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美国上世纪三十年代禁酒令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禁酒令给美国社会的法律、政治、经济等方面带来了哪些影响?对当今社会有何启迪? 第1页

  

user avatar   talich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来龙去脉?

光往前讲,讲禁酒令当然要讲 progressivism,讲 progressivism 当然要讲 second awakening,讲 second awakening 就要讲 first awakening,讲 first awakening 就要讲 calvinism,讲 calvisim 就要讲宗教改革......

这还是只不带分叉的讲一条线。

最简单的理解,禁酒令是 progressivism 的高峰。progressivism 是宗教运动的世俗化表现。

----

有人说我太卖关子,那我就勉力多讲一点。这东西不好讲,大家凑和一看。

先说一下,清教徒这个概念,到这个时期,没那么清了。这里我就把清教徒和新教徒混用,都是指在美国土生土长的白人新教徒。

现代人谈禁酒,会觉得很过分,有点不可理解。历史是个古怪的国度,时差太久,很多东西会认为是理所当然。禁酒的后面,是宗教的因素在里面,由一些相信决对道德人的去推动。但宗教没有现实的土壤,也不会生根。要理解禁酒,就要放到那个时代去看。

在 那个时代,除了少数人,比如黑人和犹太人,大部分家庭是单职工的。另一方面,工人的工资还是很低的。所以如果有酗酒的习惯,会对家庭的经济造成很大冲击, 随之产生的家庭暴力也很普便。另一方面,酗酒对工作的影响也很大,想像一下上班喝酒,或喝得醉醺醺的去上班,放在今天一定会被开除(除了酒厂,不过现在有 些酒厂 也开始禁酒了)。而在当年,工作条件差得多,工人的保护很少,出工伤的机率很大,喝醉了尤其如此。世纪之交的美国,每年有 50 万人出工伤,3万多人死在岗位上,而政府和法院视工人是签了生死合同,一力保护 "liberty of contract"(著名的 Lochner v New York 案)。所以一但出了工伤,很可能就会让一个家庭遭受灭顶之灾。

在这些因素下,禁酒在社会上得到很大支持就不难想像了。

可 是,光有这些支持,不足以实现禁酒。禁酒令背后的这一轮运动,是从 1870 年代开始的,但到 1919 年才成功。因为以禁酒的要求,任何一个地方政府都没法完成。而联邦政府在十九世纪连个监狱都没有,当然也没有力气去管。这事,只有在中央政府有力量时才 行。结果,就遇到了一次大战。战争是加强中央政府权力的最佳时机。

禁酒的最佳时机也就随之来了:酿酒需要粮食,可战时粮食用来酿酒,显然 不利于援战;其次,德国是对手,已经被宣传成了凶残的 Hun,而美国的主要酿酒商,都是德国移民,也自然遭殃。德语不能说了,德国报纸不能印了,德国名字不能要了,连德国吃的都改了名,汉堡包 Hamberger 改名叫 Salisbury steak,sauerkraut 改作 Liberty cabbage,而德国人最爱喝的啤酒,当然也要禁掉了。

1917 年,禁酒令在国会通过,1919 年被 ratify。这个就大约是禁酒今如何来的。

所以,禁酒所以能成功,显然有多方面的影响。它不是孤立的事件。如果把它拿出来单讲,根本讲不出它最大的意义,和对后世的影响。

比 如,禁酒令是作为宪法修正案出现的,在 1909 到 1919 那十年间,美国连续通过了四个宪法修正案,禁酒是第三个。一口气出现四个修正案,并非偶然,要知道此之前的宪法修正案,则要往前追遡到 1869 年历史性的第十五修正案,而下一个则是要到 1932 年了。从 1890 年到 20 世纪初,是历史上所称的 progressivism (进步主义)时代。这四个修正案,个个都是 progressivism 的产物,其中禁酒令则被人称为 progressivism go amok(失控的进步主义)。

所以要谈禁酒令,就要谈 progressivism 运动。

但 progressivism 很难说清楚,因为它自己也没有个公认的定义。这就有点像黑色电影,你能觉出那个味道,但它具体是啥,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定义。

我 个人觉得,progressivism 是美国在从农业国家向工业国家,大规模城市化的转变过程中,同时面对大量外来移民的涌入,全国上下产生的一种或主动或被动的应答,也因如此,社会不同团 体,他们的应答是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关注不同的问题,有时重叠,有时交叉,就算时同一问题同一出发点,有时解决方案也是完全不同的。

任何一个大规模的社会运动,一定是对定特定的社会变化和危机。美国当时的情况,很大程度上是这样的。

因 为工业化大发展,城市化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到 1920 年的人口普查,城市人口正式超过农材人口(但那时的城市定义远比现在小,好像是 2500 人)。而为这些现代工业提供劳动力的,大多是欧洲来的移民,其中又以从爱尔兰来的移民居多(德国和北欧移民也有很多,但这些移民大多富裕,不会被困在城 市,可以选择去西部或乡下置业,于是中西部就有了很多所谓的 German town)。而到 1890 年以后,有大量东南欧移民涌入。

于是城中心,所谓 downtown 地区,开始大量聚集外来移民,而本地人,主要是富人,白人清教徒,开始选择移出到郊区去。慢慢的就形成了今日美国这种市中心住穷人,效外卫星城住富人的格局。

这 些移民多在工厂做工,人口密集,每天打卡定时上下班(对,打卡机就是十九世纪末出现的,所谓机器节奏代替了人的自然节奏)。于是,也就出现了现在的城市文 化,说白了就是消费这个怪物(百货商店就是 1870-90年代出现的)。白天上班,晚上和周末休息娱乐。所以,酒巴(爱尔兰人和德国人都以酒巴文化出名),杂耍戏院,游乐场,就开始涌现出来。

当然,问题就冒了出来。

一个问题是,城市的宪章还是十七世纪的模板,根本就不知如何去应对工业化城市的需要。各种大家所熟知的公共服务,是几乎没有的,比如道路整修,垃圾清理,上下水,比如警察,比如公交。这些情况带来的,是恶劣的居住条件,有时甚至对人的生存构成了直接挑战。

