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主要是因为日本与中国的利益矛盾多于共同利益。
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日本高速发展,美国停滞不前。日本产生了一种能够翻盘的幻觉。开始四处结交。当时不但与中国有着良好的关系,在东南亚也有着相当的影响力。当时日本经济比较宽裕,因此援助、无息贷款到处给。就日本看来,就算不能摆脱美国的束缚,成为亚洲龙头也是指日可待。
这个时候中国还在忙自己的事情,在东南亚那边先前支持过革命,这时也都没有好脸色。中国的主要担忧当时还放在苏联方面。因此与日美缓和是必然的。双方也都是笑脸相迎。
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出了两个问题,第一是日本经济停滞了,这让日本超越美国彻底成为泡影(当然,本来也不是特别现实)。第二是苏联崩溃了,俄罗斯对中国不再构成严重威胁,因此中国的战略方向开始向东亚和东南亚转移。对于摆脱了邻近的军事威胁的中国过来说,将自己的力量向这些地方渗透,是必然的利益取向。这就与日本的战略产生了矛盾。
再者,日本对亚洲国家施加影响力的重要手段是所谓雁行模式。就是依靠有选择性地向外转移本土淘汰掉的产业,从而对接受产业转移的国家施加经济和政治影响力。这种模式最重要的一个部分,是在于,究竟把产业转移到哪个国家,是由日本决定的。日本可以保证往一个国家转移的产业不能形成产业链,必须依赖日本控制的国际分工体系才能生存。因此这些国家经济就会受制于日本,从而使得政治也会受制于日本。
然而中国市场开放以后,海量中国产业工人进入世界市场。日本雁行模式破产了——因为大多数产业转往中国会比转往其他国家收益高得多。日本向外转移产业的时候已经没有多少选择了。往往整个产业链上的主要企业都会向中国投资。因此,中国经济发展本身,彻底打破了日本主导亚洲的梦想。
同时,中国借助军事、政治影响力,开始对亚洲地区施加比日本更大的影响力。很多产业也开始与日本展开全面竞争。
日本的反制措施效果很差,曾经试图联合东盟和澳大利亚围堵中国,结果由于中国的经济实力而破产。曾有美国人画了一幅澳大利亚的漫画,说澳大利亚政界协商出来的澳大利亚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就是“祈祷中国的五年计划顺利实施,经济昌盛”。在这种情况下,谁会陪着日本围堵中国呢?
同时,中国在国际上也开始强调日本的历史问题,打击日本的国际信誉。说句题外话,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其实从二战结束就一直连绵不断。这实际上是日本的一个传统,天皇也经常参拜。但是引起争议的,主要是1978年甲级战犯牌位移入靖国神社。但是在80年代中,因为要联合对付苏联的缘故,虽然日本首相仍然继续参拜,中国却几乎没说过什么。然后苏联崩溃以后,90年代中,中国才开始公开提这件事。这就可以看出中日从合作走向对立的过程。(实际上美国原来也不提这茬,到2005年以后,却也转变了态度。)
目前这个时代,是中国的利益边疆不断扩张的时代。日本离中国这么近,中国进一步,日本就要退一步。没有人喜欢放弃利益。因此双方会出现各种冲突。利益矛盾高于共同利益。有人讲中国有反日游行,其实日本对中国的印象也在恶化。这是双方利益冲突造成的。
但是这并不会太长。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再过20年左右,中日实力的差距就达到这样一种程度:日本的影响力在亚洲已经无从施展,日本的经济对中国的依赖度大大超过中国经济对日本的依赖度。到那个时候,日本会开始在中美之间摇摆,那时候才可能会出现比较稳固的亲华派力量。
关于这点有几个看法。 第一,中国在发达国家世界不仅仅是日本,都没什么声望,这能算意识形态问题吗?我不知道,但关系不怎么样是确定的,看免签国家就能看出来。(好吧,免签不免签主要看经济和人口素质,但经济和人口素质也是国家声望的一部分啊,我又没说国际地位,有什么问题?) 第二,日本政治家要考虑本国利益。本来就是资源贫瘠的岛国,由于战败被限制得很严重(我觉得和平宪法是好的,但真有人要打仗,谁管你是否信奉和平是否中立,欧洲那一堆中立国在二战中的遭遇能证明),只有让最强的来保护自己。而最强的一位正好和我国比较对立。 第三,美国,其实前两条也可以说就是这条的影响。日本要投靠美国也不完全是自己想,日本遍地都是霉菌基地,自己也没有办法。鸠山(亲中)是怎么辞职的?动了美军是个很大的原因吧?可以想象美帝重返亚太后对于日本政治压力还是很大的。 要我说,中日韩(韩国不重要)如果有朝一日统一战线想必是极好的,可惜有美帝从中作梗啊。
首先一点,你说日本产生不了”亲中政治家“本来就是错的,旧社会党被你吃了?我就不说别的,当年曾经做为翼赞议员的[1]、属于旧社会党右翼(社大党系)的旧社会党委员长浅沼稻次郎可是主动率领代表团访华,并且在毛泽东主席面前公开说“美帝国主义是中日两国人民共同的敌人”,此公最后也因为这一言论招来杀身之祸。
其次,这个也跟日本实际的政治大气候有关系,我就以NK举例:55年体制时期包括社会党在内的日本左翼总体上与NK维持了比较好的政治关系,甚至于当时主导舆论界的日本左翼媒体还将NK宣传为“地上天国”(这个已经是在日本政治生活里头有点知名的梗了,现在右翼没少拿这个词揶揄左翼)并且动员在日朝鲜人回到NK建设祖国[2]。90年代因为苏东集团瓦解,旧社会党血崩导致战后左翼——自由派势力逐步走向衰弱,舆论界实际也趋于保守化,连《朝日新闻》这个日本左翼头号当家花旦媒体都开始喜欢口嗨骂NK了,而且颇为讽刺的是《朝日新闻》前几年还跟韩国右翼关系处的还不错(有推测跟《朝日》长期的大东亚主义倾向有关),甚至麾下记者还收了朴女皇赠送的小礼物,反倒是做为左翼总统的文在寅上台之后《朝日》的记者反而吃了青瓦台的禁止令。[3]你们猜猜《朝日新闻》为啥吃了文在寅政权的禁止令?
