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诸葛亮北伐屯兵五丈原时司马懿说“亮欲争原而不向阳遂,此意可知也”什么意思? 第1页

  

user avatar   yang-wei-44-3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说实话,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的路线相当蹊跷。

在“亮欲争原而不向阳遂,此意可知也”这句话之前,史书还记载了司马懿的另一段话。

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

这句话后来被罗贯中写进《三国演义》,作为司马懿奸诈狡猾的佐证之一。司马懿确实狡猾,也正因为狡猾,他才能看出诸葛亮此次军事动作的怪异。

五丈原,在渭水南岸,背靠斜谷;在它的东边是武功县,武功南边正对着骆谷道,西边是宝鸡,也就是当年的陈仓城。

其实如果你看看地图就会发现,如果诸葛亮一路攻占武功,那么,东面两百多里处便是曹魏的核心地带长安。即便不考虑军事因素,蜀军占据武功之后给曹魏带来的政治压力,也会迫使司马懿不得不与之决战。

但诸葛亮偏偏不这么干。他率军出斜谷,驻扎五丈原,那么,下一步就是渡过渭水,攻打岐山,战略意图相当明显。

于是,司马懿说,诸葛亮那老小子想要干什么,我特么已经知道了!

但是,诸葛亮为什么这么干?

事实上,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动作相当大。十万军队出斜谷,在渭水南岸扎营,且率军屯田,明显有长期作战的准备。

司马懿的应对策略,是背水筑垒,坚守不出。诸葛亮求战而不得,最终急了眼,骂宣王是个娘们。

这也许和蜀汉当时的处境有关。三国之中,蜀国最弱,第五次北伐,蜀军离开自己的粮道相当远。从蜀军屯田的行为中可以看出,当时后方的补给已然跟不上军队的消耗速度,情况严重到不得不在原地寻求给养的程度。

恐怕这也是诸葛亮制定此次战略意图的隐忧。远离根据地到国外作战,最怕的便是陷入孤军奋战的境地。攻取武功,兵向长安,确是一项非常宏大的战略构想。但并不长于平原作战的蜀军,在面对魏军铁骑时,胜率最多只会有五成。一旦战役失败,蜀军唯一可以退却的,只有武功南面的骆谷道。

而这是非常危险的。

所以,诸葛亮最终选择这样的方针,其实不能算错。占领岐山之后,陇西和关中之间的联系就会被切断,蜀军可以逐步蚕食魏国剩余的领土,然后向东谋求发展。即使战役失败,蜀军也完全可以在斜谷据险后退,逐步撤出战场。后来战役的发展也确实如此。

所以,第五次北伐,其实还是葛公一贯求稳的战略思想。他唯一没有料到的,恐怕只是自己的寿命。




  

相关话题

  战国时期除了秦国,最有可能统一诸侯的是哪一个国家呢? 
  如何看待凌烟阁除鄂公尉迟敬德以外,其他人寿命都较短,无一善终? 
  为什么说 60 岁看三国觉得刘备最厉害? 
  如何理解明亡时太监曹化淳说:“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 
  东吴后期到底是个什么局面,为何在蜀被灭后还支撑了十数年? 
  印度西部沿海(古吉拉特等邦)人为什么这么少? 
  如果美洲被日本发现并由日本命名,美洲的地名会叫什么? 
  如何评价旅日作家萨苏? 
  舌战群儒的那些儒,历史上真的主张投降吗? 
  如何评价电影《类人猿行动》?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明朝三百年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下一个讨论
多才多艺和一项专精,哪个更能吸引女孩子?





© 2025-04-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