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知乎用户edmond的文章《对知乎主流舆论「自极端化」现象的一些思考》? 第1页

  

user avatar   zhaosj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种现象不单纯在纸糊存在,网上有现实生活中更是明显。

正反馈是挺可怕的。所以普及“尊重异见”、“言者无罪”的这些“刹车装置”,非常必要。

自然科学界日新月异,但是涉及到人类社会的,那是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儿。所有可能的故事都发生过了。这次的观点,在思想史、法律史上,早就有过很多大讨论了。也存在一些“大致有效”的操作方法,根本不需要新发明什么东西去处理它。

比如一人一票,容易形成多数人的暴政,那么简单啊,代议(阻止脑残冲动)+法律确保少数权益就好了呀。每个人都可以投票,不等于就可以简单粗暴的按照多数人的冲动,去随便抹杀其他看法。算法上也容易,不搞那个什么“反对太多就折叠”的糊涂策略就好了呀。只要有足够支持,就一定可以显示;反对多就往后放呗。至于举报功能,恕我直言是个典型的恶法————举报广告的动力,远远不如党同伐异来得强烈。

真的,纸糊面临的多数问题,根本就不新鲜,到社会学领域去好好找一找,很多都能找到现成的对策。为何不用,可能有算法问题、商业取舍问题、甚至政策问题,但别相信什么“摸XX过X”的话,谁知道在摸石头还是在摸鱼啊。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文章反对的是极端,但是所谓的阻尼震荡理论因为缺乏数据支持,也变成了片面之言。作者就像个小男孩,发现了磁铁会相互吸引,就认为发现了万有引力一般,迫不及待宣称所有金属都会相互吸引,着实有些可爱。

实际上历史是最善于遗忘的,并且总是重复着过去的错误。极端从未被消灭,比如绿教和天朝资本主义,只过了几十年就死灰复燃成了极端主义的桥头堡。对于女权的观点,也只过了几年就从解放妇女生产力转变成了咪蒙式的精神海洛因。支持这些极端理论发展的,就是无知,盲从,自私,情绪宣泄。

恰如羊群效应理论一般,羊群不知道自己做的有什么意义,看见头羊往哪走,有草吃,就去哪。一旦草吃完了被打杀了,就迫不及待跟着另一头羊。很多人点赞也只是觉得:他写的好长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利益也跟自己相符,根本不会过一下自己的脑子。实际上凡是文章都有漏洞,严谨的文章漏洞是少了,但也缺乏那种阅后的爽感,普通人看一眼就弃了。劣币驱逐良币,写严谨翔实的文章吃力不讨好,写脑残小白文月入十万,再聪明的人也会知道该怎么做。

我们到处可见那种关闭评论的公众号,或是收智商税的技术培训机构说了一堆生活经验管理学就是不说技术,被收了智商税的苦主甚至连自己被收税都不知道还在为其摇旗呐喊,令人不胜唏嘘。极端主义只是比公众号好识别了那么一点点,但土壤却更加广泛。在任何时代,极端主义的泛滥都免不了社会矛盾的发酵,就像地鼠一般,打压下去了这一批,也有那一批冒头。纳粹德国把矛头指向犹太人,地狱骑士把矛头指向外地人,x独主义把矛头指向大陆人,都是因为生活越来越艰辛压力越来越大。当造成这一切的资本剥削被冠以勤劳努力奋斗的美名,连黄世仁都成了优秀企业家最佳择偶对象,我们无处宣泄的怒火只能转向不努力懒惰贪婪的杨白劳了。




  

相关话题

  为什么 2015 年初,上海有卫计委官员呼吁大家生二胎? 
  怎么样看待一些老板拥有三妻四妾? 
  当代艺术越来越多的偏向于思想性内容的研究和展现,可以认为当代艺术很大程度上是哲学的一种表现形式吗? 
  如何看待「丈夫忘买鸡腿被妻子捅死」一事? 
  校园欺凌带来的是什么? 
  中国诞生两座 4 万亿 GDP 城市,这意味着什么? 
  郑渊洁让郑亚旗在家上学的教育方式,是否有可取之处? 
  既然所有的生命都要死亡,那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如何评价现在看见女性就喊母狗的风气? 
  为什么遭受文革时期的摧残后还有很多人没有选择去报复社会?支持他们的是什么?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感觉知乎上干货越来越少,各种站队撕逼抖机灵越来越多?知乎是否越来越娱乐化?
下一个讨论
前端开发的难点到底在什么地方?





© 2025-02-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