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中国味的炒股人,一看到哲学就头大,因为哲学这玩意考试不参与算分。呵呵。
最近机缘巧合,在看几本量子理论的书籍,古今中外都有。
比较喜欢看教材,直截了当,通俗易懂;而翻译的外文相关书籍,多数是讲量子理论的西方史的某一个方面,因为翻译腔太浓厚,看得有点生硬;最好玩的还是国内专业人士写的科普或者科学史,看得像是小人书,时不时冒出一些八卦花边;虽然良莠不齐,但是不得不说,量子理论的确是人类科学文明的一个高峰。
前面扯了大段的量子理论,自然是个人对这个理论的成型,应用和发展非常看好,并且尝试着想进行一些移植,将人类社会活动的统计规律尝试用一些量子理论的思想或者思维来解读一二,然后发现同样作为统计性无决定性的活动,两者相通的地方是非常多的。
波粒二象性:
当交易人的一笔“有效”交易完成,即买与卖完成,作为一个单次交易行为,它所有的指标都是清晰明确的,成本和收益;但是,作为一个多次交易中的一员,它是对历史交易的一次总结,也是对未来交易的一个伏笔。前者就是交易的粒子态,后者则是交易的波动态,以至于一些神棍提出了心动说,认为未来决定了现在。
边界:
边界是何等的重要,能讲清楚边界,就意味着边界所封闭的空间可以冠以汝名。于是量子理论的先贤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将如何搭建这个空间,如何定义行为,如何描述空间内的行为轨迹(量子力学的哲学三问)通过量子思维讲出来。而面对交易的人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这个交易市场是个什么样的市场,它容纳了多少资本,它流动了多少资金,它支持怎么样的交易边界,这就是交易市场的边界,边界不一定就是事物的裹脚布,事物内部的管道、分析单元的状态曲线同样也是它的边界。比如为何在一个价格上,只能形成这么多的交易量,有多少人能讲出一二之外的三四?
时间:
有社会学家总结了一万小时理论,让所有人都看到了明灯,但是前提是在这一万小时中,当事人要面临5000小时以上的失败,才能获取更有价值的信息或者经验,意味着在某种状态能活着超过一万小时,本身就是一种胜利。在交易活动中,时间同样被所有的交易人所憎恨,因为他们永远都不敢肯定下一分钟的方向。但是这里的时间不是具体的每分每秒,而是波粒二象性中谈到的交易波,很多人言必称自己在几年后悟道,胜率和收益超出预期,甚至还持续了一段时间,真的是这样吗?按照量子理论,这只不过是因为交易人经历的许多次交易,历史交易的回馈,且大部分时候不以交易人的意志为转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