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三国时孙家三位领导人孙坚、孙策、孙权的个人能力分别怎么样?哪位最出色? 第1页

  

user avatar   mu-rong-chen-x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江东孙氏三代,论作为君主的综合能力,孙权最强。论作为将军的军事能力,孙坚强于孙策。

《三国演义》小说的“青梅煮酒论英雄”一节,曹操轻视孙策,认为其“因父成名”,绝非能与自己相提并论的英雄,即使在真实历史,也是理所当然的。就当时天下情势而论,孙策实难与和曹操相比,也就是和荆州刘表、幽州公孙瓒这些诸侯同列,孙坚之子的身份,确实让他在创业时占据了极大便利。

江东孙氏出身寒门,自称是春秋时“兵圣”孙武的后裔云云,不过是得势后给自己门楣贴金。孙坚的父亲孙钟、也是孙策孙权兄弟的祖父,只是个种瓜农民。

孙坚17岁那年行船时遇到海贼,挥刀与战,斩首一级,由此闻名乡里,被召为县吏。汉末黄巾之乱,孙坚从军屡立战功,击平各方叛乱,一刀一剑给自己搏取了拜将封侯的大好前程,获封“长沙太守、乌程侯”。

董卓窃夺汉朝中枢大权,废立天子,关东各地纷纷起兵,组成反董联军。孙坚率其部属,身先士卒,浴血奋战,斩华雄,败吕布,克虎牢而复洛阳。孙氏虎卒屡克西凉铁骑和并州铁骑,为联军第一敢战之劲旅,在英雄竟逐的舞台上,书写了自西楚霸王项羽之后数百年来,江东子弟最绚烂的华章。

董卓屡战屡败,求和不得,被迫西迁长安以避其兵锋,孙坚的声威也因此震撼神州,纵是称为当时天下第一名将,亦丝毫不算夸张。

彼时的曹操也只不过是个联军盟主袁绍的故旧之友,而刘备更是籍籍无名之辈。他们虽然年龄与孙坚相仿,但此时的声望和功绩,皆远不能与孙坚相提并论。此后,孙坚虽然在攻取荆州时,误中流矢而阵亡,但其人虽没而英气长存,将星长耀九天!

《三国演义》小说里将孙坚在讨伐董卓战争中的这些英雄战绩,统统“乾坤大挪移”给了主人公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捏造出“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之类的脍炙人口故事,通过戏剧、评书等形式在民间广为流传了数百年,相当程度上深入人心,才使得孙坚的功绩和能力被广为低估。

孙坚去世后,其亲信部属依附了袁术,孙策同样也在袁术帐下为将,奉其命令攻略淮南与江东。事实上,孙策攻占江东的吴郡、丹阳、会稽三郡之后,名义上还是袁术的部属,袁术也派了自己亲信去接管孙策所得城池。

只是袁术因为孙策在江东的胜利,和徐州吕布的归附,自以为统领扬州、徐州、豫州三州,已成天下第一大诸侯,竟利令智昏而称帝,才令其麾下州郡众叛亲离,孙策也趁机脱离袁术,驱逐其亲信而自立。

待袁术被曹操连续大败,最终败亡时,孙策趁机夺取庐江郡,收其余部三万余人,战船千艘,而后挥军西进,于沙慕之战大破黄祖,斩杀荆州军万人,缴获战船六千艘,接着兵不血刃夺取豫章郡,又分豫章郡南设立庐陵郡,是为通常所述的“江东六郡”,又向曹操输诚,受封讨逆将军,吴侯。

当然,孙策仅率领数百门客过江,便打下江东一方基业,甚至被誉为“英气杰济,猛锐冠世,志陵中夏”的同时,也必须看到他很大程度上确实是“因父之名”。

正是孙坚这个江东虎将的威名,才让孙策在起兵之初,就得不断英雄豪杰来投,部众尚未与敌一战,就迅速壮大到六千余人。而他的堂兄孙贲(丹杨都尉、九江太守),舅父吴景(丹杨太守、广陵太守)都是袁术委以重任的方面大员,正是他们的投效,才让孙策轻松叛离袁术,真正自立为一方诸侯。

