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国人口预计从2020年开始减少吗? 第1页

  

user avatar   yan-gao-hent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曾经知乎上14年还在讨论妇产科人满为患床位难找,各自交流那个医院好人又相对少。

18年还在讨论儿科人满为患医生超负荷出诊。

现在这些问题都不见了。

这说明什么啊?

当然是说明我们医疗资源建设成功,发展迅速啊。

才不是因为人少了。


user avatar   xue-wu-ya-72 网友的相关建议: 
      

1、计生委撤换改名卫健委
2、已经半年,没有一个官方总体数据发布,往年卫计委都会按时间节点发布一些数据(X月、X季度、1-X月,活产婴儿等数据)
3、去年济南卫计委预计产妇数量。2017年前11个月,济南每月分娩产妇平均为9400左右,呈急速下滑走势。而2018年前九个月,平均每月为7850左右,降幅为16%左右。
4、某婴幼儿产品公司人员统计单位同期产值(2018年5月31日更新) 一线城市106% 二三线城市77% 总体85%,大概在82-88%之间,去年1723万,今年预计1412-1516万之间。
5、天津今年前4月全市建册孕妇人数降17%,天津二孩孕妇比例略降(2018年06月04日 中老年时报)
6、某医生家属数据,无替代的针对早产儿的药物销量下降百分之四十
7、某166万粉丝的妇产科主任医生内部数据,某500万人口城市第一季度出生婴儿同比下降11.5%
8、2018年第一季度,全国结婚登记301.7万对,离婚登记97.4万对。同比去年,结婚人数进一步减少,下降5.7%;离婚登记97.4万对,相较以往,增幅虽减缓,但依旧上升1.7%。
去年年中开始出生人口逐月下降,考虑上半年是二胎高峰,今年上半年下降比例很高,全年可能没那么高,但是也可以说非常触目惊醒了。


user avatar   traveldailymark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育龄妇女总量持续减少,尤其20-29岁活跃育龄妇女数量急剧下降,2025年将比2015年减少40%。”

这句话粗看你看不懂,你算一下。2015年时20-29岁的女性是什么时候出生的?1984-1995。

那么2025年时20-29岁的女性呢?1996-2005年。

是什么让她们急剧下降了40%?

我们国家一直和平安定也没有什么灾祸,怎么会急剧下降40%呢?

是出生人口在当年就急速下降了。所以现在的育龄女性数量会急速下降。你今天去查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96年开始每年的出生人口是2000万。数字很大。如果当年真的出生了2000万,现在怎么可能出现那么巨大的跌幅呢?

这就是当年的公案了。第五次人口普查查出的出生率不是“调查”出来,而是早年的人口专家“算”出来的。他们算得是错误的。当时出生率就有很大的下滑。96年前后目前应该是1600万左右。


(注意:这里很多人不了解背景,第五次人口普查有两个生育率。一个是“调查”得出的,只有1.22,比第七次的1.3都要低。所以当时计生委做了数据调整,把生育率调整成了合格1.8,才有了继续征收社会抚养费。)

你发现这些专家讲话背后的技巧了吗?

不是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当初有问题遗留到了现在,但是他也不直接指出当时的问题。然后他也提出了解决方案:

“再不调整人口政策已经来不及了。”


user avatar   jst-23-5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的预计是从2021年开始


user avatar   bei-gang-yi-xi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十年前,有一条流传甚广的短信段子——


讲一老外到上海做生意,十年后,生意赔了几百万,沮丧地决定卖掉上海的房子回国,谁知卖完房子,不仅还清了欠债,竟然还赚了一笔。


这个段子的真实性存疑,但核心有二:


一是吐槽搞实业不如炒房;
二是道出了各路热钱投资地产,赚开了花。


这个故事到了2016年以后,又衍生出来了“养老移民”的版本:


如,上海某退休老汉自觉还能活个二十年,干脆卖掉上海房子去苏州养老寻快活,在苏州潇洒了十年,腻了,打算去成都继续欢乐,房子一卖,忽然发现赚的钱不仅足够过去十年的花费,还净赚了80万。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金钱八十万”。


这个故事的内核是:


讽刺2016年新一轮的房价上涨。
道出了一线城市居民利用时间差,坐吃二三线发展红利的现象。


这类故事共同描述了一个现象,就是:


