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红军渡过金沙江,准备继续强渡大渡河。此时的红军正在川西险峻的横断山脉里行进,为了确定行进的路线,红军派出了两支探路部队,其中刘伯承率领的那支部队在经过冕宁县城时,与当地的地下党组织见了面。在听取了冕宁地下党的汇报后,刘伯承决定直接从彝族区经过,直取大渡河。
冕宁是什么地方呢?它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这里是今天国内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大凉山地区。而在红军到这里之前,冕宁一直是被川、西(西康)地区的军阀所控制的。但就是在这样一个地方,却依然有共产党的党支部和完整的基层组织,并且可以及时与中央取得联系。
而反观国民党,其实在1927年之前,国民党的基层党组织也是比较完善的。可是在四一二及后来的一系列事件中,国民党中央抱定“宁可错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心态,直接把自己的基层党组织连根拔了。按照后来研究者的估算,在1927~1928年间,被抓捕和杀害的“共党分子”中,大约只有五分之一左右是真正的共产党员,剩下的人或是同情共产党及与共产党员有交往的国民党员,或是被诬告的国民党员和普通基层官员,或是在派系斗争中被牵连的人。
总之,在北伐战争时期,国民党在苏联的帮助下,已经基本有了个现代政党的架子。但因为清党运动及后来的党争,国民党硬是亲自废掉了这个现代政党的架子。失去了现代党组织的支持,蒋介石能依靠的势力也就变成了军阀、买办以及国外势力。
于是,在整个长征中,最有意思的一幕发生了。虽然红军一直在被围追堵截,但几乎每到一个地方,都有基层党组织来帮助中央红军进行情报搜集、宣传、招兵等工作。而蒋介石虽然名义上是中国的最高领导人,可他的命令地方军阀没有一个是不打折扣地执行的,很多时候军阀甚至怕蒋介石更胜过红军。
那么,长征时期的事跟解放战争有什么关系呢?
强大的基层组织和动员能力不仅帮助了红军长征,同样也帮助了后来的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一直被称作是两种命运的决战。平心而论,在当时的中国,能救中国的不止有社会主义。假如说当时的中国能够成为一个由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实也是有发展地不错的可能的。但无论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在面对当时半殖民地的社会现实时,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土改。
客观来说,如果国民党在其统治区率先完成了土改,中国是很有可能发展为议会制的资本主义国家的。
然而,土改最考验的,就是基层的组织能力。
因为土改并不是一纸命令下去就完了。土改不仅仅涉及到本身的改革问题,还涉及到地主等传统的政治势力退场后,基层的治理能力问题。然而,早在20多年前,蒋介石就亲自把国民党的基层党组织连根拔了。再给他几年的时间,他也不可能再建一个新的基层党组织出来。
在后面的战争中,完善的基层党组织带来的最直接的效应,就是高效的税收体系。
在解放区,由于实行了土改,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共产党是可以快速统计并征收各种税收的。但在国统区,虽然表面上看国统区的确更富裕,可这跟蒋介石并没有关系。
试想一下,在国统区,如果上面给一个县下达一个征粮任务,那么这个县要怎么征粮?靠基层党组织,那是没有的。既然没有基层组织,就必须由县里派人去每个乡征收。可各地的地主,是会老老实实的上交,还是瞒报产量或者贿赂县里的人?如果上面下个死命令,必须要交多少多少粮食,这些地主是会从自己的仓库里拿出来,还是把这个份额转嫁给自己的佃农?本来就已经吃不饱饭的佃农,在这种情况下会不会逃走?
仅以征粮为例,在解放战争时期,二者的巨大差距便展现出了惊人的差距。如在当时4700万人口的四川,1946国民党实际征粮是7.6亿斤,而在人口仅1000万的山东渤海区,1946年该区下达的征粮任务是6亿斤。所以,尽管共产党的确有点“土”,并且解放区只有1亿人口,可解放区真实的财政收入却比国民党还要高不少。在这个悬殊的差距之下,这仗还怎么打?
最后,贴一个论文对解放战争时期山东征粮问题的研究。这里面既有对征粮矛盾的记录,也有解放军解决问题的尝试:
三年内战中,因战争的持续和脱产人员的增加,中共山东解放区一直处于财粮高度紧张状态。为此,山东省政府不得不经常增加对农村的征收,或追加、或预征、或预借,这就不可避免地使部分地区财粮枯竭,农民缺粮、逃荒、饿死和自杀等现象时有发生。因此,与以往政权征收情况,包括与抗战期间根据地征收情况相比,内战时期山东解放区农民的负担极其沉重,长时间持续下去势必会重蹈苏区失败的覆辙。但与苏维埃时期不同的是,三年来,无论财粮及军需紧张到何种程度,中共始终能够注意到农民的实际承受度,当征收力度太大导致农村陷入危机时,总能发现并能够及时地调整政策,或减免或救济,以恢复农民的信心。纵观内战三年,中共山东解放区政权的征收政策明显地存在加征与减免(救济)两个方面,在满足战争对财粮需求的同时,不得不照顾民生。在这里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面对既不能停止战争,又不能过度伤害农民这一两难境况,中共是靠怎样的机制或方法避免了苏区时期所犯的错误呢?
从苏区,到抗战根据地,再到解放区,中共政权不同于其他政权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特征,就是它前所未有地将政权建立到了村子,基本上消灭了杜赞奇所谓自古以来就存在于国家和农民之间的各种“保护型经纪”和“营利型经纪”,并将村里的贫苦农民骨干培养成自己的代理人(即干部和民兵)。因而,它形成了对农村人力物力资源从上到下极其强大的控制力。这样一种“集权式”的组织和动员体制,极其有利于战争的需要,但与此同时,它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很容易竭泽而渔的严重危险。中央苏区当年战争失败,除了苏区当时回旋余地过窄以外,临时中央过度征发,且未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农村严重危机,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
必须指出,在三年内战期间,山东解放区各级政权也曾经不止一次地重复当年临时中央的思维方式,过多地从战争需要和军事危机的角度出发,下达了过多过高的征发指标。其强大的征发机制很容易地便将指标落实下去,从而造成对农村资源的过度汲取,致使一些地区的农民陷入严重的生存危机之中。
但是,有两个重要因素起了作用。一是中共解放区政权,如华东局和山东省政府,都直接工作、生活在农村和农民当中,与农民有着密切的往来,因而很容易发现过度征发所造成的严重危害,进而及时改变政策,展开各种救助措施。
二是苏维埃革命失败所带来的教训给中共中央和各中央局领导人的印象深刻,因此抗战八年中中共各级政权关于阶级意识和群众观点的教育,对多数中高级干部来说影响深远。任何可能过度伤害农民的情况,都比较容易引起他们的警惕。关于这一点,无论是从山东解放区各区县历次征收工作的内部讨论,还是从相关部门的总结汇报,均能发现其影响的痕迹。一旦涉及征发任务的具体安排时,解放区党政干部总是难免会围绕着究竟应该更多地强调群众观点,还是应该更多地强调战争观点发生争论。
——邓广 :山东解放区的农村财粮征收(1946—1949)
这主义那主义,都需虚的,我党能得天下,就六个字,“打土豪,分田地”,所以占中国人数绝大多数的农民愿意跟着你玩命。
因为挨着苏联。
如果挨着美国,最好就是大号的哥伦比亚左翼游击队。
当然,中国要是和美国接壤,有没有美国都两说了。
1 国民党战败另有原因
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民党政府的力量达到巅峰。
包括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成为联合国5大常任理事国;经济实力雄厚——拥有8亿美元外汇储备,黄金储备近1000万两,同时还接收了数额惊人的日伪资产。
除了国际影响与经济层面,国民党军事力量更为强大。
1945年国民党军队总人数达到430万,不但陆海空俱全,而且装备精良。而中共领导的解放军只有127万,没有海军与空军,陆军重型装备与国民党军队也有较大的差距。
如此巨大的优势让蒋介石志得意满,宣称只需要3个月就能消灭共产党解放军。
但是内战爆发之后,所有军事观察家的眼镜掉了一地,除了少数战场国民党军队获得胜利之外,在大多数战场国民党军队连战连败,被解放军打得没有脾气。
为什么拥有绝对优势的国民党军队却打不过解放军?
是因为国民党军事将领愚蠢无能?
问题没有这么简单。
国民党绝大多数军事将领都有正规军校学习背景(黄埔军校、保定军校),相当于科班出身,并且经过抗日战争的熏陶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综合军事素养并不低。
而我军军事将领大多没有军校学习背景——林彪、刘伯承等少数将领有军校学习背景,但是从整个军队系统来看,包括旅、团、营等中级指挥体系中我军有正规军校学习经验的军官基本为0。
所以,国民党在战场上的败绩并不是双方将领军事素养有很大的差距,而是另有原因。
这个原因就是中共对基层强大的组织力与动员力让解放军在战场上掌握了绝对的主动,这个主动权让国民党军队根本无法发挥自己军事上的优势。
2 战场浓雾
现在我们就用一个案例做麻雀来剖析双方在军事上的优劣势以及选择的策略。
这个案例就是解放战争初期粟裕在苏中取得的7战7捷的战争过程。
1946年7月,蒋介石派李默庵率领5个师15个旅约12万人向苏中解放区发起进攻,而我苏中解放军只有3万余人。
12万VS3万!
