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日本互联网发展停滞真的是因为线下服务太完善了吗? 第1页

  

user avatar   su-fei-1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会回答:是的。
日本的互联网发展缓慢,的确和线下服务的完善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但是,这个原因也许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作为互联网新手,仅就自己的感悟做一点说明。我觉得日本互联网发展缓慢,有以下三个致命点。

一、线下服务的完善,使得互联网新服务形态面对的门槛太高了。
举个例子大家就知道了。比如说外卖应用。基于全国和本地的外卖应用在国内已经是办的热火朝天了,但是在日本,除了肯德基麦当劳多米诺披萨这些本来就有外卖系统的店铺有自己的网站和应用以外,还没有出现公司能够成功的整合小商铺来提供外卖服务。想做的公司不少,但是他们多少都会碰到用户对服务质量要求过高的困难。

一句话来说,就是日本的顾客都给惯坏了。

比如说,顾客原来是打电话叫外卖的。电话只要打通,就肯定会有人记录下这笔订单。但是现在要他们转到网络或者手机上订餐,就要求商铺方面要能像接电话那样一个不漏的查看所有订单,还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这件事对于日本的餐馆来说不是很容易,一是餐馆实际进行作业的都是形形色色的打工者,他们对于电脑不熟悉或者忙碌起来忘记的话,就会有订单疏漏的情况发生。
这种疏漏,如果在中国,大家会比较习惯,觉得反正是新服务可能还不太靠谱,一笑了之。但是在日本,因为大家实在是已经习惯了面面俱到滴水不漏的服务了,有的顾客就会非常气愤(尤其是有些老年人非常难搞的),投诉。这时候店长就会觉得用这个外卖服务得不偿失,损失了店的信誉。
但是作为一个新兴的服务,你很难从一开始就完全解决所有的流程,不出一件疏漏,不接一件投诉。即使新服务可以做到98%的成功率,店家也有可能因为那2%,甚至是一个顾客的投诉就放弃合作。
换句话说,店家的保守思想和害怕失败的态度,是新创意普及最大的敌人。

二、对线下服务的满足,让顾客没有太多动力去选择新商品。
很多O2O服务在日本,都是以电话预约的形式进行的。店铺的工作人员接听电话以及询问,记录的流程是非常熟练的,不用一分钟就能把预约定下来,而且是热情又专业的电话服务。
在这种情况下,顾客也会趋于保守。就拿日本的美发沙龙预约网站举例子吧,几乎在所有的沙龙都已经普及了,也非常容易预约,通过应用可以直接跳转到自己去过的沙龙,选择优惠券,发型师也可以直接指名,预约后还可以把沙龙的地址和预约时间同步到手机日历。可是就我在美发沙龙询问发型师的时候,他们说现在网络预约和电话预约基本还是一半一半,明明有很好用的网络服务,很多顾客却觉得“还是打电话安心点”。
由于日本社会以及服务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非常稳定,其实大家日常生活并没有什么非常不爽的不便。几乎所有当下服务想要解决的问题,都通过日本的其他系统以其他方式解决了。比如说现在流行的手机支付,让大家感觉很神奇。但是在日本,其实多少年前就可以用日式手机以及交通卡在各种地方快捷付费了。
没有太强烈的需求,就导致日本的顾客没有太多的动力去选择网络新产品。

三、因特网公司内部的保守

其他答案中其他知友也提到过,日本最大的电商乐天公司的购物页面多么惨不忍睹。给大家开开眼界。

主页是这样的。基本都是文字。听有的朋友说最开始以为是山寨网站都不敢买东西。


搜索一下“包包”,出来的结果是这样的。


再进去宝贝页面,很多店铺都是这样的:



又丑,又乱不说,第一屏根本看不到宝贝是什么样的。全是乱七八糟的广告和banner。



然后我敢打赌你们大部分人第一次用乐天买东西,肯定找不到在哪里下单。
下面这个就是,我截屏出来可能看起来比较容易辨认,其实他是在一个长达几米的,充满着各种和商品无关的广告以及各种字体颜色的文字以及各种排班乱七八糟的图片之中的一小块地方。

看到下面那几个按钮了吗。第二个“買い物カゴに入れる”就是“添加到购物车”。相信我,一般都是找瞎了也看不见的。另外就别提什么阿里旺旺这种实时聊天交易的软件了,上次我给公司里的人看,他们把阿里旺旺这个聊天软件奉若神明,大家的反应是这样的:
“我靠靠靠靠!!!!居然可以和店里的人说话!我勒个去!!什么??!!!!!还有自动回复功能???!!!好厉害啊啊啊啊啊啊啊啊中国就是神啊啊啊啊啊!”