警 察,就是著名的费城 1844 年针对爱尔兰移民的骚乱后的结果(虽然是针对爱尔兰移民的,但在爱尔兰人有组织的反击下,清教徒损失惨重,黑人也跟着倒霉)。这些警察,其实是清教徒对付 爱尔兰人的。直到后来警长也是爱尔兰人了,才作罢(爱尔兰悍警这名头,也是这么一点点攒下来的)

这样的环境,新移民想要活的好一点,生 活 有保证,可是求靠无门。这时候大 boss 出现了,有些就是帮伙,比如最早的消防队,有时候他们为了抢救火生易,根本不救火,而是互相大打出手。这些 boss 一般也都是移民,知道移民最需要啥,就充当起了为这些新移民提供福利的角色。当然,好处不是白给的,说白了就是用选票换,我给你提供公共服务,你投我的 票。这种事也就成了一些新移民可以迅速向上爬,进入政界的手段。但是很快就失控了,出现了拉票造假的现像,比如从公墓里抄人名,让人替死人投票,一个投多 张票这种现像。在提供公共服务上,也出现了层层转包,从中获利而只有低质服务的现像。著名的例子,就是 Tweed courthouse scandal。纽约郡的法院,计划是 20 万,到 1861 年造成,居然花了 1300 万美元,能买下两个阿拉斯加了。

这正好反映了早年美国的开国者所担心的:经济上无法独立的自由人在政治上是无法独立的,结果就是政治腐败。

另 一个方面,城市里一下子住了这么多工人,大多是年轻的未婚男女,于是,原来维多利亚时代的男女圈子被打破了,传统的男女形像被打破,出现了新式的男女关 系,所谓结婚是因为爱情的观念,突然变得强烈起来。但另一方面,妓女这样的职业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这让有些卫道士们开始担心所谓逼良为媢的 white slave 现象。

结果就是,那些美国的原著民(恩,清教徒们是这么认为的),发现他们被两面夹攻了,一方面是大量欧洲新移民,尤其是 天主教移民,道德低下,让世风败坏,让美利坚的公民道德传统几乎毁于一旦,另一方面,他们自己也要面对工业化带来的分化,不再是一水的中产阶级,而因为资 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富翁阶层。

这就是工业化城市化所带来的问题。在对待这些变化时,传统的观念是个人主义的,发展到那个时期,和流行的 社会达尔文主义结合在一起,他们把人当成一个个的个体来看,而非阶层,认为天道酬勸,富了,是上帝要赏你,是被选中的(清教徒中重要的 elected 的观念),而你穷,一定是你自己有问题。美国总统 Cleveland 在 1887 年就曾说:政府不应该救助个人,虽然人民支持政府,政府不应该支持人民(though the people support the Government the Government should not support the people)。在这种理念下,政府保护的是成功者。

但是,出于同样的清教徒理念,在同时,也产生了另一种宗教思潮。他们认为应该保持人 与人的纽带,让整个社会共同进步。这些人还是清教徒,也是美国中产阶级的主力,是政治活动的主力,是社区建设积极参予者,是社会变革的动力。相比之下,那 些工人就是所谓无产阶级,虽然他们人数众多,但真正决定社会改革成败的,还是那些中产阶级(middle class)。

清教徒里产生 这种想法,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他们的教义里,非常强调整个社区的概念。他们的教义极具战斗性。一人有罪(宗教意义上的 sin),末日审判时整个社会都要连坐。所以他们有很强烈的规范世界的动力和需要(也为此产生了巨大的道德优越感,所谓美国优越主义 American exceptionalism)。另一方面,他们对强权有着高度的警惕,而大的垄断公司的出现,让他们意识到,权力又在前所未有的集中,只是这次,是在经 济领域。这时候,他们骨子里的那种警觉就显现了出来。

于是,以新教徒为中心的新的社会改革运动,就开始了。这就是所谓的社会福音(social gospel)。社会福音运动作为一个宗教运动,没有太多实际成果,主要是理念上的,但是却慢慢带起了整个社会从下向上的改革运动。

这场运动可以从几个方向谈。因为话题是禁酒,这个,算是这场运动里的道德层面的改革,所以,就从这条线开始说。

禁酒可以说是这个线里最早的,在 1870 年代就有禁酒党(Prohibition Party)和基督教妇女禁酒联合会 (Woman's Christian Temperance Union,WCTU)了 。

另 一个线是对淫秽书籍的讨伐。旗帜人物,就是 Anthony Comstock。Comstock 是个宗教狂热份子,在当兵时就因为强力要求战友祈祷而被大家认为是个怪人。在 1872 年,Anthony Comstock 在得到了基督教青年会(YMCA)的支持下开始淫秽制品开战。银行家 Morris Jesup 出钱,组织了 YMCA’s Committee for the Suppression of Vice,在 Comstock 的领导下,把运动大张旗鼓的展开了。Comstock的基本战略就是起 诉那些他们认为贩卖淫秽制品和避孕产品的人。虽然赢下些重要的官司,Comstock 认识到,如果没有联邦政府的支持,他们很难有大作为。于是 Comstock 前往华盛顿,游说国会。国会正因为 Credit Mobilier of America scandal 而遭受道德危机,但是其实中央政府的权力在当时也是有限,只有全国邮政是它专管的。于是国会接受了 Comstock 的游说,通过了打击不道德的传播淫秽书籍和文章的法案。这个法案,一般被称为 Comstock 法案。

