骸。
在中学对面的上,是遇难者公墓和地震博物馆。在博物馆中,我看到了小镇灾后重建规划,计划打造特色旅游小镇。
如今十年过去了,除了精心和刻意留下的几处遗址,其他地方已经看不出灾难的面貌。小镇上新建起了一排排小别墅,而这一排排小别墅,绝大多数都被改造成了饭店和旅馆。
(三)
留在小镇过夜的我,在小镇感受到一种奇怪的氛围。
整个旅馆孤零零的就接待了我一个客人,尚未入夜,大部分饭店就开始收拾关门。在加上一场冷冷清清的高原夜雨,夜晚的小镇变得格外冷寂。
小镇上几个成型的景点,浏览一圈下来,一个多小时足以,出了我这样的背包客。留下来过夜的人实在太少。
而本地人呢?
这座小镇的产业在地震中毁于一旦,而十年之后重建的旅游业,不足以支撑起幸存者们的就业需求。中学遗址门口的导游和摊贩,数量比游客还要多,饭店和旅馆也鲜有人问津。
与其他许多缺少产业中国山村一样,不少人需要离开重建的家园,以获得一份足以安身立命的工作。
在这座中外专家合力设计规划的小镇里,房屋整齐,道路干净,景观优美。目光所及,如同水墨画卷。
可是并没有为小镇找到一份足以支撑的产业。我们也不能指责谁,毕竟整个川西,地势交通限制下,难以发展出成型的工农业,大家都靠着旅游业做支柱。
于是不舍故土重建家园的人们当中,还是有人走上了背井离乡的路。
(四)
但同时,我也感觉到这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小镇,我从未在其他地方,看到如此多的幼儿。
满大街跑着的,玩着的,都是不足十岁的儿童,街上很少见到单独的成年人,大部分都抱着牵着小孩,整个映秀,就好像一个大型幼儿园。
地震之前,映秀人口是1.6万,放在川西北,是一座首屈一指的镇子,毕竟汶川隔壁的理县,如今全域人口也不过4.3万。
作为地震的中心,三分之一的生命消逝于这场灾难。(注,在映秀震中博物馆的数字是6800余人,而在汶川县城的汶川博物馆的数字是5700余人,无法获得准确数字)
对于灾难中的幸存者而言,没有什么能够比一个新的生命更能抚慰失去家人的痛楚。
于是在这座小镇上,雨后春笋般的生命诞生了,并把它作为新的家园。
我想这座小城里的人们,有且只有以这样一种“重视新生”而“淡化死亡”的姿态活着,才能回归到宁静中去。愿这种姿态,能够抚平大地的褶皱,抚平受伤的心灵。
映秀漩口中学遗址,现在保留了灾难原貌。
遇难者公墓和博物馆
小镇现在面貌
网上我搜到了一些
崭新的幼儿园,并且幼儿园内部的基础设施比以前完善多了。
汶川内的一所小学,据说现在汶川内部的学校防震级别都是全国最高的。
崭新的居民楼如雨后春笋般耸立在废墟上。
人们在家门口聊天,看看他们的家,像别墅一样。
一所新盖的学校,在崭新的教室里开始崭新的生活!
一小孩骑自行车去上学,背后是崭新的家园。
新盖的商业街,里面也是热热闹闹,完全看不出什么变化啊。
整齐科学规划后的居民区,多么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