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所有答案。我这人从小数学成绩不好,我问个数学题,我1998年读大学,当年本科统招学费在
2200- 3000,央美,南京艺术学院这样的大约
6000-12000一年。
我刚看到华南理工准备收6850?
那么谁来告诉我,18年前的2500贵,还是现在的6800贵?然后我们在来讨论一下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问题,然后再讨论寒门出贵子的问题。
(又更新,补充数据对比中日教育负担在最最后
更新,补充一个一个关于日本学费的分析在最后)
这就是你要的自由市场的逻辑。
好好的享受吧。
大学低学费可以说是计划经济的残余也可以说是社会主义的福利,价值判断完全看立场而定。
社会主义国家的人均受教育程度普遍高过其收入水平,国家的教育投入大大降低了个人受教育的成本,使得许多人都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学校如果完全按照市场规律来运作,对于中国大多数家庭而言,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通过经济杠杆彻底剥夺了寒门出贵子的希望。
这使得更多的个人不得不透支时间去打工或借贷的形式来接受教育,这两种方式都将把受教育者转化成负债者,从而丧失了选择的自由,贫穷会迫使你接受任何形式的条件以偿还债务,甘心成为资本的奴隶。
由此开始形成稳固的阶级壁垒,将优质的教育资源牢牢地掌控在资产阶级的手中,为了获取这些资源,中低产家庭要投入更多的资产去提高获取教育资源的概率,但同资产阶级的竞争,无异于骑着自行车追大奔,大多数人注定要失败的。到那时,以中国的经济水平而言,二三四线的中产家庭可能都将面临教育致贫的结果,最终转而接受技能教育或直接投入市场成为中低端劳动力,之后下一代继续轮回他们的命运,永世不得翻身,于是稳定的阶级社会就此诞生了。
学费是自由市场剥削劳动者的第一道关卡,随后还有行业门槛,住房贷款,医疗保险等各种手段将劳动者扒的倾家荡产。尽管现在中国阶级分化的情况还没有严重到个别资本主义国家的程度,但是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某些领域完全进行市场化运作必定会透支国家的未来,当然,对于资产阶级和他们的代言人而言,这无疑是一件好事,国家越虚弱,资本越强大,资产阶级越自由。人民相对越贫穷,议价能力越低,资本家就越可以轻易地剥削劳动者。
很多人会说高校投入的成本如何如何的高,所以要提高学费是完全合理的。可是这个论点忽略了一基本问题。
既中国的高校性质问题。中国高校的所有制形式决定了它不应该按照市场规律去运行,学校教育投入来自财政投入,来自财税与国有企业的利润,这本来就是用来自于人民群众的血汗钱养起来的学校,没有理由让民众投入更多的资源去交换。当然如果学校是私有制的民营学校,那怎么定价都可以。
当然,一部分学校由于经费不足会趋向采取缩招的形式,我觉得完全是合理的,因为这是对之前错误的扩招政策的反弹,这样既可以保证教育资源的有效使用,又可以防止大量高等学历低劳动力流入市场,继而拉低劳动者的议价能力。当然,你可能会质疑说,这样以来,不就使得教育资源的竞争更加激烈,普通家庭依然会投入更多的资源去争夺教育的权力了么?还不是一样的结果么?
不,这当然是不一样的。因为这种教育资源竞争的投入不是一定必要的,而学费则是完全必要的支出。也就是说,基础教育阶段,人们依然可以通过个人努力以分数换取教育便宜的入场券,但如果学费提高,个人努力的权重就被大大拉低了,你即便努力地走到了大门口,买不起票不一样是白搭么。而看到这种必然结果的人,可能连最初努力的动机都没有了,也就是说大学学费最终干预的是人对未来的预期。
这一点在相对贫困的农村看得非常清楚,读书无用论的基础就是建立在投入产出比不均衡的认识上的,对于农村贫困人口,如今的大学学费已经阻断了很多人前进的动力,如果进一步提高大学学费,这种认识必然会扩展进入城市中低产家庭中去。继而重复前述的永不翻身的命运。
在自由市场当中,自由从来只是资产阶级的自由。不是无产阶级的自由(觉得自己不是无产者的人请先看一下自己是不是靠工资活着的),如不反抗,劳动者必然顺着卡夫卡的阶梯,一步一步地坠入深渊。
-----------------------------------------------------------
有关于英美国家学费负担的情况不必赘述,很多人都了解,有必要简单地说一下日本的学费负担情况。假设一个学生在不依靠家里和奖学金的情况下,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付清学费呢?
