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年前了,一套全国使用的上机考试系统,用ie浏览器作答的,后台是asp的控件,整个考场50个人,考了好几轮了,有个学生反复登录后都无法作答,提示找不到所需的文件。我们上下查啊,左右查啊,都发现服务器没毛病,学生机系统也没毛病,什么也没毛病,可是为什么找不到考生文件呢。后来灵机一动找到ie临时文件夹里面,应该会有一个学生考号命名的试题目录。然后那个考生的学号恰巧是3721!!!!
于是乎无解,不管怎么尝试,都不可能在ie的临时文件里面建起这个名叫3721的目录。折腾半小时无法解决,还好我比较聪明,找了个缺考的学生考号让那人登录了去考,在备注里面说明了特殊情况,结果才让他顺利完成了考试。
这里有一个原理不算特别复杂,但是效果绝对拔群的bug
数字逻辑设计大作业,用Verilog语言写的跳一跳小游戏,其中有一个代码逻辑是在VGA上绘制小圆球,应该的效果是在白底上画一个黑色圆球,如下图所示
然而,当我踌躇满志的写好下板之后,VGA上显示的赫然是这样的:
这样的
以及这样的
看起来很魔幻啊!很现代艺术啊!
一瞬间有想把跳一跳改成现代艺术生成器的冲动啊!
后来发现bug原因是,我的画圆逻辑是(x-x0)^2+(y-y0)^2 ≤ r^2,但是我用了一个不够大的wire变量来定义前两项,导致离得较远时溢出,就变成了这样
这并不是遇到过最难调的bug,但绝对是最切题的了
《骑马与砍杀》天空贴图错位成了人物脸部贴图
我来说一个你们绝逼想不到的奇葩bug。
朋友是游戏制作人,一次他们公司游戏要搞活动,充值8折优惠。
负责这个功能的开发,弄出来的结果是:玩家充值100,发现只得到了80的金币。。。。游戏被骂惨,当时还是在qq空间上线的页游。
大家这么热情,我就专门再次采访了一下:
Instagram 工程师在 PyCon 上分享他们从 python2 迁移到 python3 过程中一个有意思的故事:
当 Instagram 解决了这些奇奇怪怪的版本差异问题后,还有一个巨大的谜题困扰着他们:性能问题。
在 Instagram,他们使用两个主要指标来衡量他们的服务性能:
所以,当所有的迁移工作完成后,他们非常惊喜的发现:第一个性能指标,每次请求产生的 CPU 指令数居然足足下降了 12% !!!
但是,按理说第二个指标 – 每秒请求数也应该获得接近 12% 的提升。不过最后的变化却是 0%。究竟是出了什么问题呢?
他们最终定位到,是由于不同 Python 版本下的内存优化配置不同,导致 CPU 指令数下降带来的性能提升被抵消了。那为什么不同 Python 版本下的内存优化配置会不一样呢?
这是他们用来检查 uwsgi 配置的代码:
if uwsgi.opt.get('optimize_mem', None) == 'True': optimize_mem()
注意到那段 ... ... == 'True'
了吗?在 Python 3 中,这个条件判断总是不会被满足。问题就在于 unicode。在将代码中的 'True'
换成 b'True'
(也就是将文本类型换成二进制,这种判断在 Python 2 中完全不区分的)后,问题解决了,都是这'b'惹的祸。(左边表达式返回的是 bytes,右边是 unicode, python3 中默认就是 unicode)
所以,最终因为加上了一个小小的字母 'b'
,程序的整体性能提升了 12%
参考: Python + Django 如何支撑了 7 亿月活用户的 Instagram? - Python - 伯乐在线
政治敏感?
在国内上大学的应该都知道有个校园套餐
我办的移动的,套餐里有50G校园内使用流量
还有1.5G国内流量。
BUG就是我在学校里上网,他却扣我国内流量,还记得是今年中秋节前,国内流量给我扣完了,实际上那半个月我都没出学校。
我就在宿舍坐着他还在扣,发短信了,超出流量5rmb
我就给10086打电话
跟她说了半天,
她说:我们没有权限给你补话费,等后台给您处理。
过了半天后台来电
客服:您好五块钱已经给您补上了
我:这半天他又扣了我五块钱,我一直在学校没出去,还在一直扣我钱,我校园流量还有40G没用呢。
客服:不好意思呢先生,退款每六个月只能申请一次哦。
我:我也不缺你那几块钱,可是问题你要给我解决啊、
1.马上中秋节我要回家,你能把误扣的国内流量补给我吗?难道让我用三毛钱一兆的流量?
2.而且为什么半年只能申请一次退款,这明显是你们的失误啊。
客服:不好意思我们也没有办法
你们牛逼
移动真牛逼,无赖公司,你当爸爸就这样不管了?
