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一个朝代最大的是太祖,晋朝为什么太祖是司马昭,司马懿的功劳不够大么,他去哪里了? 第1页

  

user avatar   divinites 网友的相关建议: 
      

晋朝祭祀的冷猪肉到底谁有资格吃,有吃着吃着要和其他人合座位的,有吃着吃着要搬出去没资格了,过几年又杀回来的。争议贯彻晋朝始终。


我在2017年写过一篇关于庙号的文章,[1]是大体上一个宏观的解读,但是并不适用于每个朝代。具体到朝代,其实多少有一些对庙号的明争暗斗,背后隐藏的都是在位皇帝的利益。


这事要从郑玄和王肃说起。这两位经学大师,对于天子七庙,祭祀祖先的观点是不一样的。


曹魏亲郑玄,立庙用的是「一祖二祧四亲庙」,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太祖,另外两个有突出贡献的随便什么祖什么宗,总共三个人是在太庙里面永远有位子的,然后另外四个位置就从现任皇帝往上数四个,亲尽则庙毁,冷猪肉吃不到了。太祖是曹操,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剩下两个位子竞争很激烈,所以曹叡才在活着的时候,忙不迭的给自己立了一个庙号「烈祖」,百世不毁——不过后来证明显然他显然多心了,做了一个无用功。因为曹魏压根没有传几代,满打满算也毁不到曹叡。


司马炎应天改命之后,为了显示新朝气象,选择了更加先进的王肃的观点——「一祖六亲宗无数」。就一个太祖,剩下的是六个亲庙,可以往上祭祀六辈,再多就毁掉。当然,王肃的女儿是王元姬,王元姬是司马昭的老婆,司马炎的娘,可能这是王肃观点的先进性来源吧。


王肃的观点里面,太祖至关重要,是唯一一个可以保证世代祭祀传承的——说句公道话,于情于理,这个位子都「该」是司马懿的,如果没有司马懿的创业艰辛,九死一生,司马师和司马昭不过就是普通的权贵子弟罢了。司马懿感觉很兴奋,要摸到太祖的边了。


但是,从司马炎的角度来说,司马炎是司马昭的儿子,司马昭是次子,司马师是长子。而司马师的长子——尽管是过继的司马昭的——齐王司马攸尚在人间。司马昭生前就拍着自己的座位说这个位子应该是司马攸的。如果立司马懿为太祖,那么这一个世系传承下来,必然正统就在司马师,这会给司马攸更多的大义名分,再考虑到自己的傻儿子……等司马炎百年之后,群臣拥护谁,反对谁呢?

所以从司马炎的角度,那肯定是钦定司马昭来做太祖更合适。并且让司马昭做太祖,也不无道理:因为始封晋王的司马昭,为诸侯始受封,晋朝的国号也是司马昭的封号。

所以在司马炎权力稳固之后,就暗搓搓的把自己的爹司马昭立为了太祖,「追尊宣帝庙曰高祖,景帝曰世宗,文帝曰太祖」,实打实的坑了自己的爷爷一把。


不过这个时候无论是司马懿还是司马昭,都在司马炎的六代之内,所以立庙的时候「太祖」之位是虚的——一个神主不能占据两个位子,要等六代之后,才能「升」为太祖。

在当下,祭天的时候用谁配,谁就是太祖了。平常司马昭和司马懿都在太祖牌位两边的三昭三穆之内。

后来司马炎才死不久,冷不丁来了八王之乱,这也没有传几代,西晋就完了。

到了晋元帝司马睿在江东继承大统的时候,情形又变了。确切的说,风水轮流转了:

司马睿是司马懿的曾孙、是司马昭弟弟司马伷的孙子、琅邪恭王司马觐的儿子。说重点,这一支其实和司马昭、司马师都没有关系。

如果这个时候认司马昭为太祖,那就是把自己摆到了小宗的位置,白白的给了司马昭子孙大宗的名分。于是这个太祖的位置,就要重新商量了,司马懿感觉:好像又有希望了?曾孙子加油!

这个时候司马睿面临一个局面:自己是司马伷的儿子,要不要追尊司马伷?他不敢。东晋孱弱的皇权,让司马睿必须要承认晋武帝一系,于是他只能在边边角角上下功夫,不敢像明世宗那样公然追尊自己的爹。

这个时候,东晋的礼官提出了「兄弟同昭穆」的说法,就是一个爹的兄弟合用太庙的一个位子。于是司马师和司马昭合成了一个位子;司马衷和司马炽合成一个位子;这样倒是帮助解决了东晋太多兄终弟及的故事——不然如果一个皇帝一个位子,那么必然需要弟弟「父事」兄。这样一来,司马昭和司马师一个位子,影响力倒是削弱了……但是有一个新的问题!