孙策背离袁术(“仲家”政权)而独立

孙策江东征战的敌手,要么是刘繇、王朗、华歆等坐谈高士,要么是许贡、严白虎、笮融、祖郎等地方豪强,而且这些人还彼此争斗不休,才会被孙策次第击破。哪怕最有“含金量”的对手江夏黄祖,和曹操击败的吕布、袁术、李傕、郭汜等人相比,也完全不是同等分量。这些人放在整个天下舞台上,确实就是一群不值挂齿的“土鸡瓦狗”之辈。

而且,江东所在的扬州,其真正精华在九江、庐江两郡,原本也只有此处的户口数和繁华程度,能勉强和中原各州郡相比。等袁术在淮南数年的竭泽而渔,荼毒当地匪浅,又妄自称帝遭致各方围攻后,这两郡也几乎废弃了。
而孙策占据的江南的吴郡、丹阳、会稽、豫章诸郡,只是在地图上看着地方大而已,以人口和开发度而论,也就比南中、岭南这些蛮荒之地强得有限,和曹操控制的中原地区,决不可同日而语。

因此,如果是从曹操这个大汉司空、中原霸主的视角,如果是从此时大多数中原人士的视角,认为孙策的战绩逊于其英雄盖世的父亲孙坚,不过是和割据辽东四郡(辽东郡、玄菟郡、带方郡、乐浪郡)的公孙度一样,占据了同样为贫瘠偏远化外之地的江东地区,也在情理之中。

孙策死后,孙权在赤壁之战大败曹操,四战巢湖力抗曹操数十万大军南侵,袭取荆州斩杀关羽,夷陵之战大破刘备,石亭之战大破曹休军团,令北军数十年不复南进;历时二十年之功,将版图从继位时的五个郡,扩张到荆州、扬州、交州的一共三十三个郡,更在整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割据江南而力抗中原、屹立数十年之久的强大政权,孙策作为东吴帝国这方基业最初的奠基者,其历史地位也就自然水涨船高。

孙权称帝时版图
  • 扬州:吴郡、丹阳郡、会稽郡、豫章郡、庐江郡、(庐陵郡、鄱阳郡、临川郡、建安郡、临海郡、新都郡、薪春郡、毗陵郡)
  • 荆州:江夏郡、南郡、长孙郡、桂阳郡、武陵郡、零陵郡、(建平郡、宜都郡、衡阳郡、湘东郡、临贺郡)
  • 交州:南海郡、苍梧郡、合浦郡、郁林郡、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高凉郡、珠崖郡、)

关于孙权的具体功绩,可参见笔者该回答:

狐狸晨曦:如何评价孙权?

不妨做个假设,如果赤壁之战时,孙权竟拱手归降,或者一战而亡,则孙策的最终历史评价,怕是也就和刘表、公孙瓒等汉末诸侯差相仿佛。他确实要感谢自己有一个英雄盖世的好父亲,又有一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好弟弟。


user avatar   Shao_Y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论及综合能力,肯定是孙权最出色。开篇先注明一点:能力跟为人是两码事,基本是互相独立的,这篇文章不涉及这三位尤其是孙权的人品问题。

这三位一开始的定位就不一样。孙坚的职业是将军,他直到去世都是一名职业军人,人生最辉煌那两年是袁术的打手,从没有脱离过袁术的节制;而孙策从将军初步转型为诸侯,孙策成功脱离了袁术的节制,打下自己的地盘成为独立势力,但也不再能专心打仗,要考虑地方的政治了;孙权除了是一个将军外更多是政治家,到孙权的时代江东建立起了国家级的政权,孙权是国家的统治者。如果只是做将军,孙权确实不如父兄,但作为政治家孙权比父兄高不知道哪里去了;而且比起只做一个将军,显然同时做政治家的门槛高多了,对综合能力要求更高。这三位呐就都不知道,自己不可以预料,他们的定位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这篇我们主要说说历史的进程,以及不同阶段的地缘形势对这三个孙将军个人能力的影响。

