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博士毕业四年。
前天我phd老板突然email我问能否给他打个电话,急,在线等。
虽然经过我俩六年的师徒情义,我深知这位大爷找我一般没好事,还是立马打了个电话过去。
老板:今天我在清理办公室,看到你的博士论文了。
我:昂?(你老人家是要回收我毕业证书吗)
老板:我发现你第三章写得挺好的。
我:呃第三章是什么来着?
老板:其实我当年根本没读过你的博士论文。
我:。。。谢谢。。。你的诚实?!
老板:好了就是夸你一句,现在我可以把你论文丢掉了。
说到毕业论文,再讲个我师兄的事作为彩蛋好了。
我师兄毕业十年后回母校访问,百忙之中特意挤出时间拉我去了趟图书馆,出来时拿着二十(美元)现金说要请我喝咖啡。
原来,是他毕业时在论文里夹了二十块,想给第一个伯乐。
十年过去了,二十块还在。
导师北方人,博士毕业被破格为副教授、硕导,比我大5岁(人比人真是气人),身高1.72,体重未知目测110左右,白白净净。我是她带的第一届学生,三个学生中只有我一个男生,另外两个是典型的南方姑娘,一个文静,一个文静中又有点活泼。
专业是社科,导师课题经常带我们一起调研,免不了一起吃吃喝喝,年龄相仿相处很愉快。有次吃饭,我买了单,四个人大概吃了300多。
回去和导师两个人的时候,导师问开发票了没,我给你报销。我说没有,难得可以请老师和同学吃饭,不用报销。导师没说话。
回到宿舍,看到导师转过来的钱,还说了句男孩子是应该抢着买单....对导师表示了感谢...钱没收。
后来又问了几次我对师门的两位女同学有没有意思,我说是同学应该互相帮助。此后就没有什么了。顺利毕业。毕业后我们都在一个城市,一年聚几次。
毕业两年后有次师门聚餐,导师和我依旧单身,两位女同学携男友老公参加。席间喝了酒,女同学开玩笑说我觉得你们两个挺合适的....我和导师互相对视,我说你们不要瞎扯...后面还扯了一些,聚会结束。
我和导师一个方向,住的小区离的不远,两三公里的样子,我就打车送导师回去。车上气氛开始变得尴尬,刚刚同学的一句话或许我们都听进去了。就想赶紧到,赶紧下车。
路途不远,二十分钟的样子。
我坐在副驾上,摇下车窗,看着路边银杏吐出的叶子还没长全。
导师突然说,我特别喜欢博士母校的一条银杏路,秋天最美。
我说我喜欢夜晚路灯照着叶子,看得金黄黄的,感觉像是金叶子。然后大笑。她也笑了。我看不到她的脸,听到了噗嗤一声。
是的,我突然想起我好像看到过她的一张照片,穿着裙子在落满银杏叶的路上,张牙舞爪。好像是白色还是灰色什么色的裙子,记不清楚了。
也许,我并没有看到过这样一张照片。哈哈哈哈,反正当时就是想到了。也许也记住了裙子的颜色,只是现在忘了。
之后一路无言。十几分钟后,车就开到了她的小区门口。
小区路面在维修,比较暗,所以她下车我也跟着下车了。一前一后的走着,她在前,我在后。
陪她到楼下,我说我溜达着回去,晚上吃多了,啤酒也喝多了,消消食。她叮嘱注意安全。
看着她进门,亮了灯,还拉开了窗帘。我就回去了。
小区是真黑,晚上还跑错了路,在里面绕了好久最后还是打开地图才摸出来。
回去看手机有她的信息,问到家了没。还有看到群里师门发的聚会照片,还有之前几次的照片,聚会从四个人变成五个人,现在是六个人。
我媳妇导师的事情,我听到后笑死了。
他们导师年末请教研室同学吃饭,师娘也是学校的老师,也都认识,就一起过来了。
饭桌上觥筹交错,热热闹闹(经提示,将一团和气改为热热闹闹,文学修养不够,见谅),导师也比较关心同学们的个人问题,就问了几个单身的男同学:怎么还不找对象啊。
那几位男同学也客气地说:暂时还不想找,还想珍惜在学校相对单纯的几年时光,安心学习,做做研究,等毕业后上班再找不迟。
然后他们导师投去了赞赏的目光,结果在旁吃饭的师娘轻轻叹了口气:在动物园都打不到猎,还幻想去社会上跟老猎手们抢猎物。。。
片刻沉默后,整个饭桌都沸腾了,内外充满了快乐的空气
导师不玩知乎,为了以防万一,可耻匿了。
hhhh,我来强答一波。
背景:北京某985,导师刚来学校一两年,只有我一个学生。
1,把老师喝醉了算嘛?
