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可行的方法是寅吃卯粮,应名点卯。
这是经典的信息论加数字化技术的方法拟态小波的行为,因为经典和简单,而被人放弃,进而去追求更精确的低买高卖的模型。
寅吃卯粮,应名点卯。
顾名思义就是连连看,捉对消除。寅是买入的最低价,卯是卖出的最高价,成对消除后风险和收益释放。
长此以往会会成为酱缸,即卯,这个时候就要看酱缸价值几何,
如果投入产出合适,就学司马光砸缸,也即点卯;
如果产出不合适,但是酱缸太大,吃的料太多而又吐不出来,那就还是砸,还是点;
如果产出不合适,酱缸也不大,吃的料也不多,只是味道难闻,视觉污染,这个时候也是最难的,所以精华在此,也即赶紧点卯,不要犹豫。丑还臭,就要赶紧甩掉,给执行人良好的主观感受,为新的缸留出位置;
差不多就这样了。
当我们发现问题以后,我的解题思路大概是这样的:
第一,这个问题有没有“解”?
如果有解,那么当然要想方设法求解,如果无解,那么干脆就不要浪费时间和精力了。
移动止损,到底能不能实现这样的效果:既能够在趋势结束之前把我们安稳地留在市场,尽可能地享受盈利增长,又能够在趋势反转之前把我们带离市场,尽可能地保留浮动盈利?
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的,但是,仅仅是一定程度,这个程度是很粗糙的。
如果要追求更细致,就会不知不觉地走向极端。
极端情况是什么呢?——我一平仓,趋势就结束了;我不平仓,趋势就还能延续。
换句话说,我平仓的胜率,是百分百的。
这里要指出,不光开仓有胜率,平仓也有胜率。
开仓的胜率是,我开仓以后行情就有利于我的概率;平仓的胜率是,我平仓以后行情就不利于我的概率。说到底,这二者是同一回事,那就是对行情的精准把握。
这种倾向走向极端就是:追求买在最低,卖在最高。
趋势跟踪的基本观点是:市场不可预测——我们不追求精准把握。
所以,这个题目,对我来说,是无解的。
第二,无解的问题,是不是致命的?
如果无法克服这个问题会导致交易彻底的失败,那么,这个问题是致命的。
假如趋势跟踪之所以能成功,都仰赖于这个问题的解决,那么, 我就不做趋势交易者了。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我们不需要卖在最高点,无数的趋势跟踪系统,都不能实现这个效果,但并不妨碍他们日复一日地赚钱。
第三,非致命的问题,有没有折中处理的方案?
答案是有。
彻底根治,是不行了,那么权宜地处理一下,总是可以的。
比如我的鼻炎,根治不了,就喷点药水吧——人总是要活下去的嘛。
两个基本思路。
1、在离场之前,可以回吐一些浮盈,对此要予以接纳。
就好比秋天的时候农民会焚烧秸秆,拿走粮食(浮盈)以后,把不能带走的部分(秸秆)还给大地,为的是明年更好的收成。同理,趋势交易也不能把钱挣光了,给逆向交易者一些甜头,否则,他们都消失了,我们也存在不下去了。
技术上无法解决的问题,要用心理上的强大,来包容掉,消化掉。
2、在离场之后,还可以再回去(假如趋势延续的话)。市场无论在何时都是开放的,没有人阻拦我们进出,能够限制我们自由的,只有我们自身。某人在5元买入某股票,10元卖掉了,股票涨到15,他觉得再次入场非常痛苦,继而股票涨到20,此时痛苦加倍了。
该痛苦是一种复杂交织的情绪,大致包括:因为提前卖掉而懊悔;因为错失5元利润而惋惜;因为无法克服心理束缚而痛恨自己;虽然痛恨,却不舍得惩戒自己,由此产生一种姑息心理;类似的情形反复发生,由姑息转变成对自身的厌恶;进而发展成对打破死循环的渴望,伴随着不知道该怎么打破死循环的迷茫;当根据别人的指导进行改进时,与原生自我发生激烈对抗,导致精神分裂……在改与不改之间,左右不得安宁。
由此可见,纠结于解决这个问题,可能付出的代价会是巨大的,不光是金钱的,还有精神的。所以,不要纠结这个问题。
解决的办法是,把离场之后重新入场,看做跟之前的交易没有关联的另一笔交易。
这两笔是相互独立的,后者并非前者的延续,而是并列的。
在普通人的思维里,从5到10 ,到15,到20,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在我们的思维里,5到10 ,15到20,是两组独立的数据,两次独立的机会。
从概率的角度说,这两笔交易在开仓之初,都是既可能赢,也可能输的,我们秉持同样的开放心态,准备好了要接受幸福或者不幸。所以,能进入第一笔,就能进入第二笔,并不存在什么滞碍。
无法开仓的人感觉到一种无形的阻力,让自己的手不听使唤了。
人和人之间很难互相理解!我一直想搞清楚,这种无形的阻力是什么,思考如下:
第一个,根本的来说,这个人并不具备趋势思维。
他的思维框架,已经定死了,固定了,改不了了——没错,他是区间思维,或者说,是震荡思维、极限思维、往返思维、抄底摸顶思维。