Comstock 干了许多当年名噪一日的事,最有名的,是组织逮捕了 Victoria Woodhull。

Victoria Wood 是女权运动的领军人物,主张 Free Love(不要望文生义,这词在当时其实是争取妇女合法离婚的权利)。她是华尔街上的第一个女经济人(broker),在美国第一个出版了《共产党宣 言》, 更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总统候选人。在 1872 年,著名新教牧师 Henry Ward Beecher (不知道这人? Harriet Beecher Stowe 是他姐)发表了关于支持个人主义(就是个人的不成功是因为他有罪,信仰不纯这样的观点),于是就在自己的杂志上发表了关于 Beecher 和一个叫 Elizabeth Tilton 的人婚外情的故事。结果,在 Comstock 的计划下,在总统大选前把这位候选人以〝有伤风化〞的罪名给抓了起来。后来因技术问题释放。这事相当于是当年的 Clinton 拉链门,最后以 Tilton 的老公起诉 Beecher 破坏他家庭关系而达到高潮。

Comstock 另一个小有名气的事,是对 Margaret Sanger 的打击。Sanger 是著名的性教育工作者,身体力行堕胎和计划生育,也是优生运动的支持者。现代避孕药,就是在她的支持下发明的。因为她开设堕胎诊所,而遭受 Comstock 打击,不得不逃往英国。

据 Comstock 自己说,因为他,有 4000 人被逮捕,销毁了 15 吨的淫秽书籍,400 万张淫秽图片。全国各地更是出现了大量类似的组织和运动。Comstock 的打击面相当广,比如连马克.吐温的 huckleberry finn 也被 Comstock 认为是不良读物。

整风运动的一个附产品是公立图书馆的大量出现。道德改良人 士认为,公立图书馆提供免费的受控的图书,能够控制和提高全民素质。结果光 Andrew Carnegie 一人,就在全国捐款修了上千座图书馆。但是这些图书馆并没有完全抵挡住低俗的诱惑,为了吸引大众,还是进了不少通俗读物。

这场对不道德行 为(war on vice)的讨伐,在 1910 年达到高潮,美国政府通过了 Mann Act,就是所谓认何出于不道德的目的将妇女运出州界都是违法的。立法者认为,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打击卖淫这样的行为。他们认为妓女都是被逼的,都不想承 认,其实更直接的解决办法,是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让她们不至于去选择卖淫这条道路。同时期,也是为了保护女性,合法性行为的最低年龄(age of consent)从 10 岁提高到 18 岁(后来又降至现在的 16 岁)。和未成年女性发生性行为被视为强奸(Statuary rape)。影星 Errol Flynn 就曾遭此指控。

另一个和禁酒有关的,是一战期间,首次通过了禁毒的法律。

和这条道德线紧密相连的,甚至有点不分你我的,则是反天主教和后面的排外运动。

progressivism 有一个主题,是美国化(Americanization),道德整风这条线最能体现这一点。因为这是白人新教(white protestant)发起的运动后面,是宗教的核,自然,这所谓的美国化,也是用他们的宗教道德,去教化新移民。一边是新教,一边多是天主教,这美国化 当然是要强化新教的教义,而反对天主教。这个,是历史悠久的宗教矛盾,欧洲都为这个打了上百年,在美国,也不新鲜。

很大程度上,新教徒对天主教徒有着本能的警觉。因为从教会角度讲,天主教是从教皇以降等级化的。所以新教徒就认为,天主教徒是一仆二主,明着是美国公民,暗里是教皇的军队。他们也就认为,天主教徒不是合格的美国公民。

另一方面,前面说了,新教徒有着自己的道德优越感,他们认为自己信新教不是偶然的,而是骨子里流着高尚的血液,就是所谓 Anglo-Saxon 人种优势。

所以,这种反天主教的道德优越感,在那个时候,其实就是种族优越感,而反天主教,就是排外,反移民。

对待非白人新教徒,美国人有三种姿态,一曰同化,二曰隔离,三曰排外。

这禁酒,就是同化的方式,把白人新教的道德观,强加在外来族裔的文化上,主要的靶子,就是爱尔兰人和德国人。德国人因为同是新教徒,所以受到的待遇好一些,在内战期间还出了几个有名的将领。可到了一次世界大战,德国人还是没逃掉被整风清算的机会。

要说的是,十九世纪,虽然外国移民大量涌入,其实从比例上说,外国移民的总比例变化不大,因为土生美国人(一般指三代以上的移民)也在増长。只是,如前所述,外国移民,尤其是天主教移民大量定居在城市,外国移民的存在感就显得特别强。

加 剧这种担忧的,还有新教徒自己生育率的下降。所以,堕胎也成了打击对像。比如前面提到的卫道骑手 Anthony Comstock 打击 Margaret Sanger。最有名的受害者,是Madame Restell。在对堕胎的讨伐中,这位靠替人堕胎挣了几十万家财的老太太在 1878 年用一把金刀割腕自杀。 另一个有意思的现像是,Comstock 打击的从事堕胎者多是土生美国人,而打击的淫秽图书出版销售者,多是外来移民,从中可见道德讨伐中的种族倾向。

新教徒的这种种族优越感,在科学理论中也找到了所谓的支持。这也是 progressivism 运动的一个特点,就是用科学和专业知识来管理社会。因为遗传学的发展,种族优越论开始有了依据,于是,优生学开始大行其道,前面提到的 Sanger 就是支持者。

在 人种论和优生学的支持下,美国社会开始认为像酗酒这样的犯罪倾向和道德低下都是可以遗传的,所以许多州对通过了法律,要对问题人群进行有计划的绝育。最高 潮来自 1927 年的 Buck vs Bell 案。在这个案例里,Carrie Buck 遭强奸后怀孕,生下一女。但是检查表明 Buck 一家三代都是痴呆,于是 Virginia 州要求给她做绝育手术。高院站在 Virginia 的优生法律一边,认定政府既然可以给孩子打预防针,送人上战场到炮灰,当然也可以给女人做绝育手术。在 Buck 的案例上,首席大法官 Holmes 认为给 Buck 做绝育手术是为了整个社会的福祉:“三代痴呆还不够吗?”但是整个审判是个超级误判,因为 Carrie Buck 和她女儿都非常正常,她们只是因为完全文盲说话都不利落所以给人感觉痴呆而已。