双方兵力对比是4:1,国民党军队有绝对优势。
国民党领军将领李默庵是黄埔一期毕业,在国民党内部有“文武双全”之称,从过去战绩来看确实是国军一员能征善战的悍将。
李默庵(来源:搜狐网)
这样一位国民党悍将率领兵力占绝对优势的军队,结果1946年7月中旬到8月31日,与苏中解放军连战7场,场场大败,被苏中解放军歼灭5.3万人,差不多被干掉了一半!
那么,李默庵是怎么输掉这场战争的呢?
说实话,如果了解这场战争的方方面面你很难用“无能”来描绘李默庵的失败。
首先是双方掌握的战场情报严重不对等。
解放区由于中共对基层强大的掌控力,几乎就是一块针插不进水泼不入的铁板,李默庵除了大致知道苏中解放军的数量,对解放军的部署一无所知。
而同样因为我党对基层强大的掌控力以及无所不在的中共地下党的渗透,我军对国民党军队的部署清清楚楚。
总而言之一句话:战场信息对我军属于单方面透明。
所以,当双方指挥官趴在同一个区域地图上制定作战计划时,看到的完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地图。
站在粟裕的视角,看到的苏中地图是这样——
粟裕眼中的国民党军队部署一目了然
粟裕不但知道哪些地方部署了那些国民党军队,还能预测国民党军队的进攻路线——铁定是沿着公路线行军!(这个原因我们后面来讲)
但是站在李默庵的视角,看到的苏中地图却是这样——
李默庵眼中的共产党军队部署一团迷雾
对!你没看错,由于国民党军队严重缺乏我军部署的可靠情报,所以,整个苏中地区都笼罩在一团战争的浓雾中,他既不知道苏中解放军在哪里,也无法预测苏中解放军会去攻击哪个地方。
好吧,假如你现在就是李默庵,手握12万大军,你觉得该怎么打?
3 占点保线压面
你是不是已经准备破口大骂了——没有情报,还打个屁啊!
这句话对也不对。对的意思就是没有情报确实很难制定有针对性的作战计划,不对的意思就是即使没有可靠情报,也不是绝对不能打!
举个例子,在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对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也没有可靠的情报支持,但是日军还是可以利用其军事优势对我抗日根据地发起多次扫荡作战,给我抗日根据地造成巨大的损失。
如果我们从更高的层面来观察抗日战争,有一个现象就很奇怪——日军驻中国的部队最高峰也只有100万人左右,而国民党军队高峰时期数量超过600万,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高峰时期也要超过100万。
100万日军对抗700万中国军队不但能压着我们打,更过分的是还能占据大半个中国!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占领中国区域(蓝色)(来源:搜狐网)
怎么做到的?
就算日本对中国有巨大的国力差距,但是区区100万日军如何能控制如此广阔的沦陷区地盘?
日军能做到这一点因为制定了一套优秀的战略。
这个战略简单的说就是:占据点,确保线,压制面。
占据点就是日军主力主要集结在交通要点的城市,同时组建一支强悍的野战部队确保交通线(铁路、公路)的畅通,通过控制的交通线实现对“面”的压制。
其逻辑很简单,只要日军能控制线,在“面”上任何点的战斗,日军都可以利用畅通的交通线迅速调集兵力,在局部实现以多打少的优势。
而丧失对交通线控制的对手,即使战役发起时能集结大军,但是调动不易,很容易被日军各个击破。
后来日军对我抗日根据地的扫荡与蚕食也复制了这套策略,占据点就是修碉堡(八路军重武器缺乏,攻坚能力差,碉堡就是我军很难啃掉的点),控制线就是在公路旁边修深壕(阻碍我军行动能力),这么一张密如蛛网的大网撒下来去给我军造成极大的困难,在斗争最残酷的冀中地区,日军靠着这套战术甚至蚕食了我们90%的根据地。
所以,在缺乏情报支持的情况下,李默庵准备效仿日军故智,也制定了一套以点带线,以线控面的作战计划。
具体计划如下:
国民党军依仗兵力的绝对优势,分兵多路先期打通泰州、泰兴、靖江、南通等国民党军队出发地与海安的交通线。
攻占海安这个要点之后,再沿海安两侧公路展开,从而切断苏中根据地与苏北根据地联系,最后再利用控制的苏中公路网(交通线)将整个苏中根据地蚕食掉。
简单的总结李默庵的作战计划与日军对我抗日根据地战略完全一致,其核心思路就是:占据点,打通线,蚕食面。
李默庵的作战构想
在缺乏解放军基本部署情报支持的情况下,用控制点线来蚕食面的战术基本就是国民党军队唯一能选择的策略。
4 执行的差距
策略没有问题,能否成功关键还是执行者是否给力。
日军能执行这套策略取得成功是因为日军战斗力很强,不但装备、训练、补给等各个层面都全面碾压中国军队,而且战斗意志也非常顽强。随便一只小部队坚守一个点,就是中国军队啃不动的堡垒。
而国民党军队相比日军就差远了,即使装备在内战时已经达到了日军水平,但是训练、补给、作战意志都与日军有不小的差距。
而解放军在内战时,装备、训练水平相比抗日战争时期也有很大的提高,此消彼长,就让国民党这套控制点线来蚕食面的战术面临较大的变数。
5 七战七捷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粟裕的作战计划。
对于粟裕而言,制定作战计划相比李默庵就有更多样化的选择。因为战场情报对解放军单方面透明,所以解放军自动拥有战争的主动权——解放军可以任意选择时间、战场、对手进行作战,而国民党军队只能被动的接受解放军的挑战。
这个战争主动权优势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博弈模型来说明战争主动权的重要性。
假设甲乙双方,甲方主守,有A、B两个方向需要防守,乙方主攻,可以任意选择A、B两个方向进攻。甲方部队有3个师布防,乙方只有1个师进攻。
基本规则是,师级部队不准拆分,甲乙在同一战场相遇,兵力相同时判定乙方获胜(进攻有利的原则),甲方兵力大于乙方时则甲方获胜。
从这个模型可以推导出,不管甲方如何设防,乙方都有50%的胜率。为什么甲方拥有3倍乙方兵力,却只能有50%的胜率?
就是因为乙方负责进攻并有选择进攻方向的权利——这就是掌握了战争主动权的威力。
解放军不仅拥有战争主动权,另外,还拥有行军路线的空间维度优势。
国民党军队由于缺乏对基层的掌控力,所以,军队后勤缺乏足够可靠的人力支援,在绝大多数时候国民党军队的后勤补给只能依赖车队运输。
这个后勤补给特点就决定了国民党军队只能沿着公路线运动,一旦脱离公路线,其补给线就有中断的危险。
而解放军因为中共对基层强大的掌控力,所以后勤有充足的人力支持,这就让解放军运动完全不受公路交通线的限制。
简单的说,国民党军队只能在线上运动——它的行军轨迹是二维的,而解放军却能在面上运动——它的行军轨迹是三维的,这就让国民党军队战术选择受到极大的限制,而解放军则拥有更丰富的战术选择。
而粟裕恰恰是将解放军机动灵活的运动优势以及掌握战争主动权的优势发挥到极致的一个优秀的将领。
粟裕大将(左二)(来源:新浪网)
下面我们来看粟裕在苏中战役中眼花缭乱的表演。
苏中7战7捷示意图(来源:搜狐网)
第一仗:长途奔袭泰兴,吃掉83师两个团3000余人;
第二仗:突然回师如皋,全歼49师1万余人;
第三仗:佯守海安,打掉国民党军3000余人;
放弃海安之后,粟裕率领的苏中解放军主力就猫在距离海安只有十来公里的地方,而占领海安的国民党大军云集,偏偏对在附近休整的粟裕主力一无所知,可见双方对战场情报掌握的巨大差距。
粟裕猫在海安附近是因为对李默庵的作战计划了如指掌,知道国民党军队攻占海安之后必然要分兵控制海安两侧公路线,以切断苏中根据地与苏北根据地联系,粟裕等的就是国民党军队分兵的机会。
第四仗:果然,国民党军队占领海安之后开始分兵,粟裕抓住机会在李堡、洋蛮河再次伏击获得大胜,吃掉国民党军队1.2万人,
第五仗:李堡战斗结束之后,粟裕以一部佯攻黄桥吸引国民党军注意,亲自率领主力再次长途奔袭,在丁堰镇又敲掉国民党交警大队3000余人;
第六仗:取得丁堰胜利之后,粟裕率领主力再次回师黄桥,在如皋至黄桥的公路线上再次歼灭增援黄桥的国民党军1.7万人。
第七仗:因为解放军在如黄公路上的大胜,让围攻邵伯的国民党25师感到危机,于是匆匆撤军,此仗25师一无所获,还损失2000余人。
5 国共内战的特点
苏中7战7捷是一场教科书式的战斗,这场战役比较鲜明的表现出国共内战的几个重要特点。
其一,解放军完全掌握着战争主动权,国民党军只能被动应战;
其二,国民党军只能沿着公路线做二维运动——大家注意一下上述的苏中战役示意图,解放军与国民党军7次作战都在公路线上。
这种二维的运动方式不但极大地限制了国民党军队的战术选择,而且也让解放军很容易预测国民党军的运动轨迹。
而解放军则可以在广大解放区自由机动,光是行军路线这一点,解放军对国民党军队就是降维打击。
所以,在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一旦战败多半就是被全歼,而解放军即使战败,也能迅速撤退,就没有被国民党军队全歼过整建制部队。
苏中战役解放军行军路线(注意下我军风骚的走位)
其三,解放军在解放区具备连续作战能力。
苏中战役一共打了7仗,其中有好几次苏中野战军都是连续作战——也就是一战结束,马上急行军又能投入到第二场战斗。
这种中途不休整就能连续发起高强度作战是一种很逆天的能力。
为什么?