太庙的位子又突然省出来俩个,太祖还是虚位!

好在东晋国祚不短,一代一代来呗。总有太祖不虚的时候,到时候太祖在中间,六亲序昭穆在两边,这才是一个宗庙的完全体。

但是东晋的这个帝位传承啊,也是一言难尽。

晋穆帝即位,司马懿是其六世祖,再传一代,司马懿就可以当太祖了。然而——晋穆帝、晋哀帝、晋废帝,连续三个平辈的,然后就莫名其妙的到了晋简文帝——这是司马睿的儿子,废帝的皇叔祖父!!传着传着升了两辈,司马懿都摸着太祖牌位的边了,又生生的被拽了下来。刚刚被迁走的司马俊和司马防,神主又迁回来了继续吃冷猪肉。

无话可说,接着传呗。司马懿觉得,自己都已经是个牌位了,还熬不过活人?

简文帝传孝武帝,孝武帝时期,什么「宣皇未在六世之上,须前世既迁,乃太祖位定耳」,「武皇帝建庙六世,祖三昭三穆。宣皇帝创基之主,实惟太祖,亲则王考。」各种风开始吹起来了!孝武帝传晋安帝司马德宗。传了两代,司马懿终于从简文帝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又摸到了太祖的牌位边上。

这时候刘裕已经渐渐的获得了大权,东晋眼看要完,太祖的位子还依然是虚的。此时未来的晋恭帝,现在的相国司马德文提议,让司马懿正位太祖。其实这个时候司马懿依然只是六世祖……如果按照前面的规矩来,依然当不上太祖。

无论如何,在大晋就要亡国的前夕,晋朝的宗庙展现出了完全体[2]

司马懿为太祖

三昭为:景帝司马师和文帝司马昭;惠帝司马衷和怀帝司马炽,愍帝司马邺,明帝司马绍和简文帝司马昱;

三穆为:武帝司马炎,元帝司马睿,成帝司马衍、康帝司马岳和孝武帝司马曜。

(晋朝的三昭三穆,史无明文,上为根据制度的复原)


可惜还没来得及实现,晋安帝就死了。六年后,晋亡,刘裕即皇帝位。终于不用讨论「谁有资格吃冷猪肉,和谁一起共用一个座位」的问题了。


看到这里,可以参考一下 @dongshanyinzhe 的回答,他的回答很不错也挺专业,给了我一个启发,就是晋朝宗庙里面序昭穆的那个太祖,和庙号太祖可能是不同的。

不过对这一点,我还没有被完全说服,我觉得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一方面,庙号和宗庙本身就是有很关联的。庙号太祖在祭祀中不配天,这个是存在的。唐太祖是李虎,但是前期在郊祀的时候都是用李渊配天[3]——也就是李渊是「礼制太祖」。但是,唐朝太祖始终只有一个,那就是李虎,只是一开始李虎「不重要」,所以用高祖配天,后来慢慢的名正言顺了,但是庙号叫太祖的,始终没有变过。

晋朝则有点不一样,司马昭庙号本身是太祖,可以说他不重要,在配天的时候继续用司马懿,这个可以理解;但是要说就存在两个太祖,一个专门在祭祀的时候,三昭三穆中间夹的一个是太祖,另一个作为庙号,这还需要更多的文献——因为中间可能存在一些反复,并且这么别扭的事情本身可能就是司马炎搞出来的,而非王肃的本意——司马懿创业之主,按照王肃的解释,本意难道不应该是他做实至名归的庙号太祖么?司马昭能做太祖,能拿得出来的凭据就是他是家族里第一个被封为晋王加九锡的,而司马炎化家为国的朝代也是晋。

二月丁丑,郊礼宣皇帝以配天,宗祀文皇帝于明堂以配上帝。
晋初以文帝配,后复以宣帝,寻复还以文帝配,其馀无所变革。是则郊与明堂,同配异配,参差不同矣。

而晋书中的:

是时宣皇未升,太祖虚位,所以祠六世,与景帝为七庙,其礼则据王肃说也。

这个是史官记录和评论的话,而史官是知道东晋司马懿已经在宗庙里为太祖了。不是像:

宣帝以神武创业,既已配天,复以先帝配天,于义亦所不安。其复明堂及南郊五帝位。

这样引用的圣旨。

所以在司马炎心目中,到底想把谁推到宗庙里太祖的那个位子上,我觉得是可以讨论的。目前知道的就是东晋基本上清一色的认为太祖就是司马懿了。

不过无论如何,这个问题,居然细究起来如此复杂,确实是在写这个贴之前预料不到的。这也是在知乎答题的时候莫名的惊喜。

参考

  1. ^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2309169/answer/198541326
  2. ^ 邹远志. "论两晋天子宗庙迁毁议题." 北方论丛 6 (2009): 51-54.
  3. ^ 冯茜. "中晚唐郊庙礼制新变中的儒学色彩——礼制意义上的 “太祖” 在唐代郊庙中的出现及其地位的凸显." 文史 3 (2014): 241-254.

user avatar   dai-wan-q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讲起来其实蛮复杂的……

《礼记》里面说“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

关于这个“天子七庙”,郑玄和王肃的看法则不同,《礼记集解》进行过总结:“天子七庙,郑氏与王肃为二说:郑谓文武在七庙之中……王谓文武在七庙之外……”简单来说就是郑玄认为七庙是四亲庙加始祖及文武庙,王肃认为七庙是四亲庙加高祖之父祖以及太祖。以这个为基础来看,曹魏是依郑玄说而两晋则是依王肃说。

但是宗庙本身是一个为政治服务的制度,不可能在各个方面都遵循古礼,曹魏的宗庙制度就多次改动,曹操获封魏公时“自以诸侯礼立五庙也。后虽进爵为王,无所改易。”但曹操所立的五庙和《礼记》中的诸侯五庙又是有本质区别的,首先从数量上来看曹操的五庙实际只有曹节、曹腾、曹嵩三庙,这可能是由于曹操家庭背景比较特殊,家世无法考证;最大的区别则是古礼的诸侯五庙是由始封之君开始往下排列的,也就是说应当以曹操本人为太祖,往下置二昭二穆,只有开国皇帝立庙才是由始封之君向上追封的,那么曹操如此立庙的用意也就十分明显了,这种名义上为诸侯,实际上是天子之庙的做法也给后世的篡位者们树立了榜样。

曹丕称帝后,尊曹嵩为太皇帝,曹操为武皇帝,与曾祖曹腾,高祖曹节合祭,其中只有太祖武皇帝一庙万世不毁,其他三庙亲次尽毁。此时曹魏也并未实行七庙制,而是四庙制。明帝即位之初仍是沿用的四庙制,太和三年“持节迎高皇帝、太皇帝、武帝、文帝神主于邺。”其中是没有曹节的,这是由于文帝神主入庙,曹节庙“以亲尽毁也”

明帝自太和三年起,开始着手建立七庙制度:“大魏三圣相承,以成帝业。武皇帝肇建洪基,拨乱夷险,为魏太祖。文皇帝继天革命,应期受禅,为魏高祖。上集成大命,清定华夏,兴制礼乐,宜为魏烈祖。于太祖庙北为二祧,其左为文帝庙,号曰高祖昭祧,其右拟明帝,号曰烈祖穆祧。三祖之庙,万世不毁。其余四庙,亲尽迭迁,一如周后稷、文武庙祧之礼。”明帝制定的七庙制度同样也是不符合古礼的,按照传统,庙号是身故之后为了进入宗庙而被后人所加,而明帝却自己给自己加了庙号,这主要是因为明帝此前给生母甄氏立庙,而他又没有亲生儿子,他担心自己死后的继承人不会保住甄氏之庙,甚至改变皇统,所以在世时给自己加庙号,并且让大臣上奏:“文昭皇后膺天灵符 , 诞育明圣 , 功济生民 , 德盈宇宙 , 开诸后嗣 , 乃道化之所兴也。寝庙特祀 , 亦姜之宫也 , 而未著不毁之制 , 惧论功报德之义 , 万世或阙焉 , 非所以昭孝示后世也。文昭庙宜世世享祀奏乐 , 与祖庙同 , 永著不毁之典 , 以播圣善之风。”确保甄后地位的稳固。