勇敢的小伙伴可以点进乐天体验一下在日本最大的ec网站购物,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楽天市場】500円クーポン配布中★送料無料Lサイズ トラベルボストンバッグ♪ナイロン素材で軽くて丈夫★旅行バッグ 旅行 バッグ 旅行かばん 旅行 ボストンバッグ 旅行用品 旅行かばん ボストン キャンプ 出張 ゴルフ10P13Dec14:refine


不管你相不相信,我来了日本四年。四年前乐天就是这样的。
这四年,淘宝飞速改进,新的UI,新的功能,世界的互联网服务都在改进,可是乐天始终如一。难道他们是要制造一个不老传说………………

认真来说的话,其实这就正是日本企业的保守所导致的。乐天的员工肯定也非常清楚这个页面到底有多烂。但是往往会有这种现象:大家都觉得很烂,大家都想改进,但是永远没有人去改进。
如果你关注一些日本近几年出的网站,就会发现,他们的UI和系统都非常先进,紧跟潮流。对,凡是新东西,都非常棒,但是旧东西,几乎没法改。
因为改了,就有可能失败,乐天这种大网站,每天给公司带来巨额利润,万一因为尝试新UI,使得交易额下降0.1%,都将对全年的成果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没人愿意承担这个责任,做这个尝试。
不仅仅是乐天,也不仅仅在因特网企业,这是在全日本公司都很普遍的一个现象。这个现象的原因源于日本的雇佣体制。不作出成果,不会被炒鱿鱼,但是尝试了失败了,就有可能被炒鱿鱼一辈子没着落了。

所以日本这个社会,适合发展那种经过长年研究和改进一点点积累的公司,但并不适合创新冒险的公司。(目前这些任务都落到了新的创业公司肩上,他们有冒险精神,但是仍旧很难改变一与二中客户与用户的保守)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如果现在的全社会的想法不改变,日本就不会成为一个适合互联网服务发展的国家。


欢迎来各处找我玩~

公号:苏菲的日本(SophieinTokyo) - 系统整理日本的留学/职场/旅游攻略、日本的社会文化、即时性新闻评论。

微博:猫嘴小超人苏菲 - 在日本生活的日常和琐碎的思考

小红书:苏菲在东京 - PO平日里自己买的化妆品衣服鞋包和吃到的好店。


user avatar   carolism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大学到现在,我使用Java已经将近20年,日常也带实习生,还在公司内部做training,所以可以分享下我的经验,希望对你有用。

因为是在工作中培训,就必然有两个约束:实用、时间紧,因此就不能像大学那样,把所有的知识点都面面俱到的讲到。而只能挑基础的,实用的,难理解的讲。至于其他边边角角的知识,就一笔带过。一则没有时间,二则不常用,再则既使讲了,学生印象也不深刻。总之一句话:“好钢用在刀刃上”。

下面,就根据我的实践,具体谈下学习过程:

1.基础知识

我学习java的时候,先是通读了《Java编程思想》,然后是《Java核心技术》。当时这两本书还不像现在这么厚,而刚才我把案头的《Java核心技术》第9版翻了翻,上下两册已经1700多页了,可想而知,如果要把它通读一遍,且不说把所有的代码都调通,就是当小说读,估计也需要些时间。

但我现在教学依然首推《Java核心技术》,主要是体系完整,实例多,可操作性强。但对初学者,我一般是只讲前6章,也就是下面的内容:

  1. Java程序设计概述
  2. Java程序设计环境
  3. Java的基础程序设计结构
  4. 对象与类
  5. 继承
  6. 接口与内部类

就《Java核心技术》第9版来说,也就是到250页为止,加把劲,1个月拿下完全没问题。

因为你是自学,所以建议你一定要把其中的代码都调通,课后的作业尽量去做。除此之外,还有两点特别重要:

#.学习笔记

因为你是自学,不像在企业中学了就能够实践,印象自然特别深刻。而自学因为没有实践的及时反馈,所以记笔记就显得特别重要。因为记笔记就像写作一样,是整理思路的绝佳方法。同时学习笔记也是你以后开发,面试的绝好资料。

学习编程,人跟人是不一样的,别人觉得难理解的东西,对你却不一定;而你觉得难理解的东西,别人可能又会觉得特简单。而学习笔记就是自己专有的“难点手册”,有点像高考时的“错题本”,以后无论是在面试前,还是在日常工作中,随时都可以翻出来看看,自是获益匪浅。

#.分门别类保存demo

学习笔记是很好的文字资料,但编程界有句话说的特别好,所谓“no code, no text”,意思就是说:千言万语都没有一段代码来的实在。

以我的经验,在你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某个知识点,无论当时理解的多透彻,调试的多棒,只要时间一长,等到了实用的时候,肯定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一些看似简单的东西,此时死活就是调不通,正所谓人到事中迷。这个时候,如果你手头恰有运行良好的demo,打开参考一下(甚至直接拷贝过来),问题自然迎刃而解。而且因为这些demo都是你亲手调试出来,印象自然特别深刻,一碰到问题,在脑子中自会立刻涌现。

所以说,在学习的过程,一定要善待你调通的demo,千万不要用完了就扔,等后来碰到困难,想要用时却找不到,追愧莫及。正确的做法就是把所有调通的demo,分门别类的保存起来,到时候查起来自是得心应手。

