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上都是神经系统的不规则放电,这一点,与其他创造性工作没什么不同。但艺术与艺术之间还不一样,不同的艺术形式,各有各的本质。
譬如舞蹈,是对自身形体的控制与把握能力的纯熟运用与创造性发挥,放电的部位便左后脑中间凹下去的部位,状态出来的时候,那种麻酥酥的感觉,令人痴迷不已。
绘画,是对色彩与光影的拿捏与发挥,形状当然不必提了,放电部位在前额深处,与眼睛连接的附近,出状态的时候,会心情愉快,从心底升腾出来的幸福感。
歌唱,是对声带及喉部、脑腔,以及胸腹的把控能力,放电部位在中脑偏深处,状态出来的时候会浑身放松,飘飘欲仙,一副君临天下之感。
诸如此类吧,想从事艺术工作,搞好艺术的人,只需要做个合格的神经电工即可。
什么是“本质”?“本质”就是那个“是其所是”的东西。艺术的本质是什么?就是使艺术成为艺术的东西。那么这个东西是什么?我可以非常负责任的告诉题主,倘若你想用概念把这个本质归纳出来,这条路是行不通的,道理很简单:艺术是感性经验的综合,并且不以概念为判断的感性经验,换句话说,那是个人人都可能意会,但就是说不出来的东西。这不是我说的,这是康德说滴。
所以如果有人用“人是理性的动物”这种逻辑告诉你艺术是什么,他一定在“装逼”。所以,与其编一些概念讲什么是艺术,不如向题主介绍一下“艺术史”,也许从普遍的历史中,你能发现你所渴望看到的那个艺术本质。
自人类文明诞生那一刻起,艺术也就跟着出现了,并且随着人类历史逐渐发展。最早的艺术是今天被我看成“封建迷信”的“巫术传统”,即在早期人类社会“万物有灵”的时代,“巫术”是保留至今人类最早的艺术形式,虽然初民们并不这样认为。
随后艺术被赋予社会道德和宗教伦理的价值,而后又发展出对自我的剖析和表达,这期间走过来上万年的道路。“艺术”这个词的含义也随着社会风俗而不断扩充,直至我们现在的样子。
我们可以看到,距今两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期,人类就已经在岩壁上留下了相当多优秀的壁画。位于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穴,留存着大量旧石器时代的壁画,有简单的风景草图,大量的是重彩的动物画,包括野马,野牛,猛犸,山羊等等。他们用块石,土壤和动物的血混合出的颜色,历经万年依旧不褪色。这些动物形象线条流畅清晰,神态逼真。他们用十分写实的手法,描绘着当时人类熟悉的形象。在同样旧石器时期的法国南部的拉斯克洞穴中,除了壁画以外,还发现了祭祀的痕迹。说明在当时,艺术作品已经在小范围里内有了一定的社会意义。
几乎同时,在我国发现的山顶洞人的遗迹中,发现了用兽骨,贝壳等制作的项链,有的甚至还有未完全褪色的红色颜料的痕迹。很明显,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已经有了“美”的概念,而红色是鲜血的颜色。在狩猎采集时代,是很容易将红色(鲜血)和“神”联系到一起的。部落中有的人有更好更漂亮的贝壳,数量也更多,他们的饰品也就相对其他人来说更加华丽,由爱美而产生的“艺术”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阶级的分野。
在人类文明已成规模的古希腊时期,对应我们的春秋战国时期,那时的艺术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各位大家都对艺术提出来自己的见解和要求。例如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所表达的,他认为艺术一定要对社会有积极影响,并且认为艺术反映不了“真实”,只是对“真实”的模仿。而所有的公民(贵族)不应该从事任何艺术创作工作,因为那是“手艺人”(平民)的活计。而他之后的亚里士多德却认为,艺术可以比“真实”更加真实,因为艺术时反映事物应该有的样子,而不是单纯的模仿事物本来的样子。这样不同学派之间的争辩,大大的推动了艺术的发展,不论是造型艺术或文学艺术。
在这段时期,也正是我们常说的古典希腊时期,造型艺术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希腊悲剧和荷马史诗也是至今为止很多艺术的灵感来源。他们对客观的追求和对美更深层次的理解,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同时也对艺术所应当表达的“真”“善”“美”有了更深层次的讨论和见解。也正是这个时期,东西方的艺术开始有了明显的区别。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界百家争鸣,而各家对艺术的讨论也各不相同,其中对后世的发展最大的就是儒道两家,可以说是树立了艺术发展的样本和道路。孔子最大的主张是出世,于是艺术对于孔子而言,艺术所追求的是“和”,是“思无邪”,是“至善至美”。他认为艺术必须对社会有教化作用,各个阶级都遵循属于自己的“礼”。并且认为艺术作包涵的感情必须是一种有节制、有限度的感情(发乎情,止乎礼)。对于老子而言则轻松许多,他认为艺术的实质并不是创作或把握物像的形式美,而是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体和生命,这也就是“道”在艺术中的运用和体现。并且要求虚与实结合和统一(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自此往后,中国古典艺术在唐宋元三朝是达到顶峰,那时的艺术作品分为三个层次,“情”,心灵对印象的直接反映;“气”,“生气远出”的生命;“格”映射着人格的高尚格调。中国的艺术家们不满足于纯粹客观的机械式的摹写,他们认为艺术不是单纯的平面再现,而是对境界的创构。优秀的作品能够以小见大,从有限中望到无限,能反映出宇宙中的生气,能体现出创作者的品格。这样的艺术创作原则一直延续至今。
另一方面,西方经过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一些列重要的思想改革,艺术也随之变了面貌。即使是经历了所谓“黑暗的中世纪”,艺术依然有着自己的道路,那时民间的传奇话本故事依然为后世的艺术创作打开了又一扇窗。文艺复兴是一个压抑后爆发的阶段,启蒙运动可以看作是文艺复兴的延续,那时的艺术依然为宗教服务,只是艺术家们将自己的人文主义思想更多地加入作品之中,艺术家们也有更多的表达自由。并且那时艺术开始与商业相关联,也是后世艺术创作的一个引子。
自康德以后,西方艺术才算是有了较为彻底的转变,而随后的歌德和席勒,是对康德强有力的补充,而再之后的黑格尔则是对这个体系完美总结。“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个结论,正是站在前面众多先哲和艺术家的肩膀上说出的总结。正是众多哲人和艺术家的工同工作,诞生了浪漫主义,以及它的对应面现实主义。这一阶段的艺术,浪漫主义代表的是个人的意愿和理想,现实主义则是代表了广大的人民,多半以劳动人民和自然为题材。
到今天,可以说资本主义社会继承了浪漫主义的艺术创作特点,现实主义的产生就是因为浪漫主义作品逐渐的脱离了现实生活,只着重于表现一些飘渺浮夸,、华而不实的东西。而随后而来的众多现代艺术流派,则是专注于表现自我,以“我”为中心,当代艺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说到这里,艺术的本质反而越来越模糊,越来越宽泛。其实艺术说到底只是对“美”的追求,各个时代和地域对于“美”对理解不同,因而对“美”的表现形式也大相径庭。在现代社会,“美”的含义以及被无限扩充,并且和“漂亮”有了比较明显的区别,任何事物都可以是“美”的,只因审美的人不同,“美”的显现也就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