中国绝大多数城市,过去二十年来房价一直在涨,以至于让人形成了惯性思维——中国的房价会一直涨、涨、涨下去。

显然,过去二十年的暴涨,不可持续,但什么时候停止?是个问题。如果从明天开始,南阳的房价告别过往二十年的上涨,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首先可以绝对确定的是:南阳房价如果停止上涨,会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

一、持有,还是抛售?是个问题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循环:


房价上涨→地价上涨→政府卖地收入提高→提前买房者获利→银行放贷赚到钱→房地产相关行业繁荣,如装修、建材、家电→更多的资金进入房地产


过往的二十年,上述环节已经形成了一个闭环,这也是为什么政府无论出台多少政策,都难以压制房价的终极原因。地产,绑架了地方经济,三四线城市,尤其如此。


(来源:《中国家庭财富健康报告2019》)



在中国人的资产配置中,房产占据了近八成的比例,金融资产配置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去甚远,从居民的负债占比,也略见一斑。

(长期消费借款,主要是房贷,黄色部分)

据央行2020年数据,中国家庭负债结构相对单一,负债来源以银行贷款为主,房贷是家庭负债的主要构成,占家庭总负债的75.9%。

如果房价停涨,就意味着在通货膨胀压力下阴跌,也间接意味着之前贷款买房的居民,资产缩水。如果不幸房价下跌,房子持有者未来上涨的预期破灭,很可能会出现退房潮或断供,甚至出现大量个人破产的案例。


二、各行业从房地产撤资


在中国,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地产商是国企,如招商、保利、铁总、华侨城、金茂、中海等。当然,还有一些知名企业,在一些地市也涉足房地产,如丹尼斯、新田在郑州开启“地产+商业”,京东在北京拿地做“电商房地产”、阿里、中石化做相关地产项目等。


这些“外行”,进入房地产,先进入者早已吃到了地产红利,并发展出了自己的模式,后来者进入,也无非是想分一杯羹,甚至是开辟新的业务,艰难时刻,寻求“战略转型”。


如果房价停滞,意味着它们投入的资本将毫无预期,这些本来从事传统实体经济的资本大鳄,如果纷纷从房地产行业撤资,将造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后果不堪设想。

三、借贷困难,房企被迫抛售或破产


任泽平有房价的三大判断: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其实影响房价的另一个重要要素,是中国的货币总量一直在增多。房价是船,货币是水,在过去二十年说,水涨船高,屡屡应验。


中国二十年来广义货币M2的增长速度,远超GDP增速。

M2增速与GDP平均增速比超200%,也就是说,钱的增速一直是经济增速的两倍多。

(中国M2/GDP增速比值)

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2009年,三线城市一碗牛肉面3块钱,到了2018年,就需要7块钱。


经济学家费雪(1911),有一个著名的交易方程式MV=PT(货币数量×货币流通速度=物价水平×商品交易总量)


M:货币的数量;
V:货币流通速度
P:物价水平
T:各类商品的交易总量。


货币流通速度V,交易总量T,是由社会制度、地区偏好所决定,短期内非政策刺激,都会保持相对稳定,所以M(货币量)一旦增多,就意味着P的价格要上涨。(该理论有不少质疑,但也可以作为一个房价的简单参考。)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房子成为了中国家庭抵御货币超发、通胀,实现资产保值的最佳配置,从这个方程式里就可以看出来。


人民币不比美元,国际化之路还很漫长,当人民币无法走出去,这么多钱留在国内,总要有流向。如果不让流入房地产,就意味着银行贷款和各种途径的融资,都对房地产关上了大门。那么地产商,尤其是那些囤地待卖的地产商,只有一条路:抛售等死。

四、地方经济面临艰难转型


什么是土地财政,就是地方财源除了转移支付,主要靠卖地。全国的土地出让与地方财政比率在2019年达到58.35%,对于部分内陆三线城市,这个会更高,一些地方接近90%也不算夸张。

什么是市场经济?就是一个各行各业逐渐货币化的过程。


举例来说,计划经济制度下,依靠计划调拨的服务和项目,如公费医疗、住房分配、物业服务、教育培训等,在市场化大潮下,都开始有了价格,再加上新出现的行业,如互联网、私家汽车的发展,同样带来了货币需求,就需要政府开动印钞机,印更多的钱。


中国在98年经历亚洲金融风暴之后,亚洲经济萧条,大陆开放房地产,就是为了创造新的需求,让货币流入到新的房地产市场,牢牢把控。


以南阳开辟地下空间利用为例,就相当于开辟了新的土地市场,地下空间从原来沉默的、难以交易流通的公共资源,摇身一变,成为了新的商品。


如果人为将钱流入房地产的闸门关上,就意味着短期内,国内市场一定要寻找到新的洼地,开辟新的行业,创造新的需求。这对任何区域,都是一种倒逼转型。但是转型,不是一年两年就可以完成,它需要几十年的积累,骤然关上,就意味着切断地方财源。


