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个炮?
据称楚国/人一直不服吴国/人;楚国顶盛时也没能打败吴国;吴国在孙武的带领下首都郢一度被占领,险些灭国。而后来越国竟灭了吴国,成为霸主。所以客观上,越强于吴,吴强于楚。
武汉一直以“楚”自居,却从来没有当过都城;
杭州是越国的首都,后来也是南宋的首都。
但楚一直不服吴,而吴又不服越(即使今天貌似也是如此)。
所以,这个问题本身,一定程度印证了上面这个观点。
个人看到西湖,通常会想起颐和园和太湖。
第一次去武汉之前,其实不知道有东湖。
但其实湖南人也很认为自己是“楚”的代表。毕竟,屈原的汨罗江在湖南不是。所以,很不服湖北独占“楚”这个称号。而且一直认为湖南强于湖北。
而江西人总觉得江西和湖南是一样的、一个层级的。
当提到安徽时,江西人略有一丝不屑的表情。
然而实际安徽人心里对标的常常是江苏:南京曾经都是我滁人的!
江苏人嘛,特别是苏南的,心里上常常以为省会是上海。
上海人:外面都是乡下。
北京人不服,表示:你们这些地方上的,得讲武德啊。
然后河北人心想:我们的省会是北京,多好啊。
西湖北山路的一个阴井盖上刻着:
赖有岳于双少保,世人始觉重西湖。
我没去过东湖,看了楼里东湖的照片,我大概能想象到我如果到东湖大概是这样的表现:
卧槽,好——大——!好大!好大!好大!
卧槽,好漂亮!
卧槽!卧槽!卧槽!卧槽!卧槽!
没了。
如果要我当导游,带朋友玩东湖,大概就是这样介绍:
看,大吧,面积有多少多少。
看,漂亮吧,武汉市花了多少多少钱打造了这个,当年毛主席都来过这里。
没了。
而如果要我当导游,带朋友玩西湖,大概就是这样介绍:
出了凤起路站,往东看,这条路叫孩儿巷,陆游的那首《临安春雨初霁》还记得吗?那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写的就是这个巷子,这个巷子的尽头有个陆游纪念馆,时间不赶的话我们去逛逛。
我们接着走向断桥,断桥有啥好介绍的,十个来西湖的游客,九个都是奔断桥来的。
为什么叫断桥呢?下雪天的时候这座桥上盖了雪,从北山路那边远远望过来,像断了一样,所以叫断桥。
断桥边这个亭子里有块石碑看到没?这个石碑是乾隆皇帝写的,十年期间被打碎了,现在是补起来的,看看,上面还有裂痕。
断桥所在的这个大堤叫白堤,当年白居易当杭州市长的时候,把西湖里的淤泥给挖起来堆成了这个堤,大家为了纪念白居易,所以给这条堤取名叫白堤。
这座桥叫锦带桥,是明代修的,后来倒了,民国时期重修了。
从这里进来,这里就是西湖十景之一的平湖秋月。
刚发现这样写下去成长篇大论了,就简单笼统地写下吧。
平湖秋月对面是西湖美术馆,可以看画展,展出的基本都是名家的画作。
前面的雕像是蔡元培和林风眠,林风眠是画家。
西湖美术馆旁边是浙江省博物馆,这里展出许多国宝级文物,比如玉琮。
浙江省博物馆旁边的文澜阁,四库全书在这里编过,乾隆皇帝也在这边住过。
前面就是楼外楼饭店,楼外楼饭店也有一百多年了,这个楼名字就取自山外青山楼外楼。电影《开国大典》中蒋介石大骂:娘希匹,军人不打仗,在这里逛西湖玩女人,该杀!就是在这里拍的。
旁边就是孤山了,读初中时学的那首“孤山寺北贾亭西”就是写的这里,以前山上有座寺庙叫孤山寺,现在没有了。
再往前就是西泠印社,西泠印社介绍略。
前面就是秋瑾的墓,鞠个躬再走。
再前面就是苏小小的墓。
……
懒得写的了,发现就孤山路和断桥沿线就够写个长篇了。
“Felix,来两句东湖的诗词。”
“女儿家住东湖东,春糟夜滴珍珠红。——《清稗类钞》”
“不错。还有吗?”
