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从右向左的习惯并不是因为简牍书写方便形成的,而且一开始也并不是全部从右往左写(简称左行)。最典型的是甲骨文,甲骨文有左行,也有右行。多数贞问,右边左行,左边右行。左问正,右问反,也有一概左行的。
如,《殷虚书契前编》:问正的为“庚子卜逆贞,翌辛丑雨”,左行;问反的为“贞,翌辛丑不其雨”,右行。
造成这种结果是因为书写的材质不同。龟腹甲卜兆内向对称右边的卜兆向左,卜辞右行。左边的卜兆向右,故卜辞向左。至于材料若是牛胛骨,右骨的卜兆向右,卜辞左行,左骨的卜兆向左,就右行。
贴个图,比较直观
如图,左边的卜辞是从右往左读,右边的卜辞是从左往右读。
但是到了商周时期,青铜器却变成了全部左行,这是因为青铜器铭文制作的关系。
一般情况,青铜器在浇制之前要先制作一个母模,再由模翻制成范。范分内外范。一般浇口在圈足上,所以范要倒置。内范因其为内壁,少雕饰,所以不必先制模,而是直接制成实心的范,铭文就留在倒置的内范的顶部,是由人工直接刻制烧成陶质。因其为镜像字,由于泥土较软,又要刻成阳字,为了防止在刻制的过程中损伤铭范,必须采用右行法,即左边一行刻好,再向右边挪动另起一行,这样右手就不易压坏左边已刻好的铭文。那么,铸成的铭文便是左行的。所见铭文多见于器底便是这个原因。(马承源·《中国青铜时代》)
青铜器后,简牍变成了文字的主要载体,当然简牍对文字书写顺序也是产生了很大影响。从书写与阅读的角度出发,整卷(册)竹简左行利于书写,也利于翻阅:一般情况下,左手负责展简,右手主书写;从阅读的角度,左行利于左手展简,右手拉简,且可执笔圈点或誊写。右行则诸多不便。
在纸张出现像之前,还有类似纸张的帛书。这个时候帛书和简牍混用,为了书写和阅读的方便。也继承了自上而下,从右往左的书写方式。
纸张出现后,其实书写顺序不再受材料制约,是可以改为从左往右这样更合理的书写方式的。但是一方面人们习惯了左行。另一方面因循守旧思想,不愿成为“非主流”。导致此后的书写也仍然是从右往左书写。
汉字自上而下、自右行而左行的书写形式的形成年代最迟至西周已成定例,它的最初的形式是因书写方式、书写材料所决定的,是有其合理性的因索。它的形成既有客观材料的限制,也有文化心理因素的作用。但是到纸张出现及印刷术发明后,这种书写方式仍被加以沿用,那主要是人们崇古的文化传统,因循思想所致。(杨秋生《古代汉字书写行款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