以日本而言,国公立大学的学费在40到50万日元左右,入学金可能在20到30万左右,也就是第一年的学费可能在60到70万日元左右。而私立大学的学费基本是翻倍。
加入来自长野县大山里的孩子山本小明努力学习考入了东京大学,那么他要面临的学费大概是这样的:入学料・授業料
山本小明家里不富裕,爹地普通会社员,年收不到四百万日元,老婆又有病,面对这么一笔费用也是犯难,小明拍拍胸脯说“欧都桑,一个人的命运啊,要靠自己的奋斗,学费我自己挣,刚八里吗死!!。” 欧都桑呵呵一笑:“可你也别忘记历史的行程啊,不是什么事情光靠刚八撸就能拿的下来的,行了,奖学金好好申,不行了再想办法。”
小明于当夜坐上了夜巴,开往了东京。
清晨6点的新宿,四周围还没有什么人,只有几个无家可归的老人倒卧在马路边上,不过他们如同空气,没有人多瞟一眼。而小明的新生活,就此开始了。
好了,小明现在面临的第一件事就是租房, 日本租房旷日持久,小明攒住在胶囊旅馆中,在学校办好证明和委托人就前往了房屋中介。
小明住在驹场校区,想在附近找个离学校近的房子。中介会社门口一看,便宜的15平米三万多,可以啊,进去瞅瞅。结果坐下就发现中介说,这都租出去完了,现的房子都是五万起了,礼金5万日元,中介费5万日元,押金5万日元,火灾保险2万日元。初期费用合计22万,呵呵。
那也就租吧,不租没地儿住啊。
山本小明基本空手上洛,省了搬家费,但是每月的住宅花销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房租:5万
管理费:5千
水费:3千
电费:1000~3000
因此一个月下来的开支在 6万左右
小明由于不会做饭,每天去学校吃食堂咖喱,伙食费比较便宜,一天下来开销1000日元左右。再加上和朋友没事儿出去社个交,一个月下来最少3万到4万。
很快,小明去办了个手机,为省电话费选了SOFTBANK的垃圾翻盖。不能上网,机体免费,基本使用料900日元。不过接几个电话也就两三千日元了。
小明没什么娱乐,也就喜欢站在便利店看看漫画,偶尔看场电影。娱乐也就花个几千日元。
国民健保每月大概2300日元。
杂七杂八,加上交通费,一个月下来,小明的基本开支大约为13万日元左右。
这在东京已经算是一个非常低的支出了,毕竟小明要为赚学费而攒钱。
为此,小明开始勤工俭学,每天晚上工作4个小时,周末有一天全勤8个小时。
一周下来工作时间大约是28个小时。
每个月工作112小时
由于干的是体力活,时给不高,每小时1200日元。
忙死忙活一个月下来,工资收入是:134400日元
刚好收支平衡而已。
山本小明看到第一个月的工资单,顿时懵逼了。
这样子靠自我的奋斗,哪年才能攒够学费?
于是小明又换了份工作,时给1500日元,一个月下来收入168000日元。
每个月勉强能够存下3万日元,偶尔在打几个短期的零工,一年下来小明也就刚存下来个40几万日元。
一天,小明回到家打开邮箱,发现了一封学校的来信,学费减免的申请失败了。
叹了口气,小明想起里临行前父亲的话,无奈地走向了不远处的学生小额金融借贷公司的服务窗口。
公司门口,无家可归者拖着纸箱与小明擦肩而过。一种轮回,开始了。
嘛,其实有BUG,你若是东大生的话,去补习班打工会赚的比较多一些,不过想COVER住学费,不申请减免和奖学金基本是很困难的。而如果你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用在打工上,想在学业上有成绩的话,也很困难。
到最后你就会发现,一毛钱真的会难倒英雄汉。
(PS:看了《垫底辣妹》那电影真的恶心的令人反胃,如果她家里没钱给她找补习班,没钱给她交庆应的学费,在日本她最终的出路大抵就是泡泡浴,陪酒女郎,AV演员了,只有嫁人是最好的出路。也就是通过这样的方法,资本主义社会控制了女性,资产阶级的共妻制,大抵如此。
日本人就喜欢用这种“正能量”迷惑群众,给你打点鸡血以掩盖阶级差异的实质,从来没见过现在的日本人拍点什么反应社会现实的电影,天天就在美少女与感动中醉生梦死去了,虚假的温情掩饰的只能是内心的懦弱。)
—-------------------------------------------------------------------
鉴于评论区的某位朋友迫不及待地试图用一些荒唐的数据去对比中日教育负担的问题,以推导出一个我也不知道他要说什么的观点,那么我们就用数据来看一看中日之间的教育负担差异到底是怎样的。
首先,我要提醒这位朋友,做任何的对比,统计数据必须要有出处。下面的图表与数据分别出自中国国家统计局与日本总务省统计局与文部科学省。数据没有出典则毫无信凭性。
其次,教育负担对比不是学费除以平均收入这么简单,而是要对比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 income)与教育开支,你的比较项目就是错误的。
再者,要考虑收入分布的问题,中国的收入分布相比日本,城乡地域存在巨大的格差,而日本的收入则全国相对平均。这意味着谈学费负担问题时,同样的数额对于北京与贵州而言,其意义存在巨大的不同。而对于日本,这个影响则小的多的多。
这意味着,在中国对比负担问题时需要考虑地域差异造成的不同影响,而针对日本,地域差异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接下来我们来看具体的数据。