也是在人种论的影响下,美国推出了智商测验,和标准化考试 (SAT),意在肯定白人清教徒的优越性。Oregon 州还通过法律,要求适龄儿童必须上公立学校,旨在关掉天主教教会办的私立学校。案子打到高院,高院总算作出了次正确决定:儿童要接受义务教育,但他们应该 可以选择自己想去的学校。

在 1890 年后,欧洲移民的组成开始从西北欧向东南欧转移。东南欧的斯拉夫人种和意大利人种在长相上和 Anglo-Saxon 人种相差太远,新教徒开始感到,这些人或许不能被同化,于是,排外的呼声开始高涨。

中 国人是最早被打击的,1882 年的《排华法案(Chinese Exclusion Act)》是第一个排外的法案,紧接着的是其它亚洲国家。日本因为国力较强,只是跟美国作了君子协定,虽然美国仍名义上允许日本人入境,日本方不再给公民 出境签证(除了远嫁的 picture bride)。

这场排外浪潮,要到 1920 年代达到高潮。

至于另一种对付其他种族的方法,隔离,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对黑人的种族隔离。代表案是 1896 年的 Plessy v Ferguson,高院提出了〝separate but equal〞的概念。

另 一个著名的例子则发生在犹太人身上。1877 年,著名犹太银行家 Joseph Seligman 及家人在 Saratoga 被 Grand Union Hotel 据之门外,说不这样会影响其他游客。结果是,犹太人开始了文化上的隔离,他们成立了自己的俱乐部,自己的文化圏子。所以也才有了后来 Groucho Marx 后来经典的那句〝I don't want to belong to any club that will accept me as a member〞。

必须说的是,种族歧视在当时是普遍现象,没有什么人是清白的。比如爱尔兰人,虽然他们被歧视,但这不意味着他们不歧视 别人。比如他们就很看不起黑人。在内战期间,爱尔兰人成为炮灰,救的又是他们认为会是自己劳工上的死对头,所以在纽约还爆发了反对黑人的暴乱。类似的还有 上面提到的 1844 年费城暴乱,爱尔兰人也是有组织的袭击了黒人。而美国工会运动发展缓慢,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不同种族的人很不抱团。

最 后提一下,在这场道德讨伐之前,本来在十九世纪初,原本殖民地时期对道德犯罪的要求已经大大降低。像通奸,婚前性行为这样的行为,除非造成恶劣的社会影 响,大家已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性生活上的不检点被视为很正常的需要。通过交钱给警察获得默许,红灯区开始出现。这些就是所谓的维多利亚妥协 (Victoria compromise)。换句话说,这些道德问题本身已经不是罪,犯法者是你情我愿,没有直接受害者,之所以变成罪行是当社会成为潜在的受害者时。这种就 是所谓的没有受害者的犯罪(victimless crime)。

所以说,这些道德问题成为问题,或成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也是时代变迁,人心转向。

在这变化中,还有一些很重要的问题,禁酒只是一定程度上涉及到,但对理解禁酒令的意义非常重要,就是政治改革。

还是从禁酒讲起。

整个 progressivism 有一个特点,就是女性的高度参与。其中,参予度最高的,就是禁酒,基督教妇女禁酒联合会 (WCTU) 是禁酒运动的旗手。

WCTU 怎么工作?可以举来自堪萨斯的 Carrie Nation 为例。


上面是 Carrie Nation 照片。她一手持斧,一手持圣经。据说她去禁酒,就是跑到人家酒巴前站着,念经唱圣歌,这也是当年 WCTU 的传统作法,据说有很多酒巴老板很感动,就关张了。如果这个不灵,Carrie 同志就会拿起斧头一路砸进去。当然她为这个事也进了不少次局子。据说她很早就雇了公关经理,保证她去砸场的时候,有记者在场。随着知名度的増加,她还会签名卖斧来满足粉丝。

由此可想而知,禁酒是一项相当激进的社会运动,而妇女投身于这样一项运动,其实是和传统的女性形像大相迳庭的。因为这运动,本身就是现代女权主义运动的一个重要分枝运动。

现代女权主义的诞生,说起来,是源自宪法的第十四修正案。这个修正案旨在赋与黑人和白人同样的投票权。可是这却恼了妇女同志们。要知道在十九世纪上半页,女性也是废奴运动的主力(比如 Harriet Beecher Stowe),在如此积极的参与下,最后黑人都拿到了投票权,妇女自己却没有,当然让她们不高兴性了。从此,女权主义者不再拐弯抺角,而是更加明明白白的追求自己的政治权力。比如上面提到的 Victoria Wood,就是女权主义的重要人物。

这个时期的女权主义运动和大家现在熟悉的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女权主义运动所采取的路线不同。现今的女权主义运动,更强调共性,就是你行我也行;当年的女权运动,则是强调不同,就是强调女性所擅长的工种和男性不同,对社会的贡献方式不同,现代社会因而需要女性,来完成那些更适合女性的工作。不管如何,归根结底都是说应该允许女性走出家庭圏子,进入社会,从事社会工作,因而也就要享受相应的政治权力。

WCTU 的头头,Frances Willard,自然也是重要的女权主义者,女性投票权的大力支持者。她也知道,女权主义者们如果过于激进,反而会帮倒忙。所以她在公共场合,更是强调禁酒,只不过是妇女作为家庭的守护者,她的份内工作。她的演讲都会刻意营造一个家庭氛围,提升母爱的感受力。

其她的女权运动领袖,比如 Elizabeth Cady Stanton 和 Susan B Anthony,也是强调,妇女作为家庭守护者的重要性,认为社会也是一个大家庭,而妇女,就是社会家庭工作者(civic house keeper)。另一方面,她们也要打出履试不爽的种族牌,强调给妇女选举权,会带来大量的白人新教女性票数,确保所谓的白人至上(white supremacy)。后来的调查表明,虽然女性有了投票权,决大部分女性的票和家庭其他成员一致,未婚女性从父亲,已婚从丈夫。