传说中的亲中政治家田中角荣是在战后结党时公开宣称要“攻击共产主义”的极端反共主义政党日本进步党[1]所属议员。换句话说,在战后一片追求“民主化”的表面左倾[2]的前提下,田中角荣选择的依旧是日本极右翼的阵营,这样的人不是反共分子是什么?他居然还能成为被美国迫害的亲华政治家?
后来田中角荣投靠吉田茂是因为田中因为收取煤矿主贿赂[3]在片山内阁《煤矿国有化法案》投了反对票,被民主党[4]开除才被迫投靠吉田茂。
别看徐静波[5]出于立场在小泽出事的时候把田中夸的和一个白莲花一样,但国内的贪官污吏在田中面前简直要甘拜下风。
田中角荣为了获取权力简直是不择手段。他在竞选活动中不仅大摆宴席、以竞选后用国费对选区进行大规模建设作为承诺,有时甚至还为了得到选民的选票主动为选民提供“色情服务”[6]。除此之外,田中角荣还用糖衣炮弹对日本的公务员进行腐化,亲手编织了一张腐败大网,使主要省厅的公务员几乎无处可逃。
这一系列利益输送行为都要大量资金,可田中在战时捞取的战争财却没有办法长久支撑田中的利益网。
在1946年田中步入政坛的时候,田中还有充足资金进行政治活动,到了1949年,田中的资金就已经枯竭,不得不举债进行选举活动。也就是说,田中从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所用的所有政治资金,都应该和他本人在参政前的资产毫无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田中大搞贪污捞黑钱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在田中角荣的议员生涯中,田中大搞土建政治[7],每促成一笔国家订单,田中本人就能收取2%作为中介费[8]。除此之外,田中还默认为自己输送利益的特定承包商空报人数骗取国家工程的人件费并从中获利[9]。
田中不仅在国内收黑钱捞取利益,甚至对国外也毫不手软。韩进集团的赵重勋就曾经利用股票向田中行贿。所以我一直很奇怪,如果在国内,这种人按道理早就应该去刑务所报道了,为什么还能一直当国会议员到90年代?为什么一个大搞黑金政治的右翼政治突然就成为了“亲中派”政客甚至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而真正的促进了中日两国友好、促使日本政府证实中国大陆存在的旧社会党人士却因为没当首相而默默无闻?为什么一个从四十年代末大搞黑金政治的政客倒台,就成了美国对其与中国建交的报复?
要知道,田中时代与中国建交是建立在佐藤荣作的前期基础之上。佐藤荣作虽然被官方认定为右翼的首相,但其表示“‘愿意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与中国进行‘大使级会谈’, 并宣称,会议的议题要扩大到‘包括日中关系正常化的所有问题’,并通令日本各驻外使馆抓住机会,直接地或通过第三国造成与中国使节接触的既成事实,以制造舆论,欺骗视听。在东京,佐藤派员与中国驻日人员秘密接触、 试探。在枝节问题上,提出要与中国发展关系,如提出同中国搞邮政协定、气象协定,简化我驻日人员去日签证手续、使用特惠关税等等,企图在不解决两国政治关系的情况下,应付时局,缓解压力。”[10]
同时要知道“(田中角荣并)不承认两国存在有“交情”、“友情”之谓的“友谊”,澄清若中国不放弃赔偿要求就不能结邦交之好。 从后来的回忆看,田中角荣和大平正芳的确是抱着“如果要求赔偿就立即回国”的决心踏上访华旅途的。”
你看跟谁比了。
撒旦先生不如桃白白是板上钉钉的事儿。基本上可以认为战斗力数值低于100。
但撒旦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
1.空手劈14片瓦片,然后手很疼。
我估计我顶多能劈一片,手还得肿好几天。
按我战斗力只有5来算(干农活的农夫从理论上讲应该比我这个常年码字的强),那么撒旦应该大概有5×14=70的战斗力。
2.被沙鲁扔飞几十米,脑袋着地,落地后只是皮外伤。
3.被小特兰克斯打飞,直线飞出去,脑袋撞墙,仅皮外伤。
这两条换成正常人足够致死。而撒旦基本没啥事儿,可见战斗力不低于初登场战斗力只有10的小悟空。
我认为撒旦应该约等于参加天下第一武道会的小林,可能稍微弱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