道理很简单,任何一只军队在经历一场高强度作战之后,都会遇到一系列问题——包括大量伤员、俘虏要安置,要及时补充战争损耗的弹药、物资,要恢复一些损失较为严重的部队建制等等。
这些问题不解决,任何军队是无法继续作战的。
但是在苏中战役中,我们看到粟裕率领的苏中解放军完全没有上述烦恼,显示了强悍的连续作战能力。这说明苏中解放军背后有一个强有力的支持系统,可以在任何时候为解放军接管伤员、俘虏,补充弹药、物资与兵员等等。
这个对军队的支持系统同样来源于中共对基层强悍的组织能力与动员能力。
有了这个支持系统在,解放军除了作战啥也不用操心,这样的军队是任何将领都梦寐以求的,因为这意味着在紧急情况下军队对战机有更强的掌握能力,一支部队能当两支用。
总结一下,在内战爆发之后,国民党军队表面上拥有兵力优势、装备优势、火力优势,但是到了战场上,国民党军队不但根本无从发挥上述优势,而且还处处受制。
因为解放军掌握着情报优势、战争主动权、行军优势以及连续作战的优势。
所以,只要解放军不把自己局限在某一个点上死打硬拼——让国民党军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兵力、装备、火力优势,国民党军队就根本没有战胜解放军的可能。
按:内战爆发之初,解放军几场败仗包括四平战役、大同集宁战役、张家口战役都是放弃自己机动灵活的优势,将兵力集中于防守大城市而失利的战例。
在抗日战争期间,日军之所以能靠占据点、确保线、压制面的战术取得巨大的成功,本质原因还是日本与中国当时国力差距太大,这种国力的差距具体到军事层面就是军队战术素养、装备、后勤等各个层面全面压倒中国军队,以至于一只日军小部队占据一个要点就是中国军队啃不下的堡垒。
但是国民党军队无论战术素养还是战斗意志都远不如日军,效仿日军战略的结果就是处处分兵处处挨打。
6 惨无人道的经济消耗战
1946年—1947年,蒋介石发动内战一年之后,国民党军队虽然占领了解放区若干个城市,但是损兵折将上百万。
由于兵力不足,不得不将全面进攻调整为重点进攻,集中约67万军队重点进攻我陕北与山东解放区。
结果这个“重点进攻”一开始也很不顺利。
在陕北,胡宗南几十万大军被西北野战军牵着鼻子在山沟里做武装大游行;在山东,国民党军队重蹈李默庵覆辙,连续收获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两场大败。
一年多的战争历史已经让国民党军队无数次陷入这样的窘境——国军兵力有优势的时候抓不住解放军,而国军一旦分兵就会被解放军痛揍。
怎么办?
这个时候美国顾问团提出新的建议。
这个建议就是让国民党军队与解放军打经济消耗战。
具体建议就是让蒋介石集中优势兵力坚持在解放区作战,即使抓不住解放军也要用残酷的破坏手段摧毁解放区经济,只要解放区经济基础被摧毁,中共动员能力再强也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如果解放区不能给解放军提供足够的物资与粮草,解放军自然会崩溃。
这是一个狠毒的策略。
这个非常不人道的策略恰好就是美国佬自己的创造。
在美国南北内战期间,虽然北方经济与工业实力都远超南方,但是,彪悍的南方军队在优秀的李将军率领下将占尽优势的北军打得满地找牙,连战连败。
为了赢得战争的胜利,北军采取了所谓“整体战”的策略。
这个“整体战”就是北军在南方区域大肆烧杀抢掠,用残酷的手段摧毁南方的经济基础,执行这个策略最坚定的就是在美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谢尔曼将军,著名小说《飘》就对北军对南方的烧杀抢掠有详尽的描述。
谢尔曼将军(来源:铁血网)
这个整体战的战略发挥了奇效,南军越打越弱,李将军即使有天纵之才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最后北方取得完胜。
现在美国佬把这套非常不人道的整体策略兜售给蒋介石,然后被蒋介石全盘接受!
按:所以美国向全世界兜售民主人权的价值观是最虚伪的,我们不谈美国起家对印第安人屠杀的历史,在南北战争期间,对不同阵营的美国普通老百姓,美国佬狠起来也同样没当人看。
在蒋介石密令之下,进攻山东解放区的国民党军队大肆烧杀抢掠,其对普通老百姓残酷程度甚至还超过侵华的日军。
1947年在国民党军队对山东实行重点进攻期间, 山东除渤海地区外都遭受了国民党军队毁灭性的破坏, 损失极为惨重。
仅鲁中区14个县的统计, 被抢劫耕畜达83900余头, 毁坏耕地120万亩, 有百万农民沦为灾民。
国民党军队在解放区执行“经济消耗战”在很多时候还伴随着对普通老百姓的屠杀。
1948年山东兵团九纵接到潍县百姓写来的一封信。这是解放战争历史上罕见的一封群众来信,因为这封信只有一个主题——强烈请求解放军为老百姓报仇!
我摘录一段这封信的部分内容:
“……铡刀铡和活埋已成为蒋匪的普遍手段。
有的先割耳、舌,而后活埋;有的妇女被拔去头发铡死;有的妇女被剥光衣服,绑在树上轮奸,并用烧红了的枪条插入阴户,活活搞死;有的被剥光衣服绑在树上用开水浇,把全身烫起水泡,再用竹扫帚扫,名为“扫八路毛”;有的用剪刀剪碎皮肉,名为“剪刺猬”;有的全身被刀子割开,丢在火红的锅里,叫做“穷小子翻身”。
纸房东庄蒋匪在街口安下十二口铡刀,按户抓人铡死。邢家东庄一次被铡十二人,一个四岁小孩,也被铡成三段。贫农韩在林兄弟三家十五口,有十四口被铡死,剩下一个老母苦苦哀求给她留下一个后代而不得,她看到自己的孙子全部被铡死,悲痛得自己也上吊而死……”
“我们不能让你们走,要你们给咱们报仇……这是我们对你们高贵的信仰,也是人民对自己军队的命令!”
“人民对自己军队的命令”——这种激愤的要求在解放战争历史上堪称史无前例。
大家能想象解放军将士看到这封群众来信的心情吗?
大家现在还会质疑解放战争的正义性吗?
所以,第九纵队接信之后发布攻打潍县的命令,其措辞到了咬牙切齿的地步:
……为保证战斗的胜利,要求所有进攻的部队只准进不准退,有我在,不准敌存,发挥你手中武器的最大效能,大量的杀伤敌军……只准活着打下去,打到胜利,不准活着退下来……
7 全国经济崩溃
蒋介石这个惨无人道的“经济消耗战”策略给解放区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1939年10月,解放区翼南银行发行了一种翼南币作为晋、冀、鲁、豫根据地主要流行货币,这种翼南币在发行之初1元货币对应能购买1元的商品。
翼南币(来源:中国收藏网)
我们假定当时物价指数为100,1945年8月抗战胜利之时,1元翼南币的购买力已经贬值到只能购买0.02858元的商品——这个时候物价指数为3500,6年时间物价上涨了35倍。
到了1947年9月,1元翼南币迅速贬值为只能购买0.00265元商品,物价指数大致是35000,2年就上涨了10倍!
1948年6月,1元翼南币再次贬值为只能购买0.00173元商品,此时物价指数为57890,9个月又上涨了1.65倍。
物价上涨如此之快,显示解放区经济已经有撑不下去的迹象。
所以,1947年8月毛泽东急不可待要求刘邓千里跃进大别山,就是希望把战争引到国统区,让解放区摇摇欲坠的经济喘口气。
1948年3月,毛泽东再次命令粟裕率领华野3个纵队渡江南下,也同样是基于上述目的。
但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却发生了!
国统区地盘是解放区的3倍,中国精华城市基本都被国民党政权所掌握,战争还是在解放区展开,国民党军队还在解放区实施了残酷的“经济消耗战”战略,但是,经济率先崩溃的居然是国统区!
解放区与国统区货币发行、物价指数、购买力(来源:知乎)
我们同样以1940年为起始点,到1948年6月,解放区物价上涨了578倍,而国统区却上涨了1865倍!
解放区的翼南币在迅速贬值,但是国统区的法币贬值更快!