这导致了他缺乏对行情的想象力。从5到10,已经匪夷所思了,“涨的差不多了,该跌了”“都跌了这么多了,该涨了”,这是他们自然而然就能脱口而出的话语。
话语,一定反映了思维,这是掩盖不了的。
从这个角度看,他认为,10元已经是很贵了,到顶了,所以,继续上涨的概率很小,开仓做多的风险很大,所以,他会不自觉地抵抗这种风险。
第二个,他是主观性很强的人,有自我中心倾向。
是谁得到“见顶”这个结论的呢?是我。我是谁呢?——告诉你吧,我啊,是个了不起的人。
这种人是根据自己的看法来进行交易的,而趋势交易者中,相当一部分是系统交易者,即,根据规则来进行交易。
由此,当主观交易碰撞到交易系统时,第一反应一定是排斥。
因为规则是对自我的限制——同时也是保护和辅助,但是主观交易者看不到后面这一层面,或者说即便看到了,也不愿意承认。
限制,是自我中心主义最厌恶的东西。
所以,谁愿意在被迫的情况下,做出违心的决策呢?——这对于任何人,都是很难的。
第三个,他是自尊心很强的人。
交易是一种博弈游戏,很显然,聪明的人会更容易获胜,在聪明和获胜之间,有一种映射关系。
所以,如果有一种行为让我显得不聪明,我肯定不干。
什么是聪明呢?做对了,就是聪明,做错了,就是不聪明。
那么什么是做对呢?单子赚钱了,就是对,单子亏钱了,就是错。
在这种思想的驱动下,他会非常重视胜率,因为成功的次数越多,对的越多,就越聪明。
我前面说,胜率分两种,开仓也,平仓也有。
自尊心越强的人,对胜率的追求往往就越重,对败率的厌恶,自然也越重。
如果5元买入,10元平掉,那么这一单的开仓是成功的;这说明我很聪明。
如果10元平掉,市场涨到15,那么这一单的平仓是失败,这说明我很不聪明。
在10到15之间,有大量的买入者,我此时买入,成本比他们都高,所以,他们都比我聪明。
我不能做一个愚蠢的接盘侠!我不能眼睁睁吃这个亏!
对于凡是能证明我不聪明的信息,我第一是否认的,其次是排斥的,最后是过滤的。
这就是为什么,这种人会把涨到20甚至更高的品种,从自选页面删掉,眼不见,心不烦。
如果继续发展,配合第二点谈到的自我中心倾向,他将向别人宣布,市场不合理了,进入了非理性状态,而我比市场聪明,所以我不参与这种状态。
更近一步,如果市场已经错了,作为聪明的我,难道不该好心地提醒市场吗?那简直是责无旁贷的,所以,他开始尝试做空。
所有这些行为,已经偏离了交易的本质,而纯粹为了证明自我的伟大、光明、正确。
为了证明自我的价值,为了完成人的终极追求——自我实现。
很可惜,路子错了。
先做好交易,自然而然,就会是了不起的交易者。
而不是反过来,只有先成了了不起的交易者,才能做好交易。
把自我抛开,会更容易。
第四,所谓折中的处理方法是什么?
写到这里,发现自己离题万里了,题主问的是有没有什么好方法,我却说了一大通无关的……看出是周末闲的没事干了。
这个题目本质在问,设置移动跟踪止损的技巧。
这个技巧很多交易前辈都提出来了。那就是把波动率纳入到交易体系中来。
波动率是价格波动的性格。高波动率是狂躁型的,低波动率是安静型的。
对于不同性格人,要区别对待。
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期,其性格也不同。
同理,即便同一个品种,有时候很安静,有时候很狂躁。
所以,要根据当下的情况,区别对待。如果他很狂躁,你就要多给他一些空间,让他撒欢,发泄;如果他很安静,那么,就不用给那么多空间了。
如果一个品种的表现,是符合其当前的波动率的,则看做正常。
如果不符合,则看做不正常。
正常,意味着你别管他;不正常,意味着你要高度警惕了。
如何算正常?我个人认为,在3个ATR以内的区间内波动,都算正常。
这是一种主观设置,对你来说可能毫无意义,但是对我来说,足够用了。
交易的世界里,到处是这种东西,比如说,市净率到1是低估,还是1.5就算低估?有绝对的标准码?其实没有,你觉得合适了,就买。价值投资赚不赚钱,买的低估是必要的,但是不完全靠这个,不是吗?靠的是整个投资体系的协同作用。
由此,推荐一种老掉牙的技术指标,叫做“吊灯止损”,从当前周期的最高点,减去当前周期三倍的ATR,一旦触发该价位,可以离场了。该技术工具很简单,有N多变种,选择适合自己的就好,但其内在的基本思路都是一样的。
最后,对比一下趋势交易和价值交易。
趋势交易者不追求买在最低,也不追求卖在最高,但拒绝被套牢,在震荡行情中会遭遇损失。
价值交易追求在低估买入,高估卖出,可能会套牢一段,在震荡中基本持平。
你会发现,任何交易模式,都有其固有的,无法消弭的缺陷。
打个比方,某趋势交易者,在10买入,涨到20,最后在17元平仓。
这里有3元没赚到,属于先赚钱,后亏钱。
某价值交易者,在1.5倍市净率买入,继续跌到1.15倍,随后牛市开启。
这里有一段是套牢的,属于先亏钱,后赚钱。
趋势交易者问,如何能平的尽可能完美?
价值交易者问,如何能买的尽可能完美?
其实都没必要。
差不多就行了。