孙坚年轻时候就很彪悍,讨伐黄巾军的时候就招募了千余淮泗军,成为一个基层军官;后来孙坚参与西北平乱,还劝说张温以军法斩杀董卓;长沙区星叛乱后孙坚被任命为长沙太守平乱,任内还跨区用兵,击败零陵、桂阳的叛乱。董卓之乱后各路地方官蜂起讨伐,孙坚也率军从长沙向北进军。我之前回答孙坚与袁术的关系时候梳理过这段历史的进程——孙坚借故杀害荆州刺史与南阳太守,这估计和当初要杀董卓差不多,没什么政治意图,就是看不惯而已——但这两个动作不经意间成就了两个大军阀。刘表因荆州刺史王叡被害而获得朝廷的任命,单骑前往荆州赴任,迅速稳定局面,顺便切断了孙坚与自己基本盘长沙的联络,自此跨蹈汉南近二十年;袁术在恰好在南阳太守空缺期间出奔避祸,随即凭家族声望占据南阳,开始奢淫放肆的后半生;孙坚在这两位争夺北荆州的时候成为一只光荣的炮灰,这是后话。孙坚到达南阳后正式开始依附袁术,因为粮草命脉掌握在袁术手中,不过孙坚还是有一定的独立性,他自己带来这支队伍只能自己指挥。这之后孙坚就在袁术的领导下南征北战,与董卓军屡次交锋,互有胜负;后来在襄阳境内与刘表交锋时候战死,至死仍是袁术部下。

说孙坚定位是将军很好理解,虽然他后来被孙权追封为帝,容易让人误以为孙坚本身就是个独立的军阀,但是孙坚对袁术有很强的依附关系,粮草都需要袁术供应,为此双方还发生过争论。孙坚的指挥权还是相对独立,他也无须考虑地方政治和物资筹备,只要好好打仗,算是职业军人,跟早期的公孙瓒、吕布还有拿到东郡之前的曹操等人类似。孙坚作为一个将军能力不错,因为早年参与过西北平乱战事,所以军事经验很丰富,讨伐董卓的军队中也只有孙坚部曾经取得过胜利。但是孙坚战死的时间太早,那时候只有名动天下的袁家兄弟、董卓、三刘(刘表、刘虞、刘焉)以及部分边陲军阀算是比较稳定的独立地方势力,孙坚、曹操、吕布、公孙瓒等人都没有或者刚刚取得独立根据地,对大军阀还有很强依附关系。你说孙坚多活几年,有没有机会脱离袁术的节制彻底独立?理论上有的,因为后来的曹操、吕布甚至刘备都相继独立了,孙坚并非迂腐之人,若有机会独立他必然不会放过。不过这些都是假想,事实是孙坚早早地战死了,没机会发挥的能力是不算数的。孙坚战死的时候历史的进程刚刚播放到这一步,所以孙坚只能是个将军

接下来说说孙策,还是得继续看历史的进程,他爹原本在荆北战死,他怎么就跑到江东去了呢?孙坚后人和老部下在孙坚死后继续依附袁术,孙策也在短暂投奔舅舅后依附袁术。袁术原本在南阳,可是太败家,搜刮得百姓很痛苦。初平后期,曹操、刘表、袁绍联军将袁术逐出了南阳,曹操更是一路把袁术追到九江,然后袁术顺路杀死扬州刺史占据扬州,地盘大约是淮南一带。孙策获得父亲旧部后借着为袁术征战的机会,占据江东大片土地并远离袁术的统治地区;后袁术僭号,孙策得以名正言顺地脱离袁术自立。到建安四年,孙策已平定江夏下游的长江流域沿岸,获得朝廷任命的将军职务,基本盘可以认为已经稳定。距离遇刺还有大约一年,留给孙伯符的时间不多了。