据《凄风苦雨中的民国经济》记载,100元法币在不同年代的购买力如下:
1937年 可买牛两头
1941年 可买猪一头
1945年 可买鱼一条
1946年 可买鸡蛋一个
1947年 可买油条1/5根
1948年 可买大米两粒
1949年 可买1粒米的千分之2.45
在国统区创造这个经济“奇迹”的就是宋子文先生,这位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学硕士,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的海归精英担任行政院院长之后将西方那套自由经济学理论全套搬运过来在民国复制,结果毫不意外被市场毒打。
按:宋子文在经济领域“神操作”详见《蒋介石为什么失去大陆》
8 国民党失败的命运
总结一下,在内战爆发之初,国民党政府表面上看具有压倒性优势:
经济层面:拥有8亿美元外汇储备,黄金储备近1000万两,同时还接收了数额惊人的日伪资产。
军事层面:拥有430万装备精良的军队,并且海陆空俱全。
但是与中共交手不过短短3年就迅速溃败,不但军事上节节失利,连打经济消耗战率先崩溃的也是自己。
为啥国民党如此之渣?
具体原因当然非常之多,这里就阐述一个被大众忽略的重要原因——国民党政府对基层掌控力太差!
从前面苏中战役中就可以看出,由于国民党军队缺乏对基层最基本的掌控力,所以不但战场情报对解放军单方面透明,而且其行军也只能依赖公路线进行二维式运动,导致处处被动挨打。
在经济层面,同样因为国民党政权对基层缺乏掌控,导致对资源的动员能力极差。
以粮食为例。
抗战胜利后,为了保证军粮和主要城市粮食供应,国民党政权在国统区仍然实行抗战时采用的征实征借征购政策。
1946年到1947年两年实际征收粮食7210万石,平均一年不过3600万石。1948年因为形势恶化以及统治区的缩小则剧降到2000万石。三年国民党共计征粮9200万石。(数据来源《民国财政史》)
而在东北解放区,仅1949年,中共东北局财政收入就折合1000万吨粮食,约1亿8000万石。
由于当时中共在解放区采用粮本位经济制度,这1亿8000万石折合粮食收入即使有一半是实收粮食,也有9000万石,与国民党3年在国统区实收粮食总和相等。(数据来源《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军事资料》)
我在《上海金融战争》中曾经描述国民党与中共在上海与投机商的作战模式有根本不同。
蒋经国只能通过暴力胁迫的方式来控制上海物价,最后毫无悬念地失败,而陈云却可以从全国调集海量物资与投资商打经济战,最后大获全胜。
这里经济战模式的区别其实代表着国民党与中共对基层控制力的巨大差异。
那么,为啥国民党对基层掌控力如此之差?
1927年蒋介石发动4.12政变是一个分水岭。
4.12反革命政变
(来源:搜狐网)
在4.12清党政变之前,国民党党员有121万,但是在4.12“宁可错杀3000,不可放走1人”的疯狂口号指导下,国民党不但屠杀了大批共产党人,而且杀国民党内部的党员人数更多!
清党1年之后,国民党党员急剧下降为22万,这就是100万国民党党员没有了。
在清党之后,国民党基层党组织基本全面瓦解。
1933年国民党名义上统一全国之后,全国仅有17%的县有国民党党支部,后来一直到1949年,在国统区每个县,国民党建立的党支部都一直没有超过20%。
即使在县里有国民党党支部也不过只有几个人,对农村也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力。
总体而言,在1927年4月12日之前,国民党还是一个对基层保持相当影响力的政党,但是因为蒋介石与江浙财团的联姻加上4.12清党——让国民党迅速蜕变为一个财阀与地主的利益代言人,国民党以放弃对基层的掌握来获得地主与财阀的支持。
按:国民党与地主财阀的分权模式类似于皇权社会,中央政权只到县一级,县以下由地主乡绅管理。这就是“皇权不下乡”的由来。
国民党统治模式本质上还停留在古代农耕文明阶段,而中共对基层强大的掌控力已经具有现代国家的雏形——现代国家对农业社会就是一边倒的碾压。
即使这个农业社会人口更多,经济总量更大,也无法对抗一个现代国家的冲击。不管有多么优秀的将领,制定多么出色的战略战术也无法改变最后失败的命运。
甲午战争中满清被日本碾压是如此;
国民党政府迅速失去大陆也是如此。
9 扎根于人民
写在文章的后面。
中共为啥能拥有对基层强大的组织力与动员能力?
原因很简单,中共成立之初就是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其基本盘一直定位为工人、农民等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建党100年,这个政党走过一些弯路犯过很多错误,但是其政党本质与基本盘从来就没有改变过。
正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正是因为中共一直牢牢地扎根于人民群众,所以其不但拥有强悍的纠错能力,而且更拥有对基层强大的组织能力与动员能力。
这种能力一直贯穿到今天,让中国在全球化的大国竞争中拥有超然的优势。
2020年中国爆发新冠疫情之后,中共正是靠这种对基层强大的组织能力与动员能力在一个月之内迅速扑灭了疫情,反观全球其他国家因为不具备这种能力所以根本无法抄袭中国“作业”,最后疫情肆虐,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所以,别看美国现在气势汹汹使用各种手段打压中国,但是,我从来都没担心过中国会被美国所击垮,因为我们这个国家不但有延续5000年的文明积淀,更拥有中共这样实践能力很强的执政党。
中共一大会址
读史如观镜,回顾解放战争历史更能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原文首发微信公众号,更多深度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猫哥的视界、猫哥的世界
相关阅读:
相关阅读:
为什么国民党丢了大陆这事,共产党和国民党都没说清楚。
历史课本大家都读过,解放战争那部分感觉充满了一种荒诞感,基本就没有详细描述解放战争的过程,感觉就是抗日战争里共产党一打完抗日战争突然就代表全国人民了,然后突然靠着小米加步枪把国民党给打赢了,日本人花了8年都没把国民党打投降,共产党是花了3年就把国民党打去台湾了,非常的不可思议。
国民党的教科书我是没看过,但我经常看一些老蓝人的发言,加上看了一些蒋介石回忆录,总结起来大概就是共匪太狡猾,我军大意了,美国人不讲义气,这事我当然可以理解,老蒋心里有气。国民党要总结失败的教训不能太发散,不然蒋委员长没面子。但我个人的估计,国民党内部应该是做过总结的,然后才有后来的戒严、白色恐怖之类的。而且台湾没有因此而崩溃,那说明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但是国民党的结论或许不能说,否则现在的一些老蓝人不会说话那么空洞。
我大概搜索了一下,发现讨论这个话题的国内媒体讲的基本千篇一律,海外的媒体说的五花八门,然而纯放屁居多。
剔除掉大部分的废话,替中国的官方媒体和海外的各种反华媒体把马屁和骂街一起总结一下,大概就是:
国国民党的精锐被日本打没了、苏联援助共产党,但是美国不援助国民党了、还有就是共产党进行了土改,团结了广大农民。而反对的说是共产党比较会骗,说法虽然不同,但意思大致一样。
这些说法听起来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都有比较大的漏洞。
比如说国民党的精锐被打没了,是非常扯淡的。在抗日战争前,国民党有250万军队,到了1946年国共正式内战时,国民党有430万正规军,许多人忽略了一点,在抗战胜利后、国共内战将要爆发前,蒋介石还裁撤了34个军,110个师、21个旅、83个团和10个营。
当然,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期间的增长速度要快过国民党。
抗战前的共产党,在蒋介石看来,实际上只是用来吞并地方军阀的旗子,哪怕是红军长征,也同时的让蒋介石夺取了贵州的军政大权,并且在四川和云南都获得了支点,此时共产党虚弱到只剩2万多的军队。抗战结束后共产党军队人数激增到了127万,总体量虽依然不如国民党,但是从比例上来讲,共产党的增长速度更快。
许多人以此来佐证共产党的“721方针”,所谓的“721”就是蒋介石说的共产党七分发展、两分应付、一分抗战。然而这并没有任何白纸黑字作为证据,这句话一般只出现在一些国民党的内部会议上,但是以国民党对共产党的指责作为证据实在牵强。
事实上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主要贡献大概有两点:
第一是作为当时中国的统治者在敌我双方实力悬殊的情况下坚决不投降;
第二是在抗日战争的前期投入了大量的兵力,阻碍了日本三个月内击败中国的计划。
作为后人听起来,日本的计划极其狂妄,但当时的中国属于军阀割据的状态,工业能力几乎为0,因此,无论立场如何,我们必须承认国民党对抗日战争的贡献是不可抹杀的。
哪怕现在,作为一个绿人也会认识到,没有国民党在前期抵御共产党,台湾岛现在也早就姓共了,这属于常识的范畴。
很显然,在两岸人民各自的立场上看,都非常清楚的知道国民党的贡献,但是好像真正感激的人不多,为什么?
因为国民党私心太多。
抗日战争后期,由于日本海军占据了日本军方的话语权,在战略上日本陆军只能放弃以东北为支点、联合德国进攻苏联的计划,转而前往东北南亚把军力消耗在各种夺岛战役中。在日本减少了对中国的压力后,国民党并没有因此而进行反攻,反而是共产党对日本进行了持续的骚扰。
我们的教科书里把自己吹的无比重要,这个里面有夸张的成分,但是共产党绝对不是只发展自身。这里面有现实的原因,因为共产党的抗日根据地都是在日战区,也就是说,就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日本人的心得有多大才会放任共产党区分发展?