女性进入社会,当然不止于禁酒。但正如前面所言,当时的女权运动,让妇女或主动或被动的选择了那些传统上被认为适合女性的工作。最有代表性的,是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Jane Addams。

Jane Addams 在当时对外来移民相当排斥的风气中,选择了主动帮助新移民适应美国。前面提到美国城市化之初,生活条件恶劣(想象一下,纽约在 1879 年通过法律,要求所有卧室都至少要有一扇窗,并由此诞生了著名的哑铃式楼房)。很多新移民的生活相当艰难。Jane Addams 在芝加哥新移民聚集区附近建立了著名的 Hull House settlement,专门接纳新移民,说白了,就是一种主动的美国化行动。虽说如此,Hull House 也并不刻意压制新移民自己的民族文化活动,可以说是相当成功的 civic house keeper。Addams 还积极参与到其它城市建设中去,比如在城市的大 boss 为了赚钱讨价还价时,Addams 自己做起了城里的垃圾督查员,也是一时佳话。

类似的,在那个时期出现了不少 settlement house,另外,YMCA,拯救军这样救助穷人的基督教团体也纷纷涌现,成为城市改革的一部分。

城市改革,或者说是政治体制改革,也正是这时开始的。

比如前面提到了市政管理的腐败,其实政治腐败并非只是新移民来了才有的。早在第二次党派改革,Andrew Jackson 用所谓的民主投票拿下白宫,但也开始了用职位犒赏支持自己的人的先例。从此这就成为例界美国总统的贯例,就是所谓的 patronage 体系。最常见的职位就是邮局局长,白拿钱的肥差。人人都知道这事不好,就是拿钱买官,但谁都不敢管,毕竟,自己也是这体系里由人家支持上来的。

事情在 James Garfield 总统身上出了转机,因为有个人因为没拿到封赏而不满意,结果把 Garfield 给杀掉了。这下大家觉得是非改不可了,于是在 1883 年通过了 Pendleton civil service act,开始了公务员考试,到 1900 年,有一半的公务员都是通过考试上岗,这也是进步主义的一个特点,就是用专业的职业化人员来进行有效的政府工作,这也让文官成了一种职业选择。

但是钱权交易是社会运作的基本规律,切断了这一条钱的去路,就会有别的去路出来。于是,就有了在华府为各家利益集团作事的说客。这也成为 progressivism 的一个特点,就是在政府运作中,避免暗箱操作,引入公开透明的机制,钱权交易,谁为谁说话,至少我看得到。这套说客体系,现今已是华府的一条基本的政治运作渠道,根深蒂固。最近 Obama 上台号称要改变这所谓 Washington Lobbyist 的风气,最后也不了了之。

公务员考试在 progressivism 运动中是个特例,因为政治体制改革,基本是从地方开始,自下而上发展的。

有代表性的,是底特律市长 Pingree。他针对城市公共服务存在的 boss 腐败问题,提出将服务业务外包,公开竞标。在一些已经出现垄断的行业,他通过比较调查发现定价过高,就又提出城市自办,强行加入竞争,迫使服务提供商降低。这一点上,也是和公务员改革是一致的,就是用专业的管理人员,以公开透明的,数字化,科学化的管理方式来进行现代市政管理。以 Pingree 为代表,新一代的美国城市领导者开始定下更切合时代需要的新城市宪章。他们开始聘用专门的城市管理者(city manager),这些人以专业水平应聘,而不是通过选举产生,不受界期的限制,有长期稳定的时间来进行城市规化。

另一个代表人物是有〝民主实验室〞之称的 Wisconsin 州州长,La Follette。他在 1901 年当选。针对州里出现的钱权交易的问题,他提出了对铁路公司直接抽取企业税的方式来消除暗箱交易。他还支持初选改革,候选人不再是指定,而是由党内普选产生。

Pingree 后来当上了 Michigan 州的州长,而 La Follette 则作到了美国参议员。他们的成功晋级,也意味着 progressivism 的成功,从地方一步步的走向全国。

到此,我们终于可以看一看,前面说的这些,最后到底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progressivism 真正意义上在全国层面上登场,是 20 世纪,T Roosevelt 当政后了。

说起来,十九世纪的美国总统,一般人能说出名字的,想来没有几个,也就是 Lincoln,Jefferson 吧。这个不能怪大家,不只是你们,美国人也一样说不出几个。这也不能怪美国人,只能怪美国的政治体制,虽说是三权分立,但宪法毕竟是立法者制的,所以,给了国会太多的权力,而中央政府,却其实很弱,有些总统,跟橡皮图章无异。

事情到了十九世纪末有了变化。工业化和移民带来的问题,很多都是地方政府无力对付的。结果就是,反对大政府的美国人,不知不觉的,却要一个更强大的中央政府来对付这些新出来的问题,有点以毒攻毒了。

十九世纪最后十年,对美国来说,也是帝国主义抬头的十年,马汉的制海权理论成为畅销书,美西战争让美国收获了第一批海外殖民地,开始了美式扶持支持自己的地方政权的 soft 帝国主义风格,也催生了军国主义(Jingolism)这个词,这本是一个大题目,不过离题太远,就此打住。要说的是,战争是加强政府权力的最佳机会,总统的力量,也在十九世纪最后一个总统 William McKinley 手上得到加强。而自 progressivism 运动后,可以说总统成为了华盛顿的唯一王者,自此,可以有软弱的总统,但没牙的总统职位,却不会有了。

T Roosevelt 是个有远大理想的人,一心作一个统治者,想把美国打造成帝国,将美国人打造成一个伟大民族。他上台后,拿出了 square deal 的旗号,开始向越来越垄断的大企业下手。

按理说,资本家和工会的斗争,也定是能写出一张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的。但我们却一直没提。上面说了,美国人对大企业的经济垄断,是带着天生的恐惧的,为什么,讲 progressivism 没有提到工会呢?

