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36 氪有可能发展为中国的 TechCrunch 吗?为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chengy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受邀题。

曾经也有做过一个叫Neo-biz的科技博客,时间不太长就断掉了,后来也有做群体科技博客的想法,还和张宁同学做了计划书出来……

大约是2009年,当时我们分析过国内起起落落的群体博客,有些是非科技博客,他们的优缺点:

  • Mindmeters(思维乐趣):以作者为中心,内容主题广泛。每个作者都在一个自己熟悉的领域里有自己独特的才能,读者来看的是这些文人的才情;但时过境迁,这个有点传媒乌托邦色彩的群体,慢慢也有点散了,影响力有些式微。网站后续没有商务经营,或者本来就不适合商务经营。但是可以通过单向街书店、咖啡馆等方式延续品牌的商业价值,但它并没有继续使用思维乐趣的品牌。
  • apple4us:以内容为核心,主题比较专注。内容生产是靠胡维的日常经营+张亮等人的独家内容支撑起来的,这种组合效果不错,值得借鉴。日常内容方面,胡维维持一个80分水准的内容,有计划的翻译苹果公司相关资讯,满足了80%的内容更新;其余20%的内容靠张亮、黄继新、飞猪等人带有创意和独到见解的内容添彩,还是能让读者记住一些文章。比较充分利用了网络的互动方式和读者交流,也从读者处征集好的作品发布上来。商务方面开拓了一些合作,也延伸出一个新的品牌DaCode,至少做到了养活网站,给主要的创意作者一定的回报。
  • Techcrunch:以报道互联网公司的创新事件为主,包括重要的新公司和老公司的重要新闻,因为在一些重要事件上比传统媒体报道更早而闻名,并依靠长期积累和准确的判断力建立了公信力和权威性。其存在的背景是美国是世界互联网的创新中心和学习标杆,自然需要一个媒体对外传播这个先进领域的新闻。但随着互联网在中国发展进入第16年,也开始出现一批世界级的互联网企业,也许缺乏原创性,但其商业模式上的小创新和改进已经不容忽视。目前学习Techcrunch的中文站点,要么是照搬美国的产品、模式等资讯,要么带有本土门户科技新闻的烙印,并没有一种神似Techcrunch的网站出现。我们觉得Techcrunch的核心是一种新闻精神,这恰恰是国内新闻界缺乏的,也是仅仅翻译国外资讯难以承载的。但要做到神似Techcrunch的确非常难。

现在回头看,这些分析还是比较粗浅的,只是建立科技博客需要知道的基本情况和规律。关键的东西,我觉得最重要的两点就是品牌影响力的建立和报道的客观专业性。前者是有覆盖足够广的受众,后者是给读者真正的价值。我觉得36氪也正好可以从这两方面来看:

  1. 品牌影响力:读者量、浏览量上来了,但品牌没脱离草根的感觉;
  2. 报道权威性:还缺乏爆炸性新闻,让用户从新闻专业度上建立起对36氪的信任感。

不过通过和LCC和Pestwave两个人的交流,我还是对他们团队比较乐观,从他们两个人聚到一起做Techcrunch中文站的那一天开始,其实就成了。有一些原因是可以找到的:

  1. 2010年国内的Blogger环境大家也看到了,没有多少人坚持写,而以很强的毅力在写的就多半能成。而且LCC和Pestwave搭配很好,一个负责运营,一个负责内容,两个人在各自的分工上思路都非常清晰,执行很快;他们也解决了团队的稳定和持久作战的问题,目前来看这方面朝着良性发展方向在走,有想法的年轻作者能够愿意在36氪写并可以获得一定回报,36氪就能远远超越一般个人博客、组织松散的群体博客或者缺少创始人编辑精神的机构博客,并且获得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主动投稿。
  2. 2010年也是国内的互联网创业环境从最谷底复苏的开始,这里很多重的力量再重构互联网企业的生存环境,总体改善了这个生态系统,也使得支撑美国Techcrunch存在的一些环境要素产生,比如天使投资人开始变多,大企业开始愿意投资创业公司,服务于创业的机构越来越多等在国内开始出现,相关的资讯和媒体自然变得有更大市场了。所以目前即使放放广告就能维持运转的36氪,未来其实有可以规模化的商业模式,可参考清科、ChinaVenture等模式,我相信36氪的商业价值会逐渐被认识到。
  3. 前几个月36kr的PV、Alexa排名上升比较快,综合来看,还是和持续性的更新,达到一定的文章数量有比较大的关系。其他科技博客,如ifanr,质量其实都不错,但数量达不到,未能对每天接受大量信息、被信息分散了注意力的读者形成强势覆盖——促使读者形成只看我就够了的意识,所以就容易在流量和排名上拉开距离。(参考早期财经门户的竞争,人们为什么不去各个专业金融机构的网站看财经信息,而要去看普通编辑整理的门户财经信息呢?我觉得随着资讯日益丰富和社会分工细化,如今到了单独拿出互联网创业也可以支撑一个门户的时代。)

回到上面提到的欠缺方面,我觉得品牌影响力是可以通过一些运营在短时间内提升一个层次的,参考许多互联网公司的做法。但要随着用户群越来越大,服务对象越来越多依然长久保持品牌的高影响力,需要专业性方面的长期积累,爆炸性新闻是可遇不可求的,专业性判断可以帮助编辑在重大事件发生前提早接近核心人物。提高专业性的最直接途径就是和专业的人更多交流。




  

相关话题

  CSDN现在发展怎么样? 
  如何看待最近 TechCrunch 对 36Kr 的侵权指责,以及 36Kr 刘成城对此做出的回应? 
  如何看待最近 TechCrunch 对 36Kr 的侵权指责,以及 36Kr 刘成城对此做出的回应? 
  如何看待最近 TechCrunch 对 36Kr 的侵权指责,以及 36Kr 刘成城对此做出的回应? 
  怎么评价 36Kr 的 HR 事件? 
  怎么评价 36Kr 的 HR 事件? 
  怎么评价 36Kr 的 HR 事件? 
  如何评价 2015 年 4 月 36Kr CEO 刘成城在采访中说一个月裁掉 30 名员工? 
  怎么评价 36Kr 的 HR 事件? 
  如何看待最近 TechCrunch 对 36Kr 的侵权指责,以及 36Kr 刘成城对此做出的回应? 

前一个讨论
你见过哪些惊为天人的美女图片?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我书读得越多,越看不起周围的人?





© 2024-11-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