其实这事不用仔细分析,也不需要听国共两党怎么说,就听听对手日本人的话就够了。
1941年,东条英机在日本两院做1940年总结报告时说:“昭和15年(1940年),重庆敌军抗战非常消极,迄今未进行主力反攻。只有共产党军于去年8月在华北进行大规模反攻与之比较,蒋介石嫡系及旁系军队始终采取手势。”1944年日本朝日新闻也报道了华北军发表昭和18年度综合战果,充分说明了过去以重庆军为对手的华北军,在今天已经完全转变为以扫共作战为中心的事实。
美国同样也是这么认为。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公开发言中表示:中国抗战后期,蒋介石的权力仅限于西南一隅,长江以北连中央政府的影子也没有,假如我们现在让日本人放下他们的武器,那么整个中国立马会被共产党拿走。
包括毛泽东也说过蒋介石是从西南山上下山来摘桃子的。
与此同时,我们也得到了国民党干不过共产党的第一个原因,太娘了。这里绝不是说为了抗战牺牲生命或者准备牺牲生命的国军将士,而是说国民党的领导层算计太多,行动力太差。共产党自然也有算计,但是行动力足够强。
第二个站不住的说法是共产党有苏联的援助,美国断了国民党的援助,这个说法非常不准确。在二战结束前夕到共产党确定能够战胜国民党,前苏联对华政策总体属于中立偏向共产党,美国则是中立偏向于国民党。
美国这个国家自始至终都是非常珍惜本国士兵的生命的。
二战结束前,美国在进攻冲绳时,发现与日本的伤亡比例达到了1:2,也就是说,为了打死两个日本鬼子,就要牺牲掉一个“高贵”的自由战士,这个肯定是不值得了。中国的军队这个时候还指望不上,只有苏联人能来当肉盾了,所以大佬们在没带国共两党的情况下,以出卖外蒙古为筹码,交换苏联对日出兵。
我们现在的互联网大佬以为自己发明了个词叫“羊毛出在猪身上”,其实根本就不是什么新玩法,但是这个里面有一个前提,就是不能再激发中国的内战,美苏也真累了。
斯大林当时对毛泽东所带领的共产党实际上并不是很有信心,而孙中山创立的国民党早期的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联俄,即使后来国民党反共,那也是反对中国共产党,不是苏联共产党。最关键的是为了得到东北的控制权,国民党一直在和苏联谈判,其中一条就是默认外蒙古的独立。
所以我们很容易就看到苏联在东北的反复,苏联初始将不少日本装备留给了共产党,又在撤离许多城市前,提前通知共产党前去接收。但是到了1945年11月,苏联又在国民党当局的抗议下,强令共产党军队退出沈阳、长春和哈尔滨以及铁路沿线,并不再移交武器,在苏军撤离东北前不允许国共两党发生战争,还一度终止与中共东北局的联络。
所以苏联在这一期间不但没有协助共产党,反而限制了共产党在东北的发挥,相当于拱手将东北送给了国民党。
东北是重工业基地,几乎所有的城市都被国民党占领,而共产党只占据了一些农村地区。
但是到了1946年情况又不一样了。
1946年初春,美苏在全球开始了新冷战。这本来和国民党没有关系,苏联在此时希望与国民党在东北进行经济合作。当然,说的好听点是合作,说难听点就是想在东北获得一些利益。国民党想了想还是美国好,什么都不要,于是决定反水。
所以在1946年初共产党主力还都在的情况下,国民党彻底的倒向了美国,于是从3月开始苏联又继续援助共产党。
当然这个苏联援共是很有限度的,一是雅尔塔协议的存在,二是苏联当时确实也穷,一直到48年共产党取得绝对优势前,苏联实际上只提供给了共产党之前缴获的日式和德式装备。
所以,虽然斯大林给中国提供了援助,但是这个援助也是有限的,斯大林对中共的不信任导致他做了两手准备,一边和蒋介石在东北有交易,一边又默许共产党在那里发展力量,看起来自相矛盾,但是都是在维护雅尔塔体系在远东获得的利益。
那么,国民党既然彻底的倒向美国,应该会加大对国民党的援助。
恰恰相反,虽然蒋介石对美国人舔的厉害,但是美国人还是看不上他。美国人倒是不缺钱,但是人家爱民主,国民党贪污腐败过于严重,而且一直搞的是“训政”,所谓的“训政”就是实行民主前的准备阶段,简称独裁。三天两头的就有民主人士被抓或者暗杀,今天听说国民党抓了一个意见领袖,明天又暗杀了个亲共人士,比如当时比较亲共的民盟成员李公朴、闻一多。
而此时,共产党的表现就比较好了。
毛泽东此时是很讲民主的。从1944年开始,毛泽东就希望推进联合政府,并且承认蒋介石的正统,只强调国民党不能搞一党独裁。抗日战争结束后,共产党和很多地方的民主党派组成了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这个词,在不同时期的意思也不太一样,这个时期的统一战线,一个是统一起来反对国民党的独裁,另外一个也是告诉美国人,我们可以成为合格的反对党。所以这个时候共产党的身段真的是相当柔软,那柔软到美国人认为共产党和国民党可以组建一个民主政府。为了逼迫蒋介石坐下来和共产党谈判,美国停了国民党一段时间的援助,这段时间里共产党还像模像样的去美国国会申请了无息贷款,虽然美国后来没给。
本来国民党在初期战争中确实是占优势的,但是苏联毕竟离得近,共产党的效率非常高,而国民党虽然舔美舔的尽心尽力,但是老美偏偏还是看不上他。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舔狗是没有好下场的。
这里我想说的是,不是苏联愿意援助共产党,美国不愿意援助国民党,只是每个国家在不同的时间段对应的国家利益不同,不是美国不能援助国民党,而是国民党无法给美国提供他们想要的,这件事情先后要分清楚。
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美国是个民主国家,他们做任何决定都需要时间,直白点说就是效率低。如果给美国多一点时间,援助肯定还是会到位的,而且国共内战的中后期美国的援助也确实也来了。但美国也比较无奈,说老子开个会的时间你就败了,这是个什么玩意儿。
所以说,前面说的两点都无法解释为什么国民党会兵败如山倒几百万军队,毕竟几百万人排队枪毙也应该能枪毙个几年。
我觉得最关键的原因是因为日本败的太快,而国民党没弄清自己的身份。
1944年,当全世界的反法西斯战场都捷报频传时,日本用留在中国的老弱残兵在2400公里的战线上摧枯拉朽,轻松的完成了大陆贯穿,当时,没有人觉得短期内中国能够赢得抗战。
然后突然就赢了。
当时的国民党和共产党都面临一个问题:胜利从天上掉下来了,但我还没准备好。
这个时候的中国被分成了三块,国民党的国统区、共产党的解放区、之前日本人控制的沦陷区。
同时,作为执政党的国民党在美国人的帮助下占领了绝大多数的精华地盘,在道理上讲,共产党即使此时有兵,也无法和国民党抗衡,国民党在占据大义的情况下,只要恢复国内经济发展工业,占着农村的共产党的肯定是耗不过国民党的。
但是老蒋比较蠢,就看着地图上自己突然增加了这么多的地盘,觉得自己能够一战而定,他忘了自己是执政党,又把自己当成军阀了。
军阀打仗要做什么?当然搜刮老百姓了。
所以蒋介石直接强制用国统区的法币1:200的兑换前沦陷区的中粮券,后来实在是反对声太强了,就改成了1:50,这还是合法的抢。而前沦陷区的生意人但凡是要做生意,总得和伪政府打交道,那你就是汉奸,直接没收。
老蒋本来是想拿这些钱打共产党,而国民党的一线接收人员想着的是要自己先捞一笔,所以前沦陷区的人民本来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军,结果发现这帮国民党比小日本都狠。
当然不要觉得共产党就比国民党好多少,也是差不多的,这个时候的共产党也没有执政党的心态,而且也有些穷人乍富的感觉,基本上无论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接手的城市,工业在接收初期基本都停了。
在东北的初期为啥共产党干不过国民党?很多所谓的共产党军队都是在当时临时招募的土匪流氓,比如说共产党最先出关的冀东部队就是靠日本装备加上拆机器卖钱,两个月内就由不足1万人扩大到了10万余人,结果国民党刚到,一大半人又直接投降。
因为没有国民党那么大的家业,要爆发潜力,就只能搞土改了。
内战时的土改和一般人想象中的土改还是有点差距的,这个时候的土改就是战争动员,军队直接下去,村子里找村子里最穷的人去斗那些富户。其实这个时候的农村还有个屁的富户,但是,这个事每个村子都有指标,你现在没钱了,但是你以前富过也要斗。
1946年的时候搞土改,是1936年的财产情况划分的,实际上说,就是10年前你是富户,你现在就还是富户,弄到最后就是瞎胡搞了,有的村子甚至有30%~40%的地主。目的很容易理解,只要人多的一起揭发,把气氛炒热,当场枪毙几个,大家就是同志了,然后我们一起上战场,干更大的地主国民党去。
这种玩法其实通常持久不了,大家看东南亚的共产党怎么完蛋的就知道,执政党只要跟你耗一段时间,你自己就玩不下去了。
偏偏中国的共产党运气是真好。
国民党用的是美式装备居多,美国人的装备是不考虑消耗的,初期国民党打得虎虎生威,但是美国人一断援助就麻烦了,资源消耗跟不上,南方要送到东北也很困难。
共产党这边主要的是日式装备,日本就比较抠搜了点,但是反而更适合中国战场。而且老毛子的补给一直从青岛和朝鲜就近往东北输送,短期内的消耗战,国民党打不过共产党是应该的。
因此,国民党只得加紧搜刮百姓。但是国民党国统区里绝大多数是城市,城市里的知识分子多,知识分子吃不饱饭就得上街。他们的逻辑很简单,国民党你现在执政,我吃不饱饭,所以你不行。城市里的人民就把怨气都放在了国民党的头上。
而国民党治下农村的农民还在等着共产党过来分地,但共产党治下的农民,他们正在军队里推独轮车。陈毅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光淮海战役这一仗就动用了543万人民群众,工资得给多少才愿意冒着枪林弹雨推小车呢?