原因有几个。

一个是,美国的工会一直不大。虽然马克斯老师认为,无产阶级是超越民族的,事实上,在美国这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的人初来美国,因为语言文化上的原因,是很抱团的,而超越民族的经济组织,还是很少的。结果到了世纪之交,只有 10% 的工人加入了工会。

另一个是,无产阶级虽然人多,但是工会组织的要求,却很基本,就是为自己工会的会员争取更好的待遇。所以工会本身没有什么改变社会的愿景,也就不会成为社会政治改革的主力。

最重要的是,在美国,决定任何一个社会运动成败的关键,是中产阶级。一旦能得到中产阶级的支持,那工会罢工这样的事就成功了一大半。如果得不到,最后都是失败的下场。结果是,工会没能得到 progressivism 的主力,中产阶级,的支持。因为工会在发展过程中,从欧洲来的新移民也带来了欧洲工人运动的先进思想,结果,很多时候变得过于激进了。

最早的一批犯事者,不出意外的,是爱尔兰人。Molly Maguires 是一个由矿工组成的秘密组织,1876 年因为绑架等活动,数人被捕,六人后来被执行死刑。接下来是 1886 年著名的 Haymarket riot,工人在 Chicago 的 Haymarket 广场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集会活动中,有人向警察投了炸弹。扔炸弹的人最后也没找到,但抓了其他几人。下一件大事是 1892 年在 Homestead,Carnegie 的炼钢场发生的 大罢工,先是工人和 Pinkerton 侦探所的人交战,到政府出动军队。其中,一个纽约的无政府主义者突然跑到 Homestead,试图刺杀工厂的负责人。

结果就是,这些工人或相关人等的暴力行为,让中产阶级产生了反感。这些激进分子多是新近移民,更糟的是,很多人还是无政府主义者,在当时,就是无神论者的代名词,所以直接触到了 progressivism 运动中的反移民神经,让反移民又多了一个理由:阻止极端份子,无神论者入境。

所以在 progressivism 运动中,矛盾的焦点实际在反垄断这个方向上。

反垄断的第一次重要举措,是 1890 年通过的历史性法案 Sherman Antitrust Act。䃼过,真正被人用上,则是 Roosevelt 上台。Roosevelt 的 square deal 本身不反对大资本大企业,他认为只要是通过正当的商业竞争得到的,就是合理的,这也是资本主义的基本信条,人有发财致富的权力。但他同时认为,大企业要自律,如果不自律,那政府就要监管它们。所以在 1902 年又一次矿工罢工爆发时,他没有出动军队保护资方私有财产,而是把劳资双方都叫到白宫,让他们妥协出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也是在这一年,Roosevelt 政府开始折分 JP Morgan 所有的铁路托拉斯。JP Morgan 开始还以为这次可以像以前一样在私下里解决,结果最后被高院用 Sherman Antitrust Act 搞定了。接下来的几年了,又有几十起类似的拆分案被通过。

Roosevelt 因为在西部生活过,所以在任期间,美国开始了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的建设,未被开发的土地也被登记统计,开始以科学的方式规划未来的开发和管理,这一点上,也是很有 progressivism 特征的。

美国的媒体也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也发展出了全国性质的媒体机构,有力的影响了社会的思潮。McClure 杂志的 Ida Tarbell 在 1900 年开始调查垄断美国 90% 炼油厂的 Standard Oil,并在 1903-04 年发表系列文章,大大影响了社会对垄断企业问题的看法,是 progressivism 时期最有代表性的耙粠记者(Muckraker),成为现代新闻调查报导的先驱。

而 1906 年 Upton Sinclair 出版的小说 The Jungle,因为对美国肉制品企业的负面描写,更是一时引发社会震动。Roosevelt 自己是个好吃肉的人,也是个读书成瘾的人,结果这让他也对自己早餐桌上的香肠产生了怀疑,于是诞生了食品和医药管理局(FDA)。FDA 出条的手段也具有强烈的 progressivism 要求公开透明的风格:除了禁止有毒化学物质这样标准的监管要求,FDA 要求产品要有相应的正确标识。

Roosevelt 后的 Taft 总统虽是 Roosevelt 钦点,但却更像个传统的共和党人。不过,在 Taft 的任期中,美国终于通过了几十年来第一个宪法修正案,就是个人所得税。这是 progressivism 在宪法修正案上的第一个。

在此之前,美国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关税。本来共和党主导的政府,是支持关税的,因为它需要高关税来保护自己的企业。但是在十九世纪下半页,这一国䇿受要了巨大挑战。因为关税和各方利益并不统一。比如广大消费者是希望低关税的。以出口原料为主的南方也不想要高关税。不同的行业,因为进出口的需要,对关税的要求也不尽相同。结果就是,各方以各种方式游说政府。因为决定到各自利益,所以钱权交易特别多,引发的腐败问题也开始浮现,被改革力量抓住。

用个税代替关税作为政府的主要财源,就从很大程度上消除了这种腐败现像。

另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就是,因为个税是人人有份,现代纳税人的概念,出现在地平线上了。

1912 年的大选对于 progressivism 是一个重要的年份。这一年的三个候选人,Wilson,T Roosevelt,和 Taft 都或多或少的支持进步主义,主要的区别在于具体的主张。Taft 较传统,所以在竞选上,Wilson 和 Roosevelt 的主张更能代表对 progressivism 的观点。

Roosevelt 还是走在他曾经的路上:人有发财的权力,但资本家要自律。所以,Roosevelt 提出要对企业进行更好的监管。另一方面,Roosevelt 认为,要帮助普通工人提高待遇。比如,他支持 8 小时工作日,每周 40 小时工作时间,设定最低工资,取消童工(美国在 1900 年有两百万童工),并引入全民公决等措施。

