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2014年的尾巴上看国内常规水电市场,未来只剩西藏,连“基本上”三字都不用加了,国内几大电源公司和设计院都在非常积极地布局。从我所在的设计院角度讲,这几年开展预可和可研的项目前所未有地急剧减少,已经不能像以前“筹建一批、可研一批、预可一批”那样做战略规划了,因为战线已经拉不开那么长——“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国内抽蓄电站市场受核电规划的影响,未来可发展空间比较大。但抽蓄规模小,建设周期短,不影响水电市场萎缩的大局。国际水电市场是未来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东南亚、拉丁美洲、非洲还有大片的市场等着央企们去开拓,但想靠这些援建项目重现2005~2015年水电“黄金十年”的辉煌已无可能。
所以我觉得题主老师的说法非常准确——“需求变小不好就业发展”。是的,“需求”二字很关键。我注意到有答题者说“强者总能适应社会”、“干完业主干监理”、“还有小工程”等等,我觉得是不准确的,因为这些因素以前也存在。可未来一旦“需求”减少,人力资源就会无可避免地贬值。学水工的,的确可以去做市政、建筑、交通等,可那是另一条战线,在那条战线里没有武水、河海、川大的校友,而是同济、东南、重大的人在虎视眈眈地等着你,他们也同样非常努力。学水工的还好一点,学水文的怎么办,学水机的怎么办,学得更精深的研究生怎么办。当水电领域的人力资源需求减少、供给不减(有滞后性)的时候,必然要坑一批毕业生。在企业角度也是同理,当中电建和中能建试图转战其他领域时,中交、中铁、中建这些巨头们又怎会拱手相让?
最后我想说,其实尽早了解行业前景是有一定意义的。如果立下雄心壮志成为水电行业顶尖的人才,那在本科阶段就可以积极参与一些项目,为将来跟个好导师做准备;如果想要通过考研转向土木工程的其他领域,那么调整心态、了解考研过程、了解目标学校也是越早越好。
水电还有十来年好时光,之后藏东南水电是最后一场盛宴,然后就只有去东南亚、非洲和西伯利亚才有大型水电项目。
水利倒是不愁饭吃,长江及主要支流航道、淮河等主要水系航道标准化、黄河下游河道整治、沿海各港口、北方的农田水利,吃一百年都没啥问题,但是没油水了。
如果将来来个能折腾的领导人班子,把南水北调西线、中线三峡-丹江口、黄河-河西走廊的调水工程上马一两个,也够水电系统的人吃上一阵子了。
题主要么找个大水电公司得了,早点养老混吃等死,要么去抽水蓄能系统呆着,这个将来是钱多工程多;工程局一类的苦逼单位还是做好支援亚非拉的准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