共产党这种李自成式的打法其实持久不了,毕竟共产党到了国统区会继续搞土改吗?没有,共产党马上转变了自己的身份,把自己当成了执政党,对前国统区人民秋毫无犯,这种快速的转变就可以看出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差距了。现在台湾岛上的民进党虽然打赢了国民党,但是就思想转变来说,比共产党的还是要差一截。哪怕是现在的民进党也还以为自己也是反对党。
国民党到了1948年又发行了经营券,仗打了一半,就开始搞币制改革,并且连以前最早的国统区也不放过。这个属于打牌输疯了开始抵押老婆了,本来输了还有可能和共产党划江而治,这么一搞就只能划台湾海峡而治了。
当然我是站在一个后人的角度从结果向前推导的,当时的国民党已经没有这样的经历思考这些问题了,不过从后来国民党到台湾的一系列经济改革以及对舆论的控制看得出来,老蒋基本上也是想明白了。
最后总结一下为什么国民党干不过共产党。
太娘、舔美国没有舔到地方、眼高手低、格局太小、没看明白自己的身份。
当初黄维的十二兵团开赴淮海战场时,路过新野,发现当地城内十室九空。有将领颇为不解,遇一老者相谈,才知之前共产党干部和解放军曾用钞票买东西,老百姓起初并不欢迎,于是他们背着几麻袋的银元,任由老百姓用共产党的钞票兑换,几次下来,老百姓就乐于用共产党的钞票而拒绝使用法币。而国民党在改用金圆券之前,用即将作废的法币大肆购买粮食,结果让老百姓只拿到一堆废纸。于是国军一到,大家便逃避一空。
首先,鉴于本回答肯定又有一批人高呼苏联援助,我这里就先贴下陈诚对国军接受日本武器的描述(有很多是苏联人给的)。轮捡洋落,国军收货数量更大,在辽沈战役前,国军东北战区的火力依然远高于林彪。
一、屬於輕兵器之各種槍類:八十三萬七千餘枝。
二、屬於重兵器之各種砲類:一萬二千餘門。
三、各式通信機:四萬一千餘部。
四、各種車輛:三萬二千餘輛。 (內有戰車四百餘輛)
五、各種船舶:約一千隻。 (約一萬二千噸)
六、冬衣褲:九百餘萬件又千餘捆。
七、夏衣褲:四千三百餘萬件又二千餘捆。
八、其他軍衣、外套、雨衣等兩百餘萬件。
九、各種糧食乾糧等一億餘公斤。
十、各種工廠:交通通信類二十單位,
兵工類十四單位,
被服糧秣類五十七單位,
衛生及獸醫器材類十四單位。
十一、飛機:一千餘架。 (可用者約三百架)
十二、馬騾:約二十一萬餘匹,除老弱不堪軍役及損傷外,堪用者約十萬匹 。
解放军赢,武器装备远不是主要的原因,核心因素有三个。
第一,解放军是现代军队,国民党是旧式军队。现代军队,有整齐统一的指挥体系(相反国军在重大战役中蒋亲自上阵也指挥不动);士兵能够独立行动(相反国军王牌部队也只能聚团不能前出侦查);补给根据作战任务分配(国军根据亲疏与孝敬多少进行分配)
第二,共产党是超现代政权,国民党是旧式政权。解放区能够实现2.5%-4%的动员(士兵与随军民工占总人口比例),而国民党统治区连1%都做不到。国民党地盘虽然大,但可动员的资源却不如共军。
第三,战略规划上,共军是大师级操作,多数行动后人用上帝视角看也没有更好选择。蒋公则是XXX级操作,拍脑门就能制定出个同等数量美军也完成不了的事情来。
管中窥豹吧。
2月25日,红4军在红2、红4团和人民群众的热情欢送下,离开东固,经永丰、宁都到达广昌。
跟随毛泽东一起行军的江华回忆说:“我们离开东固,经过永丰藤田,即往东打,沿山区走了3天,到了广昌、石城交界的白沙镇。这天晚上,毛泽东同志听说有一个猪贩子从石城赶着十几头猪到广昌,被31团军需处截留下来,把猪给宰杀吃了。他立即派人把31团军需处长杨立三同志找来,问明了情况,严厉批评说:‘这哪里是革命军队,简直是绿林!这样的军队还能打胜仗?还能战胜敌人?’并且让连夜出布告,四处张贴,公开承认错误,赔偿猪款。这次毛泽东同志真是气愤极了,还说要撤杨立三同志的职。我们在一边都不敢说话。朱德同志忙讲情说:‘猪已经吃了,就算了吧。’毛泽东一听这个话,很严肃地说:‘哪有这样的事,吃了还能就算了?这么大方!’从我在前委工作的实际接触中,毛泽东同志一贯注意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关心人民群众利益,强调严格遵守纪律。”
摘自《毛泽东大传》
三大战役的胜利,直接锁定了解放战争的胜局。
这三大战役的战损比之惊人,直接打垮了国民党的一切抵抗意志。
这仗根本没法打,再上多少人都是输。
50万大军对50万大军,一方大发神威将另一方全歼。
正常情况下,战胜方还会剩多少军队?
你觉得,怎么也得至少死十万人吧,这个战损比已经算是超级大胜了,5人换1人。
辽沈战役正式启动前,解放军70万,国民党军50万。
打完了之后,国民党军数量归零,解放军还剩110万。
淮海战役正式启动前,解放军60万,国民党军80万。
打完了之后,国民党军数量归零,解放军还剩130万。
平津战役正式启动前,解放军100万,国民党军60万。
打完了之后,国民党军数量归零,解放军还剩150万。
打仗打成这样,还打毛线啊。
降者如云,与其说这是在打战役,不如说这是在招降。
其实国民党军的战斗力是真的不差。
三大战役中,解放军总伤亡24.4万人,其中阵亡4.66万人。而国民党方面总伤亡25万人,阵亡估计在5~7万人。
要知道,国民党是败方,没有救治伤员的条件,就这样也才阵亡5~7万人。
在解放军大胜的前提下,国民党军打出了近乎于1比1的交换比,这说明美式装备确实厉害,国民党军的基本素质也确实很高。
但战役的最终结果,却是200多万国民党最精华的军队,全军覆没,而解放军战后军力直接暴增。
这一堆堆的先进装备,我们以前是没有的,国民党军投降后,我们全有了。
在黄百韬兵团服役,11月份刚被俘虏的国民党战士,12月份围歼杜聿明集团时就能当主力军,还有很多拿下战功,升排长甚至连长。
俘虏兵能在短短一个月里成为主力军,这在全世界战争史上都是极其罕见的。
只有拿破仑当年复出时的景象可以比拟。
拿破仑,小兵出身,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的当上了法兰西帝国的皇帝。
他成为法国皇帝后,带领法国军队五次击败反法同盟,一生指挥的60多场战役里胜利了50多场,而且基本都是以弱胜强,几乎统一了整个欧洲。
在远征俄国的过程中,因为严寒等因素,57万强大的法国远征军几乎全军覆没,只有3万人逃了回来。
在这个法国最虚弱的时候,反法同盟再次联手进攻,最终迫使拿破仑于1814年4月13日宣布退位,并被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上。
路易十八回到了法国,波旁王朝复辟。
一年后,拿破仑带领700人,偷偷地从这个小岛上跑了出来,登陆法国。
恐慌的路易十八,立刻派出了内伊元帅、麦克唐纳元帅率领两支兵团去消灭拿破仑。
第一支靠近拿破仑的先锋部队,就有足足2500人,对拿破仑形成了碾压式的武力优势。
拿破仑是怎么赢的这一仗?
他什么都没做,只是走到了两军阵前,脱掉上衣,对着那2500名敌方士兵怒吼:“士兵们,向我开枪!向你们的皇帝开枪!”