人都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其实代码也是这样,所谓“demo用时方恨少”。

2.Spring

目前在Java EE开发中,Spring已经成为和Java核心库一样的基础设施,所以说如果想成为一个合格的Java程序员,Spring肯定绕不开。另一方面,如果掌握了Spring体系,Java基本上就算入门了,就有能力进行一些实用级的开发了。

但Spring本身也是日渐复杂,衍生项目越来越多,但最最核心的概念依旧是IOC和AOP,掌握了这两个概念,再把Spring MVC学会,再学习其他的衍生项目就会平滑很多。

同时,因为Spring本身就应用了许多优雅的设计理念,所以学习Spring的过程,也是加强Java基础知识学习的过程。因此等你掌握了Spring,原来很多你理解不透彻的Java特性,此时就会恍然大悟,包括接口、抽象类等。

我学习Spring,读的第一本书是《Spring实战》,坦率的说,书很一般,但市面上比它好的书,我却没有遇到过。还有一本《Spring源码深度解析》也不错,对Spring的设计理念讲的尤其透彻,虽然整本书读起来有些艰涩,但前几章却生动有趣,也是整本书的精华。所以建议你在学习Spring之前,先把该书的前几章通读一下,然后再回过头来学习《Spring实战》会顺利很多。

以我经验,要学透Spring,终极的方法还是阅读源码(我当时就是这么干的),待把Spring的核心源码通读了,人就真的自由了(所谓无真相不自由),不仅是对Spring,而是对整个Java体系。以后再遇到其他框架,大概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脉络,所谓到了“看山不是山”的境界。但这都是后话,可以作为以后你努力的方向。

和学习Java基础知识一样,学习Spring也一定要记笔记,一定要分门别类保存demo。

老实说,Spring对初学者不算简单,因此最好能有个好老师带一下,不用太长时间,2个课时即可,然后就是在你遇到大的困难时,能及时的点拨下。

以我的经验,要初步掌握Spring,大概需要1到1个半月的时间。

3.其他知识

Spring是Java编程的基础设施,但真要进入到实际项目的开发,还有些东西绕不过,包括 MySql,Mybatis,Redis,Servlet等,但如果你经过Spring的洗礼,这些东西相对就简单多了,以我的经验,1个月的时间足够了。

4.实践

学习Java,光学不练肯定是不行的。但因为是自学,所以就没有实际的产品让你练手,但也没有关系,谁大学还没有做过毕业设计呢?以我的经验,大家最爱的“学生管理系统”依旧是个很好的练手系统。

别看“学生管理系统”逻辑简单,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其中数据库设计、Mybatis,Spring、SpringMVC,Servlet、Tomcat一个都不缺,绝对的练手好伴侣。

还有,虽然你的学习重点在Java,因为要做一个完整的demo,前端的配合肯定少不了。因此就免少不了要学一些简单的JS、HTML知识,但因为前端本就是个很大的topic,所以一定要控制好边界,千万不要顾此失彼。就“学生管理系统”来说,在前端上,只要实现一个包含table、textbox、button,能发送REST请求到server,能实现学生的“增删改查”的简单页面即可。

作为一个练手项目,目标就是把Java的主要技能点串起来,所以自不求尽善尽美(也不可能),所以1个月时间足够了。

.最后

按照上面的过程,4个月的时间刚刚好。当然Java的体系是很庞大的,还有很多更高级的技能需要掌握,但不要着急,这些完全可以放到以后工作中边用别学。

学习编程就是一个由混沌到有序的过程,所以你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一时碰到理解不了的知识点,大可不必沮丧,更不要气馁,这都是正常的不能再正常的事情了,不过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暂时而已。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常把下面这句话送给学员们,今天也把它送给你: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祝你好运!

--- 上面是原答案 ---

我把上面的内容作了下整理,画了学习路线图,内容也有些升级,供参考。

因为有朋友,通过留言或私信方式问我:Java中有哪些知识已经过时,不需要再学习了

回答的多了,就感觉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因此统一整理了下,作为这篇文章的补充,希望对你有用。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花滑选手羽生结弦? 
  为什么新浪微博有那么多素质极低的人? 
  知乎上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机构号?他们都有哪些精彩的回答? 
  美国国会举行听证会讨论 「Web3.0」,目前技术发展状况如何?未来可能在哪些领域带来新发展? 
  疫情期间都有哪些花式驰援的天秀操作? 
  你有哪些大开眼界的经历? 
  如何看待日本众院选举河野太郎获 21 万票,创得票纪录?对于日本现任首相岸田文雄有哪些影响? 
  日本会不会趁俄罗斯无暇东顾,趁机收复北方四岛? 
  在日本的战国时代,到底有没有耕牛和驮马? 
  在日本,什么样的女生算是美女? 

前一个讨论
天津律师行业现状?28岁准备考法硕转行律师,未来在天津就业会如何?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还要报考21年法硕(非法)?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