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问西湖什么季节什么地点最美?先了解西湖是什么样的美,才能看懂西湖的美。
西湖的美与黄山、桂林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同,西湖不是奇观,最初的它一点都不美,它历经了沧海桑田,是融合了人文和水利的产物,是以智慧和时间为刻刀将一块未经开凿的原石慢慢雕琢成温润优雅的西子的过程,我试着以时间顺序来讲述西湖的美。(相关图片均不负责任的随手百度)
西湖形成
白垩纪时期,西湖是一片洼地。这个区域的火山喷发出大量的岩浆,外流的岩浆导致地壳塌陷形成洼地,后来洼地又被东海所覆盖。随着长江入海口的泥沙堆积在北侧形成了长三角,这块洼地逐渐变成了海湾,即杭州湾。
公元一世纪,东汉时期的杭州农田水利兴修初具规模,在杭州的宝石山至万松岭修筑了第一条海塘,将西湖与东海隔断,使西湖成为了内湖。
公元三世纪,随着长江流域山地大量开发,固体径流增多,使得长江三角洲进一步向东伸展,杭州湾口随之东移,也为钱塘江大潮埋下了伏笔。(钱塘江的喇叭口成因是逆三角洲的过程)
钱江秋涛
西湖曾是东海的一部分,某种意义上这源自东海的钱江涌潮也算得上是西湖的景色之一。实际上,唐宋时期观潮地点就在杭州城内的凤凰山和江干一带,名曰钱江秋涛。由于地理变迁,海宁从明代起成为最佳观潮地。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涌潮最大时,杭城的钱塘江边仍可观赏大潮,常会有观潮者被潮水打翻在地甚至拖进江中的事件发生。
这是与恬静秀美的西湖截然不同的波澜壮阔的一种美,一种原始的美,这种原始也曾属于西湖,它会旱会涝,对杭城居民造成很大困扰,后人对它的一步步的细心改造才有了今天的西湖。
注:钱塘江大潮是东海的潮水进入窄而浅的钱塘江后的波涛激荡堆积而成的涌潮现象,属世界三大潮涌之一。
京杭运河
公元七世纪,一统天下的隋炀帝为贯通南北,扩建了开凿于春秋时期的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至涿郡(今北京),凿出了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运河-京杭大运河。同时对于运河的终点杭州的堤坝进行加固,对西湖水进行淡化。运河的建成促进了杭州经济的飞速发展,可以说运河成就了杭州成就了西湖,来杭州又怎么能错过游运河?
距西湖3公里的西湖文化广场可以乘坐古朴的水上巴士对运河重游一翻,更何况船票只要4块钱。夏季的夜晚也有票价更贵的运河高级游船,乘着夜色也是另一番风景。
注:京杭运河全长1700多公里,长度是苏伊士运河的9倍,巴拿马运河的22倍,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六井
前面提到的坎儿井是新疆的灌溉取水工程,而早期的杭州也面临着用水的问题。上文有说杭州是浅海湾演变成的陆地,这片区域的地下水带着海潮的咸苦,传统的凿井方式无法获得淡水,杭城百姓只能去储满淡水的西湖取水。
公元八世纪,唐代宗时期李泌上任杭州刺史。为解决杭城饮水问题在城内开凿了六个水井(实际上是水池),引西湖水至六井,从而滋润并促进了杭州古城的发展。现六井仅一座尚存,为纪念李泌升任为宰相, 后命井名为相国井。西湖之水养育了一代代杭州人,这也正是西湖之美,来杭州又怎能不去饮一口来自千年前的相国井水。
该井位于解放路井亭桥西,在昔日的入水口建有李泌的引水装置以表纪念。
注:六井的构法为掘地为沟,沟内砌石槽,石槽内安装竹管(至北宋改用瓦筒),引西湖水至城内。下图中的六根管子环有竹节纹,象征引水的竹管与六井。
白堤
公元九世纪,六井建成的五十多年后,大诗人白居易时任杭州刺史。为解决西湖旱涝问题,修筑堤坝水闸,增加西湖蓄水量,以保证六井水源,并对李泌的六井进行修复。
但白堤并不是白居易所建,他建造的是另外一条从西湖北岸至武林门的堤坝,名曰白公堤。随着城区变迁白公堤已无迹可寻。现存的白堤原名白沙堤,