全场死寂。
然后奇迹的一幕发生了,2500名士兵集体狂热了,疯狂的喊着“皇帝万岁”,全体变节。
随后,率主力部队赶到的内伊元帅和麦克唐纳元帅,在阵前先向拿破仑递刀投降,再受刀,以表示自己将效忠于拿破仑。
就这样,路易十八派出的所有大军,在一枪未发的情况下全部向拿破仑投降,并立即成为了拿破仑麾下的主力部队。
路易十八集结了自己所能集结的一切部队,结果未能对拿破仑造成一丝一毫的损伤,简直就是专程过去给拿破仑送兵送装备的。
还有很多部队,在未接到国王指令的情况下,就自行集结向拿破仑所在的方向移动,并立即倒戈。
拿破仑甚至专门给路易十八写了一封信:
“国王啊,我亲爱的兄弟,不要再派人来了,我这儿人已经够多了……”
还有很多已经退伍的老兵,听闻拿破仑回归,自费从全国各地启程,前来投奔拿破仑。
出逃小岛时,拿破仑只有700人。
但抵达巴黎时,拿破仑麾下已经有了15万正规军和20万志愿军,仅仅只用了21天。
拿破仑,几乎是被法国人给抬到了巴黎,并请上了皇帝位。
什么叫王者归来,这就是。
因为拿破仑军队的前进速度过快,路易十八豢养的报纸,在几天之内其标题是这样变化的:
第一天“科西嘉的怪物在儒安港登陆”;
第二天“吃人的魔鬼向格腊斯前进”;
第三天“篡位者进入格勒诺布尔”;
第四天“波拿巴占领里昂”;
第五天“拿破仑接近枫丹白露宫殿”;
第六天“陛下将于今日抵达自己忠实的巴黎”。
回归巴黎的王座,对拿破仑而言,好像只是度了个假而已,路易十八仓皇出逃。
被震惊的欧洲各国君主,抛弃了一切纷争,立即集结起了大军向拿破仑进攻。
拿破仑第七次和反法联盟作战,再次和整个欧洲的力量进行对决,用刚归附的军队。
在滑铁卢这里,拿破仑战败,被流放至圣赫勒拿岛,并被严密看管,拿破仑复出建立的百日王朝结束。
这一次,直到离世,拿破仑都没逃出来。
但他留下的神话,一枪不发夺取整个法国的神话,依然可以在几百年后震惊所有浏览这段历史的后人。
意淫小说都不敢这么写。
一个人要强成什么样,才能如此万众归心。
有的人想当皇帝,需要用一系列的阴谋诡计。
而有的人,只要他愿意出来当这个皇帝,所有人都会立即把他给抬上皇位。
为什么拿破仑这么牛?
因为他在当时代表了法国人民的利益。
拿破仑不仅打碎了法国的封建主义制度,带领新兴的资产阶级阶层崛起,还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法律。
与此同时,拿破仑的军事才华还特别的逆天。
带领少量军队,拿破仑就能征服整个欧洲,而在大量征服的过程中,所有跟随拿破仑的士兵,都获得了大量的利益。
拿破仑是怎么对待自己手下士兵的,我们可以从下面这段史料中略窥一二。
总之,跟着拿破仑打仗,死伤不多,每仗都大概率获胜,自己能获得远远超过自己本身阶层的收益。
跟着拿破仑干,有前途。
而路易十八呢?
这是一个怂包,没有上战场的能力,甚至没有执政的能力,为了获取反法同盟的支持,让自己能重新当法国皇帝,路易十八签了一大堆卖国文件,把法国的利益卖的干干净净。
路易十八登基后,这些承诺过的东西都得兑现,于是只能大肆搜刮国内的利益输送给国外。
拿破仑是通过征服国外来让法国富强,而路易十八则是不停的把法国的东西拿走送给国外。
至于给路易十八打仗,那更加不可能有什么前途可言的,能拿到工资就不错了。
所有的法国阶层,从老百姓到资产阶级,统统都对路易十八不满。
而所有的士兵,也都觉得跟着路易十八,前途一片灰暗。
但整个法国,无人能改变这一切。
只有拿破仑,那个曾经创造过无敌神话的拿破仑,他有可能让法国重现曾经的帝国辉煌。
因此,拿破仑复出后,振臂一呼,整个法国应声而降。
这真的是民心所向。
为什么法国军队集体向拿破仑投降,因为拿破仑代表了他们的利益。
国民党军队疯狂投降解放军,其实原理也是一样的。
因为解放军代表了国民党军队的利益。
三大战役的过程中,解放军大量转化国民党的俘虏,迅速让敌方士兵变成自己的主力军团。
但实际上,发动三大战役的解放军里,也大部分都是国民党士兵。
1948年,邓小平谈到中原野战军时说过这么一句话:
“大约百分之七十是解放战士。”
1948年初,陈毅在总结华东野战军的兵员补充情况时,说过:
“我们补兵员十分之三是翻身农民,十分之七是解放战士。”
同时,陈毅还谈及了西北野战军的情况:
“西北野战军一年多没有补充解放区参军的新兵,主要是吸收解放战士,现在部队中解放战士成分也占到百分之七十到八十。”
通过史料中的这只言片语,我们可以发现,在1948年初,从国民党军转化过来的解放战士,就已经占据了解放军的主要力量。
而三大战役,是在1948年9月才开始的。
因此,三大战役的本质,是从国民党军队转化过来的解放战士和国民党军队的未解放战士之间的战斗。
这不仅是中国的内战,还是国民党军队的内战。
为什么解放军怎么敢如此放心使用转化过来的解放战士,难道不怕临阵倒戈么?
要知道这怎么说也是俘虏兵,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战争,敢如此大规模的使用俘虏兵。
转化国民党军俘虏的工作,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曾经非常困难。
在最开始的时候,政工干部给起义士兵解放思想时,一般都是从国民党蒋介石“卖国”,“独裁”,“压迫人民”,“发动内战”等角度讲起。
但很快,政工干部们发现这么做效果甚微,因为士兵们对此没有办法感同身受,觉得这些大道理距离自己太过遥远。
前期起义的国民党部队里,经常挂在士兵嘴边的言论是:
“当兵的只要有饭吃,给谁扛枪打仗都一样。”
“国民党胜也好,共产党胜也好,早点结束就好,我好回家。”
在这样的起义部队里,士兵的政治觉悟甚至还没有军官高。
一名叫徐文烈的政工干部,和一个连队的士兵挨个谈心后发现,139名士兵里,对国民党和蒋介石有敌意的只有2人。
认为国民党和蒋介石的统治虽然很黑暗,但命好还是有希望的,自己只是命不好,持这样思想的有5人。
其他的人,统统都认为国民党其实干的还可以,至少自己还是有饭吃,有军饷拿的。
但是在这个连队里,对乡镇保长、地主恶霸有强烈敌意的足足有128人,只有11人持中立看法。
而在另外一个连队里,84名士兵有83人挨过军官的打,只有一名军官的亲戚没有被打过。
因此,徐文烈做了个实验,改变以往自高向低的政治宣传手段,开始自低向高。
政工干部不讲课了,让起义士兵自己讲,讲自己受到的乡镇保长和地主恶霸的欺凌,讲自己受到军官的欺压。
这就是政工宣传手册上所谓的“倒过来讲”。
这么一试,场面收不住了,台上的人讲着讲着就哭了,台下的人跟着哭成一片,有的人甚至哭的昏厥过去。
在《心路沧桑——从国民党第六十军到共产党第五十军》这本书上,记录了这一段史实:
第472团2营召开诉苦大会,第一次大会就哭昏倒了31人,第二次大会又昏倒了35人。一位叫何思勤的士兵诉苦后,哭得精神失常,耳朵听不见了,也不吃饭了,谁劝他,他都不理睬……
在《起义“国军”将士是如何实现心灵裂变的》这本书里,我们还找到了60军的另外一组数据:
60军第144师的2451名士兵,其中有345人被吊打过,289人被捆打过,1238人被棒打过,13人被刺刀打过,677人被枪托打过,1362人被打过耳光,945人被皮带打过,991人被拳打脚踢过,53人曾被打得昏死过去,20人被打得吐了血,22人被打残废,1298人被罚过跪,535人被罚过冻,128人被罚过晒,1302人被罚过挨饿,1人被罚过喝尿,1人被罚过吃地痰,被枪毙未死的有33人,被活埋未死的有24人。
在这2451名士兵里,家中母亲、姐妹、嫂嫂被强奸、霸占以及被迫改嫁的,总计达850人。。。
这个师团的诉苦大会上,2000多士兵哭的惊天动地,有的士兵哭的死去活来。
在444团的诉苦大会上,参会的1147名官兵,有989人哭了,占比86.2%,还有78人竟然哭病了,好几天才缓过劲,占比6.8%。
在诉苦大会结束后,政工干部再和他们讲那些以前士兵们不愿意听的“大道理”,很多士兵立刻就接受了。
自己这么惨,不是因为命不好,而是因为统治阶级的制度性压迫,这是一个吃人的旧社会。
很多士兵,立刻就思想觉悟了,知道自己为何打仗,为谁打仗。
当兵的都是穷户,富家子弟哪有当大头兵的,从军那也是军官。
这些来源于无产阶级的士兵,只有解放军才能代表他们的利益,只有解放军才能为他们报仇雪恨。
他们当然会立即成为解放军最忠诚的战士,就算是俘虏兵又怎么样?