“没了。”
“瞧平时把你给能的!坐下吧。小明啊,来两句西湖的诗词?”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
“老师你瞧把小明给能的!你让他来上仨?”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林升《题临安邸》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张岱《陶庵梦忆·湖心亭看雪》”
“这咱都学过,有本事来个课本没有的。”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欧阳修《采桑子》”
“有本事再来十个课本没有的。”
“城外西湖,湖上有青山。——李叔同《为题小梅花屋图》
“轻舟短棹西湖好 ,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欧阳修《采桑子》
“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苏轼《青玉案》
“出得西湖月尚残, 荷花荡里柳行间。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大江之南风景殊,杭州西湖天下无。——刘基
“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苏轼《与莫同年雨中饮湖上》
“疏影横斜,远映西湖清浅。——张岱《陶庵梦忆·补孤山种梅续》
“余乃急急走避,谓余为西湖而来。——张岱《西湖梦寻》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姜夔《暗香》
“不到西湖看山色,定应未可作诗人。——刘勰
“出门一笑无拘碍,云在西湖月在天。——王重阳”
“……”
说来也算是幸运,有幸在武汉东湖和杭州西湖边皆住过几年,都是步行十五分钟走到湖水边的距离。由于各种原因,也有过晨跑东湖晚走西湖的经历。所以看到这个问题觉得可以讲讲我的生活感受经验,即西湖仙气,住得越久,越能看到时时不同的风景,深处的细节弥足珍贵。东湖邻家,就是熟悉的好看的隔壁风景,每每想起觉得很舒适。
从整体景致来说,西湖得益于几个方面,首先是西湖环湖的重峦叠嶂,在雨天雾天雪天初晴的时候如同朦胧仙境,从山上看湖面,烟雨环绕,各种江南的诗句涌上心头,古人诚不欺我。再者,大环湖植被是全国城区湖泊景观最好的,没有之一,三月至四月的水草丰盛繁花盛开是旧江南的浮光掠影(表扬太子湾,茅家埠)。夜晚的山上湖边灯光统一凸显幽静深邃之感,不得不大大表扬搞这个灯光的领导同志们。从海底世界-柳浪闻莺-快到西湖天地那个金牛座店这段路沿途看对面的山上灯光有种晶莹剔透的琉璃感(由于保淑塔很像龙头的角,所以有种说法说这是一条龙脉,灯光也做成这个样子,那谁曾住在显现龙气这山所以就,你懂的)。
还有比较重要的优点:西湖没有胡乱搭建瞎搞未来艺术形态的建筑雕塑,有翻新过的古典建筑(小众点的推荐魏庐,孤山公园那边的一条沿湖线,北山街往深里钻)。同时要感谢清洁工大叔阿姨不断辛苦工作,使得西湖周围路面总体比较干净,园林设计/绿化协会(这边分的很细,还有什么西湖景区绿化植物协会-水生荷花分会这种江湖组织办植物展览)每年想尽办法配合节气搞草坪上各种花卉搭配组合,还很好看,估计花了纳税人不少钱。总体而言,西湖的景色是自然秀丽,层次感强,色彩简单审美较高级,配合四季变化使用更佳。当然西湖不光是光秃秃看这么一个湖,西边的山里各种竹林步道寺庙茶庄深究藏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养生修仙绝妙去处,这些也给西湖增分不少(这点要学习上海游客会玩儿,多深的山都有他们哈哈)。总体而言,西湖景观仙气比较足,再有各种渠道比如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电视剧宣传,声势很足。