和导师吃饭喝酒,导师说他喜欢喝啤酒,喝啤酒没喝醉过,然后我俩就从三瓶到五瓶,不见分晓,老师说再一人半斤白的,听完之后我整个人都崩溃了,赶紧认输,老师我不行了,我要去趟厕所,在厕所一边抽搐一边心想老师是真能喝。回座位时,一看,纳尼???老师呢?不会丢下我跑了吧,太没酒品了!!!回到座位,准备收拾东西走人,一看对面沙发咋还趟个人,我嘞个去,不会是我导师吧。一翻果然是,然后去扶老师,一拉,起不来,再拉,还是起不来,没办法,只能叫我舍友一块扶老师回家,两个人扛他肩膀,在校园横穿,还碰几个女孩说,“我第一次看人喝醉了哎”。
2,x哥,你来一下
帮老师去安装实验室仪器,我在门外拆包装,导师:“x哥,你来一下”,我???,没敢回应,导师加大了分贝:“x哥,咱俩把这个实验仪器搬上去”。我当时就这表情。
3,开组会
因为导师是新来的,目前没有空的实验室,所以在一个大导师下面干活。
导师:你组会去嘛?
我:不去。
导师:你不去,我也不去了。
我
hhhhh,导师非常非常好,遇到我的导师,真的十分十分幸运,还有其他好玩的事,目前就答到这了,大家喜欢看再更。
被熟人刷到,怕了,删了一些,溜了溜了。
~~~~4、9 补充~~~~
研究生第一年,教师节。我导给我打电话。
“小倪啊,我几个毕业的学生今天从各地跑过来请我吃饭,你也一起来吧。”
我诚惶诚恐地答应了。我导一般不太跟我们一起吃饭。
吃到酒过三巡,醉意已浓,我导开始“托孤”了。饭桌上有一位港中文毕业今年来我们系的研究员,以前也是我导教过的。我导就对他说:
“xx啊,你今年是刚来,很多事情也没适应,也没学生。你啊,就把小倪当你自己的学生带你看好不好?他跟你当年一样,你要在他身上多花点力气,好好培养他,怎么样?”
具体记不清还说了什么了,因为我也已经醉熏熏的了,但是依稀还记得这些话,听的我都快泪目了。
刚上研一那年有我导的课。
那时候我导知道我家里情况清苦,平时也省吃俭用。而他那次课结束的时候正好正午,于是每次下课就带着上文提到的那位研究员和我去食堂吃小炒,“让我吃顿好的”。
我一般吃五毛米饭。到了这一天,我一般不吃早饭。
因为我导每次都要强行给我打一块的米饭。
“你看你那么高大的小伙子怎么能不多吃点,来来来别怕米饭不够,使劲吃,长身体。”
我觉得我那一年体重没有下去的原因就在这里了?
有一次天热,我看他上了一上午课口干舌燥,就给他和研究员和我自己每人买了一瓶饮料。
我导一看就立马批评我:“这个饮料那么贵,买什么饮料,下次别买了,听见啦!”
