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邀请对人了,我算是和石黑教授一个研究小组的人,这个世界上可能除了石黑研究室的人之外就属我最了解他的研究了。
你的问题非常、非常、非常棒。棒得我无法形容。接下来看我的解释你就知道你的问题有多正中靶心了。
接下来我会称为我们,因为我算是参与了这个项目的人。
首先我要强调,石黑的机器人是委托开发的,并不是他自己搞出来的。这玩意之所以能火,是因为他是第一个完全按照自己的模样做了个机器人的教授,因此也被媒体大肆宣传,宣传内容大抵就是,你看,日本多牛逼,做了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机器人。
但实际上呢?做这个机器人并没有难度,它是委托制作的,石黑教授自己并不关心这个机器人是怎么被造出来的,因为我们的目的并不在此。这个机器人的根本目的在于,研究“远隔存在感”。
远隔存在感是一个什么东西呢?就是说,我们希望探究种种要素,来表明其中具体哪些要素,可以让人觉得我真实“存在”在他面前。比如说,我们需要复制自己的什么信息放到机器人上,才能让人觉得这个机器人身上真的有我的气息?外貌重要?脉搏重要?表情传神重要?呼吸重要?这些在做实验之前,我们是不知道的。
因此,我们就搞出来了这么个和真人一模一样的机器人,然后让这个机器人的各种属性和真人进行同步,来测试被实验者对该机器人的印象有多接近人类。
之前我们也搞过类似的研究,比如说在一个舞台上放一个机器人,让这个机器人的表情和声优同步、语言和声优同步,看能不能让声优的丰富表现穿过机器人传达到舞台下面的听众心里。而我们发现,假如机器人有20种不同的表情模式,就足以欺骗普通人类相信这是一个真人。而我们关于远隔存在感,开展了为数巨大的研究,从方方面面都有尝试,因此在这里并不能一次说清楚;你们可以从新闻中的视频看到,机器人的表情、口型之类都是动的,但机器人的动作本身并不灵活。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尽全力让人误认为坐在那里的真的是石黑教授本人,而不是那个机器人。
因此,我在这里先回答你的问题。你的问题问得很好,但知道这个机器人的本来目的后就知道,它纯粹就是个工具,它本身不是目的, 因此你猜测的什么文化啊实用性啊是统统没有的。制造本身也是完全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你问的非常正确。
然而接下来我就要展开第二个话题:何谓研究?
在中国人的思维中,总觉得我必须要造出什么高大上的作品,才算是成功的研究,而当我详细解释了石黑教授的实验之后,你们可能会觉得:日本政府砸钱给你你就做这玩意?这玩意有什么实际意义?
我认为,“开展没有实际意义的研究”正是日本研究特色所在。你可以看到日本很多人在不遗余力地搞很多看起来没有卵用的研究,比如电通大的尝试实现高达中的操纵杆,比如研究如何让妹子觉得自己失禁了,比如研究机器人模仿人类动作会给人造成怎样的心理影响,研究无人机会对猫产生怎样的影响,甚至研究妹子穿裙子和穿裤袜对走路姿态的影响,乍一看都是没有卵用的,就和石黑教授这次的研究一样,我为什么要通过一个机器人表达自己的存在感?
很多时候一个研究出来,光看内容就能猜出来是哪国人搞的,如果造了一个什么特别实用的新系统,8成第一作者是中国名字。日本人很喜欢尝试去实现动漫里的黑科技,比如我的教授就扬言要造阿童木(所以我签名说我在日本造阿童木)而将思维拼命向前放的话,我们这些研究,就正在为将来可能出现的人和机器人和谐相处的未来社会打下研究基础。
前段时间参加北海道大学一次研究会,讨论如何造精灵,演讲者说,日本人就应该发挥日本特色,研究“日本ならではの研究”(只有日本人能搞出来的研究),我觉得,大家都是浪漫主义者,大家都有着一个美好的梦想,大家都在努力着。
———————————————————
我想补充几句。
首先我不是石黑研的人,算是合作研究的位置,石黑教授的论文里都会出现我们的名字的关系(从他还不是教授起就一直合发论文)。既然答案里出现了石黑研和石黑教授的助教,想必他们比我了解得更多。
不过首先对那位石黑研朋友的说法有点疑惑,HRI所有的研究都可以称为借助机器人探寻人类的奥秘,希望他能进一步解释说明。
其次我文中曾说制造这个机器人没有水平,而石黑原助教朋友详细说了一句面部表情控制之复杂。我觉得我应该换个说法,不是“没有水平”,而是“不是重点”,就像我自己的研究室一大堆自己造的机器人,比起我们造它的过程,怎么用它更为关键。我意思是不希望各位只把目光集中在“怎么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