孙策在数年间占据江东,胆识和能力都不差,当然作战经验可能不如他父亲,江东势力比起他爹揍过的西北叛乱和董卓旧部毕竟太年轻。孙策崛起得益于时机和地缘形势。早年的袁术蹲在南阳盆地里,邻接曹操、刘表还有司隶诸军阀的地盘,发展空间不大。从时机看,建安年间中原军阀割据已进入白热化,孙坚时代依附大军阀的曹操、吕布、公孙瓒等先后独立,主战场在中原;而从地缘形势考虑,袁术出奔扬州也给孙策带来发展机会。若是袁术仍在南阳,拿到父兄旧部的孙策也未必能够获得落脚之地,也许只能继续给袁术做将军,运气好也许能攻占荆北或中原部分地区做个半独立的小军阀,但这些地方都不好打,一不小心会像他爹一样交待了;袁术到淮南后毗邻江东大片发展不完善的地区,远离中原军阀的争夺中心,孙策才得以拿到父亲旧部后攻占江东,进而脱离袁术成就一番事业。所以曹操把袁术打得抱头鼠窜也给日后孙策的崛起打下了基础,这不可以预料。历史的进程播放到这一段,加上孙策的自我奋斗,他就从将军初步转型为诸侯;说初步是因为孙策遇刺时候太年轻,主要还是军人思维,通过军事行动扩大地盘,但没时间好好消化地方势力,只好以杀为主;因为是初步立足,孙策的势力范围局限于长江沿线,南方的进一步开发要留到孙权的中年时代之后了,我一向认为孙权对南方的开发是他作为一个历史人物最主要的贡献。孙策临终时候对孙权说「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他实在也不是谦虚,作为一个兄长了解弟弟的能力并不奇怪,后来的历史进程表明孙权确实是个合格的政治家。

孙权的生平太长,就不全都仔细说了。孙权继承将军职位的时候确实内忧外患不断,不过还是以内忧为主,外患并不强——上游的刘表没有说要扩张领土,没有任何这个意思,到刘表去世前江夏一线的战斗孙权一直是进攻方;南方的山越很让人头疼,但战斗力不强,灭起来相对容易,还能顺手掳掠一些人口物资;中原地区黄河南北已经分别实现兼并,曹操与袁绍两个大势力正要决一死战,暂时没空打孙权的主意,也就陈登原本对江东虎视眈眈,后来却被曹操支开了。这样的外部条件使得孙权有喘息之机,任用贤能文武官员;对内专心应付本地势力,剿抚山越;对外甚至还能腾出手对刘表连年用兵。到建安十三年初斩杀黄祖,孙权执政也有七年了,不但稳定内部,领土也有所扩张;此时刘表垂死,曹操统一北方,目光投向长江流域。政治上对待江东大族,孙权也没有继承大哥孙策的强硬对抗态度,而是合作为主,这就使他有更多的人才可用,比如后来帮他揍刘备和曹休的名将陆逊;但双方的利益并不是完全一致,这也为将来的冲突埋下隐患,这一点孙权的处境和那时候许多军阀类似。此外关于内政处理,那个时代以农业为主,孙权执政不久也像曹操一样,开始屯田工作,说明他重视农业也知道发展农业的办法。如果孙权只活到这一步,他勉强与父兄持平,各有所长,可是他之后还多活了四十多年。一个人的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肯定要在学习中加强,那孙权多活了这么久多学到这么多,综合能力更强也是必然,虽然老年人有老糊涂的风险。

赤壁大破曹操后,孙权与刘备算是暂时站稳脚跟,短时间不会被曹操吃掉了。接下来的十年间是三分天下成型的时期,孙权与曹操时战时合,与刘备若即若离。孙权为了争夺淮南,不顾东吴军队的体制问题,不惜亲自成为经验包,为北方的将军封爵增邑;孙权为了争夺荆州,早在刘表健在期间就屡次发兵江夏,赤壁之战后与刘备数度翻脸,不惜向宿敌曹操称臣。孙权也曾经与吕蒙讨论争夺这两地的优先级问题,最终决定先揍了关羽,但是孙权心里对这两地都有争夺的意愿,因为孙权稳定了江东之后对地缘形势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后人常说「保扬必保荆,守江必守淮」,孙权虽然没有明确告诉大家这一点,但他身体上还是很诚实的嘛,孙权应该是第一个认识到这一需求的政治家。