我:“嗯。”
他不论要托我给他买什么东西,借什么书,都要用自己的卡。有几次我觉得10快20快我用自救校园卡刷就行了,他执意不许,哪怕他老记不住自己长年不用的卡密码,哪怕卡里没钱要去现充钱,也要用自己的。
有次上课的时候他说:“我当学生的时候,我导经常让我参加一些项目。当然了,从这些项目里我还是学到了不少,但也牺牲了自己的时间。我那个时候就想,我要是当了老师,绝对不让学生干这干那。”
别的导师的学生累成狗,端茶倒水收快递,这些事我一概没有干过。
有些人,从学生变导师,初心不变嘛。
有一次聚会,我导在饭桌上大谈自己的开明:
”好多学生都感谢我,因为那个时候就我劝他们赶紧谈恋爱,你看那个xx,xx,还有那个xx是不是都听我的话研究生之后就结婚了。到现在多幸福,家庭美满,学术有成。“
当时觉得跟自己关系不大,就“哈哈哈哈”过去了。
结果腥风血雨才开始。
有一次去他办公室,他就很严肃地很我讲:“你怎么还没有对象,一点也不抓紧。”
对这个问题我比较无奈,但灵机一动,就开始从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解释这件事儿。
我导讶异地说:“现在谈个恋爱还要花这么多钱,去图书馆看书不行么?”
我说:“您那个年代的恋爱跟现在能比么。时代变了,这个人的活动形式也变了啊。”
他沉思了一会,说:“算了,你还是好好做学术吧。”
我是大一就因为一个本科生项目认识了我现在的导师,后来大二跟另一个老师做项目,但那个一直没申请上,所以就还是经常跑去跟我导请教,大三又申请一个系里拔尖人才计划,我导指导,到了大四写毕业论文还是我导。所以本科毕业之前,我跟我导的关系可能就很密切的。
一般自己的导师都希望自己学生跟自己读研读博,但是我本科的时候,他一直给我“劝退”,“恐吓”我说:“你以后研究生千万不要呆在这儿。人挪活树挪死。一锅汤吃七八年你恶心不恶心,还是要出去开拓眼界,看更多的东西。你要是在我们儿读研究生我就不要你了,你懂吧。”
后来因为种种变故,研究生还是呆在老学校。选导师的时候,拿着表格直接去请我导签字,我导谈笑间就给写完了,感觉开心得不得了。
~~~~~~~原答案~~~~~~~
本科大二时候挂了一门核心课,因此丧失了保研的机会。从此,我导每一年给本科生上“中国哲学史”,都会有这么一段独白:“我以前有一个很好的学生,就知道看书,不好好准备考试,结果连保研都保不了,看看这惨痛的教训。”
从13届一路说到16届,我硬生生成了哲学系学生的“活榜样”。搞得没有人不认识我。
从此,哲学系学生都知道有一门课,不好好准备考试,是真的会挂人的。
有一次,有个学弟微信我:“学长,有个周边高校的学妹想来我们读书会,你看行不行。”
本着绝不放过一个的精神,我不假思索地答应了。
事后想想,很奇怪地问那个学妹:“按理说,我这个读书会虽然小有名气,有些规模,但也不会连兄弟院校的学弟学妹都知道了吧。”
学妹说:“我去上你导的课,课间的时候请教他问题,还说了我想读研跨专业读哲学的事儿。他就说我有个学生在搞读书会,你去找他吧。”
我:“哦。”
心里暗喜,我导还给我读书会打活广告。
本科生的“中国哲学史”课程期末要交一篇小论文。
监考的时候无聊,就把小论文看了一遍,挑出几篇我觉得特别好的,给我导看了看。
考试结束我导就和这几个学生聊了几句,一开始还把人家吓了一跳,以为犯了问题。
中午吃完饭,我导就跟我说:“我下午还有个会,我来改卷子,你给小论文评分。等你评完了,我再复核一遍。”
评完了,把一摞小论文还给我导。
我导看了一眼就说:“好了,我去开会了。你这个眼光一般问题不大。那就帮我算一下总分吧。”
留我在风中凌乱。
这么信得过我,感动。
在给小论文评分的时候,看到一篇好的,就情不自禁给我导说两句:“这个学弟学妹的这个观点提法理路逻辑材料真好。”看到写的比较差的论文,一想到都是自己的亲学弟学妹,怎么着也要努力把分数往高了拉,就努力找亮点。
(分数高也不是瞎搞,总要有客观基础吧,万一我导问起来我也好有理由应对,为什么给这个分对吧)
后来我导跟我说:“让你看小论文是给你治病,懂吧?”