白居易在其诗《钱塘湖春行》(钱塘湖是西湖的旧称)中写道“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杭城人民为了缅怀白居易治水业绩后称白沙堤为白堤。
春天是白堤最美的季节,堤坝内层植杨柳,外层种碧桃。来西湖的你定要行走于白堤,它仿佛是条纽带,连接着市区与景区,连接着繁华与寂静,连接着现代与过去。在这里你必将感受到西湖的美,感受这位大诗人走过的路,感受他诗中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注:白堤长约一公里,东起“断桥残雪”,经锦带桥向西止于“平湖秋月”,
(断桥残雪及平湖秋月均属西湖十景,但白居易所在的唐代还没十景这个叫法,十景的来历我会在后文补充)
苏堤
公元十一世纪,北宋时期另一位大诗人苏东坡来到杭州出任知州。他在杭州当了三年市长,结果第一年杭州大旱,第二年杭州洪涝,于是苏东坡开始了新一轮的杭州水利工程。疏通西湖时,清除的淤泥杂草无处安放,于是堆筑成了纵贯西湖南北的苏堤。堤上栽植桃柳花草并有六座石拱桥相连,柳宜水,色如烟,望如画,故有六桥烟柳之称。苏东坡浚治西湖后在湖水最深处建立三塔以测水深,后成为如今的三潭映月。其还十分擅长料理并将东坡肉扬名于杭州。
来西湖的你怎能不走一翻苏堤、吃一口东坡肉、吟一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首《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是苏东坡在上任杭州知州(市长)的廿二年前出任杭州通判(副市长)时所著。
注:苏堤的春天是西湖最美的地方,苏堤春晓也因此位居西湖十景之首,堤上最美的地方是北数的第三座桥,是眺望西湖最佳的地点之一,故称为压堤桥,该桥附近有乾隆御书的苏堤春晓四字。
岳王庙
公元十二世纪,金军攻破东京(今开封),俘虏了徽宗、钦宗父子,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耻。岳飞的《满江红》中道“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的故事不再赘述,其冤死于杭州,杭城因此建了岳庙以纪念。
这也是西湖的一种美,精忠之美。
注:岳王庙位于西湖西北角,北山路西段北侧,要收门票。
西湖十景
北宋灭亡后,宋朝皇室从汴梁迁都至杭州取名临安,意为临时安顿,但这一安就是一百五十余年。林升在《题临安邸》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宋代的经济与文化可谓是中国历史的巅峰,迁都杭州后皇家画院的画师开始描绘锦绣江南的湖光山色,那时流行为画作题名,于是“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等诗意的题名纷纷出现,形成了十分贴切的西湖十景。
西湖什么季节最美?每个季节都很美。
春有苏堤春晓、柳浪闻莺,张宁说“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
夏有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杨万里说“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遮天莲叶无穷碧,映入荷花别样红”。
秋有平湖秋月、三潭印月,张祜说“万古太阴精,中秋海上生。鬼愁缘辟照,人爱为高明”。
冬有断桥残雪,李绅说“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繁艳彩毛无处所,尽成愁叹别溪桥”。
雨季多云适合看双峰插云,苏东坡说“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晚霞袭来可以听着南屏晚钟欣赏雷峰夕照。欧阳修说“残阳夕照西湖好,花坞萍汀,十里波平,野渡无人舟自横”。