但那些出生于地主阶级的军官们,只有少数可以转化,大部分都不吃诉苦大会和思想解放这一套。
他们又没有被打吐血过,家里也没有姐妹被人强奸霸占,甚至很多人自己就是欺负农民的一方。
对于这些国民党军官,采取“少数清洗、多数调学、部分留队”。
整个60军总共有2714名军官,在进行大量思想改造后,依然有大量的军官被送走,然后从其他部队补充了1000多名军官进来。
经过这种改造后,“60熊”脱胎换骨,改名50军后,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成为了一支强军,被称之为“50凶”。
在朝鲜战争中,50军全军产生特等功臣4人,战斗英雄2人,大功以上476人,创造了2个步兵营全歼英军一个坦克营的奇迹,第一个攻入汉城,且超任务死守汉江50天。
为什么50军那么强?
有一名60军的士兵,名称不详,是穷苦出生,家里兄弟两人。
国民党征兵时,老大去了。
第二年,国民党又来征兵了。
按理说,一户出一人,自己家已经出过人了,不该再出丁了,结果几户富人家不舍得把儿子交出去,就交钱,免除兵役。
钱是交给当地的地主和保甲长了,但上头安排下的征兵任务还是得完成啊。
于是保长就强迫穷户多出人,于是这名士兵被迫当了兵。
家里两个男丁都去当兵了,地没人种了,当年的收成少了。
但凶神恶煞的地主可不管这个,给不起租子就去给我坐牢。
这名士兵的爹妈,就都被抓走了,家里的财物被一卷而空。
家里还有个小妹妹,几天没饭吃,饿的受不了,到地主家地里偷东西吃,被抓住后扒了衣服,给活活打死了。
老大听说父母坐牢,妹妹被打死的事情,气的跑回去和地主拼命,路上又被打死。
这名士兵听说了家里爹妈、大哥和妹妹的遭遇后,只能默默流泪,不敢反抗,苟延残喘,直到在诉苦大会上,才把憋在心里的这一切都说了出去,然后哭的当场晕厥。
政工干部向他承诺,等你家乡解放了,第一个就把保甲长和地主都公审判决,毙了他们,血债血偿。
如果你是这个兵,你愿不愿意打仗,愿不愿意去舍身炸碉堡?
这套政工流程普及全军后,转化国民党士兵的效率惊人的高。
淮海战役中,甚至可以做到上午接收投降部队,下午就让俘虏兵端枪上战场。
在这个基础上,解放军还大量释放俘虏,愿意当解放军的留下,想回家的直接发放路费。
只要不是高级军官,中低级军官和士兵,接受完思想教育后,只要想走,解放军一律给路费,开路条,保证你能安全的回家。
这种制度导致无数国民党现役部队都知道了解放军的政策,人人都毫无战意。
大势一旦有崩溃的苗头,国民党部队就成建制的投降,因为他们早就想投降了,就等这个机会呢。
跟着解放军干,可以打土豪分田地,可以给自己家报仇雪恨。
跟着蒋介石干有啥,死了连个烈士称号都没有。
对着天随便放两枪,就算对得起这份工资了。
国民党代表的其实不是资产阶级,而是买办和大资产阶级。
压迫的也不止是工人和农民,就连农村的小地主和城市的小资产阶级,这些都是国民党剥削和吞并的对象。
解放战争结束前夕,国民党已经是天怒人怨。
解放军,简直是被全国人民给抬着进的南京城。
同样一个兵,只要换上解放军的衣服,战斗力立即暴增十倍。
当年八国联军才2万人,就能直接灭了中国的首都。
后来彭老总率军出国,能狠揍几十万16国联军。
同样都是中国人,战力差别之大,简直如云泥之别。
因为解放军代表了国民党士兵的利益,所以解放军成了国民党部队的民心所向。
人多是没有用的,来的人越多,解放军越强。
如果在1949年,美国不惜代价给国民党军援,帮蒋介石组织起1000万大军,能逆转形势反攻全国么。
不能,一点可能性都没有。
而且我觉得那时蒋介石可能会收到这么一封信:
“蒋总裁啊,我亲爱的兄弟,不要再派人来了,我这儿人已经够多了……”
作者:远方青木(ID:YFqingmu)
曾经就这个问题跟我妈讨论过。
我说我这么要强这么独立,怎么可能找得到对象,现在男生都喜欢软软的什么都不懂的瓶盖都拧不开的笨笨傻傻的妹子呀,比如我表妹那种╮(╯▽╰)╭
我妈说:其实吧。。。。。如果我真的是那种什么都不会,什么事情都要你爸来做的女人,你爸早就跟我离婚了。
我妈的意思是,刚开始的时候,可能那种温温软软的妹子会很讨喜,但是过日子,如果什么都要依靠男方,短时间可能还好,几年过下来,早就烦了。而且生活中那么多事,那么多问题,如果女方一点忙都帮不上,还要添乱,这日子要怎么过。
像我妈这种女人,不仅自己工作上家庭上都可以处理得很好,还对我爸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我爸能在学校不用趋炎附势巴结领导,甚至还可以因为校长不公平的对待直接拍校长的桌子跟校长对骂,还一点事都没有继续当先进当优秀教师,年年带重点班,教书教的好是一方面,跟我妈在教育局工作不可能没有一点关系。
(因为曾经也有个老师跟校长有矛盾,后来被找了个借口调到农村的学校去了,而我爸骂了校长这么多年,从来没谁敢把他怎么样,顶多是没有升职的机会了╮(╯▽╰)╭)
我爸真的是典型的书读得迂腐了的那种人,特别清高,完全不懂变通,因为看不惯他们年级组长,他们年级的活动从来不参与。有一次他们校长开会碰到我妈,就跟我妈说,x老师从来不参加集体活动啊,不合群。我妈回来根本都没给我爸说,就偷偷告诉我了。
而我妈就是那种像水一样的女人,什么地方都可以淌过去,石头扔下去也只是泛起一点涟漪,包容我爸的一切,呵护着他的自尊心。而我爸也知道我妈很有能力,为这个家付出了很多,特别尊重我妈,偶尔闹脾气都像在撒娇。曾经有别的老师说我的父母就是典型的相敬如宾。
我一直觉得理想的夫妻关系就应该是这样,就像《致橡树》里那种,我跟你肩并肩站在一起,不依附你,也不会攀附你,更不会一厢情愿的奉献或者施舍,我们共担风险,共享繁华。
真羡慕啊。
真想找一个我妈那样的人。
========================分割线=========================
看评论感觉好像大家都觉得我母亲罩着我父亲,我父亲高攀了我母亲的感觉。
可能是我表述的问题吧,其实,你们想,我妈这种人,会去找那么特别废的男人过一辈子么╮(╯▽╰)╭
我爸当年高考,是全地区数学单科第一,总分第二的成绩考的重本(那所学校现在也是211,985),整个人心高气傲的不行——但是通常这种心高气傲的人活了这么多年还没被人打,多少还是有点本事的。
四川人嘛,娱乐活动就是打麻将打牌,我爸其实打得很好,因为他记得住牌!他能算牌!这简直就是外挂嘛!但是他很少打牌,一年中可能就过年那会陪家里亲戚玩几把。平时的娱乐活动,除了守着电脑打无比幼稚的小游戏,他没事,就!做!高!考!题!
市面上大部分教辅资料,都可以在他书架上找到。
我相信大家在读书期间对那种强迫学生补课的老师都是有了解的╮(╯▽╰)╭但是我爸他呀,最讨厌补课,每次有学生家长找他给孩子补课,他都给人家说:上我的课,课上四十分钟认真听就可以了,不需要补课。
他教的班,数学成绩从来都是年纪第一第二。
学生都很喜欢他,大概大多数学生,都不会讨厌一个:不拖堂,不骂人,不补课,有耐心,好脾气,认真教学,不请家长的老师。【我爸比学生还讨厌拖堂,下课了比学生跑得还快】
跟之前那个校长的矛盾也是,那个校长总是喜欢搞个大工程,从中牟利,完全不在教学上花功夫,所以我爸特别讨厌他和那几个学校的中高层领导,才不喜欢参加学校的活动的。
后来校长被双规了,判了十几年,中高层整个换了一拨,我爸又开开心心的去参加教研活动了╮(╯▽╰)╭
春天桃花开的时候还会跟他们去爬山。。。。。。。ORZ
说这么多其实想说我爸是个特别认真特别聪明的人,绝对不是不会社交的书呆子那种。
应该说,我父亲是一个比较纯粹的人,真诚,不做作,不媚俗,没有太多的欲望,不关心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的理想主义者。用我妈的话说就是象牙塔里生活了一辈子的人。
而这个象牙塔,很大程度上功劳要归我妈,我妈因为工作的关系,跟全市的所有中小学校长啊主任啊都很熟。可以说我妈把社会阴暗的那些东西,挡在了我爸看不到的地方。
这点真的太难得了!
所以我一直觉得我妈就是太宠我爸了,一直都是那种,出了事也没关系,我帮你想办法、帮你解决,再顺便嘲笑一下你 的那种。
然后我爸就是有点傲娇的那种,其实可心疼我妈了。我妈做了什么菜,问他好不好吃,他每次都说一般,还行这样,但是到外面去吃饭,他每次都说,还没你妈做的好吃(≖ ‿ ≖)✧就是这么口谦体正直。
最后附上致橡树。我啊,是真的觉得这种平等的、互相尊重、互相扶持、并肩前行、共同成长、精神上的契合 是最理想的相处模式了。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