我(一脸茫然):“啊?”
“你整天就知道批判这个,批判那个,看谁都有毛病。你现在自己改论文了,才知道看东西要从它有价值的那方面看,才学会发现闪光点,有潜力的东西,才能知道事情没有那么糟,这就是帮你治病。”
我心里说:“原来还有这等深意。”
人师就是在无形之中改变你,让你变的更好,更完善,更优秀。
上研究生课的时候,读胡适的《说儒》。每个人轮流读一页。
到我的时候,我读一段就说:“胡适这个论证有问题。”1、2、3、4批判了一番。
我导师很生气,你说有问题是吧,好,别人都别读了,就你读,你给我一条条解释一下,我不信治不了你。
于是,耿直如我,痛快地读了两个小时,批了两个小时。
于是,就发生了我导给我治病的那一幕。
我觉得,如果我导师是别人我会死的很惨。
因为论文跟导师争论,红脸大吼拍桌子很经常。
第一,这要是别的教授我肯定不会这么争。不是争不起来就是不敢争。
第二,也就我导能容忍我,而且乐于和我争。
有一次上研究生课,我刚好肚子痛,出去拉肚子。回来的时候正好到我阅读文本了,我就读完了,顺理成章地解释了一下。解释的时候用了一些概念和范式,我导师觉得很不满意。
我导就说:“你刚才出去的时候我们都读过解释过了,你这个不对。”
我说:“不可能。这个问题我都研究了三年多了,我说的每一句话都有文献基础。”
我导上火了:“好,你说你有道理,那今天我这个课也不上了,你就给我们读这个不同版的序言,仔细讲讲。”
结果,火药味呛了在座其他无辜同学们整整三个小时。
期间争到火大的时候,我导突然转过脸和在座的同学说:“你们不要以为我们这是在吵架,或这是不必要的争论。这个涉及到重大的方法论问题,你们好好听我怎么驳他的,你们也一起来反驳他。”
感谢我导,在意见不同的时候允许我自由发表意见,乐于没有任何架子地和我争。
我觉得这是人文学科最可贵的品质,虽然学生和导师权力不对等,但是导师可以牺牲他的权力来为学生赢得自由表达的空间。
有一次跟我导旁敲侧击:“您看某某买书可以从导师那儿报销,我看书那么多,但又没那么多钱买,您不能给网开一面么。”
我导一脸严肃地说:“我跟你说,在钱的事儿上咱们不能犯问题。我是管钱,这些事儿我最清楚。不合规定的事儿,哪怕擦边球咱也不干。”
当时一点也不理解,委屈的要死。
还是同门的博士学姐从自己的经费中给我报销了一部分。
但事到如今,每次想起来都觉得我导的浩然正气真是了不起。
也许我无法做到彻彻底底的正直,但有些事儿我绝对不会做。
这就是言传身教吧。
硕士开题报告,我在国外,没办法参加。请学妹帮我读的开题报告,还有教研室各个老师的点评,都录了音。
我事后听了听。
其他老师都表示我这个框架太大,太复杂,恐怕很难落实。
我导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但同时我导也说:
“他这个东西我消化起来也有些费劲,因为明显和他几个月前不一样。”
“你们知道吧,他今天这个提纲就是他之前给我发的提纲中的一节,他原来那个得有多大。”(其他老师嘿嘿嘿一起笑,气氛一下很轻松)
“但是我觉得吧,他有这个抱负,有这个视野,还是应该鼓励。”
这个舆论导向一带,其他老师也说:“应该鼓励,应该鼓励。”
我觉得老师们批评地都很有道理,我事后反思,的确其他老师们的批评都入木三分。
但我更加为我导的机智点赞,瞬间把负评价引导向了正评价。
学妹在帮我读报告的时候一直在说:“xx学长认为,xx学长这么说。”
我当时听的就心里一冷。当着那么多学术大牛,学妹有点傻乎乎的。
不多久就听见我导很严厉地说说:“什么xx学长,就叫xx,不要加学长。”
又帮我解了一围。
最后,我有一帮可爱的学弟学妹,每次都给我微信说:“学长,你导上课又提到你了。”