有时间再补充其他内容,如西湖三堤杨公堤,灵隐济公李修缘、篷船借伞白蛇传、才女佳人苏小小,正是这些传奇与美景才让西湖更加美丽。
直至千年后,人类对西湖的雕琢仍未停歇。2002年杭州政府对西湖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改造,西湖才变成了今天大家看到的样貌。
它有山有水,但不同于封闭的山水园林,西湖山水早已融入到杭城市民的日常生活之中,但忙碌的生活令人们对它的美已变得习以为常,对它的过去也知之甚少。希望大家偶尔停下忙碌的脚步仔细欣赏,不管是专程而来的西湖还是你的家乡或是你身边的人,只要用心去看总会发现生活中的美。
14年10月份才结婚的,N线小县城一个。
我们那边不流行闹洞房,但是很流行扒灰,基本流程大概就是主持人会在新人和双方父母 六个人都在台上的时候,故意将公公和媳妇往那个话题带,比较过分的还有让公公抱儿媳妇、背儿媳妇、亲儿媳妇等等,总之毫无下限。若是主持人得到主人授意避开此节,又或者是外地请来的“名嘴”不懂规矩,客人们会起哄完直到成以上行为。等交换戒指等仪式完成后,台下早已跃跃欲试的亲友们就像一群恶狗一样扑上来,给公公套上古代新郎的装束,扛着钉耙(意思是扒灰专用),让新娘跟在后面牵着衣服走,婆婆也不闲着,必须拿着一面锣跟在后面边走边敲(具体意思不太明白,我猜是指奸情暴露了的意思),新郎和女方父母走在最后。此时所有宾客几乎都会跟在后面一起大喊“某某(公公的名字)扒灰咯”,如此绕全场一圈至半个小时不等,背景音乐往往是时下最流行的口水歌,从多年前的两只蝴蝶到最近的江南style,那画面岂止太美。。。。无论你是在农村办的流水席,亦或是高端酒店,这个环节几乎都会有,内容大同小异,也从来都是整个婚礼最火爆的时刻。
此风俗流毒之广泛,以至于我们当地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和流程,如果你的婚礼上没有这个项目就意味着你的婚礼不够热闹、主人(主要是男方家)混的不行,不够体面;而起哄者也没有丝毫负罪感,普遍观点是我们帮你闹那是给你面子,甚至是拍你马屁,一般交情的还真懒得掺和。最可怕的细节是,当我父亲带着我去发请帖时,几乎所有人都会冲着他眨眨眼说:哟,讨儿媳妇啦,然后会心一笑,丝毫不顾忌旁边身为新郎的我的感受。此陋习根深蒂固到如此地步,令人匪夷所思。
我有一发小,筹办婚礼时寻死觅活的要求父母绝不允许有这个环节,父母也同意了,结果还是没能躲过“热心”的亲友们,被强行塞给新郎一首打油诗要求当众读出,内容之低俗下流,令人发指。我发小拿到纸条当场脸色就变了,硬着头就是不念,还好司仪给力,完美圆场。事后竟被家长责怪,说这样不好,搞得大家都下不来台,如此任性不成熟如何在社会上立足云云,让人欲哭无泪。
以上都是我亲身经历,或是参加婚礼亲眼所见,我至今无法理解这个风俗的来源和意义,也不知道那些起哄的宾客们自己的女儿将来结婚时是否也希望看到这个场景。我们家算是书香门第,虽然我和我老婆都是当地人,女方家也默认能理解这个环节,事先并未提出反对,但是我们家主动表示坚决不能有这种情况,必须给予女方足够的尊重。可笑的是我父亲为此还得事先跟宾客们一个一个的说抱歉打招呼,请他们手下留情,不要出现扒灰相关的言行,一众我完整姓名都叫不出的亲友们纷纷深表遗憾,说钉耙等物早已备好,怎能轻言放弃。 WQNMLGB!
中国各地的婚礼都有些陋习,我和老婆当时很多事情都身不由己,能做到的只是跟我们自己邀请的同学同事们说:谢绝一切形式的随礼红包。我们不想在收人家红包的时候,被人家背后咬牙切齿的骂一句:这个月又要破费了,结你MB的婚!(随份子窃以为也是一大陋习,就不展开了)
如今很多“传统”早已失去了原先祝福的意义,变成了欲望畸形的宣泄方式,或是兴师动众的繁文缛节,我由衷的希望不在我们下一代看到它们,如果实在无法改变身边的人,最起码,不要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