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拍摄的时代,正好是林青霞、张国荣、于仁泰和鲍德熹(摄影指导)、胡大为(剪接)、马磐超(美术)等一干人最巅峰的时候。
同时九十年代中期,也是香港电影最巅峰的时代。
再看看现在,香港电影巨浪已过,仅剩涟漪;林青霞风采不减当年,但身体发福已不可能再去演戏;张国荣、马磐超已经驾鹤仙去,先走一步;鲍德熹流连于港式烂片之中不能自拔……胡大为、于仁泰状态不在,真是不甚唏嘘。
当年此片一出,以登峰造极巴洛克式的电影摄影和美术造型震惊影坛,将香港电影的美术造型与画面水准推进一大步,只可惜香港电影的后劲不足,始终是风光一时后乱哄哄。胡大为拍了一个狗尾续貂的续集,鲍德熹和于仁泰以同样的“巴洛克式”的《夜半歌声》交代过去之后,随即去了好莱坞。
现在回看,电影的叙事和故事张力显得有些不足,但是我不得不说,电影以一种极为大胆与罕见的“舞台化”处理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原有故事中“奇情”与“瑰丽”的元素---这些东西,是梁羽生平淡无奇的写作风格中很少有的亮点--使得单薄的故事反而给与了电影充分地展示形式感的空间,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影片中处处看似不合理与夸张的造型元素,因为过于强大的自信,又显得底气十足,观众为之倾倒。
在我看来,当年的鲍德熹和杜可风,风华绝代,为香港电影注入了一种西方美学观念,光线造型上不拘一格,打破了香港电影要么粗制滥造,要么平庸保守的常规,使得影像背后有了某种新美学的意义。
所谓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那个年代……怎么说呢,各方面都成熟到你不摘果子也往下掉的程度,很难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