而他的竞选对手 Wilson 则坚持,要对大资本采取更强硬的措施,不能等着出了问题再解决,要防患于未然。说白了,就是要加强反垄断。

Wilson 在竞选中抓住了 Roosevelt 的一个短板,就是 Roosevelt 自诩的建立伟大民族的目标,实际上是一种家长式的理念。Roosevelt 实际自诩为天生的道德高尚的精英统治者,自认命中注定大任于肩,要则无旁贷的作社会的保护者,来替人民作出最好的决定。这实际是一种附看的精英视角。而 Roosevelt 的确就是这样想的。(话说回来,在种族论调是常态的时期,Wilson 也不例外的坚信 Anglo-Saxon 种族的优越性。不过,他作为 Princeton 校长时,的确第一个任命了犹太教师。要知道 Princeton 可是神学院起家)。

Roosevelt 虽然一力攻击 Wilson 是个最近才改信 progressivism 的投机份子(这个也没错,Wilson 的态度大转变的确是个迷),但还是败下阵来。

值得一提的是,Roosevelt 在加强劳工待遇上的姿态,也是和当时的社会观念是一致的。虽然工会的名头不好,但工人待遇的确被大家意识到了。比如 1911 年纽约的 Triangle Shirtwaist Factory 大火,一百多名被反锁在工厂里的女工在众目睽睽之下(因云梯太短)被活活烧死,数十万人参加葬礼。随后纽约开始一系列改革,旨在保护工人的工作条件。但是从根本上说,改善劳工条件,是要从全国层面上来的。因为一但某个州开始强制提高工人待遇,用工成本提高,企业就开始逃离,外包至其它法律对自己更有利,更欢迎资本投入的州。而南方也的确有某些州专门这样做来吸引外州企业。

结果,1912 年的大选,Eugene Debs 社会党 [socialist party] 史无例的拿下了一百万张选票,更是说明了普通工人诉求的重要性。之后两大党都意识到再不改变就会被人抢去选票,也都开始増加对普通工人的关注。

虽说 Wilson 上台,他也意识到,从实际角度出发,要接受 Roosevelt 的想法,对大公司进行监管。于是,美联储在 1913 年成立,Fed (1913), 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在 1914 年成立。只有 1914 年通过的 Clayton anti-trust act,算是在反垄断上进了一步。这些举措,都大大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力。到一战时,联邦政府的力量空前强大,直接介入了经济生活。

Wilson 任期内通过的第一个宪法修正案,是参议员直选。美国参议院的建立,是参照了英国上院,意在弄成贵族专属议事机构,所以有百万富翁俱乐部的说法。这一改变,其实不能说是纯 progressivism 的成就,因为这一要求,最早是来自十九世纪另一大规模的社会运动,民粹主义,后来被 progressivism 的民主化要求所吸纳。值得一提的是,民粹主义是美国最后一个发于农村乡野的大规模社会运动,而 progressivism 则是第一个发于城市的。随着城市化的进行,以后社会运动的中心,就完全从农村转入城市了。

禁酒令,就是 Wilson 任期内的第二个宪法修正案。相关社会基础已在开始时说过了。

1919 年,通过了第三个宪法修正案,就是妇女投票权。女权主义者通过农村包围城市的方法,先在西部主要州获得了选举权,再逐步东进,到此时,方才杀入国会山。这是女权运动的真正目的所在,但居然比禁酒要实现的晚,可见,人算不如天算。

到 Wilson 的任期末了,progressivism 达到了真正的高峰,也是它的第一次失败。就是巴黎和会。

Wilson 在一战结束时提出的十四条,可以说是一个充满了 progressivism 信条的国际外交原则,progressivism 走向世界。比如,他提出的废除幕后外交,建立国联等,都是将 progressivism 所信奉的公开透明的管理放式放到了国际事务中。可惜,美国没有这个实力,美国内部也没有这个心愿,来实现这些。Wilson 的国联注定是个巨大的失败。

讲了这么多的背景,终于可以讲第二个问题,禁酒令对美国社会方方面面有什么影响了。

禁酒,伟大的实验,在万众期待中结束。一般说,直接的影响,就是让美国的黑社会力量大大加强了。这个,都知道了。

但这是小的一面。

从政治上来说,政府的力量在禁酒的过程中被大大加强。

一战期间,联邦政府在经济领域,为了和大资本垄断企业制衡,已经被赋予了实实在在的权力。到二零年代,几位共和党总统虽然回归弱势,正如前所言,这时只有软弱的总统,没有软弱的总统职位了。到 FDR 时期,Franklin Roosevelt 会真正利用上手中的权柄,把 T Roosevelt 和 Wilson 两人的想法合而为一。

另一方面,虽然联邦政府在经济方面没有前进,为了执行禁酒令,在司法方面,却在大步前进。没有一个地方政府能够对付禁酒这样的事,结果就是,联邦警力和黑帮结伴正式登场。1908 年才成立的 FBI,在1924 年迎来了 Hoover。他大大推进了 FBI 在美国联邦刑事系统中的地位。同时,联邦法院也开始大规模的审理相关案件。数年前还不需要自己的专属监狱的联邦政府,现在监狱人满为患。可以说,禁酒令让美国的司法体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到禁酒令结束时,联邦警察这个说法,已经很自然的出现在大部人的脑海里。不管地方政府愿不愿意,到 1930 年代,联邦警察已经开始大规模的插手地方犯罪,或者说,协助地方警察处理罪案。

不过,更重要的影响,却是社会层面上的。

首先,让我们来注意一个现象:在大城市里,禁酒几成笑柄。喝私酒成为一种风气,人人都以能目无法纪为荣。同时,在乡下,禁酒令得到了很好的执行,因为酗酒而发生的事故大大降低。城乡差别是如此巨大,以至于 HL Mencken 在去田纳西采访著名的 Monkey trial 时,忍不住提到这个土到渣的地方居然连个卖私酒的都找不到。

出了什么事呢?

