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众乎友看作科研人员,
督工可以说是中科院院士,其主要代表性学术成就是:工业 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山高县是长江学者,其主要学术成就是:入关学。
@王瑞恩 是社科院院士,其主要学术成就是:当代法学。
那么,曹大佐 @寒冰射手曹草草 也是杰出青年获得者,学术成就是:内卷化。
还有很多的优青,如科技类 @甜草莓 ,电子芯片领域 @Eidosper ,反儒 @安风你压我头发了 、数据帝 @chenqin ,反女拳 @继续者张付 等。
另外还有一大批综合业务能力特别强、学术成果特别丰富,但还没有明显形成自己的代表性学科的: @申鹏 , @李建秋 , @托卡马克之冠 , @安好心 , @鼎天立地 , @古青 等等。
另外还有我们一些旅外的青年千人,比如:够干啥的,一元炸鸡,勃学,斡旋学等。
-以上只是随便统计,博众一乐,漏掉很多大佬敬请担待。
-排名不分先后,纯属调侃。
如果你有志于从政,最快的“捷径”是考上清华,并且读博。不仅级别高,单位好,而且会被抢着要。热门单位,不挑专业,不用考试,简化流程,肯来就要,要了就签,生怕你反悔。
在网上吹吹水就能被“诏安”,世上哪有这样的好事?
年轻人不要总是想着走捷径。
天翼3G,就是快
曹丰泽整天说别人卷卷卷,实际上他干的这活才是卷的速度最快的。
12年的时候自贡某初中生就能干的风生水起的活
14年要中专才能做
15年要徐州某大专生
16年就需要西部某双一流b类附属三本毕业生了
而且在这个体系内的地位越来越低了
今年曹丰泽还不一定能混到上面三位的程度
曹丰泽刚读博那段时间很多人叫他“曹县”,实际上就是说他自己说自己要考选调生呗,这又有什么能装的,怎么这会又非要说自己并不是要去当选调生呢?
毕竟这行卷的也严重,以前博士还能干个副县长甚至清华博士还能搞个县长
现在去选调生学历大幅度贬值,曹丰泽这种劝退专业材料博士去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少年宫才差不多是稳的
咱最不缺的就是此类费纸费电外百无一用的“精神奖励”。
什么是卷,这就是卷。从小学就开始评小红花,五六十快退休了还评这些玩意。
然而,说难听点,够干啥啊?
高考突击搞这么个奖状,能加1分,备不住就考上浙大去美国吃鸡腿。但显然不可能,要么怎么叫纸片奖状呢?
曹兄说的倒是没错,没什么捷径。
顶多是,在你得到一个纸片奖状的时候,不要着急,再接再厉,你还能再拿10个纸片奖状。挂墙上,倍儿精神,精神就对了,继续加油干吧。
因为中国还是人才太多,可以随意挥霍罢了。
50、60年代你试试,别说“双非985博士”,高小学历都能进国企,那时候进国企是真正的金饭碗,一辈子吃公家饭。
而且这些高小、文盲还真把工业化给搞起来了,我琢磨着什么社区卖菜、网上叫车,跟从零开始建设工业化比,只能叫低技术劳动密集型行业。
这几张图我能用到知乎倒闭
我的看法和 @重楼百尺卧玄德 一样,还是那句话:“邓艾被冤杀和有没有人恨邓艾是两码事”。为毛有人恨?因为邓艾不是money,不可能做到让人人喜欢。哪怕是润公都有人恨,更何况邓艾呢?无非是人数问题比例问题,不会做人的,恨他的人自然就更多。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恨他的人自然更多。
唐彬的话可能有夸大其词,但是大体上是符合事实的,总不可能陇右那群人要造反然后唐彬故意说他们不想反吧?什么?你说那是因为司马昭大军在这儿所以他们不敢反,那请问大军走了以后呢?有人反吗?秃发树机能反叛的时候有邓艾旧部跟着反吗?也没有吧?邓艾这么多的同事下属里面才几个申冤的?占比多大?刘虞边让死后一堆人给他报仇的,邓艾有没有人给他报仇呢?
至于杜预的话,未必就是因为和关系好才给邓艾说话,可能纯粹是因为看不惯邓艾被冤枉。
如果陇右想反却不敢立马反,那唐彬应该跟司马昭说需要留兵留将(而且还要是可靠的将帅)长期镇守才是;应该和司马昭说要提防陇右造反才是。为了讨好上司却隐瞒实情,要是出了事可是得不偿失啊!
再来从一个细节窥探一下邓艾对待手下是什么态度吧。
《三国志邓艾传》:使於绵竹筑台以为京观,用彰战功。士卒死事者,皆与蜀兵同共埋藏。
人家为国捐躯视死如归,你倒好,连场像样的葬礼都没给人家,反而把手下的士兵和绵竹战死的蜀兵一同筑了京观,可见你邓艾也没多尊重士兵嘛,感觉这能和唐彬说的邓艾平时不尊重身份低微的人对得上嘛。
还有一条记载非常微妙,不知道是否和唐彬说的话对得上?
《三国志董允传》:及邓艾至蜀,闻(黄)皓奸险,收闭,将杀之,而皓厚赂艾左右,得免。
也不知道邓艾的左右给邓艾说了什么话让邓艾放过了黄皓,不知道能否和唐彬说的“顺从者谓为见事 ”对得上?而邓艾任用这种受贿的人本身也能说明一些问题,要是诸葛亮这一类型的人会用这种贪污受贿阿谀奉承之人吗?毕竟诸葛亮“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呢。
总说唐彬无中生有,我看未必。
至于有人说由于邓艾很多事亲力亲为所以不会御下严苛,这未必吧?亲力亲为和御下严苛不矛盾的,给你们一条史料参考吧。
《陈书程灵洗传》:灵洗性严急,御下甚苛刻,士卒有小罪,必以军法诛之,造次之间,便加捶挞,而号令分明,与士卒同甘苦,众亦以此依附。性好播植,躬勤耕稼,至于水陆所宜,刈获早晚,虽老农不能及也。伎妾无游手,并督之纺绩。至于散用赀财,亦弗俭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