东湖的点在于疏朗大气,在我心目中是一个很棒的邻家湖(海?),如果没有雾霾的话,户外活动一级棒。树木植被而言,因为路面较宽的缘故,感觉东湖公园整体植被不算太密,其实往深处走树木也是会挡道的。磨山那一面感觉植被很葱郁,上山步道适合锻炼,山上有个楼台可以俯瞰。东湖湖边都是整齐的水杉,到了夏天水涨上来会淹一些树干,很有情趣,有点像走在丛林里。东湖整体活动比较多,各个公园会搞大型游园会和灯展(推荐元宵灯展),周末一家人来支个帐篷野营,很有生活情趣。更别提武大的樱花季,从武大逛到樱园,有感青春真好。表扬从东湖风景区梨园那里到省博的一条小路,里面环境幽深,大树参天。从跑步感受而言,东湖风景区人流相对少路也更宽,道路翻新较好跑,水杉高大有间隔,感觉视野更开阔,心情舒畅。现在建设的东湖绿道简直就是福地,骑车跑步各种爽,特别适合周末一家人来。西湖绕湖跑总有种跑不起来的感觉。唯一要吐槽的就是东湖风景区那些奇奇怪怪的社会主义土褐色雕塑,不觉得他们承载了该有的意义,而是对审美的褫夺。这点不接受反驳。
东西湖边的餐馆各有千秋吧,湖北菜浙江菜看个人口味,都不算商业气息很重的地儿,本地人也要吃饭,所以仔细挑挑没有太多雷。西湖景区的水卖的比东湖要贵(跑步没带水...)
不过到了夏季假期人山人海的时候,东湖西湖真的也没有什么区别了...以上部分观察不成立。
总之。拿东湖西湖比就是拿水杉和牡丹比,这个意义我觉得不大。东湖适合一家人来搞搞户外活动锻炼,参加个游园会。西湖适合情侣文青来照相,访古。两个湖对于城市居民和能欣赏美的人来说,都是很赞的。如果都能保持好各自的特色,承载各自的功能,名气这东西你知道的。
补充今日西湖边某处修身养性之地:无滤镜。还是老话,杭州别光看西湖这个湖,往深里钻,往山里钻
别说东湖,东海都没西湖有名。
恩,给你们证据。
西湖名声凭啥大过东湖?就凭一个苏轼就够了......更何况西湖能说的故事远远不止一个苏轼。
南京大屠杀前夕蒋介石竟然派专车将南京日本侨民护送离开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南京大屠杀是亿万中国人记忆中难以弥合的一个伤痕。从1937年12月13日到1938年2月,日本军队在南京进行了持续六周的野蛮屠杀。
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的有关判决和调查,在大屠杀中有20万以上乃至3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
日本军队在攻占南京时,曾遇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在这宝贵的一段时间里,如果能够动员一切手段将南京城的中国居民转移离开,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同胞无辜死于日本军人的屠刀之下。
但是,以蒋介石为总裁的国民党当局,不但没有负责任地护送南京城的中国居民转移,还动用宝贵的运力,将南京日本侨民护送离开。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南京保卫战打响之时,尚有一部分日本驻华使馆人员和日本侨民团成员留在南京。为了让这部分日本侨民安全离开南京,国民党当局特意为他们准备了专门的列车。为了确保他们的安全,国民党当局还派了两名外交官和40名宪兵一路护卫。
日本驻华使馆参事庄司得二也在那一批撤离的日本侨民里面。他在后来撰写的回忆录《南京日本侨民志》里,记述了撤离的情景:“列车附近不允许任何人靠近,可见警戒之严密。开车后每次停车,我都注意观察,连一些小站都一样,真是非常周全。”
轰炸南京的日本飞机是12月15日上午9点10分起飞的。当这些日本侨民被国民党当局“非常周全”的护送走之后,这天下午两点50分到3点30分,日军第一批轰炸机抵达南京上空,穿过低垂的云层,对南京投下了重磅炸弹。
这些被安全护送离开的日本侨民是怎么对待中国政府的好意呢?庄司得二也进行了忠实记载,他说,当这些日本侨民得知他们自己国家的飞机越洋轰炸南京的消息时,车厢里不由地发出了庆幸的欢呼声。
没有一个人,为南京居民正在承受的巨大灾难感到哪怕一丝的难过和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