还是让我们回忆一下,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发生了什么。

Progressivism 是这几十年里社会运动的主线。它要求政治改革来适应工业化城市化,要求对外来移民进行美国化。结果是,在诸多方面,它或多或少的成功了。

表面上看,外国移民并没有本质变化,天主教徒还是天主教徒,犹太人还是信犹太教,似乎各地的移民都尽量报团的保留自己的语言和宗教。但这,正是美国化的结果,因为这些也是在美国化过程中,最私人化的,可以保存的传统。

外国移民到美国,或主动,或被动,都不可避免的经历着美国化的过程。

比如,他们很多人一进美国,就改了名字。比如像 Trnka 这样的名字,估计是美国人叫不出来的,得改成 Trinka 这样的。这名字,就美国化了。

比如,意大利刚刚建国,意大利人自己其实没啥国家感,都是以村庄为记,你是哪个村的,我是哪个镇的。直到了美国,才意识到自己是〝意大利人〞,被生生打出一个国家归属感出来。而东欧更是还没两国家,大家也是以家乡为记,一进美国,全被定义成斯拉夫人,被生生打出一个民族归属感出来。

生活方式也被迫改变。节日,当然是美国的节日。习俗,当然是美国式的。希腊人婚礼,要庆祝几十天,到美国,没有雇主这么大方。犹太人习惯妇女出去工作,男人在家里,到美国也得变。犹太人的 sabbath 是星期六,可美国是星期日休息,所以,要想有活做,星期六也得上班。类似的,连教会都开始接受美式新教小教区风格(现在连伊期兰教也跟着开主日学校)。

一个典型的例子,还是犹太人,在十九世纪开始,内部出现改革。Isaac Mayer Wise 等犹太改革家开始进行新教风格的改革,到 1883 年,出了著名的吃虾事件(犹太教义禁止吃虾),结果犹太教出现分裂,除了改革派,正统派,出现了改革但坚持传统习俗的保守派(Conservative Judaism),并成为在美国的最大犹太教派。1890 年后,大量东欧犹太移民到来,还引发了犹太人的恐慌,因为早期的犹太人多是德国人,教育程度高,而东欧移民教育程度很低,美国犹太人怕他们毁了犹太人在美国的形像,于是发起了帮助新移民美国化的活动。

这一切,都是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进行的。到二十世纪,在经济上,一个统一的全国大市场已经形成,在这个大市场之上的,是覆盖全国的媒体网,将以前分散在各地的公共空间前所未有的整合起来,打造出了一个真正超越种族和宗教的美国城市文化。这种新文化,选择了接受城市化,接受工业文明。这种城市文化带来了那个叫美国梦的东西。在这种文化下,人和人不再局限于封闭狭小的社会圏子,社会的建设不再是像小镇那样建立在亲戚朋友的相互信赖,而是建立开放的公共空间上,建立在不相识的陌生人之间的相互信赖和依存上。

就是说,到 1920 年代,progressivism 运动中,可以被大部分人接受的主张,已经被社会吸纳,成为美国城市文化的基础。美国化改变了移民,也改变了本土的新教徒,让他们也发生了分化,那些坚持绝对的新教原则的人,成为第一批原教旨主义者,而其他人则加入到移民中去,形成了新的美国文化。

终于可以说结论了:1920 年代,在美国发生的,是第一次现代意义上的文化战争。

一边是坚持绝对道德的原教旨主义者,一边是选择了相对道德的新文化

一边是封闭的乡村文化(provincial culture),一边是开放的城市文化(cosmopolitan culture)

而禁酒,就是这两种文化的直接冲突。

同样的,禁酒也不是孤立的事件。

在 1920-25 年,通过了两次移民法案。从次,美国停止了对移民的开放政䇿,转而选择了移民配额制。这是原教旨主义者在极端排外的主张上的胜利。移民配额按 1890 年,东欧移民大量进入前的人口普查为根据(当然,中国人是完全被据掉的)。从此任何外国人前往美国,都要到美国相关领馆申请签证,而不是先到美国,再等候检查的落地签了。

1920 年代还看到了 KKK 党的复兴。这次 KKK 党在 Oregon 这样没有什么黑人的州也出现了,因为它的主张已经变成了反对所以白人新教以外的人,完全成为白人原教旨主义者的极端分支。

1920 年代因为苏联的出现,美国第一次出现红色恐惧,将对外国无神论者的极端排外情绪也表达了出来。

最后一个大事,就是上面提到的 Monkey trial。关于进化论的争论,第一次被有组织的送交法律层面论辩,象看戏一样成为大众事件。结果非常有戏剧性,代表反进化论的 William Jennings Bryan 赢了官司,却在六天后因心脏病死了。

这个结尾或许暗示了这场文化战争结果的欺骗性。表面上看,原教旨主义者赢了,可实际上,因为城市文化和媒体的同一性,最终,是原教旨主义者看上去消失了。表面上,城市文化成为了美国的主流文化,甚至是唯一可见的文化,可到选举时,城乡差别的可见性又无法回避的在选举地图上显现出来。

事实是,在这场文化战争后,美国终于进入到了一个真正的工业文明主导的社会,并将向更加多元化的道路上走下去,而道底什么是美国的主流文化,并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或许,它只是一个伪命题。




  

相关话题

  河北高校学生被砍报警被学校认为「扩大影响」,学校回应「两学生发生冲突均被处分」,如何看待这一处理结果? 
  现在如何看2010年贵州警察张磊出警枪击致二人死亡案? 
  如何评价有人爆料女权博主周玄毅同时和多名女性保持肉体关系? 
  为什么法律没有规定成“婚姻双方的任意一方申请离婚,就准予离婚”? 
  牢狱生活是种怎样的体验? 
  如何看待齐鲁晚报临沂全媒体对吴亦凡的律师声明作出的回应? 
  用气功戳死人需要负刑事责任吗? 
  我有一个朋友嗖地一下飞到月球上(假设他自己具备飞行能力)采取了土壤10kg,请问这个土壤归谁呢? 
  如何看待腾讯爱奇艺被起诉后,《庆余年》官方呼吁打击侵权盗版? 
  如果知道你的朋友贩毒,你会去举报吗? 

前一个讨论
可乐里的二氧化碳是什么状态?
下一个讨论
在中国古代写小说是否能盈利?相关出版机制是怎样的?





© 2024-11-0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