司马懿掌权之后于洛阳立庙,此时立庙之制不可考。司马炎建国后,依王肃之学说建七庙,西晋的七庙仅上溯到六世祖司马钧,这个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景帝与文帝为同辈,而这一举动同样也是不符合昭穆异世的古礼,只不过由于司马师对晋朝的建立贡献巨大,不给他立庙不但不符合儒家伦常,更难以对司马氏集团交待。这一举措也给后来的东晋留下了一个很大的麻烦,东晋时期兄终弟及的情况多次出现,元帝即位后沿袭旧制并且采纳了刁协的兄弟异世说,迎惠帝、怀帝神主,迁毁司马量、司马俊神主,惠帝怀帝为兄弟,此时晋朝七庙虽然仍有七人,但只剩二昭二穆了,从礼法上来看已经降到了诸侯的级别,而愍帝死后入庙,元帝与怀帝又是同辈,这样下去宗庙只会更加混乱。于是元帝采纳了贺循的建议:“至尊于惠怀俱是兄弟,自上後世祖,不继二帝,则二帝之神行应别出,不为庙中恒有八室也。又武帝初成太庙时,正神止七,而杨元后之神亦权立一室。永熙元年,告世祖谥于太庙八室,此是苟有八神,不拘于七之旧例也。又议者以景帝俱已在庙,则惠怀一例。景帝盛德元功,王基之本,义著祖宗,百世不毁,故所以特在本庙,且亦世代尚近,数得相容,安神而已,无逼上祖,如王氏昭穆既满,终应别庙也。以今方之,既轻重义异,又七庙七世之亲;昭穆,父子位也。若当兄弟旁满,辄毁上祖,则祖位空悬,世数不足,何足于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然後成七哉!今七庙之义,出于王氏。从祢以上至于高祖,亲庙四世,高祖以上复有五世六世无服之祖,故为三昭三穆并太祖而七也。故世祖郊定庙礼,京兆、颍川曾、高之亲,豫章五世,征西六世,以应此义。今至尊继统,亦宜有五六世之祖,豫章六世,颍川五世,俱不应毁。今既云豫章先毁,又当重毁颍川,此为庙中之亲惟从高祖已下,无复高祖以上二世之祖,于王氏之义,三昭三穆废阙其二,甚非宗庙之本所据承,又违世祖祭征西、豫章之意,于一王定礼所阙不少。”也就是说,天子七庙的七应当是昭穆之数,昭穆世数为七,但具体到每一世则不限人数,皇帝神主的数量可以在七个以上,所以司马量、司马俊的神主重新迁回,惠、怀、愍帝三人的神主世数不足时就不迁毁,元帝、明帝死后毁司马量、司马俊神主,此时七庙中实际上供奉有十人,成帝死后康帝即位,成康二帝为兄弟,所以无需登除,此时七庙中供奉十一人,穆帝、哀帝、海西王均为兄弟,无所登除,直到简文帝时才迁出了元帝的神主。

至于五世而斩,君子怎么能和天子相提并论。


最后补充一点关于两晋宗庙制度的:

一、相比曹魏,晋朝的宗庙制度要规范很多,在正常情况下基本都是严格遵循制度的,晋朝的宗庙制度是严格维系皇室大宗的,愍帝是吴王司马晏之子,愍帝即位后,司徒梁芬建议追尊司马晏为皇考,索綝等人坚持反对,最后仅追赠司马晏为太保;元帝登基后,也有人进言说可以追封司马觐为皇考,贺循等人也反对,元帝也表示认同。

二、依周制,诸侯、公卿、大夫、士均可立宗庙。汉初郡国并行,宗庙泛滥,给国家经济造成了相当大的负担,到汉元帝时才彻底罢除郡国庙。而晋朝恢复了五等爵制,有封爵的皇子、公卿均可立庙。

三、遵循一庙异室制度,就是说一座庙内以不同的房间供奉神主,此制度从东汉明帝起延续,泰始二年有人提议七庙七室,武帝认为工程繁重,权立一庙;太康六年由于宗庙塌陷,又有人提出这个建议,这次武帝直接表示:“古虽七庙 , 自近代以来皆一庙七室 , 于礼无废 , 于情为叙 , 亦随时之
宜也。”
此后两晋南北朝皆沿用此制度。




  

相关话题

  宇文邕真的比高玮强吗? 
  唐僖宗入蜀直到昭宗迁洛这段时间,唐朝中央维持运转依靠的财源有哪些? 
  陈垣、陈寅恪、吕思勉与钱穆四大史学家,谁的水平更高? 
  1937年的淞沪会战是不是造成蒋介石后来失去大陆的主要原因之一? 
  你心目中的十大中国文豪? 
  为什么中国物理单位和国际单位这么吻合? 
  打压江南文化是否属于事实上打压“中国文化”?仅古文学文化上,江南继承中国(中原)几乎是完全无异议的? 
  如果你有复活术,但要付出自己的生命,你会复活谁,最多复活10人? 
  历史上,中国的属国/朝贡国,现在为什么这么讨厌中国? 
  《资治通鉴》写南北朝时,奉南朝为正统,比如称刘宋君主为“帝”、北魏君主为“魏主”等,但是行文中又经常? 

前一个讨论
牛市下基金真的是闭着眼买就行吗?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大部分个人交易者都是小赚大亏?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