果断登陆中国工信部投诉
一开始点投诉网页不会加载
我就很奇怪,为什么工信部网页能打开,这投诉界面就加载不出来
真相就是:他怕你投诉,所以你用移动网络无法登陆工信部投诉
呵呵
老子有vpn
我挂了个香港的vpn,立马能投诉了
然后填写投诉信息—提交
第二天早上
移动公司客服给我打电话
客服:您好先生balabalabalabla,我们赔钱,求您撤诉(大概这个意思反正)
我:可惜你们半年只能退款一次诶,我都被误扣三十多块啦
客服:会如数补给您
之后呢她赔给我一共70块
其实这些公司真的贱
明明自己的问题,非要推给客户
非要爸爸们举报你你才老实
写一个和在美国留学生息息相关的bug.不是目瞪口呆,但是当初自己研究出来的时候还是相当惊讶的,应该也算是一个小小的税法bug.
美国公民或者绿卡持有者,在报联邦税时使用的身份是resident,也就是绝大多数美国人使用的1040表格。这里牵涉到两个概念,一个叫personal exemption,就是说你是个人,美国政府就说你收入的前4,050美元不用交税。另一个叫standard deduction,就是说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你可以标准地再减去6,350美元不用交税,合计收入的前10,400美元是免税的。也就是说一个没有任何特殊情况的美国单身年轻人,有10K收入是完全免税的。
而对于中国大陆F1签证或者转成OPT的留学生来说,身份在税法上称为non-resident alien.在报联邦税时应当使用的表格是1040NR。4,050美元的personal exemption依然适用,因为你还是个人;但是6,350美元的standard deduction就不能用了,因为你不是美国人!
幸好中国和美国有一个税收协定,规定F1签证留学生再给你个5,000美元tax treaty exemption大礼包。所以对于留学生来说,收入的前9,050美元是不用交税的。其实和美国人差别并不大了。
bug来了。
税法上规定,从留学生在美国的第六年起,因为你在美国待太久了,美国政府觉得你就算是resident alien了,可以和美国人一样使用1040表格报税,也可以享受6,350美元的standard deduction. 然而,你还在F1签证上对不对?奇迹出现了,tax treaty exemption也依然适用!
做一下算术:4,050 + 6,350 + 5,000 = 15,400美元!也就是说你比美国人享受了更多50%的免税额。再加上留学生常常还在读书有学费开支(不管是你出的还是你父母出的都没关系),这个时候也能用上1040表格上的学费减税,优惠更大。
更大的bug来了。
美国政府有一个叫American Opportunity Tax Credit的东西,鼓励你去读书,如果你缴纳了足够的本科学费,收入又不足,那么不但不欠税,政府还倒送你1,000美元!
毫无疑问,这样的好事只能给resident alien和US citizen用。
看到这里的你应该猜到了。留学生到了第六年,如果交了本科学费,没有足够的收入,就能够白拿1,000刀。当然,还有一些其他林林总总的条件,还要拿一些林林总总的材料,填一些林林总总的税表。但是......this is free money!
就是这样。exciting!
————————————————————————————————————
有很多朋友来咨询三个东西的报税方法:
我本人day job是做公司税corp tax的。corp tax compliance,tax provision, tax planning是一个企业不雇一大伙会计师绝对做不出来的。individual tax 则不同,上面的三个问题,你上六个小时网,查阅5种不同说法,自己半猜半弄,填三个小时表,是能搞出来的(不一定搞得对)。但是上面三个问题,对于我来说,就是轻车熟路地为客户理一下情况,填一串表格而已。假如你时间比较昂贵,或者每年不想动这个脑筋,或者怕做错做漏,那么花点钱找个熟悉你情况的会计师,真的是一个比较合理的选择。
什么玩意儿?恭喜17届学生成为首届大二还要使用某晨跑APP的用户???
~~~~~~~~~~~~~~~~~~~~~~~~~~~~
额呃呃呃~就在刚刚,终点是被学校封了的田径场 ,想尽了办法靠近,就差从看台上跳下去了!好不容易忍住没把手机抛进去,毕竟,以后还要用它完成学校的长跑任务~~~好气哦,但还是要面带微笑(心里那个啥)
~~~~~~~~~~~~~~~~~~~~~~~~~~~
大一新生一名,学校要求用一个长跑APP进行锻炼,这个APP嘛,说实话又精又蠢,精在随机设计路线,避免一个人带多个手机帮人代跑,但它蠢呢,又蠢在随机设计的路线,穿墙淌水全都有!每天吊着一口仙气晨跑,还有可能不记录你的成绩~[手动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