五、房地产周期被打破


过往的二十年,公众对房地产形成了一种共识,就是房地产有波动周期,热几年,冷几年,有规律。


每当有人言之凿凿地讲房价不会涨,最终总是被打脸。发行的货币没有地方去,地方经济顶不住压力的时候,就会有各种理由,放开房地产市场。如,首付比例降低,首付分期,利率下调,降低购房门槛,放宽人才引进限制,减免契税,土拍出让金分期,降低预售标准等各种手段。

(2005到2017年,房价周期性波动明显)

国内从未有过下决心抛弃房地产的念头,总是欲盖弥彰,反反复复。因为在中国,土地上涨的最大受益者是政府和拥有土地资源的国企。


当然,世界上也有壮士断腕的国家,日本就是一例。

1990年开始,日本真实价格指数骤降,此后二十年,没有恢复

1985年,日本“广场协议”后,日元每年保持5%的升值水平,即意味着只要国际资本持有日元资产,就可以通过汇率变动,获得5%的汇兑收益,国际热钱开始流入日本,疯狂炒房。


最终,日本政府决定采取严厉的措施,挤掉地产泡沫,连续加息,政府加收地价税,日本土地价格从1990年开启了下跌,房价随之骤降,甚至暴跌50%。市场上的钱开始回归理性,投资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加之日元升值后,原先的日本代工向东南亚转移,倒逼日本经济迎来了供给侧转型。

日本的挤泡沫很惨痛,但回首去看,成就了日本“失去二十年”的韬光养晦,遂有了安倍及继任者迎来新景气。

六、其他影响


如果三线停涨,会直接造成资本外流,资本向更有“钱”景的新一线城市,如郑州、武汉等地聚集。地方人口被加速虹吸,最终形成“马太效应”,大都市发展越来越好,三线城市越来越被边缘化。

(春运后人口迁徙图,2020数据)

随着政府侧刺激经济,宏观方面增加流动性,过剩的货币在资深玩家的带领下,流入其他行业,会炒热一个个概念,这许多概念里,定会存在不少泡沫,让那些头脑一热的跟风者,成为了韭菜。

所以,对于房价,没有房的人希望不要涨,有房的人期待资产升值。而涨与不涨,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也许从今天起,中国真正进入了房价不再持续暴涨的年代,但你一定要明白:


一个房价合理的未来,是需要牺牲千千万万的相关就业,缩减上万亿的土地财政,才能换来,我们每个人都要承担这种转型的阵痛。


壮士断腕,就是要付出非常大的代价,取得胜利。


user avatar   xia-hai-xuan-8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豆瓣评分有过权威性吗?

这还不如说微博新闻具有客观性呢。

再加个知乎人均收入具有普遍代表性。


user avatar   mr-train-7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总体还是不错的,作为高一的学生来说。

但是有些不少笔画不到位,下面我圈了一些出来

这些明显是练习不够的缘故

可以多对照字帖进行一些练习,楷书练好打好基础,可以有效的提升行书的书写速度,保证在字写得快的情况下也不难看。

加油




  

相关话题

  中国人口老龄化,独生子女一代走上舞台中心,未来房价会大幅下降吗? 
  俄罗斯人口 2021 年减少 100 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会带来哪些影响? 
  孩子2017年生,由于2018年新生儿比2017年少200万,让孩子晚一年上学是更明智的选择吗? 
  生育率已经跌破警戒区,为什么现在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 
  报告称超七成90后开始考虑养老,你有养老打算了吗?你认为得存够多少钱才能安心退休呢? 
  如果中国计划生育提前数年,现在的人口减至一半,会发生什么? 
  现在生育率低是不是说明现在生孩子以后会有优势? 
  现代人都是贵族的后代是真的吗_? 
  90后们怎么看中国新出生人口不断减少? 
  首尔人口跌回 1987 年,教授称「韩国或将成全球首个消失的国家」,你怎么看?对国内人口问题有何启示? 

前一个讨论
《哈利·波特》里,为什么痴爱莉莉的斯内普,当年却没有为了她放弃黑魔法?
下一个讨论
有哪些瞬间让你突然觉得坚持运动真有用?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