2014、2015、2016年世带别月间可支配收入(可处分所得)
http://www. stat.go.jp/data/kakei/s okuhou/tsuki/pdf/fies_mr.pdf第五页
而关于日本的数据统计,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概念“世代”。这种统计思路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计算,将家庭所有成员收支计入得出的数据。
根据图表统计可知,2015年日本每世带平均可支配收入年间约为507万日元,平均一个人的年间可支配收入在140万日元(98000元)左右。
由此可知,两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约为:
中国:22000人民币
日本:
1400000日元(98000人民币)
而两国的大学学费支出大概如下
中国:国立 5000人民币(按照评论区某位朋友的设定)
私立自招10000人民币~30000人民币
日本:国立500000日元(35000人民币)
私立800000日元~
1800000日元(56000人民币~126000人民币)
(从小学到大学毕业的教育支出统计,分为六种情况,2为全部国公立,6为全部私立。大学一栏要看自宅项目下的开支,因为不包含租房的花销)
这样一来,如果我们按照某位朋友那一套粗糙简单的方法计算教育开支所占可支配收入比重的话,以其设定的大学学费5000块的情况下,
国立大学的教育支出占可支配收入比为:
中国 22.7%.
日本 35.7%。
私立大学学费占可支配收入比为:
中国45.4%~136.3%。
日本是57.1%~128.5%.
但是,日本国公立大学占大学总数的11%!学生人数只占5%!中国则正好反过来,全国1145所具有本科资质的大学中,民办私立大学只有87所,只占据学校总数的7%。(2012年的情况)
(注意:日本的大学定义里不包含专科,中国的大学定义则包括。故而统计只选取其中的中国本科资质的作为私立学校的样本。)
http://www. mext.go.jp/a_menu/kouto u/kouritsu/也就是说,占据主流的情况是:中国的教育支出占可支配收入比只有22%左右,甚至更低,而日本则至少要占到57%甚至128.5%,是中国的至少两到三倍。
这还不谈宿舍的开支问题,由于日本大多数学校没有宿舍,有也非常稀少,只能提供给极小一部分学生住宿,在物价高昂的日本,算上这部分开支,日本人的教育负担就更重了。
所以你觉得日本教育负担比中国轻么?
(导致抚养孩子感到艰辛的内容,圈内文字:子供の将来の教育にお金かかること。孩子将来的教育要花钱。预定生育人数低于理想生育的理由,圈内文字:人数子育てや教育にお金がかかりすぎるから
养孩子以及教育孩子要花的钱太多了。)
连日本人自己都觉得高的受不了,甚至直接影响到了生育意愿,个别朋友到底是哪儿来的自信高喊市场化下的教育就是比中国强好呢?
我之所以反对高校学费进一步增长的原因既是希望中国避免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后尘。此外,中国由于地域城乡差异巨大,涨学费那几千块钱对不同地区城乡的人口意义完全不同。
以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来计算的话,那么教育开支只占16%。而农村的负担将达到45%。而对于贵州甘肃等地区的人口而言,这一负担将更重,以贵州为例,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7300多元(
http://www. gz.stats.gov.cn/Web62/N ews/20160119/27270.htm)那么教育支出所占比例将会达到68.4%,如果继续增长学费,那么对于许多家庭而言教育投入将是难以负担的一笔开支,这必然会影响到许多家庭对未来的预期。
由此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学费涨那几千块钱对城乡居民的影响的差异是有多么的巨大。
最终引出的问题就是:教育到底为了实现什么?
无论什么样的现代国家,学历都是调配社会资源的重要手段。将大多数人分成不同的层次调配到产业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去,继而获得不同层次的资源 。
而问题在于资源到底由谁创造,该由谁掌控,又由谁来分配呢?资产阶级想守住自己的生产资料又要保证有足量足质的劳动力帮其工作生产,布尔乔亚努力防止阶层下滑挣扎着向该更高处进发,劳动者试图完成阶层上升避免跌入赤贫的悲运,这一切说到底都是围绕资源分配进行的博弈,所以这其实这才是教育问题的本质。
如何看待教育,归根结底就是如何看待资源分配的问题,说白了就是阶级立场的问题。
一如开篇所言,学费低可以被当作计划经济的阑尾,也可以被看做社会主义的福利。对同一个现象的褒贬,完全取决于你的屁股坐在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