孙权在陆地上的进一步扩张是针对交阯,建安年间孙权势力染指荆州不久就打起了交阯的主意,当然最初的孙权要专心对付曹操,没法以大军征讨,只能剿抚并用,步骘、吕岱先后出镇交州。士燮去世后吕岱终于彻底平定了交州,这里成为孙权稳定的实力范围。孙权对海上也不乏兴趣,有意去征讨夷洲和珠崖,当然出海远征并不成功,孙权很愤怒,把领队将军卫温和诸葛直下狱处死了。虽然这个尝试失败了,从现实利益考虑也无必要,但放到整个历史的进程中,向外开发的尝试总是有意义的,至少失败了的尝试可以给后人留点什么教训。孙权长期派将军与山越作战,目的主要还是安定边境顺路掳掠人口;但孙权也对占领区设置政府建立秩序,这使当地从蛮荒逐渐走向文明。因为东吴有强大的水军,孙权对海路的兴趣浓厚,比如他和辽东的公孙渊就不只是隔海相望,而是互通使节,理论上这条水路应该就是孙权首先开发的,之前的人应该没有条件也没有兴趣发展这一条航线。不过公孙渊这人太不靠谱,这使得孙权在嘉禾二年(公元233年)做了件很233的事情——所谓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他派去的给公孙渊授九锡的万人使团被公孙渊兼并了,领队也被杀害,孙权这次气得连自己多大岁数都忘记了。中老年之后的孙权忙于内部斗争,逼死陆逊吃相太难看;顺便在魏吴边境小打小闹,没有太多大事件。但他还是忙里偷闲地,像他的同龄人诸葛亮和司马懿等一样,主持修建了一些水利工程。

孙权执政时间太长,关于他的事情要讨论还可以谈很多,我也得学习一个。总结一下,结论我开篇已经提到,如果只讨论用兵作战,孙权能力比较普通,不如孙坚和孙策;论及综合能力,孙权远远超过父兄。孙权是我国大陆上早期开发南方地区和出海航路的政治家之一,给后人带来的影响能与终结北方战乱、恢复北方秩序的曹操相提并论,绝不是他的职业军人父亲和初步立足江东的大哥可比的。孙权活得久,事做得多犯错误也多,这再正常不过了;孙权许多对外开发的举措都是探索性质,失败了给国家带来损失,但对后人有积极影响。也许这个比法对英年早逝的孙坚和孙策不太公平,他们活久一些也许也能做出孙权的贡献,但是这也没办法。他们事实上早早身死,这些都只能靠猜,但孙权的贡献是实打实的。


user avatar   zhong-daxian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孙坚打名望,孙策打江山。。

我可以说孙权是打手下+打队友么?

(公瑾子明伯言组团抗议,关云长通电声援)




  

相关话题

  【单论统兵和指挥能力,诸葛亮和韩信谁更胜一筹?】? 
  假如你穿越成宛城之战中的典韦(具体分普通模式、困难模式和地狱模式,详见描述),你会如何应对? 
  为什么知乎有些人一边反民主一边抱怨知乎言论不自由? 
  匈奴人如何称呼「汉」这个政权 / 国家? 
  三国里谁最倒霉? 
  海昏侯墓真正具有的实际价值如何? 
  刘备和关羽真的是大汉忠臣吗?为何献帝没退位就导演了“百姓献玉玺”的大戏? 
  为什么中国古代的政权更迭皆是本国的朝代更替,西方的政权更迭却是灭国与建立新的国家? 
  为什么北方沦陷后,几个汉人王朝重建的南方政权抵抗时间越来越短? 
  古代打仗是怎样预警的? 

前一个讨论
清朝统治者大兴文字狱,对《红楼梦》创作(尤其是后四十回)有何影响?与后四十回迷失有无关联?
下一个讨论
如果曹操/孙权得知诸葛亮之才,曹孙愿意三顾茅庐么?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