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七八年前,我参与创办并建设了一个类似Wikipedia的垂直领域百科,当时Wikipedia在国内不是特别好上,特别是中文版,所以很多人在国内建设各种替代品,整个过程我有这么一些感受:
1、写维基条目太难了,比在知乎回答一个问题难五倍以上。知乎上有的问题你可以分享自己的主观经验,想到什么说什么并不太难,但维基不行。维基的难不仅体现在它复杂的代码和格式,也体现在它严格的学术体例上。在知乎上,你经常是在和人解释一件事,而在维基上,是要定义一件事,定义比解释难太多。我敢说很多知乎上的专业大牛,也写不了维基,这是思维方式和学术训练决定的,大多数人并没有那个基本功。同一个问题,达到在知乎上吹牛不穿帮的门槛是一回事,达到在维基上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全面叙述是另一回事。有时候写一个条目要查太多的资料,你需要了解这个领域过去、现在的发展概况,兴许它还存在争议,那你得不偏不倚地把争议呈现出来。一个「全」,一个「深」,就这两条基本要求可以过滤掉大部分写作者。
2、在中国搞维基最令人丧气的是,你辛苦写好一个条目,转头就被百度百科、互动百科这两大流氓偷走。偷也不认真偷,经常是偷个半截,也不注意维护。你上百度百科,经常一看就知道哪些条目不是自己写的,是粘贴的。
3、我觉得中文互联网上有意愿、有能力沉淀知识的人太少。别看在全球互联网上中文可能也是排前三的语言,但用中文写成的靠谱知识,可能连英文的十分之一都不到,也不及其他许多语言。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很复杂,就不谈了。
4、写维基非常枯燥,虽然每笔操作都有历史记录,但对读者来说,作者基本是匿名的,所以没有知乎上得几千赞那种成就感,也没有社交互动属性。当然大家愿意答题而不是去写条目。
5、因为一些不言自明的原因,维基百科在中国的访问不太稳定。如果你写的东西朝不保夕,没准明天大家就看不到了,这一定会打击很多人去贡献的意愿。
说实话都不是特别愿意。
==
既然还有人看到就加几句。
知乎现在的可怕在于带着吵架心态的人太多。只要你不同意我的看法,你就是恶人,你就是道德有问题,就要用最恶毒的言语去羞辱你。知识类问题无论是不是真懂都可以随便答,谬误的内容自然会吵,正确的内容居然也会吵得昏天黑地。看法类问题没有绝对对错就更加恐怖,张三往往觉得他比李四更了解李四的心情。
这个问题也不局限于知乎。
知乎最最应该让广大年轻用户意识到的一点,是世界很大。
世界很大,牛人很多,“我”只是很微小的一份子。“我”也许并不了解全部的知识,并没有经历过所有的可能,别人也许也是对的。
网络带来前所未有的知识融合,我们却选择固执地坚持自己的看法。
足下可能要问知乎都这样了,你干嘛还来呢?一是各领域还是有很多有能力的人,二是新浪现在连用完整句成自然段正经说人话的体育新闻都很难找了。坐车等人的时候刷刷,挺有乐趣的。
==
我是维基百科的内容专家+助理主编,九年前写过不少航天类的东西,维基上关于登月的文章当时九成都是我写的,估计现在也还有一半的比例。文章上首页三次吧。
后来慢慢不玩了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被哥哥提醒,他们给你多少钱?答无偿。
二是上面越来越多的港台中小学生开始编辑,写出来的东西能看出是孩子的笔触,他们的视角也就固定在那个幼稚的角度,我开始觉得不想跟这些人混。
无偿本身没什么不可以,我使用维基强度很大,自己也喜欢这些内容,时间少了写慢一点就是。
但一帮我看不惯的人瞎胡闹,就让我慢慢开始审视我花时间在这个上面到底值与不值的问题。
基本决定以后不写之前在讨论区问过一次,全是小学生维基百科的严肃性何在?答案不太记得了,大约是从来没人规定过维基百科需要严肃性。
在百度知道上问问题然后被别人全文抄我自己的东西来回答我是一种很特别的感觉。
我相信百度百科也没少搬我的东西。
知乎其实也是类似。
知乎被大陆这边的高中生占领了。
其实知乎的论坛化虽然难以避免但是还是太可怕。
摄影门类十有八九的问题不是问该买哪个相机/镜头就是你拍过最XX的照片是哪张。全是一帮没看过说明书的新手问你一些很容易找到的信息,别扭。
每场球赛之后都有人会问怎么看待这场比赛,如果是只问经典比赛倒也无妨,每场联赛都有人问。前两天看到你心中记忆最深的米兰/切尔西阵容,预计不久所有强队的姐妹问题就都会出来。
我答题倒也不是为了赞同或者感谢,但是知乎上偏爱简短的机灵,认真写的东西往往沉得很快。
各类原因累积,知乎变成我无聊的时候看一眼找找有趣问题的地方,我一般喜欢看我不熟悉的门类的趣事。
还有就是维基百科能避免的一个事情知乎做不到:同一个事情千遍万遍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