一开始我总是心里一惊:完了,又要扬名了,挂一次科遗臭万年啊。
后来就是各种花式夸我了。
要不是学妹学弟们通风报信,我都不知道。因为,我去我导办公室,每一次都是去接受“批判”的。
在我导身上,我一直能感受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那种亲切、温暖、呵护和严厉。
在高校师生关系越来越陷入异化的今天,这种关系更加弥足珍贵。
这也是我为什么学习中国哲学的原因。
一方面这种德性知识涉及实践,这样才能说“知行合一”。
另一方面这种行为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操练,潜移默化转化一个人。
所谓“以身作则”,而不仅是“因言成训”
每次外科实践课,需要活体动物练习缝合技术,外科崔老师弄来一只饭店的肉狗,让我们在这只狗身上练缝合,结果刚在狗身上轻轻滑了一点浅浅的伤口,小狗就开始开始哀鸣,我们所有的人吓到不敢靠前,老师又打了一针,估计是麻药过期,没有作用,我们轻轻一动,小狗就哀嚎。结果一节课45分钟,我们都靠在边上不敢动,小狗成功的活到下节课。
老师看着我们特别失望,告诉我们在活体上练习缝合好了,在医院才能更好的为人服务,可是我们当时领悟不到。
然后第二天听说足球队伙食改成狗肉。
当年的外科崔老师,朝鲜族德高望重,因为医院工作经历,深受学生爱戴。
崔老师原来在医院号称崔一刀,普通外科手术总是把之前两三刀的才能切到部位,一刀就切到地方。
结果一次腹股沟斜疝手术,患者股动脉长的有点歪,崔老师一刀下去把股动脉割破,鲜血窜出三米高。崔老师赶紧夹住股动脉,把患者命保住 ,但是腿没保住。患者家属开始频频闹事,崔老师只能到学校任教。
期末的外科考试我们班一塌糊涂,不少人往他办公室跑。期望他能网开一面,但是即使是差一分及格,他也不肯放手,说这是对我对患者的不负责,导致我们大面积补考。所有人恨他恨的不得了。
外科这门课结束的时候,崔老师站在讲台上非常诚恳和我们说:“能不能求你们一件事”,
我们特别高兴,一起答应崔老师可以。
崔老师:以后毕业到了医院,能不能别说是我的学生。
全班集体沉默,当时很沮丧,外科就这样结业了。
后来到了医院实习才明白,我们的表现可能让崔老师害怕,手术室的每一刀都关系每个人的生命,现在想想,最为难学生的老师,可能才是最对学生负责的老师。
导师:你是不是抽烟?
我:老师,我错了,再也不敢在资料室抽烟了!。
导师:我戒烟了!
我:奥,老师我会努力戒烟的,向您学习!
导师:屁话,不抽烟怎么写毕业论文?!我还剩一箱真龙,你拿去抽吧,论文好好写!对了,我弟弟从美国回来送给我一大箱复合维生素,我也吃不了啊。你拿去吃吧,毕竟抽烟对身体不好。
我:好的老师,我听您的!
~~我的其它答案
讲一件同学和他导师的事情
我们学院有个女老师,特别喜欢给男生介绍对象,女生质量还挺好的。
我那同学,为了脱单研究生特意报了这个导师,研一过去一半,一次课题组聚餐,这导师问起我同学个人问题,我同学满怀激动的说自己单身,然后满脸期待的望着自己导师,心里在各种YY,然后,导师说了一句,单身挺好的,挺好的。。。。。
很难受,删除了
让人捧腹的开始总会黯淡收场。
已经退学。
我有个朋友叫淡淡,差点没把导师闺女给睡了
然后差点没延迟毕业
真是万幸
导师闺女这辈子就没离开过大学,一路附属幼儿园附属小学附属中学大学研究生都在这一块儿上的
比较那个啥吧···
然后被淡淡骗了,然后在看到她家庭照片的时候,瞬间悬崖勒吊,变身贤者时间
因为淡淡还记得本科时候为什么被老师挂科挂成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